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调查研究
——以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
2024-04-24赵娜娜
赵娜娜 孙 瑶
西藏民族大学图书馆,陕西 咸阳 712000
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在全球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类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当今和未来社会中培养和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整体素质的指标之一,世界各国都将提升信息素养作为教育的前沿阵地。[1]早在1989 年美国图书协会就在其报告中对信息素养人做了具体的描述:“要想成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确定、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简而言之,有信息素养的人是一个懂得如何在信息社会实践终身学习的人。[2]2015 年2 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又正式发布了新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3]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对于大学生和青年人才的知识结构塑造,加强信息素养的培养,现代信息综合利用能力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西藏民族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西藏第一所高校,肩负着为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加强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工信息素养教育尤为重要。
一、我校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前期通过收集参考各类调研信息,构建问卷指标(如表1),设计出符合我校读者的调查问卷。《西藏民族大学读者信息素养调查问卷》共分为4 个部分的内容。第1 部分,基本信息调查(表头):以求掌握不同类型、学历、民族读者的分布情况;第2 部分,阅读倾向调查(1 ~8):以求掌握读者的阅读习惯;第3 部分,信息能力调查(9 ~15):以求掌握在校师生的信息利用能力及信息需求;第4 部分,图书馆服务能力及满意度调查(16 ~20):以求掌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读者需要及图书馆下一步改进意见。[4-5]
表1 西藏民族大学读者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指标
二、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情况分析
(一)读者基本信息
此次共收到有效问卷3103 份,其中博士研究生48 份,硕士研究生281 份,本专科生2774 份,符合我校学历占比实际情况;按民族分:汉族占52.24%,藏族及其他民族占47.76%,也基本符合我校学生民族分布实际占比;按参与人群分:教职工参与人次占4.96%,研究生占6.35%,本科生占88.69%,这也与我校读者人群实际分布比例相吻合;但是各类读者参与人次占各类读者总数比例不高(教职工占8.27%,研究生占14.54%,本专科生占25.47%),可见我校读者总体对信息素养关注度不高。
(二)读者阅读倾向调查
调查显示,我校读者阅读环境以图书馆为主阵地,占64.58%,而且以学生居多,教职工则以居所阅读为主。因此,图书馆在开展各类阅读活动以及信息素养教育时,学生应以线下课堂教学为主,教职工则要以线上课程或讲座培训为主。
从阅读内容及目的来看,研究生及教职工对于专业图书的阅读需求明显高于本科生,而本科生对于文学作品及兴趣娱乐的阅读需求多于研究生及教职工。从阅读方式及类型来看,我校纸质阅读习惯仍占主流,占到89.59%。但对于本科生而言手机阅读占62.44%,远高于平板及电脑阅读,说明移动阅读已经成为本科生阅读的最便捷方式,即时阅读成为本科生电子阅读的主流;而研究生在这两项数据上与本科生正好相反,说明研究生在开展深层次阅读方面优于本科生。我校读者阅读类型主要以图书为主,占92.2%;但研究生及教职工对于期刊阅读的需求也较高,均在70%以上。
从读者阅读量看,我校读者年阅读量为1 ~5本的读者占30%,5 ~10 本的读者占35.94%,10~20本的读者占22.43%,20本以上占11.63%。由此看出,我校读者年阅读量在10 本以下的读者占到65.94%,在10 本以上的读者占34.06%。近年来,我校读者平均借阅水平7~14 册(2016—2021 年),与北京大学2020 年本科生人均4.57 册、硕士生人均3.25 册、博士生人均7.98 册、教职工人均2.97册、南开大学2019年人均借阅11.7 册、厦门大学2019 年本科生人均5.6 册,研究生人均5.9 册,博士生人均12.9 册、西安交通大学2019年人均借阅约13 册等重点高校借阅量基本持平。这与我校自2017 年以来采用阅读学分制后,推进阅读量上升有一定关系。但我校读者年阅读量在10 本以下的读者占到65.94%,说明我校读者总体纸质阅读量不高,这也与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数字阅读不断提升有关。因此,在倡导全民阅读的趋势下,图书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均阅读量时,应加强纸质、电子阅读同步推广及评估。
我校读者到图书馆的频率以每周2 ~3 次居多,但就不同读者群体而言,研究生去图书馆的频率更高一些,近70%的研究生去图书馆的频率能达到每周5 次左右。我校读者去图书馆的目的以借还书为主,占到37.56%,学习研讨占28.53%,查阅图书资料占29.60%,没有目的性打发时间的仅有4.31%;可以看出,我校读者在图书馆多以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为主。其中本科生以借还书居多,研究生以学习研讨居多,教职工则以查阅图书资料居多。
(三)读者信息能力调查
从信息资源利用情况看,我校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如表2)以纸质文献居多,以专业网站获取信息资源的较少。但从不同的读者类型看,教职工及研究生更侧重于利用电子资源数据库获取信息资源,尤其是教职工对于电子资源数据库的利用达到88.31%。
表2 读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我校读者常用的数据库排序为:中国知网占36%,超星数字图书馆占15.2%,万方数据库占12.8%,维普数据库占10.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占9.6%,新东方多媒体数据库占6.4%,Wordlib Ebook 外文原版电子图书数据库占5.6%,Pro-Quest 学位论文数据库占2.72%。另有1.28%的读者提出对于其他数据库的具体需求,例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Journal Storage(西文过期期刊全文数据库)、北大法意法学大数据分析平台、EPS 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等。
