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伊班蛛在庐山的分布特征

2024-04-24尹海阳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分布特征庐山

尹海阳

摘 要:江西庐山以“雄奇、秀绝、灵秀、神奇”著称。自唐代起,庐山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从唐代到宋代,庐山的文化、宗教、名人均曾经在此留下足迹。唐代白居易在《草堂记》中曾有过“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的美誉, 近代以来,庐山更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2020年7月,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首次在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伊班蛛属蜘蛛,并且详细记录了它的生活习性。2023年8月,笔者所在的生物研究团队在江西庐山采集标本期间,首次拍摄记录到世界唯二、中国唯一的一种伊斑蛛——赣伊班蛛(蟹蛛科伊班蛛属)。经查询,目前没有学者在庐山地区做赣伊班蛛分布的研究,因此研究庐山赣伊班蛛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栖息环境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赣伊蜘蛛;庐山;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S185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1–00-03

伊班蛛属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于东南亚热带地区的婆罗洲岛上,该属由斯里兰卡的蛛形学家Benjamin博士于2014年建立,在此之前,世界仅发现1种。2020年7月,刘科科带领团队成员首次在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伊班蛛属蜘蛛。并于2022年发布确认为新种,仅在井冈山有记录分布。2023年8月,笔者所在的生物研究团队在江西庐山采集标本时,首次拍摄记录到世界唯二、中国唯一的一种伊斑蛛——赣伊班蛛(蟹蛛科伊班蛛属),此次在庐山记录到罕见的赣伊班蛛,不仅将其分布从赣南的井冈山扩展至赣北的庐山,而且还证明了庐山乃至整个江西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亟待持续挖掘的生物资源潜力。

这类蜘蛛大多在树林边缘或灌木丛中生活,或在花丛中筑巢产卵,常栖息于枯枝落叶堆,因此很不容易被人们发现。由于赣伊班蛛数量较少,目前尚无关于它的资料记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愈加重视,“赣伊班蛛”在庐山首次发现生存轨迹,通过观察该蛛幼虫、成虫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等,同时通过对庐山赣伊班蛛生活习性及栖息环境等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该蛛类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习性提供参考。

1 赣伊班蛛的生物学与形态特征

1.1 生物学特征

赣伊班蛛属蜘蛛目,蟹蛛科,伊班蛛属。庐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十分适宜赣伊班蛛的生存与繁衍。2023年7月,江西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井冈山发现了伊班蛛新種。以前,这种蜘蛛只在国外被发现过,为了纪念这个新的发现,井冈山大学副教授刘科科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枢强以江西省别称“赣”,为这个新物种命名,叫作“赣伊班蛛”。它通体呈绿色或者灰黑褐色,体长为5 mm左右;背腹扁平;前中眼间距为3 mm左右;前中眼与后中眼之间距离为1 mm左右;腹部宽扁,略呈三角形,每节有6个刺;后中眼与前中眼之间距离约为2 mm;后中眼区占整个腹部的1/3以上。该蛛的雌、雄卵期分别为:雌蛛卵期7~10 d、雄蛛7~11 d。赣伊班蛛主要以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为食。

赣伊班蛛一般栖息于阔叶树与针叶树之间的空地上。在庐山地区,该蛛主要分布于阔叶树的树冠上,也有少量分布于针叶树的树冠上。赣伊班蛛喜在树上结网。赣伊班蛛的网结构特殊,一般呈圆锥形,每根蛛丝都是由两根蛛丝构成的。当它结网时,先把蛛丝在地面上铺好后再在上面爬行、织网,织成1个圆锥形的大网。赣伊班蛛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据观察,该蛛白天不结网,只在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它最喜欢在灌木丛中、石块下、枯树和树干上结网[1]。当它织好网后便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待天黑时再织第二张网。当它白天休息时,它也不去觅食,只是把蛛丝铺在地上休息一会儿而已。它们可以将蛛丝的一端固定在树干上或者树干上的某个部位上,然后爬行至蛛丝覆盖的地方找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吃。

1.2 形态特征

(1)该蛛幼虫呈草绿色,无毛,背甲黑色,腹部背面有3条纵沟,第1~2腹节各具1对刺,腹部背面有3条纵沟,第1~2腹节各具1对刺突,第3~5腹节各具1对刺。

(2)该蛛的蛹体长0.22~0.27 mm,呈暗褐色,具有明显的环纹和纵带。胸部有2个褐色斑,第1个斑点位于胸背中央,第2个斑点位于两侧胸侧的两侧。腹部背面有明显的纵沟。

