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机遇、路径

2024-04-25马乔恩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学子网络空间

马乔恩,陈 刚

(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高校思政课所处的场域较之前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环境下高校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这一问题长期受到学界关注,但是对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主体内聚式认知结构缺位、主体心理健康错位以及主流价值观养成失位等多重困境研究相对不足,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应。为此,本文尝试以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困境为出发点,探索网络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可能性,继而形成高校党委、思政课教师以及青年学子多主体协同发力的教学共同体,开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局面。

一、出发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困境

目前,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西方意识形态的数字化渗透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和灌输构成了对抗之势。若以主体认知结构、心理素质和主流价值观养成为微观视角切入,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着三重困境:一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形塑主体内聚式的认知结构与网络环境下自发生成的发散式认知结构相冲突;二是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要求主体养成理性平和、抗压耐挫、自我认同的能力与网络环境下网络负能量致使青年学子产生抗压耐挫缺位、情感主导理性、否定大于认同的群体现象相对立;三是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求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和灌输与网络环境下非主流价值观泛滥相排斥。这三重困境既是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要走实走深的“中梗阻”,又是以此为契机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助产婆”。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场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1]意识形态战斗是无形战斗,网络意识形态战场更加复杂,“在全球化、全媒体时代的话语传播体系中,拥有强大的话语建构力量,掌握着话语主导权的西方媒体,与国内某些利益集团相互配合,选择性地针对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掐头去尾的舆论宣传”[2],刻意扭曲事实、颠倒黑白、散布谣言、凭借其强大的话语优势,企图达到分化和瓦解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图谋。值得警惕的是,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国际话语优势,借助网络空间发酵快、受众广、舆论持续时间长的优势,一刻也没有放弃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的“渗透”和“颠覆”。而高校既作为价值观念输出、话语体系建构、意识形态传播的前沿阵地,又作为新思想新观念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源头,必然是中西方意识形态争夺的关键场所。加之,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展开愈发受制于网络空间。为此,必须构筑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密切关注高校意识形态风险由线下转移至线上所产生的对思政课教学的多重困境。

(二)网络环境消解着主体内聚式的认知结构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3]思政课究其本质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灌输。高校思政课的底色是政治性,这就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理论灌输”。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形塑的主体的认知结构是以党和国家意志为核心的内聚式认知结构。在本文中,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已有知识的全部内容及其知识结构,这也意味着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强化学生政治认同、凸显价值引领、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使师生最后达成共识。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我国民众重要的实践场。但是由于资本逻辑和技术逻辑对网络空间的双重操纵,导致网络空间大肆涌现泛娱乐化、去中心化、价值虚无化等背离主流价值引领的社会思潮。而青年学子作为网络世界的常驻民,又积极参与到网络世界的建构之中,他们更加青睐网络空间中开放式、多主体、自由化的存在方式,但是这种存在方式是以主体数字化在场为前置条件,它既是主体在“伪自由、伪民主、伪平等”虚拟世界的现象表征,又内嵌着对青年学子主体性褫夺的危机。在网络环境下,主体受到多元价值观念、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侵蚀致使其认知结构发散,但这种发散式认知结构并不是随意失序的,它是认知者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活动的折射。由于网络环境被资本与技术所把持,这种认知结构看似是主体自我意识的“自觉”,但它同时也是服务于资本增殖的一种主体无意识的表达,这就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留下了入口。

(三)网络环境引致了主体亚健康的心理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站在“两个大局”的历史背景下,又处在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这意味着办好思政课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都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而展开,同时也对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提出了新要求。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角度来看,到了大学阶段,青年学子要有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和敢想敢为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以铁的必然性向世人迎面走来,作为新时代的“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5],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6]12。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应对两个大局的加速演进以提升青年学子的抗压耐挫能力必然是高校思政课培育主体心理健康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更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有力抓手。

但是,相较于思政课在知识传授真、能力培养实、价值塑造全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网络空间中却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失真的事件。青年学子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面对如此庞杂、真伪难辨的网络内容,他们尚未形成成熟的筛选、分析、整合网络信息的能力,极易受网络空间放大或篡改的社会突发性事件的干扰和刺激。加之,网络空间中数字技术对信息的整合、重组、再利用遵循着资本增殖的底层逻辑,在很大程度上主体观点的表达被资本和技术所裹挟,充当资本增殖的“提线木偶”。在主客观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年学子出现了在逆境中抗压耐挫能力失位、在顺境中情感主导理性、在社会性事件中质疑大于认同的群体亚健康心理等问题。但是,立足新时代走好新征程,不仅要求青年学子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可是在由“资本”与“技术”合谋建构的网络空间限制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自身生命情感的体悟与践行,同时弱化了他们在逆境中的抗压耐挫能力,这就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留下了接口。

