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2024-04-24王振宇吴斌鞠德泉

系统医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髋臼假体股骨颈

王振宇,吴斌,鞠德泉

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骨伤科,江苏泰兴 225400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多由摔倒所致,可发于任何年龄段,其中老年伴骨质疏松群体发病率最高[1]。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外伤后一般表现为腹股沟剧烈疼痛,下肢肿胀、畸形并活动受限,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因长期的血运障碍而引发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2-3]。针对于本病临床以手术方式治疗为主,其中以往多采用内固定手术,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该术式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不利于老年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4]。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临床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应用广泛,然而临床关于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劣仍未得到明确意见[5-6]。为指导临床选择关节置换方案,本研究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泰兴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60~81岁,平均(70.53±6.72)岁;左侧16例,右侧18例;交通事故伤14例、跌倒伤11例、其他伤9例。观察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60~82岁,平均(70.38±6.88)岁;左侧17例,右侧17例;交通事故伤15例、跌倒伤12例、其他伤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11ZY12)。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影像技术确诊;年龄≥60周岁;满足手术适应证;凝血功能正常;临床资料完善;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陈旧性骨折者;合并心肝肾等损害严重者;合并全身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麻醉禁忌证者;合并精神疾病者;治疗依从性极差或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研究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健侧卧位、全身麻醉处理后,从后外侧入路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与筋膜后,在臀中肌后沿切断梨状肌,切断上下孖肌及部分股方肌,然后再切开关节囊,进入股骨头;充分暴露髋关节,将股骨头脱位,进行股骨颈的截骨手术;再显露髋臼,锉去髋臼上残留软骨,露出硬的软骨下骨,植入对应金属髋臼,再进行股骨髓腔锉大操作,锉大后选择适合的股骨假体,植入后安装股骨头、安装髋臼内衬并进行复位处理;最后冲洗完毕后放置引流管,进行关节囊、肌腱以及筋膜、皮肤等逐层缝合,手术完成。

对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即术中无需安装髋臼,只植入股骨假体即可。

1.4 观察指标

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含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比较。对老年患者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工作,并在其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恢复情况,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老年患者髋关节恢复越佳。

两组并发症比较。统计两组髋部疼痛、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Harris评分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为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组别对照组(n=34)观察组(n=34)t值P值手术时间(min)97.84±8.70 115.73±10.73 7.552<0.001出血量(mL)283.37±25.58 468.62±41.59 22.123<0.001术后引流量(mL)110.62±10.37 115.35±10.85 1.838 0.071住院时间(d)16.49±2.36 15.52±2.24 1.738 0.087

2.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比较

在术后1个月时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34)观察组(n=34)t值P值术后1个月72.36±5.48 73.77±5.65 1.045 0.300术后6个月80.27±4.16 85.62±4.72 4.958<0.001术后12个月85.08±3.47 93.31±2.44 11.313<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7,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是目前临床造成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7]。现阶段,针对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首选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其主要利用手术将人工材料植入到关节所在的部位,代替关节的结构和功能,让患者再次获得关节的活动功能并减轻疼痛的术式[8]。人工关节置换术又可分为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此两种术式各存在优缺点,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优点在于手术时间短、术中切口小、出血少,但缺点是股骨头假体与髋臼软骨之间的摩擦较大,不仅增加髋臼软骨磨损,加重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同时还会容易出现假体松动等,不利于患者远期预后的改善[9]。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在于运用髋臼假体与股骨头假体,故两者的磨损主要发生在人工关节的内部,不会引起老年患者的髋臼骨质磨损,故患者术后无明显疼痛感[10];且髋臼假体与股骨头假体的匹配程度较高,更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但该术式手术操作时间较长,术中打磨髋臼会造成比较多的出血,故手术创伤相对前者更大,术后的恢复进程较慢[11]。

本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73±10.73)min、(468.62±41.59)mL,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操作时间久、术中出血量多。主要是因为该术式的手术操作过程较半髋关节置换术更为复杂,故所需时间更长,加之手术的创伤性较大,因此老年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也会增多。罗京生[12]研究中,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B组老年患者手术时间为(117.98±20.14)min、术中出血量为(528.37±134.56)mL,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佐证了此研究的这一结果。本次术后6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5.62±4.72)分、(93.31±2.44)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可见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改善髋关节功能,对老年患者预后的改善意义更大。考虑原因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由股骨头假体与髋臼假体组成,能为患者提供完整、灵活的关节假体,故术后两者的配合度更高;而半髋关节置换术则主要以股骨头假体与人体髋臼组成,两者的匹配程度不完全,术后长期的活动则会导致髋臼的磨损[13]。张晓军[14]研究中,观察组术后6月、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后倾角各为(83.0±5.7)分、(93.6±1.3)分,分别较对照组高(P均<0.05),也说明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取得更为理想的预后疗效。最后在并发症上,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82% vs 32.35%,P<0.05),说明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风险低,这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髋关节稳固、牢靠等有关。杨勇等[15]研究中,TH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6.78%,低于HA组的45.65%(P<0.05),也佐证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风险低的结论。

综上所述,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老年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更佳、并发症更少。

猜你喜欢

髋臼假体股骨颈
友爱的“手”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