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旅居产业视域下的康养设施设计
2024-04-24陈晓燕姜龙
陈晓燕 姜龙
[摘要] 目的:研究康养旅居环境中健康、养生、医疗、旅游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需求,解决康养人群的不同需求,例如针对老年人在带小孩的生活中,缺少休憩和锻炼的时间和机会,提出一种适用于这类老年群体的康养互动健身器材和休憩设施的设计方法。方法:针对康养旅居生活中户外运动、休憩、室内服务设施进行研究,构建公共康养设施设计策略,阐述设计实践的过程与内容,运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进行人群行为分析,指导相关的适老化康养设施和产品设计。结果:通过对上述康养需求的研究,设计出能解决康养人群中的休憩、健身、生活等方面的适老化产品,以改善康养环境的硬件设施,优化康养人群的生活品质。结论: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康养设施匮乏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以改良和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将康养服务理念融入公共设施设计中,促进未来康养产业的发展,从而满足更多人群对康养环境的产品需求,让老年人拥有更幸福的康养时光。
[关键词] 康养旅居;公共服务;养老服务;适老化产品;康养设施
中图分类号:F592.7;F719;TU986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63(2024)02-0030-09
DOI:10.13773/j.cnki.51-1637/z.2024.02.004
引言
2019年,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对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完善他们的家居环境和设施,使老人的生活设施更安全、便利和舒适,减轻儿女的负担,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占全国2.47亿流动人口的7.2%。其中,有将近一半的老人,是专门漂来帮儿女带小孩的,由此可见隔代照顾在中国已成为常见现象。随着我国的康养产业不断扩大,选择康养旅居的老人和儿童越来越多,康养城市的户外运动、休憩设施也逐渐增加。但老年人在操作健身器材的过程中无法照料儿童,不仅减少了老年人的锻炼时间,儿童在这些普通健身设施上玩耍也经常发生安全事故;普通公共休憩设施无法同时满足老人和儿童的休闲需求。
康养产业是关乎国民身心健康与养老保障的服务行业,而互动型的康养健身器材、休憩设施的改良,对未来康养产业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
一、户外康养健身设施设计策略研究
据《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9》数据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隔代照料。随着近年来我国康养产业不断扩大,农村老人来城市里照顾小孩的情况越来越多,这就导致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户外运动休闲设施在逐渐增加。但老年人在操作健身器材的过程中无法照料儿童,减少了老年人的锻炼时间。
群众健身不仅需要种类多样、安全方便的设施器材,更需要能够亲子互动,共同健身的设施。通过改良现有健身器材的功能来解决小朋友不能与老人互动的问题,优化现有器材的健身方式和娱乐性,调动老人锻炼积极性。互动型的康养健身器材的改良,提高了老人健身的强度,增加了老人和儿童互动过程的趣味性。
(一)户外健身设施存在的问题
娱乐性是人们在健身设备上锻炼的主要目的之一,目前社区户外健身器材功能单一,缺乏娱乐性和互动性,人们锻炼起来时常感到枯燥无味,长时间的重复操作使老人和儿童对器材逐渐失去了新鲜感;器材安置环境和方式不合理,设备的指示性不足,缺乏安全警示,不能直观传递使用方式等,都是健身器材存在的问题[1]。
不同年龄的用户对健身器材的需求不一样,但现有的器材大多是为成年人设计的。日常生活中一般是大人锻炼,儿童观望,或者儿童使用,大人守护 (图1) ,两者通用性较低,更缺乏互动性健身项目。儿童使用大人的健身器材,由于器材尺寸规格限制,儿童身高不足,使得儿童无法按操作要求正常使用,加之儿童的危险意识和行为判断力不足,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2]。
近年来,我国的户外健身器材种类也有所增加,但停留在对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改良,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仍然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因此,设计能够实现亲子互动的社区健身器材,来提高人们对健身器材的使用率,使老人和儿童双方都能愉快地进行健身和娱乐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国外的户外健身设施出现比较早,一些西方国家,如德国、英国、美国等已具有一定规模的户外健身设施。19世纪末,美国对儿童的成长空间就已经有了新的探索,设计了一些能让家长参与其中的儿童游乐场所。国外街区环境的开放性与私家院落的独立性,给亲子互动空间的营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先天条件,可以建造室外的大型游乐场供儿童游玩。