(3)该蛛成虫呈灰绿色,在腹部末端有1对白色斑点,腹背中央具有1条白色纵纹。腹部背面具有2对刺突。腹部背面中央具1对三角形黑色斑。

(4)该蛛幼虫、蛹及成虫生活在树上树皮下或附近草丛中;分布在落叶、杂草及农作物上;主要捕食蚜虫等昆虫;以腐木和植物残体为食;成虫捕食蚜虫等昆虫。

2 庐山的生态环境

2.1 地质地貌

庐山,作为一座典型的孤峰型山峰,以其独特的地貌结构和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南北长约15 km,东西宽约7 km,山体呈南北走向,东西狭窄,北坡陡峭,南坡平缓。这种特殊的地形使得庐山在第四纪冰川侵蚀作用下形成了许多陡峭的石壁和石峰。

从山脚到山顶,庐山共有500多座山峰和1 000多座山峦。站在山顶,俯瞰群山,仿佛置身于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之中。从山谷到山坡,有1 000余条沟壑和3 000余条溪流蜿蜒曲折,犹如一条条银链穿梭于群山之间[2]。这些溪流不仅为庐山增添了生机与活力,还形成了许多美丽的瀑布和深潭。

2.2 气候特征

庐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理想的生态环境。年平均气温维持在16 ℃,而平均年降水量则达到1 600 mm左右,使得庐山四季湿润,植被繁茂。

庐山的夏季特点是雨热同期,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热量。冬季则阴冷湿润,为生物提供了避寒的温暖之地。春、秋两季短暂,夏秋季节较长,这种季节分配使得庐山的气候变化多样。春季升温快速但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且幅度大,进一步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此外,庐山的气候也受到寒潮和台风的影响。冬季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4 ℃,而夏季最高气温则能攀升至35 ℃。这些极端气温的波动都反映了庐山气候的多变性。

在植被方面,庐山的种类丰富多样。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的落叶阔叶林构成了庐山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这种多样化的植被不仅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家园,还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提供了保障。

庐山四季分明、气温变化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等特征,都使得庐山成了一个生态多样性的宝库。无论是寒潮还是台风,都成了庐山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塑造了这座美丽的自然景观。

2.3 土壤类型

庐山土壤类型主要有紫色土、水稻土、黄棕壤、山地黄壤等。在紫色土中,红壤占50%左右;在水稻土中,灰褐土和黄红壤占25%左右;而在山地黄壤中,主要是红黄壤。庐山的植被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灌丛3种类型。庐山针叶林主要是马尾松林和杉树林,阔叶林主要是松、杉、竹等;灌丛主要有毛竹、青冈栎等。庐山的土壤属于酸性土。在酸性土中,石灰质的含量通常较高。在酸性土中,其pH值一般为3.5~4.0;而在碱性土壤中,其pH值一般为3.0~4.5。庐山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庐山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是硅、锰、铝、铁等。

2.4 植被特征

庐山的种子植物多达1 000余种,包括维管束植物635种(含变种),蕨类植物58种(含变种)、被子植物703种(含变种);高等植物1 026种(含变种);蕨类植物75种(含变种);裸子植物5种(含变种);被子植物1 116种(含变种)。植被类型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体,少量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混交,人工造林也占一定比例。庐山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马尾松林、马尾杉林、杉木林、松针落叶松林、松树林等。

庐山的植被有2个明显的垂直分布带:第一个垂直带是常绿阔叶林与常绿针叶林间的过渡带;第二个垂直带是高山草甸、山地森林草甸、灌木丛草原植被垂直带。植被垂直变化明显,且变化较大。这些特点不仅丰富了庐山的生物多样性,也为其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保障。

除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庐山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自东晋以来,文人墨客便纷纷前来庐山隐居、游览、创作,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和人文景观。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记》、苏东坡的《题西林壁》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使得庐山更具文化底蕴。

2.5 动物区系的组成

庐山动物区系组成比较复杂,现已发现有脊椎动物16目47科125属19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江西省重点保护动物13种。庐山动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和古北界成分。它与浙江天目山关系密切,还与四川峨眉山有密切的联系。庐山动物区系的生态环境比较复杂,为各种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条件,为许多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所以庐山动物区系具有较强的生物多样性。

如今,庐山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了保护庐山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生态保护等。同时,也积极推动科学研究、文化交流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赣伊班蛛在庐山的分布情况

3.1 阔叶林

庐山的阔叶林主要分布在庐山的中部地区,这些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由于植被覆盖面积较大,赣伊班蛛无法在这些地区形成明显的优势种群。其中,在庐山东部地区(庐山五老峰、廬山瀑布等景点附近)的阔叶林中发现赣伊班蛛的个体数量较多,但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赣伊班蛛无法在这些阔叶林中形成优势种群。在庐山东部的阔叶林中赣伊班蛛的数量并不多,但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种群。其中,在庐山东部地区发现赣伊班蛛个体数量最多的阔叶林为五老峰和三叠泉附近的阔叶林,这2个地区分别是庐山东部地区的主要景区。

五老峰位于庐山东南部,是一个相对封闭、地势较高的区域。由于五老峰的植被覆盖面积较大,并且从该地区通往庐山南部景区、庐山瀑布等景点相对方便,因此成为赣伊班蛛重要的栖息地。而三叠泉附近阔叶混交林中赣伊班蛛也相对集中,其分布地点主要位于庐山南部景区、三叠泉瀑布及庐山瀑布等附近。