(四)网络环境滋生了非主流价值观念的生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7]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必须对青年学子价值观养成进行积极引导和培育,而对青年学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讲好思政课、实现“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关键一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思政课教学是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二者的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出发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整体性的要求,那么思政课教学必然也要从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社会公德、涵养个人品德入手,以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使力气、下功夫。

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素质是主体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因素,但网络环境下的主体受到来自网络不良因素的长期浸染,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生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发散式认知结构,逐渐习惯于主体心理的亚健康状态,以上这两种因素必然导致个人价值观的养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相背离。加之,网络空间中“信息接受者长期陷入由算法构建的自我封闭的信息世界中,满足于同质化信息,就会逐渐丧失对世界的整体性把握,也会失去探索未知、获取新知的兴趣和欲望”[8]。主体长期浸泡在这种失真的空间中,沉浸于同质化的生活场景,加之主体理性的乏力、思维的固化、群体的极化弱化了网络空间中主流价值观引领力、影响力、凝聚力。因此,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主流价值观的统摄与网络环境下非主流价值观的渗透构成张力,这就为高校思政课加快进网络,强化主流价值观占领网络空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留下了端口。

二、着力点:网络赋能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网络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积极培养“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9]的内在要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快速发展开创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局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即网络为形塑学生内聚式认知结构提供了新资源、网络为深化高校师生心理认同构建了新平台以及网络为强化主流价值观引领开辟了新场域,这将有效地发挥网络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网络为强化学生内聚式认知结构提供了新资源

一方面,网络的先进性特点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方面,无论是大学生日常生活,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利用数字化在场的方式呈现,这就为强化学生内聚式认知结构提供了技术性的支持。例如,利用VR虚拟技术还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爬雪山、过草地的真实场景,再现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不畏艰辛与牺牲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心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的伟大长征精神,促使学生在虚拟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理论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不畏艰险、不懈奋斗、奋发有为开创历史伟业的艰辛历程,并不是由范畴建构而成的理论体系的一味说教,而是扎根于党领导人民群众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另一方面,网络的丰富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方面,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各种娱乐八卦、时政热点都是第一时间以数字化在场的方式呈现,它为强化学生内聚式认知结构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变化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以新时代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教学素材,立体多维展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发生的新变化。例如,通过同学们自述家乡过去五年的新变化,采用宏观“师”说与微观“生”述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学生们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强化内聚式认知结构生成。

(二)网络为深化高校师生心理认同建构了新平台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认同心理指个体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一心理状态可产生肯定性的情感,成为客观目标的驱动力。在高校思政课的情境下,认同心理是指师生对高校思政课的认同进而生成一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心理状态,它对主流价值观产生了肯定的情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驱力。那么,网络环境下这种心理认同何以可能?网络环境与现实周遭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网络的虚拟性拓宽了主体的生存空间,在这一空间中,现实的一切场景都是以数字化在场的方式存在,即所有的现实存在都以“虚体”的形式出场,而“虚体”[10]的出场在无形之中消解着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它意味着一种“虚拟平等”的在场。而这种对立和差异的消解同样对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政课教学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师生在现实之中由身份差距导致二者“不平等”的关系将会被网络空间中营造的“虚拟平等”的关系所遮蔽。在这种“虚拟平等”的关系中,致使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实现自我确证和自我认同,从而为实现师生广泛而深层次的情感交互和思想碰撞提供契机,深化高校师生对思政课的心理认同,为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可行性的保障。

(三)网络为强化主流价值观引领开辟了新场域

网络空间是继领土、领海、领空之后的“第四空间”,既是现实物理空间在虚拟网络世界的延伸,又是运用主流意识形态抢占的思想高地[11]。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这部分人我们不去团结,人家就会去拉拢。”[12]325从网络空间的客观性来看,它是现实物理空间在虚拟世界的延伸,并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独立存在,它的建构必须受到现实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强调:“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3]网络空间并不是法外之地,自然需要一套与之相符合的规则体系作为网络环境下主体的行为准则,这一行为准则内嵌着主流价值观对我国网民的普遍要求,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开辟了新的场域。从网络空间的实时性来看,信息传播的速度发生了指数级变革,如时政热点话题、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要事以及国家重大政策调整等都会在网络空间中第一时间得以公开,突破传统信息传播实效差、受众少的困境,这就增强了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力、影响力、凝聚力;从网络空间的交互性来看,主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主流价值观在网络空间中的接受与传播被具象化为短视频、推文和链接等一系列数字化图景时,单个主体对主流价值观数字化的点赞、评论以及转发将会引起多主体的收藏、关注和追捧,在反复多次的持续传播中,主流价值观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以加强。