国内社区中的亲子互动空间主要是儿童乐园。然而这些儿童游乐场都仅供儿童游玩,尺寸规格限制了大人的使用需求,加之单纯的儿童设施不具备健身功能,无法达到成人和儿童同时娱乐和健身的目的。因为生产商专注于外形华丽的儿童娱乐设施,城市多数社区里的户外儿童游乐空间都是批量生产的游乐设施,而忽略了亲子互动情景景观的营造,缺乏具有情感内涵的互动空间。这种商业风严重的设计理念与国外的亲子互动空间的理念相差甚远。正如胡喻缘等(2022)[3]在《社区亲子互动健身器材创新设计与运用》文章中提到,应该以亲子互动器材设计为切入点,创造一个可供亲子互动的趣味性空间。
路颖颖(2019)[4]在《基于情感设计理念的亲子社区健身器材创新设计》文章中提到,老人带孩子一起进行社区活动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常态,但是现在的社区健身娱乐设施大多是专门为成人设计的,并不适合孩子使用(图1)。
(二)户外健身设施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优化健身器材的功能,改善现有健身器材功能单一,只能大人使用的弊端,满足老人和儿童同时锻炼和娱乐的不同需求,帮助老人在健身的同时也能照顾儿童,增加了儿童的娱乐性,提高老人的锻炼积极性,让两者都拥有轻松、愉快、舒適的休闲、娱乐、健身感受,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和康养健身的双重幸福感;器材的整体造型应与社区环境和其他健身设施协调统一。
1.双面浪板秋千
其设计(图2)灵感来源于现有的双面浪板功能和儿童秋千的元素。踏板和儿童座椅之间运用滚动轴承相连,成人站在踏板上做腰腿部摇摆运动,以达到增强腰腹部肌肉力量和腰部柔韧性的目的;儿童秋千座椅随着成人的摆动频率进行晃动,达到娱乐目的。此款设施可以同时实现老人锻炼、儿童娱乐的共同需求。
双面浪板总高135cm,60—75岁人群的平均身高为150cm,手臂长度约为58cm,使用时左右摆动角度最大为12.5°,老人左右晃动踏板来带动儿童秋千摇晃,可以更好地锻炼老年人的腰部。踏板距离地面高度为12cm,距离太高不方便老人上下,距离太低摆动时会擦挂地面,12cm是使用起来最合适的高度,即方便老人上下器材,又不会与地方发生碰撞。
2.旋转摩天轮
其設计(图3)灵感来源于康复训练中常用的肩梯训练设施以及儿童摩天轮摇椅的功能。通过老人扒动器材上部的肩部训练器的滚圈横杆,从而带动儿童座椅进行圆周转动;滚圈转动时,会带动儿童座椅轻微摇晃,会给儿童带来愉悦的感受,但滚圈与座椅之间以齿式棘轮装置分解儿童下坠重力,转轴使座椅始终垂直向下,使座椅不会发生倾斜而产生危险。
旋转摩天轮总高148cm,座椅宽度为34cm,儿童座椅设有直径4cm粗的防护栏,防止儿童因好动而摔伤,座椅的扶手高度为15cm,方便儿童抓握;旋转轮直径为59cm,由11根横杆组成,转动摩天轮时,横杆高度符合老年人手臂伸展高度,能够很好地锻炼手臂肩肘关节和手臂力量。
3.按压跷跷板
其设计(图4)灵感来源于农村的压水井方式和跷跷板的原理。将跷跷板的一端改造成为按压式把手,老人通过按压跷跷板撬起另一端乘坐的儿童,以负重下压的方式来达到锻炼肩关节和手臂力量的目的,儿童也能在上下起伏的跷跷板中感受到乐趣。此款设施避免了现有跷跷板因成人和儿童体重不对等,无法均衡跷动,一起玩耍的尴尬,增加了互动趣味性。
双人跷跷板座椅距离地面高度60cm,按压把手距离地面高度90cm,操作时老人需要手握把手向下按压。中轴底座两侧设置有防震杆,减少因手部打滑等意外情况,导致跷跷板突然下降时给儿童带来的伤害。儿童的座位长度36cm,宽度34cm,适用于0.6—3岁的儿童,脚踏长度是34cm,直径是3cm,双脚的放置位置非常宽裕。
整套设施主要采用金属材质,坚硬光滑,坚固耐用,通过抛丸喷塑使表面光滑细腻。
上述设施针对户外康养健身器材进行了功能的优化和创新,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功能单一、缺少互动性等问题,让康养旅居的老人和儿童可以同时进行健身和娱乐,让老人在照顾儿童的同时又锻炼了身体,儿童也能得到玩耍的乐趣(图5)。
二、室内康养设施设计策略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可能成为帕金森病人口的世界第一大国。有公开数据显示,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帕金森患病率为1.7%,据此推算,中国的帕金森病人数量或超300万。
这种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帕金森病是以运动和非运动症状为特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及姿势平衡障碍等,被誉为中老年人“第三杀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普通家居环境的设施是无法满足帕金森患者生活所需的,为了让帕金森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很多家庭都选择康养旅居的方式,让患者在专业的康养机构去生活和治疗,可以说康养机构里大多数旅居老人都是帕金森或阿兹海默症患者。
然而康养机构的室内生活设施如何能让帕金森患者得到更好的辅助,帮助他们在机构里能自由行动,自主生活,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自信和尊严,是目前康养旅居环境中颇为重要的现实问题。
(一)帕金森患者专用设施存在的问题
