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康复护理在手指肌腱损伤显微缝合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4-04-24周雷英
周雷英,朱 玲
(高邮市人民医院,江苏 高邮 225600)
手指肌腱损伤是临床常见外伤,可影响患者的掌指关节活动度及正常生活[1]。显微缝合术是临床治疗手指肌腱损伤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将肌腱断端牢固连接,恢复手部功能[2]。但手部解剖结构复杂,在手术治疗后需要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来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腱粘连的发生,促使患者更快恢复正常生活[3]。基于此,本研究以2022 年1 月至12 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指肌腱损伤显微缝合术的84 例患者为例,深入分析针对性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采集时间为2022 年1 月至12 月,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行手指肌腱损伤显微缝合术的患者84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 组(42 例)、B 组(42 例)。在A 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有23 例、19 例,最小年龄22 岁,最大年龄65 岁,平均年龄(46.35±4.28)岁;致伤原因:绞轧伤6 例(14.29%),挤压伤19 例(45.24%),切割伤17 例(40.48%)。在B 组中,男、女患者分别有24例、18 例,最小年龄20 岁,最大年龄67 岁,平均年龄(45.89±4.27)岁;致伤原因:绞轧伤10 例(23.81%),挤压伤19 例(45.24%),切割伤13 例(30.95%)。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符合手指肌腱损伤相关诊断标准[4];(2)满足显微缝合术指征;(3)无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4)临床资料完整;(5)年龄≥20 岁;(6)可正常交流,有良好的认知功能;(7)知悉研究内容,表示支持,自愿参与配合。排除标准:(1)既往有精神病史或由其他原因导致患者术后无法配合开展康复锻炼;(2)合并重要器官如心、肝、肾等严重功能障碍;(3)先天性手部畸形;(4)肌腱损伤部位伴严重感染;(5)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1)A 组。本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护理,嘱患者显微缝合术后的注意事项,协助患者进行洗漱、吃饭等日常活动,遵医嘱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及时换药,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协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2)B 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本组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护理方案如下:①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显微缝合术对患者手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术后常见问题等,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程度。强调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对手功能恢复的重要性,让患者从主观上树立积极的康复锻炼意识,提高其治疗配合度。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对患者表示关心,为患者分析手术治疗有效性,列举一些康复良好的病例,使患者可以接受患病现实,树立康复信心。③功能锻炼。为了预防术后肌腱粘连的发生,需要评估患者的手功能,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手功能锻炼计划。护理方案应遵循循序渐进和由弱到强的原则,在开始阶段可由护理人员按摩患者患侧的掌指部位(从指尖逐渐向掌部推进),每次按摩3 min 左右,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协助患者在石膏托内进行腕关节、掌指关节的被动运动,以“屈”“伸”为主要锻炼动作,幅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5 min,每天锻炼2 ~3 次。术后2 ~3 周为纤维组织增生期,此阶段可将被动运动转变为主动运动,以“敲”“旋”为主要锻炼动作,适当延长锻炼时间至每次10 ~15 min,以患者不疲劳、局部轻度酸胀为宜,锻炼过程不宜操之过急,以免造成肌腱再次损伤。术后4 ~5 周为肌腱重塑期,完全去除石膏,强化主动屈伸练习,增大训练幅度、强度,锻炼手部的抓捏功能,如抓捏皮球等,每次锻炼20 min 左右,每天2 次,此外可对患者进行超短波治疗等局部理疗。术后6 周至3 个月为稳定期,此阶段患者可进行患指灵活性和渐进性锻炼,主要锻炼动作有“伸掌”“握拳”等,让患者通过玩陶土或橡皮泥来增加手部的活动范围和力量,并进行打字、扣扣子等日常生活训练,以逐步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对患者开展个性化功能锻炼指导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关节活动度为评价标准,根据患者功能锻炼的完成情况,来对功能锻炼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以更为贴合患者的实际,提升锻炼的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以关节活动度、焦虑情绪以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观察指标,评价不同护理模式在手指肌腱损伤显微缝合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1)关节活动度:术后8周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手指关节活动度。(2)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5]及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6]评分,SAS 中含有20 个条目,50 分为临界评分,超出50 分则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情绪越严重;ADL 为百分制量表,由10 个维度组成,如行走、穿衣、洗澡等,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处理数据,x-±s描述计量资料,以t检验,%描述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8 周指关节活动度对比
术后 8 周,B 组患者指关节活动度(215.03±10.52)°明显优于A 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8 周指关节活动度对比(°,±s)
表1 两组术后8 周指关节活动度对比(°,±s)
组别例数关节活动度A 组42192.35±10.21 B 组42215.03±10.52 t 值-10.026 P 值-<0.001
2.2 两组护理前后SAS 评分及ADL 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SAS 评分、ADL 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SAS 评分、ADL 评分均有所改善,且B 组SAS 评分显著低于A 组,ADL 评分显著高于A 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 评分及ADL 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 评分及ADL 评分对比(分,±s)
组别例数SAS 评分ADL 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A 组4256.32±3.1446.67±3.2446.21±4.6660.34±4.27 B 组4255.85±3.0942.19±3.1745.89±4.2768.02±4.13 t 值-0.6916.4050.3288.378 P 值-0.491<0.0010.744<0.001
3 讨论
近些年,手指肌腱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患者可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等,影响手指的屈曲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7]。显微缝合术是治疗手指肌腱损伤较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可恢复肌腱正常的解剖结构以及手指正常的活动能力[8]。人的手指结构精细且复杂,手指肌腱损伤患者在接受显微缝合术后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以往临床多对手术后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其功能锻炼方法缺乏针对性,护理效果并不理想[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8 周,B组患者指关节活动度(215.03±10.52)°明显优于A 组(192.35±10.21)°(P<0.05)。可见,相较于常规护理,对行显微缝合术的手指肌腱损伤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分析原因主要为,针对性康复护理在实施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积极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术后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对手功能恢复的重要性,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配合临床康复锻炼。为了让手功能锻炼计划更为科学,针对性康复护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手功能进行评估,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锻炼方案,在不同时期指导患者进行不同的手功能锻炼,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幅度、强度,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术后肌腱粘连的发生,促进患者手指活动能力的恢复。在康复锻炼期间,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手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适当调整锻炼计划,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锻炼的有效性。此外,在护理过程中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持续性安抚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使患者可以坚持完成锻炼,以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11-13]。本研究还显示,护理后,B 组的SAS 评分显著低于A 组,ADL 评分显著高于A 组(P<0.05)。提示针对性康复护理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针对性康复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指导患者进行持续功能锻炼,并配合理疗措施,来减少患处感染及水肿的发生,从而获得了更为理想的干预效果[14]。
综上所述,在手指肌腱损伤显微缝合术后的功能锻炼中应用针对性康复护理,可使患者积极参与术后功能锻炼,促进关节活动度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