3.2 针阔叶混交林

庐山针阔叶混交林主要由樟树、栎树、水杉、木荷等组成,由于这些树种生长较快,枝叶茂密,它们在林地的整个分布面积较大,常与针叶林和阔叶林形成1个相对稳定的群落结构。调查时发现了“赣伊班蛛”的踪迹,并且其数量也较多。

樟树是庐山针阔叶混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它与其他针叶林、阔叶林形成了1个稳定的群落结构,这种稳定的群落结构是由樟树和其他树种的大量繁殖和相互竞争而形成的。樟树生长快、枝叶茂密、树冠高大,而其他树种则生长慢、枝叶稀疏,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竞争关系。这种相互竞争的结果是:一方面,樟树高大繁茂,其枝叶覆盖整个林地,它们之间的空间小且十分狭窄;另一方面,由于樟树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树冠高大,它们之间相互竞争,彼此争夺生存空间。这使樟树周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群落结构。在三叠泉一带调查时发现,赣伊班蛛频繁出现于这2个群落结构中,说明赣伊班蛛很可能是这2个群落结构中的一种动物。因为赣伊班蛛与樟树形成了一个稳定群落结构。

3.3 杂木林

杂木林常见的有杂木麻黄、杂木老林。在庐山的杂木林群落中发现了大量的赣伊班蛛,有2只个体最大,一只个体长2.25 mm,宽1.95 mm;另一只个体长2.20 mm,宽1.78 mm。从以上2个个体的形态特征看,这2只赣伊班蛛应该是杂木林中的新种类,其颜色为红褐色。

赣伊班蛛主要分布在杂木林中的阔叶树上,这与李振声研究员在三叠泉采集到的赣伊班蛛主要分布在杂木林中是一致的。杂木林中有一棵巨大的山毛榉树,直径约为8 cm,高约20 m。这棵山毛榉树树干粗壮,枝叶茂盛,遮阴效果好。山毛榉树的树干上栖息着大量的昆虫和其他动物,包括赣伊班蛛在内的大量昆虫都聚集在这里,“赣伊班蛛”就是这些昆虫的天敌。在杂木林中赣伊班蛛应该也有一定数量。杂木林群落中常见的树有山毛榉、青冈、樟树、松树等树种。杂木林中也有很多赣伊班蛛出现,这棵巨大的山毛榉树树干上栖息着大量的昆虫和其他动物,如赣伊班蛛就是这些动物中的一种。

4 讨论与保护建议

4.1 讨论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植被茂密,山峦起伏,形成了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系统,成为众多动物的栖息之地。为了更好地保护庐山的生态环境,对庐山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发现:赣伊班蛛在庐山分布地点是存在的,而且它们主要栖息于树林边缘或灌木丛中。虽然它不能生活在树皮上,但却可以生活在树干或树枝上。在繁殖季节,它主要以赣伊班蛛为对象进行产卵,并在雌蛛产下的卵中孵化成幼虫。

4.2 保护建议

为了更好地保护庐山的生物多样性,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将庐山特有的赣伊班蛛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以此加大对该蛛类的保护力度。红色名录是评估生物多样性状况、制定保护政策的重要依据,将赣伊班蛛列入其中,意味着对其保护的重视,有助于引起社会各界对该物种的关注。

其次,对庐山赣伊班蛛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测与保护。通过设立专门的监测站点,定期进行调查和记录,了解其种群数量、分布区域和生活习性等基本情况。同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划定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等,防止该物种的栖息地遭受破坏。

再次,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庐山赣伊班蛛及其独特的分布特征。通过开展科普活动、制作宣傳资料、举办展览等方式,向公众普及该物种的知识,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保护意识。

最后,增强人们对该蛛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倡导人们共同参与保护工作。通过教育和引导,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保护氛围。同时,鼓励和支持相关科研机构、环保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赣伊班蛛的保护工作,共同推动庐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果。

保护庐山赣伊班蛛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大有效监测与保护、宣传的力度、增强公众保护意识等措施,可以共同为庐山赣伊班蛛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保护庐山的生物多样性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钟杨,曾梦云,刘科科.中国赣伊班蛛的雄性补充(蜘蛛目:蟹蛛科)[J].蛛形学报,2022, 31(2):141-146.

[2] 周年兴,黄震方,蒋铭萍,等.庐山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景观格局指数的关系[J].地理研究,2012,31(7):1224-1232.

猜你喜欢

分布特征庐山
望庐山瀑布(外二首)
《望庐山瀑布》
做一次庐山客
毛泽东登庐山
《李白 庐山谣》
南京市畜禽养殖业氨排放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
岭南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加拿大入境中国大陆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研究
五垒岛湾海域石油烃分布特征
池塘淤泥氮营养物质分布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