21世纪初我国出现了一批老年社区,这些老年住宅的室内无障碍设施建设中借鉴了部分国外经验,老年住宅的品质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但在老年人实际居住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设计者和建造者对老年住宅具体要求和规范化的设计方法缺乏深入理解和研究。我国对社会化养老设施的研究和建设水平还非常低,已建成的社会化养老设施很多缺乏对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的研究基础。例如,目前市面上针对帕金森患者的辅具种类较少、形式单一、样式老旧,多以国外进口产品为主。[5]
目前市面上针对帕金森患者的门、柜、窗把手专用设计特别少。帕金森患者因为手抖、行动迟缓、容易摔跤等问题,在开关各种门、窗、柜的时候存在安全隐患和操作不便等问题。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针对帕金森患者的系列开关装置,老年人家庭、养老院和康养社区中,基本都没有安装专门针对帕金森老年人专用的门、抽屉、窗户和马桶冲水按钮等,现有的普通把手或者开关需要用手指抓握且用力才能使用。然而帕金森病人的手颤抖且无力,开关动作对于他们来说操作难度非常大,加之普通把手材质冰凉,舒适度不高,易滑脱,导致帕金森患者基本无法独立完成简单的开关门窗、冲洗马桶等简单动作,久而久之,会导致他们自信心不足,自怨自艾,觉得自己生活无法自理,拖累家人,丧失生存的希望。
据调查,大部分帕金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照顾其生活的家人或护理人员日常护理负担很重,一天下来往往身心疲惫,无法正常生活的患者心理愧疚感也很严重,这些情绪都会引起家庭矛盾。这就导致帕金森患者因生活无法自理而缺乏自信心,严重的帕金森患者基本生活无法自理,生活空间狭小,生活积极性不高,对心理健康容易造成影响。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帕金森患者腕部和手臂还是有一定肢体力量的。因此,帕金森患者在操作生活中的把手类设施时,应尽量减少或不用手指施力,改用掌根、手腕、手臂施力,来完开关门、柜、窗等一系列简单的生活自理行为。
(二)帕金森患者专用把手设施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帕金森患者室内系列把手设计,帮助老人完成基本生活行为,扩大老人活动范围,对于老年人的人格尊严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建立有重要影响,提高老人的生活积极性,让帕金森患者的康养旅居生活更加便捷舒心。
本设计(图6)灵感来源于中式古铜把手。中式古铜把手学名铺首衔环,它是古人用来唤门用的工具(图7)。铺首衔环是我国古建筑门宅上常见的圆形装饰构件,既有装饰意义又有实用价值。使用铺首衔环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方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地区,该地区的铺首衔环造型既有实用意义,又具有古拙与沧桑的审美特质,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符号。铺首衔环的造型独特、款式丰富、色彩古朴,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趋势。
1.专用门把手
市面上的门把手基本是为正常人设计的,需要用整个手掌握住并用力旋转门把打开门栓。对于帕金森患者来说,手指肌肉无力,很困难完成开门这种基本的操作。本设计(图8)由圆环和底座组成,该圆环在平时不使用的时候平行于门板,节省了很大的空间;需要使用的时候,老人用手腕或手肘将圆环拨动到与门垂直,手掌穿过圆环,利用手臂或者手腕的力量将门向外拉开,锁芯扣带动连接锁芯的连杆,从而达到开锁的目的,帮助患者轻松开门。
2.专用抽屉把手
与现有抽屉把手相比,帕金森患者专用抽屉把手(图9),使患者省略了直接使用手指捏住抽屉把手的动作。倾斜的圆环把手与抽屉之间形成45°夹角,只需要将小手臂放入圆环与抽屉之间的缝隙,手臂向身体方向使劲拉动,就可以轻易打开抽屉。这种专用抽屉把握操作方式简便,极大地方便了帕金森老人的生活。
3.专用窗户把手
市面上现有的推拉市窗户一般都没有把手,需要用手指使劲窗框,使劲推拉才能开关窗户,这种操作方式显然不适合手指肌肉无力的帕金森患者使用。本设计(图10)是在窗棱上侧向设置圆环状的推合把手,患者只需要用掌根的力量去推动把手,就可以完成开关窗户的基本动作。有效地解决了患者因手指无力或手抖的原因开关窗困难的问题。
4.专用马桶按钮
市面上的非感应式的普通家用马桶,必须用手指用力按压按钮才能完成冲水。对于运动迟缓、肌肉僵直、手臂静止性震颤、手指无力的帕金森病人来说,独立完成马桶按钮的按压开关动作难度非常大。本设计(图11)改变了普通马桶按钮式的冲水方式,用掌根带动手臂施力,就能按压圆环开关进行冲水,方便帕金森病人独立完成生活琐事。
通过一系列适老化设计对帕金森患者的康养居住环境进行改造,使帕金森患者能自主完成日常生活基本行为,让家人或者护理人员能够减轻护理负担和工作量,使护理人员身心负担及疲劳感有所减轻,患者的愧疚感及压力也逐渐减少,有利于缓解因护理负担过重引起的家庭矛盾,让家庭关系更加美满。
三、室外康养休憩设施设计策略研究
公共座椅作为一种公共设施,为人们提供着基本的休憩功能,同时又作为一种城市标识,将城市精神文化内涵传达给公众。随着康养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公共座椅的设计也在不断尝试为康养旅居人群带来更贴心的服务。
因此,公共座椅的创新设计既要实现其提供休息场所的基本功能,又要为更多的康养旅居人群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就需要设计师将康养城市的服务理念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注入设计之中,使公共座椅不仅在人机、造型上得到优化创新,在功能上也要得到提升,使它不仅是一个休憩设施,更是一种体现人文关怀和情感的媒介。
