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梦想插上写作的翅膀

2024-04-24周耘芳

今古传奇·少年文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大悟

每个人都有梦想。我年少时曾想当一名军人,扛起钢枪,守卫祖国的边疆。没有想到,由于种种原因,我的军人梦想破灭。后来我爱上写作,梦想将来成为一名作家,用手中的笔去写这个社会,写千千万万的人和丰富多彩的人生。

老家邻居是村里一名老书记,村上订了《人民日报》《湖北日报》《中国青年报》《孝感日报》等报刊。老书记成天带着群众种地,大搞治山治水活动,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看报纸。于是,这些报纸成为我的精神食粮,每到放学之后,别人都在外面玩耍,我却一头钻进书记家里,拿起一张张报纸来读。

报纸上有全国各地的新闻,而且每张报纸都有副刊版,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湖北日报》的“东湖”副刊、《孝感日报》的“天仙”副刊。副刊上刊登有报告文学、散文、小说、诗歌,文章太精彩,每篇文章都让人心潮澎湃。

现在,我已经出版了小说、散文集《沃土情深》上下卷,小说集《桃花雪》,散文集《故乡月》,还担任文学刊物《大悟文艺》主编,策划并主编了《红色故事里的大悟》《美好大悟》《大悟最美新乡贤》等八本书籍,成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如饥似渴地读书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在书记家读报纸的同时,我还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见书就拿起来读。我的父母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家里兄弟姐妹多,平时吃饭都十分困难,根本无钱买书。记得上小学时,我的同桌每个月都有一本《作文》杂志,他父亲是工人,拿着工资,因此总是买一些课外读物来辅导他学习。向他借书来读,一次两次可以,借多了这位同学就不高兴。

尽管家里很穷,但我的母亲勤劳、善良,总是想着办法给我们做各种吃的。有天下午放学回家,我进门就闻到红薯的香味,揭开锅盖一看,母亲用红薯拌着小麦面粉,做了一锅红薯粑。我当时一数,锅里只有九个红薯粑,家里有九口人吃饭,正好一个人一个。我拿着这块香香的红薯粑,尽管肚子饿得咕咕响,也舍不得吃一口,用纸包好,放进书包里。我想,经常找同学借书,确实不好意思,把这个红薯粑送给同学吃,他一定开心。这招果然管用,同学吃了红薯粑,对我热情多了,不管手里有什么书,总是会借给我看。

我在学校里看作文书,回家后喜欢看长篇小说,自己没有,就找别人借书来读。记得有年暑假,正值农村栽秧期,早就听说本村有位退休教师家里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三套书。那时,农村还是点煤油灯,没有电灯,也没有电视看。这位退休教师把书看得像宝贝,根本不借给外人看。这天,他正在田里栽秧,我看到后,迅速脱掉鞋袜,挽起裤管,下到水田帮他栽秧,整整干了一个上午的活儿。也许是这位退休教师知道我喜欢读书,当我栽完秧要回家时,他说:“想着我家里几本书吧?走,到我家里去,书借给你读。”我给这位退休教师栽了半天秧,换来借书的机会。

那时的农村小孩,白天要按时上课,放学回家要捡柴火、放牛、打猪草。就这样,我利用放牛、捡柴火的时间,把书带在身上,一有空就看书。为了方便晚上读书,有一年秋天,乌桕树籽成熟了,我利用放学时间,捡了20多斤乌桕籽,拿到供销社卖了十几块钱,专门买了一个手电筒和一些干电池,每当家人进入梦乡时,我便趴在床上,打着手电筒,一本本书读着。

我读书有个习惯,看到书上好的词汇和句子,都记在笔记本上,特别是长篇小说中人物多,长相不同,个性不同,讲话语气不同,我就把他们记下来。读书多了,看报多了,我就有了写作的念头。

一个炎热的夏天,门口有口百年老井,由于长时间没有淘井,里面塞满泥沙,长满青苔。村里的三位老人,利用集体放工机会,在傍晚的时候,拿着水桶、铁锹,把井水淘干,全部清洗一次,此后便有涓涓清泉流出来,人们终于喝上甘甜的井水。

当时,社会提倡“五讲四美”,我想,这不正是普通人的心灵美吗?我连夜写了一篇新闻稿子《挥汗淘井,汗泉映出心灵美》,发到当时的《孝感日报》,没有想到,这篇新闻稿第三天就发在《孝感日报》头版上。过了一个星期,我收到了八毛钱稿费。稿费不多,却有着非凡的意义,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新闻稿。

在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正值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上山放牛,发现山上绿草茵茵,山崖边上到处开满火红的映山红,还有一朵朵洁白的金银花。美丽的景色,激起了我的创作欲望,回家后,我拿起纸和笔,写了《映山红》《金银花》两篇散文,发表在当时的《大悟文艺》上,编辑老师给我汇来2元稿费,让我在全村人面前长了脸,也为以后陆续发表上千篇文艺作品开了个头。

著名作家麦家、余华写出了大量优秀作品。平日空闲时,他们三分之二的时间用来读书,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写作。所以,到现在,我一直坚持读书,每年订有小说、散文、诗歌类的报刊20多种,先后读了420多部长篇小说,记下3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为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写作

