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4-04-25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育人

温 知 新

(陇东学院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同时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2]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门理论实践融通、学科专业耦合、学校社会交汇的“大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青年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的基础性工作,新时代进一步加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助于强化各族群众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增进各族群众情感纽带,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思考

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可以发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愈发成熟,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在理论层面,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和路径进行分析,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模式、路径及其内在逻辑等不同层面的探讨,如李英围绕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团学思政课程建设,建构新型民族高校团学育人模式[3];有针对具体的实践路径进行探讨,如岳凤兰基于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等有效路径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4];方正认为大数据技术为新时代党开展民族工作开辟了新领域,数智化的深度介入构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崭新样态,由此提出以数智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构建[5];也有对其内在逻辑进行探究,如狄鸿旭对高校统筹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逻辑进路阐释[6]。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和路径进行分析,为我们展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丰富实践图景,但将理论逻辑映射到具体实践的分析成果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尝试从其不同层面的价值意蕴进行分析,探讨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实践路径。围绕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所涉理论与实践分析阐释,能够为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提供经验借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思政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于与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内容,这一教育贯穿于高校党建、思政教育以及日常教学和管理全过程。结合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和学生特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国家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建设等层面。

(一)国家层面:凝聚各民族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

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爱国与爱党、爱人民共同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具有内在统一特征。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为56个民族平等团结的大家庭,人民群众实现了当家作主,许多仍处于传统社会形态的少数民族群众获得现代国民的平等政治权利,并在新中国的历史轨道上步入共同富裕之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与这一历史进程相伴随的。基于此,高校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础是对党和祖国、人民的情感认同,目标导向是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化建设,即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当代中国现状与发展实际,立足新时代特征所进行的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创造力的加强与提升。各民族要保持更为团结密切的一体形态,才可能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向前推进的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事业。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仅要求学生首先认清国家、党、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内在逻辑与统一关系,夯实中华民族大团结思想基础,塑造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认同,同时还应具备巩固和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实际能力。

(二)历史层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历史根基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始于国家危急存亡之际。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7]。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国内学术界出现了“一”“多”之争,即围绕顾颉刚提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和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论”的中华民族源头的争论,对中国思想界影响深远[8]。从鸦片战争到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中国人经历过三次觉醒:其一为技术的觉醒,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御侵略;其二为制度的觉醒,戊戌维新,推翻帝制,创立中华民国,实行三民主义。但科技与西方制度移植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唯有其三思想的觉醒,才救得了中国。从精神内涵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萌发到强固,其不变的核心内涵是爱国。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也是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从现实需求看,青年只有以身许国,才能担当时代使命。爱国与爱党、爱人民统一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中华民族历史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据,只有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才能尊重历史、顺应历史,深刻认识与体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要进一步强化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五史教育”为核心开展文化观教育,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

(三)民族层面: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民族团结是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命运与共是民族工作的应有之义。从空间的角度来看,“石榴籽”显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内在结构与纹理,没有石榴整体的呵护,就没有石榴籽的存活,而没有石榴籽相互依靠紧密相连,石榴就只剩空壳,只有维护好大家庭的整体利益,才能更好保证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价值的视角来看,“石榴籽”讲述了中华民族的亲密关系。中华民族有着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浇灌着彼此的深情厚谊。从秦始皇第一次实现六国一统,建立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大一统理念就在华夏大地上深入人心,构造了一个精美的意识形态结构和文明化漩涡,让“中国性”成为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坚实基础。从时间的维度来看,“石榴籽”指明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即要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现如今,中华民族已然迈向了更高历史发展阶段,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间节点上,更加需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长盛不衰。

(四)文化层面: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中强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久久为功,要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9]。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沿着适合自己特点的道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以民为本、无为而治的治理思想,都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开放包容不仅仅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源泉,也是文化自信的明显标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一以贯之地秉持开放包容,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本原则,对一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元素”“符号”等精神遗存进行优化,重塑共同文化记忆,让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转化与发展,让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融入血脉,共同建设守护好共有精神家园。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于与高校思政教育的推进路径

推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是要发挥教育对于增强共同历史记忆的主阵地作用,以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指引,多维度强化对共同历史记忆的内容教育,通过建设好高校思政课堂主阵地、发挥数字网络平台育人功能、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立体情景,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内涵发展与实效性提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实践基础。

(一)建设好思政课堂主阵地,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实效

思政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阵地,思政课堂建设的重点是教学内容和教师队伍。一方面,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其理念、方法以及实践路径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任务之间是高度契合的,在引领价值观建设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树立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关系,学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引下的团结奋斗和共同发展,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根基;另一方面,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落实,需要依托思政课堂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引领知识建设层面,结合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话语和文本,围绕“四个共同”和各民族交融汇聚史实现知识再生产和话语表达,为学生笃行落实奠定学理基础。思政课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高校思政教师不仅要结合自身学术背景和教学内容实现专业化,还需要结合高校办学特色和学生特点实现思政教学“属地化”,即思政教师需要深度挖掘涉专业、地域、校情校史、学生特点等具有地方性特征的思政教育元素运用于教学,将学生对学校、学业的情感认同融入其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中,引导学生将学以致用,进一步建设和维护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切实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发挥数字网络平台育人功能,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水平

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往往过于重视符号植入而轻视价值建构,以单向输出的授课形式为主,导致育人育才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数字网络技术被视为对高校思政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有力支撑,虽然数字技术在课程思政领域应用前景可期,但是受算力、虚拟现实技术等发展所限,现阶段数字技术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必然要抓住网络数字平台发展新机遇,以数字网络技术创新与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内容与育人方式。它既推动着高校思政教育环境方面的重塑,也助力高校思政教育技术层面的革新,进一步提升思政育人教学水平。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借助融媒体平台定期推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模块,通过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的单元设置,让学生们看到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以及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精彩故事,让学生在网络思政教育中感受民族文化的氛围,更好地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的深刻精髓;二是要强化技术支撑,在思政课堂上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性地融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类资源与思政课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利用全息投影、VR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展示手段,结合场景体验、情景模拟、影视展演等推动民族文化场景化,以沉浸式参与的方式增强体验感,实现数字科技赋能,让民族文化愈发亮丽,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引导各族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三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建设面向教师的思政课智能教学平台,提升思政课教师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育人的能力,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思政教师数字网络教学的技术技能;要着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师资团队,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业务培训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用,并强化评估反馈结果的运用,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成效和质量。

(三)创新思政育人方式方法,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立体情境

构建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立体情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学习生活场域。一是要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师可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等相结合,教学内容向“政治化、时代化”转型,让思政课内容“活”起来,通过高校普遍开展的暑期社会调研、义务支教、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田野、走进人民,深化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增强为国为民担当意识。二是要加强高校民族文化育人空间建设。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的文化建设要着力于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多维度构筑校园文化活动空间,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可视化建设,打造有利于学生观察和体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窗口、文化长廊、交流平台,创新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推进文化和心理互嵌,消除各种阻碍交往交流交融的壁垒,增进族际交流沟通的主动性,促进各族学生同心同向同行。三是加强高校民族文化宣传引导。在高校宣传教育过程中,要赋予“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崇高意义,充分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创建各民族年轻人的交往交流平台,丰富校园民族文化生活,通过“民族文化节”、民俗文化展等各类活动,使各族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交往、互动,进而实现全面交流、互嵌互融,要努力让历史说话、让文物发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精神食粮,为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坚实的情感纽带。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统领和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等学校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是慢活、细活、感情活,有形有感才能更有效,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高等学校开展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对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极发挥高校文化浸润功能,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与文化基础,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才能有效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成为青年学子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爱的共同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