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时代下财务共享系统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研究

2024-04-24

财政监督 2024年8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流程财务

●凌 波

一、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大智移云物” 为代表的新技术在企业实务中的应用变得愈发广泛。 数字经济时代的财务共享已实现智能化财务管理,优化了传统财务核算中的业务,缩短了财务管理的流程, 起到了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但是,数字技术的应用在提升企业数据信息处理能力的同时, 也给审计带来了新的挑战。 与传统财管模式相比, 财务共享系统能够对信息传递效率、 业务流程优化以及财务数据集中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传统的企业内部审计模式已无法满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模式。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获取数据效率,还能够改变内部审计方式,将现场审计转变为线上审计, 推动了内部审计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何高效率地结合财务共享系统来完成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成为当下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背景, 阐述当前财务共享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分析财务共享系统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正向影响, 给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审计提出优化建议, 促进企业在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 数字经济时代财务共享的现状与特征

财务共享的概念来自于共享理念和财务管理的结合, 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 将财务业务流程从分散管理模式转换为集中管理模式, 并采取分布式设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方式, 以此来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达到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降低财务管理成本以及创造新的价值。从本质上来看, 财务共享是一种集中式的管理模式, 为企业内外部提供市场化的专业服务,将数字技术、组织优化、绩效提升、服务管理等多种因素融为一体,形成了集约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财务共享具有以下特征:

(一)数字中台的应用

数据中台能够助力企业高效实现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分析,实现数据高效、安全、精细运营,使得企业能够打通业务与财务间的通道、 打通各业务板块间的通道、 打通分子公司与集团公司的通道, 为财务电算化向云计算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助力企业集团财务集中化处理。 企业的财务和业务运营将通过数字中台实现信息共享,通过纵向贯通业务流程和横向整合业务部门, 将同一企业的不同地区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整合, 集中到同一个信息化平台上进行处理, 还能够将所有信息化系统进行串联, 实现各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联动。

(二)业务流程优化

业务流程的优化将改变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传统的财务管理以核算和监督职能为主要目标, 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为手工操作且流程繁琐。 在财务共享实现数字化转型后, 企业的数字化财务管理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财务与业务的紧密融合, 企业能够根据业务流程的需要设置事前、 事中或事后审批流程节点, 系统根据审批流程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会计凭证生成, 打破传统财务会计手工录入凭证的流程,实现财务管理流程动态化,并能对业务的经营管理质量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三)财务核算标准化

随着OCR①识别、财务RPA②以及电子发票等技术的应用, 企业财务核算能够实现账务处理的自动化, 将简单性和重复性业务分别标准化处理,进一步释放财务管理的人力。企业财务管理经过数字化转型以后, 能够解决会计核算标准化和自动化问题, 基础财务核算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从而保障了企业财务核算的合规性,人为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将大幅度下降。同时,财务核算标准化将助力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提升,加深财务信息对业务部门、企业管理层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了解,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作出相关决策的有效性。

(四)独立的专业服务

财务共享通过将基本财务核算职能集中在一起, 在实现业财融合的同时保持了相对独立的机制,为企业内外提供专业的财务服务。依托独立核算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将业务和财务相关流程进行整合, 在数字中台的支持下建立统一的标准化核算模式, 聚集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多元化职能,从而提高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效率。 因此,数字经济时代的财务共享已不再是单一的财务核算中心, 而是集业财税一体化的管理中心和业务财务的数据处理中心, 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 财务共享的独立性数据中心和专业性财务管理功能都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三、财务共享系统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内部审计模式和组织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也产生了重大的变化, 极大地提升了内部审计的时效性和工作质量,并且提高了内部审计结果的有效性。 同时,学术界和实务界赋予了内部审计更多价值,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以服务为导向, 帮助企业防范业务风险和财务数据风险,实现更多价值创造。

(一)财务共享系统对内部审计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内部审计一般以现场审计的方式开展,大型企业的内部审计程序繁琐,大多需要采取集中异地办公的方式, 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必须集中在某一时段开展, 无法贯穿企业整个经营期间,削弱了内部审计对整体风险的管控。并且内部审计结果受到审计人员主观判断因素的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手段,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成为了影响审计结果的重要因素。然而, 财务共享的集中化财务管理为审计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例如,数据读取的便捷性能够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对被审计单位业务与财务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并进一步审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 经营管理以及内部控制等情况,高效完成风险节点的检查。随着财务共享系统对数据挖掘的深入, 内部审计可以由单一的现场审计向多元化审计转变。 具体而言, 财务共享系统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在线上开展工作, 结合现场审计的方式让内部审计可以根据企业需要随时随地开展, 助力内部审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全流程, 对企业预算管理、经济活动、财务核算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审计,增强了内部审计对风险的管控能力。