我校读者在获取信息时采用的检索方式(如表3)以简单检索居多,对于检索方式完全不了解的较少。我校读者对于检索技巧熟悉程度,67.97%的读者为一般,16.11%读者不了解,7.09%的读者没有用过,只有8.83%的读者对于检索技巧很熟练。对于影响信息资源检索结果的因素,有42.86%的读者认为是缺乏信息检索知识,36.58%的读者是不了解数据库内容,20.56%的读者认为是必备的数据库资源不足。因此,对于我校读者进一步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时要加强计算机、数据库、网络资源检索知识和检索技巧的培训;普及各类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各类资源的获取途径;扩充论文写作方法及信息资源的管理、分析等。
表3 读者信息查找使用的检索方式
我校读者有42.77%的读者接受过图书馆读者入馆教育,40.03% 的读者上过文献信息检索课,21.43% 的读者参与过数据库使用讲座;通过网上教程自学获取信息素养教育学习的读者有53.08%。而对于各类信息技能,我校读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如表4),其中尤以“论文写作方法”和“各类资源获取”需求最多,说明我校读者有一定信息需求意识,但信息获取能力不强,应进一步加强读者引导及教育培训。
表4 读者需要的信息技能
(四)图书馆服务能力及满意度调查
据调查,我校有83%的读者对图书馆资源保障率基本满意,但还有16.7%的读者对图书馆资源保障率不满意,另有0.3%的读者无意见。我校有96.1%的读者对图书馆环境及服务持满意态度,另有3.9%的读者对图书馆不满意有意见。从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形式的需求看,对于舒适的环境及先进的设备有需求的读者分别占到79.41%和56.3%,而对于咨询服务的需求占46.99%,对于个性化指导、数据库讲座、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需求均在35% 左右。
从图书馆深层次服务需求(如表5)调查可以看出,我校读者对于图书馆开展的深层次服务普遍不了解,对此类服务的需求表达也很低。因此,图书馆需加大对深层次服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读者了解此类服务,才能更好引导读者表达需求;此外,还要加强深层次服务的服务能力及对应的资源保障率,为学校教学科研及创新发展做好支撑。
表5 读者对深层次服务的需求
此次问卷调查工作中有1178位(占37.96%)读者对图书馆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具体分为以下几点。1.对服务及环境的意见,如建议改善学习环境,建立共享空间、私人空间,简化座位预约流程,设立24 小时自习室,开通刷脸借还书功能等;2.对馆藏资源保障的意见,如扩大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民族类书籍及专业工具书,提供一些不限于学校专业的其他领域图书,提供更多网络专业课程资源;3.对技术设备、业务管理的意见,如升级图书馆设备,加强学生素质管理,强化座位预约制度,加强纪律监督等;4.对于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的意见,如有效推广普及各类数据库,普及VPN 校外资源访问相关知识,推广专业知识查找的方法及路径,为年轻教师提供相关培训,针对不同学院的专业需求,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上下功夫,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开展论文写作指导课,为教师提供一些信息提取及加工专业咨询。
三、总结
(一)优化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提升读者文化素养
良好的阅读环境及学习习惯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我校读者阅读环境与场所,遍布图书馆、自习室、居所以及随时随地;对于图书馆服务形式的需求,舒适的阅览环境、先进的技术设备成为读者的重点需求;而对环境及服务的满意程度也仅是基本满意,资源保障率而言则是60%~80%;在具体意见上,对服务及环境、馆藏资源保障也是意见最多。可见要提升我校师生的文化信息素养,要先优化阅览环境,营造舒适的阅读氛围。图书馆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馆藏资源,优化电子资源及设备应用,强化服务意识,为读者营造更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提升读者信息素养和文化素养。
(二)嵌入课堂,辅助引导,培养读者信息意识
无论是对读者阅读习惯的调查,还是信息服务需求、信息素养教育的调查都可以看出,我校读者有不同程度的信息需求,但总体信息素养不高,信息意识不强。多数读者没使用过图书馆深层次服务,且需求表达也不高;大部分读者不了解数据库内容,缺乏信息检索知识。图书馆要提升读者信息意识,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外,还应开展交互式教学,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需求,开展信息需求引导,启发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潜能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将文献检索知识嵌入专业课程学习、嵌入科研写作,使学生既加强了对本学科信息资源的了解,增强了检索技巧也扩大了专业知识面,进一步提升信息意识。
(三)开展多样化信息素养教育,提高读者信息能力
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能力也是关键。通过读者信息能力调查,我校读者获取信息主要途径还停留在纸质文献;常用的数据库也以知网为主,读者对于大部分数据库内容不了解,缺乏信息检索知识;检索技巧熟悉程度一般,检索方式也多是简单检索,可见我校读者信息获取能力不高,信息技能不强,需要加强信息素养能力教育。我校本科生普遍对数据库不了解,对深层次服务无需求,因此对于本科生应加强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推广,加强数据库利用培训,开展信息检索技巧教育;对于研究生除开展以上服务外,更应侧重深层次服务和专业学习科研信息获取的指导;教职工则可以提供更符合科研专业教学的文献资源及数据库,并侧重线上推广及服务推送。
综上所述,读者信息素养的调查,对于评估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对于图书馆了解读者需求及对图书馆资源、服务的建议和意见非常必要,也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改进有很大助力。此外,对读者信息素养的调查,还有利于评估我校读者信息素养现状,有利于制订符合我校各院系读者实际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模式及大纲,为学校整体信息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