(一)现有室外康养休憩设施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共座椅的设计存在不符合人机的问题,例如座椅过窄,坐三个人太挤,坐两个人又太宽松,浪费公共空间;室外公共休憩设施种类繁多,但大多数都造型普通,功能单一,仅能供人们临时休息所用。
随着康养旅居需求的增大,传统的室外休憩设施已不能满足旅居人群的功能需求了。例如,在社区、公园里带小孩的老人们,由于长时间抱小孩,需要休息缓解疲劳,但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导致老人没办法安心落座休息,小孩一旦跑开,老人又必须起身跟随照料,无法得到更好的休息。
(二)室外康养休憩设施解决方案
公共座椅设计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休憩需求,“以人为本”是设计应当优先考虑的方法理念。人性化设计除了满足基本使用需求之外,同时应考虑更高层次的康养旅居模式需求。例如,同时满足不同康养人群的休憩和娱乐需求等,尊重所有群体的不同需求才是康养城市公共设施应具备的设计理念。然而,设计要满足使用者的审美和使用要求,必须要深入生活,深入细致地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才能设计出能带给人们艺术享受的产品。
本设计(图12)针对康养旅居环境,将情感关怀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从康养旅居人群角度进行思考,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在休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需求,使公共座椅体现出设计的人性化。对不同使用人群的不同需求细化思考,尽可能地迎合使用者需求;对结伴而行的康養旅居群体,例如老人和儿童,尤其要凸显出座椅容量及互动性设计等方面的人性化理念。
本设计(图13)在成年人使用的普通公共座椅高度旁边,采用弯曲凹陷的方式,设置一个适合小朋友休息的儿童公共座椅高度,方便小朋友们休憩、交流;同时将座椅的钢管进行延伸,以不同的弧度设计成弯曲结构的绕珠架,可以吸引小朋友拨动架子上的彩色串珠,训练小朋友的抓握能力和专注力;小朋友玩绕珠的时候,陪伴的家长可以在一旁的座椅上休息,近距离照看小朋友,可以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随着康养旅居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公共设施设计的功能需求和审美标准都有所提高。对康养旅居公共座椅进行功能优化,赋予公共休憩设施新的功能,使其满足各类康养群体的不同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康养旅居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吸引力。
四、结语
康养旅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生活和旅行方式,康养城市的特色项目如何吸引全国各地的旅居人群,除了项目本身具有的天然地理环境或人文特点优势,还要满足“康养”基础功能,不断提升康养城市整体服务水平,让旅居人群生活便捷舒适,才能保证康养项目长久的发展。再好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没有配套的康养公共设施,没有足够的综合接待力,都无法满足不同康养旅居人群的需求,无法实现康养项目特色化与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在“健康中國”战略的引领下,康养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各地政府都对康养旅居环境下的公共设施建设尤为关注。全国各地纷纷开设各类型康养项目,完善配套设施,千方百计吸引康养旅居人群的到来。加之政府对老龄化问题日益关注,各类养老机构的环境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例如,以人文关怀烘托家庭气氛的养老机构,以自然山水为背景的养生型康养机构都纷纷应运而生,为老人和旅居儿童创造像家居环境一样舒适惬意的生活空间。
设计行业也抓住了康养产业发展带来的契机,重视以人为本,为康养旅居人群设计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康养设施和产品,改善康养旅居环境,打造更人性化的康养空间,构架出更完善的公共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 徐子涵,韦苏洋,刘洪海.适老年人公共空间的调研与分析——以临沂部分老旧社区为例[J].包装与设计,2020(6):98-99.
[2] 豆建春,王运昌.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的结构性影响——总效应、异质性与时间上的结构性特征[J].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经济,2019(5):75-82.
[3] 胡喻缘,罗婉莹,韦斯耀,等.社区亲子互动健身器材创新设计与运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3):176-178.
[4] 路颖颖,基于情感设计理念的亲子社区健身器材创新设计[J].艺术科技,2019(6):203-239.
[5] 钟家晖,易芳蓉,何正国,等.基于弱势人群个体可达性评价的社区服务设施配置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2(5):875-888.
[责任编辑:李仲先]