三、落脚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的优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2]43发挥好高校党委的组织领导功能是通过高校党委讲授思政课以促进学生内聚式认知结构养成,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巩固师生关系,适应技术变革以优化机制设计。与此同时,讲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主动求变,适应网络环境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切实培养自身全媒体素养,这既是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优化的关键一环,也是教师讲好思政课的必备要素。但值得注意的是,思政课的教学以青年学子的立德树人为出发点、落脚点,青年学子自塑能力的养成在新环境下显得格外重要。在网络环境下,只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共同应对新环境下思政课面临的多重困境,才能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一)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组织领导功能

一般来讲,在高校思政课场域中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组织领导功能,一方面是指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表征,强化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力;另一方面是指高校党委领导相关部门,整合学校教学资源发挥好协同育人的作用。高校思政课鲜明的政治底色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二者共同决定了高校党委要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功能,这里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校党委成员要讲授思政课,促进学生内聚式认知结构养成。相较于网络空间下充斥着与党和国家意志相左的种种社会思潮,高校党委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党和国家意志在高校的具体表征。高校党委成员进课堂授课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思政课的成效性被网络空间中非主流价值观染指的裂痕,他们通过传授意识形态斗争本领与主流价值观灌输相结合、讲述自身工作经历与学生成长历程相融合,这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可,获得学生心理认同,而且会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促动学生内聚式认知结构养成。二是改善师生关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生关系是长期受到新闻媒体关注的话题,而在网络环境下师生关系存在被异化的风险或有意被新闻媒体放大、炒作成为资本获取利益的工具。因此,高校党委要强化对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标准和思想道德的综合考核,提升师德师风考核在教师评奖评优中的权重;把好思政课教师准入关,贯彻思政课教师教育背景相近或一致化准入原则,严格落实师生配比要求,这就要求通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达到改善师生关系的目的。三是适应技术变革,优化机制设计。高校党委要自觉适应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搭乘数字技术迭代发展的顺风车以赋能思政课改革创新,借助数字技术算法优势,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过程的精细化,为优化思政课教师在行政、科研及教学中的时间配比提供最优解,促使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时间上的大量投入换来学生在空间上的长足发展,达到夯实学生思想之基的目的。

(二)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全媒体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并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6]330的总要求。但是相较于中、小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学,大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学中教育主体更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为此,高校要更加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全媒体素养的培养。一是树立新媒体应用意识。互联网的介入加速了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变革,思政课呈现多学科交叉的状况。思政课教师要主动改变“一本黄历念到老”的教学理念,既要精通本专业知识,又要掌握心理学、社会学和新闻传播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为讲好思政课夯实基础。二是巧用新媒体演说方式。思政课教师要巧用网络化的演说方式以增进学生的情感认同,活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增强话语的感染力、穿透力,规避思政课教学一味追求“宏大叙事”讲授方式,适当运用贴近现实的网络用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力、生命力。三是提升网络舆情的处置能力。思政课教师借助学校网络平台的话语主导优势要抢占网络舆情的制高点,做到“首发声、发首声”,针对时政热点、舆论焦点,率先为学生们传递信息、答疑解惑,达到铸魂育人的效果。

(三)持续培养青年学子的自塑能力

网络空间中,青年学子时常受制于来自网络多元价值观念、去中心主义、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等社会思潮的牵引,将会出现在认知结构上的发散式、在心理素质上的亚健康、在主流价值观内化上的缺失等现象。这就为青年学子从网络环境下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主体困境出发解决自身问题找到了切入点。一是青年学子要有全媒体主体意识,重视自身心理素质建设。马克思有一段言简意赅的论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4]这意味着青年学子在网络空间中并不只是被“后真相”“信息茧房”等网络负效应所裹挟,而造就为“单向度的人”,他们会自觉到这种扁平化的生活样态是对主体性的吞噬,而主体性的确认是克服网络环境下主体心理困境、筑牢自身心理防线的关键。二是青年学子要增强政治意识,巩固内聚式认知结构。思政课教师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情况,借助典型案例及时准确地传递党的声音,为青年学子做好政治领航工作,帮助青年学子实现政治素养从“他塑”到“自塑”的转型,使其强化政治自觉性、巩固以党和国家意志为核心的内聚式认知结构。三是青年学子要有家国情怀,践行主流价值观。青年学子不仅要立足于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主动将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与个人的理想实现相结合;还要放眼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国际局势,要心系祖国、不负人民,要居安思危、为国分忧,自觉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高校思政课教学,高校党委要增强组织领导能力;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主体遇到的新问题、面对的新变化,不断增强自身全媒体素养以应对教学环境和受教育者的变化;青年学子要强化网络环境下自塑能力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与灌输。网络环境下,从主体认知结构、主体心理素质以及主体价值观养成三个维度来审视高校思政课,仍然面临亟待突破的困境。与此同时,网络空间为突破以上三个方面的困境提供了资源、平台和场域,这就为实现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提质增效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为此,借助优势条件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组织协调能力、培养思政课教师的全媒体意识、培育青年学子的自塑能力最终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培养。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学子网络空间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杏林组曲·学子赋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今朝学子喜登攀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