(二)财务共享系统对内部审计成本的影响

财务共享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引入了数字技术,而数字技术作为财务共享发展的基石,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受益于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以及处理数据的基础工作量。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是针对财务账表进行审计, 还需结合业务部门的实际运营管理流程进行风险识别,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 审计人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联系各分子公司的业务部门了解情况。 此外,企业各分子公司分布于全国不同地域,实物盘点、纸质档案以及现场调查等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而财务共享系统在改变内部审计方式的同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降低了审计人员对纸质资料的依赖, 大幅度减少内部审计对于纸质资料的审核时间和人工成本。 同时,财务共享系统也减少了审计人员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 打通了各分子公司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地域隔阂, 降低了审计人员出差办公的费用, 帮助内部审计工作节约沟通所需的时间成本和工作成本。

(三)财务共享系统对内部审计效率的影响

财务共享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内部审计的审计方式, 完成了从纸质资料和实地审计向电子资料和非现场审计的转变, 提高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并扩大了内部审计的覆盖范围,不仅从财务的角度来审查企业各经济事项,还能从全局的角度对企业的事前控制、 事中监管以及事后整改进行监督, 赋予了内部审计更强的综合性。 一方面,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审计能够分析企业业务和财务的各方面数据, 通过提升内部审计的标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不断优化企业的内部审计, 达到提高内部审计效率的目标;另一方面,财务共享系统通过各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来完成数据提取, 规范了业务和财务不同口径的数据, 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更快捷地配置好内部审计节点, 节省了繁琐的常规内部审计程序,从而显著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内部审计效率。

(四)财务共享系统对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

财务共享中心通过标准化、集中化、透明化的流程, 统一了数据口径, 优化了内部审计流程,扩大了内部审计范围,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 其一,财务共享的标准化流程减少了人为错误和数据差异,完成了数据的标准化,从而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准确率。 传统的财务管理过程中, 由于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的多样性,输入错误、重复记录和格式不一致等问题频发; 而标准化数据的规范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从而为审计人员提供了更规范、可靠的数据。 其二,财务共享的数据集中化处理和存储增强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优化了内部审计流程。 这种集中化不仅方便了数据的存取和管理, 还减少了审计人员收集和整理的时间,提高了审计人员获取数据的效率,从而优化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其三,财务共享流程扩大了内部审计的覆盖范围, 审计人员可以更清晰地掌握非财务数据信息,如客户销售订单、供应商采购订单等信息, 这些数据使得审计工作具备可预测性、可追溯性,帮助审计人员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扩大了内部审计的范围。

四、完善审计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的措施

财务共享作为一种集约化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内部审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财务共享系统的构建中,企业实现了财务独立核算、专业财务服务和高效的信息传递, 从而对企业内部审计方式、内部审计成本、内部审计效率以及内部审计质量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 本文认为在数字化财务共享系统的应用下, 企业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优化内部审计。

(一)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若要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首先应当提高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制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相关流程节点,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使得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应当针对其特征制定切实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结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 首先,企业应从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出发,明确职责界限的划分,切分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力, 梳理财务共享和各业务单位的内部审计节点, 制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和操作指南, 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行。 其次,企业应当从财务共享模式的特点出发,对内部审计政策进行优化,及时优化传统审计工作中的冗余节点,明确审计人员存储、收集和读取财务共享数据的手续, 加强内部数据安全防控, 防止出现内部审计人员泄漏内部信息的风险, 确保内部审计工作适应财务共享模式的特点。 最后,企业内部审计应当从审计监督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从源头开始保障内部审计控制能够贯穿管理全流程,并及时反馈内部审计意见,在事前和事中审计上发挥作用,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内部审计方案,确保内部审计的可靠性。 从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数据安全以及意见反馈等方面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将内部审计工作与财务共享的特点相结合, 能够使得企业内部审计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控制体系,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二)优化内部审计信息平台