Research on Design Strategies of Health and Wellness Facili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Health and Wellness Resort Industry
CHEN Xiaoyan1,JIANG Long2
(1.School of Art,Panzhihua University,Panzhihua 617000,Sichuan;
2.College of Fine Arts and Design,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ongqing 402160)
Abstract: 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needs for health,wellness,medical care,and tourism in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resort environment,and address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the population involved in health and wellness.For instance,in addressing the insufficient time and opportunities of exercise for the elderly who undertake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aking care of young kids,a design approach for health and wellness interactive fitness equipment an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suitable for this elderly group is proposed. Methods:Conducting research on outdoor sports,recreation,and indoor service facilities for living in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resorts,constructing public health and wellness facility design strategies,elucidating the process and content of design practices,applying principles of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to analyze population behavior,and guiding the design of age-appropriate health and wellness facilities and products. Results: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aforementioned health and wellness needs,age-appropriate products that address the rest,fitness,and lifestyle aspects of the population involved in health and wellness have been designed,improving the hardware facilities of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environment and optimizing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population involved in health and wellness. Conclusion: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aging” process,the scarcity of health and wellness facilities has become a very serious social problem.By incorporating the concept of health and wellness services into the design of public facilities in an integrated manner of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health and wellness industry can be promoted,thereby meeting the product needs of a wider population for health and wellness environments,and enabling elderly people to enjoy a happier time in health and wellness.
Keywords: health and wellness resort; public services; elderly care service; age-appropriate products;health care fac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