2019—2021年某三甲医院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2024-04-25袁倩倩周志剑
袁倩倩,秦 微,周志剑,王 娜
(1.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 2. 重症医学科; 3. 医学检验科,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医院获得性感染是影响全球数百万人健康的一项复杂公共卫生问题,也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家庭经济负担,耗费社会医疗资源,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3]。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是普通科室的9倍[4],其中器械相关感染占比高达50%[1],病死率也高于无插管患者[5]。
目标性监测是前瞻性研究,是对高风险人群、高发感染部位、高感染风险部门医院感染及其风险因素的监测手段之一[6],也是风险评估中效果评价的重要方法。研究[7]表明,通过目标性监测,将有效措施贯穿到诊疗、护理全过程,可以显著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本文通过对2019—2021年ICU前瞻性目标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ICU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某三甲医院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纳入标准:入住ICU时间≥48 h及转科48 h内的患者。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8]进行医院感染诊断。
1.2 监测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12—2009[6]开展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收集由科室监控医生、护士和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共同完成。监控护士每日固定时间10:00填写《ICU患者日志》,包括新入住患者例数、在住患者例数、留置导尿管患者例数、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例数、使用呼吸机患者例数、医院感染例数。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周五上午在监控医生现场帮助下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对ICU在院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定,记录在《ICU患者各危险等级登记表》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日通过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监测在科和转出ICU 48 h内的患者医院感染(包括器械相关感染)情况并记录。
1.2.2 监测内容 开展综合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主要内容包括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医院感染日发病(例次)率、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调整感染发病率、科室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器械使用率、器械相关感染日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日发病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日发病率、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日发病率等。
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指定时间段内住院患者中新发医院感染(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总例数×100%。
医院感染日发病(例次)率=指定时间段内住院患者中新发医院感染(例次)数/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总日数×1 000‰。
调整感染发病率=患者(例次)感染发病率/ASIS。
调整感染日发病率=患者(例次)日感染发病率/ASIS。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和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共监测ICU患者2 302例,发生医院感染120例,138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21%,发病例次率为5.99%。连续三年ICU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病例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住院总日数为17 055 d,医院感染日发病率为7.04‰,医院感染日发病例次率为8.09‰。经ASIS调整后,以2020年调整感染日发病例次率最低,见表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为主,分别占比69.57%、20.29%,见表2。
表1 2019—2021年ICU医院感染情况
表2 2019—2021年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构成比
2.2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 从ICU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剔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分离的重复菌株)以革兰阴性菌(74.40%)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18.40%)和真菌(7.20%)。排名居前五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41.60%)、肺炎克雷伯菌(12.80%)、大肠埃希菌(9.60%)、屎肠球菌(8.80%)、铜绿假单胞菌(7.20%),见表3。
表3 2019—2021年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株(%)]
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为94.17%,三年间医院感染诊断病原学送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8,P=0.201),见表4。
表4 2019—2021年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情况
2.3 器械使用、器械及非器械相关医院感染情况 患者总住院日数为17 055,中央静脉导管、导尿管、呼吸机使用率分别为69.53%、87.99%、33.89%,各年份三管相关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5。CRBSI、CAUTI、VAP发病率依次为0.34‰、1.47‰、8.65‰,CRBSI、CAUTI、VAP占医院感染比例分别为2.90%、15.94%、36.23%。器械相关感染占医院感染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χ2=17.154,P<0.001),尤以VAP感染下降明显(χ2=9.077,P=0.011),见表6。非器械相关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中肺部感染的比例由23.53%上升至4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2,P=0.049)。
表5 2019—2021年器械使用及相关感染情况
表6 2019—2021年器械及非器械相关感染情况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某三甲医院ICU医院感染发病率为5.21%,医院感染发病例次率为5.99%,与刘思娣等[9]研究结果接近,低于王云等[1]的研究结果。患者医院感染日发病率为7.04‰,医院感染日发病例次率为8.09‰,均低于国内研究水平(14.85‰~20.26‰)[9-10]。三年目标性监测发现,科室收治的患者病情虽逐年严重(ASIS评分),但医院感染发病率有下降趋势,其中以器械相关感染下降明显。分析其下降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2019年5—12月ICU参与复旦大学询证护理中心举办的第四期项目“成人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最佳实践”,2020年形成一套完整的护理措施;第二,医院感染办公室于2020年成功获批一项院级科研项目“ICU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在患者周围环境的分布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分析”,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现场监督和环境卫生学采样,提高了科室医务人员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ICU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74.40%)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菌(18.40%)和真菌(7.20%),占比居前五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41.60%)、肺炎克雷伯菌(12.80%)、大肠埃希菌(9.60%)、屎肠球菌(8.80%)和铜绿假单胞菌(7.20%),与国内大多数研究[11-12]一致,虽菌种分布顺序个别不一致,考虑与不同研究时间段和民族差异有关。
本调查结果发现,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血液,前三位占比高达94.20%,其中器械相关感染占比55.07%,与许川等[13]研究一致。对ICU连续三年的目标性监测表明,三管使用率2019—2021年虽升高,但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下降,以VAP为主。此外,非器械相关感染逐年上升,主要为肺部感染。
综上所述,某三甲医院2019—2021年ICU医院感染发病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降低,非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升高,该结果与国外同一家医院不同时段两项研究[14-15]一致。本研究中泌尿道感染、血流感染低于国内外[7]水平,可能与科室相应标本病原体送检率较低有关。目前,我国尚缺乏对有菌和无菌标本送检率要求,各医疗机构在执行和监测标准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应扩大医院感染管理目标性监测的范围(包括非机械通气患者、无菌标本送检率等),以期做好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