财务共享系统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快速获取数据信息, 但无法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整理归纳和分析处理, 导致数据信息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为了使内部审计工作能够贴近大数据模式下的财务共享,企业应当基于财务共享数字中台优化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 企业应打通内部审计平台与财务共享数据中心的通道, 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快捷获取真实的数据信息, 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 并且,通过数据直联防止出现人为修改数据的风险, 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相关数据的持续监督。 其次,由于内部审计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工作,风险点并不能一次性就能被发现, 而是在多项内部审计检查过程中逐一被发现的,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必须配备动态获取数据的能力, 以满足内部审计人员在项目立项、 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结算验收等环节的连续审计。 最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以风险控制为导向开展工作, 通过设置相关参数预警、短信提醒和风险提示等方式,利用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进行风险数据提示, 实现实时审计来降低经营风险。 例如:针对企业某个工程建设项目的预算指标进行初始设置, 当实际执行金额超过一定比例时, 内部审计平台将直接通过短信等方式提示预算超标预警, 达到智能化监控的目的, 减少内部审计人员人工操作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监督的效率。

(三)深化数字技术应用

在建立内部审计平台后,如何强化数字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财务共享系统,扩大内部审计覆盖范围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本职工作仍是以财务管理为主,其主要作用是高效提供财务数据, 而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内部审计结果就必须结合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应用。 企业应当在这几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方面,企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传统的内部审计进行升级, 在充分掌握企业财务和业务数据信息的基础上, 结合企业经营和管理情况将内部审计范围覆盖到业务前端,便于审计人员优化审计策略, 避免出现业务造假和财务舞弊等问题。 另一方面,企业应用数字技术后可实现审计方式的转变, 将现场审计转换成远程线上审计, 能够对企业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分子公司及项目部开展审计, 极大地延伸了审计的有效覆盖范围。 此外,我国对审计档案的保管未有明确的规定, 内部审计底稿的电子化也应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在应用数字技术后,企业可以建立电子审计档案, 进一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 定期对电子底稿进行审核和检查, 能够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事后管理起到积极的影响。

(四)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财务共享服务的职能将进一步延伸,财务与业务、数据与服务、企业内部与市场等方面,都将是数字经济时代财务共享的发展方向。 为了满足不断升级发展的财务共享模式, 内部审计人才队伍也必须紧跟数字化转型发展, 以此来促进内部审计与数字技术的融合。 一是根据内部审计制度规范优化审计人员结构, 通过设置内部审计委员会和下属执行机构, 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可以独立履行监督职能,不受其他业务部门的影响;二是强化数字化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 企业应当结合数字技术应用情况,培养内部审计人员树立数字化审计的思维,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和业务的审计能力, 充分挖掘财务数据的价值, 为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完善内部审计人员考核机制。 目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集中于财务管理和数据服务,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未得到管理层的重视。 因此,企业应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奖惩机制与绩效考核机制进行完善,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避免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内部审计结果也得不到管理层重视的情况。

(五)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需要查阅大量业务、财务以及各项重要会议的记录资料,涉及众多企业机密数据,虽然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为审计和财务工作搭建了信息通道,提高了审计效率,但由此带来的数据泄漏风险需引起重视。 因此,企业应当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特别是数据安全风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保证信息网络安全,在保证内部审计人员所读取的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现金流、预算决算以及投资计划等重要数据,减少接触审计数据的无关人员, 降低人为泄漏风险;二是完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和财务共享系统的信息共享“防火墙”,通过设置关键用户岗位、双方密码验证以及重大数据读取权限等方法,防止系统漏洞导致数据外泄并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来应对数据泄漏风险, 以此来强化信息安全责任制,落实管理责任,降低系统泄漏风险;三是加强对数据安全的风险管理,通过对内部审计人员开展信息安全教育警示,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树立网络和数据安全的思维,同时制定针对数据泄漏的应急方案,切实防范数据风险。

五、结语

数字经济时代的高速发展推动着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企业财务管理未来必然的趋势。 而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财务共享系统是数字技术与财务管理理念的结合,如何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所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财务管理系统进一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同时,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方法以及内部审计范围也需要进行改革升级,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此外,新型的财务共享系统在优化企业组织架构的同时,还提高了财务和业务的数据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审计应充分利用财务共享系统带来的技术优势,构建信息化内部审计平台,优化内部审计流程,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为企业规范经营提供更高的风险防范能力。

注释:

①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指电子设备识别纸质文档中的文字或图像,并通过软件进一步编辑加工的技术。

②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是以软件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业务过程自动化科技。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流程财务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水利财务
本刊审稿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