那个时候,因为家里兄弟姐妹多,没钱继续读书,加之我学习偏科,没有考上大学,于是我回到农村。因为有写作热情,有读书看报的基础,我发现身边有很多好人好事,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通过观察、采访,我把这些事情写成新闻报道,首先打成草稿,然后工工整整地抄在稿纸上,寄到报社。

冬天的夜晚,别人都围在火炉边上烤火,我坐在煤油灯下写作。夏天,天气炎热,蚊虫、苍蝇到处飞,见人就叮咬,我不去池塘边乘凉,从水井里提来一桶水,把双腿放在水桶里降温,坚持写作。

在农村生活,白天要下田干活兒,还要打工养家,面对繁重的劳动,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始终没有放弃手中的笔,干完农活儿就拼命地采访写作。我了解到农村青年的现状,思考农村青年的出路,写了一篇散文《初探人生路》投稿到《农村青年》杂志。其中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尽管我现在很贫穷,但贫穷永远不属于我们青年一代。”半个月后,《农村青年》刊登了这篇3000多字的散文。文章发表后,我陆续收到全国各地上万封信件,有很多青年和我探讨人生、交流写作经验,安徽、河南、陕西几家企业要把我招进厂工作,我都一一婉言谢绝。我离不开农村,离不开手中的笔。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为了写出富有真实情感,有可读性、指导性的新闻作品,我常常步行到处采访。我不是一名专业记者,外出采访有时会受到冷嘲热讽,有时甚至遭到拒绝。

有一次我采访一位教育界领导,他教学管理很有一套经验,曾被评为全省劳动模范。我觉得他的事迹很有写头,就鼓起勇气,找到单位采访他,他一看我是一个毛头小伙子,穿着旧布鞋、粗棉布衣服,头也不抬地说:“去,去,我没有时间。”我心里明白,他看不起我这个农民通讯员。当时,我面红耳赤,进退两难。好在我软磨硬泡,领导终于同意接受采访。这篇人物通讯写成后,刊登在了《教师报》。

写作是辛苦的过程,如果没有拼搏、奉献精神,是写不出好文章的。19岁的时候,我写新闻报道出名了,当时县人武部聘请我为新闻报道通讯员。为了采访退伍军人、民兵先进事迹,当时县人武部政工科李科长带着我到全县乡镇人武部采访。十天时间里,我白天下乡进村采访,晚上一个人关在寝室里铺开稿纸写作,常常写稿到天亮,通常是一篇稿子寄出后,又继续下乡采访写作。

有几篇长篇通讯,李科长认为写得好,事迹感人,回到人武部后,让我重新抄写一遍,开车把我带到湖北日报社、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给他们送了三篇通讯,两家新闻单位编辑都看上了其中一篇2600字的人物通讯《四个老红军与一个孤儿的故事》。

当天晚上,从武汉回到县人武部,我怎么也睡不着,想到这些稿子的好与坏、得与失。我想,《四个老红军与一个孤儿的故事》事迹非常特殊,四个战功赫赫的老红军,把一个孤儿养育成人,故事很感人。编辑部都看上了这篇稿子,我能不能继续投稿给《人民日报》呢?

我立马起床,逐字往稿纸上誊抄。稿子发出之后一个星期,新闻通讯出现在《人民日报》三版头条,而且还加了编者按。

十天的采访任务结束后,我回到家里,母亲见到又黑又瘦的我,当场就哭了,心疼我的不易。这次采访,我写了九篇稿子,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国防教育报》《湖北日报》《中国民兵》上发表。

这一年,我被评为全省优秀通讯员、广州军区优秀通讯员,荣立个人三等功。

写作改变了我的人生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写作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对于写新闻我是轻车熟路,我连续十多年被省、市、县评为优秀通讯员。正因为新闻写作,我经常与国家干部、教师、工人打交道,了解到他们的先进事迹。几年打拼,写作水平逐渐提高了,也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办事能力和水平。

有一次,镇上召开大会,要我们村介绍优质水稻种植经验,书记只读过几年小学,不会上台讲话,也不会写稿子。他对我说:“你写个讲话稿,这次你上台发言,我已经和镇上党委书记说好了。”我虽然是被书记“逼”上台发言,但是表现很好,受到了表扬。

也是这年,县里要在我们镇上修一座小型水库。也许是我上次在主席台上发言,给镇党委书记留下了好印象,镇里宣传委员通知我,要我到水库工地干两年,当工地广播员,政府管吃管住,每个月还发300元工资。我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临时岗位,来到水库工地,天天守着广播。上午十点钟前,下午三点钟前要到工地上采访好人好事,表扬施工质量高、工程进度快的村组。

几万人的施工現场,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我每次采访后,立马写成广播稿子,坐在话筒前一条条播出来。镇上书记说,稿子写得好,播得也好,水库工程进度快、质量高,广播起着重要作用。

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我写了上万篇广播稿,有的稿子还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湖北日报》《孝感日报》刊登。水库修成后,面临着我今后的去向问题,镇上觉得我能写、会讲,办事有激情,让我回到村里当村委会主任。

当了村干部,我依然坚持写作,还经常钻研新闻写作技巧,每年都订《新闻前哨》《新闻写作》《写作》等报刊,工作、学习、写作都不耽误。

那几年,县里总是要向乡镇派一名科技副镇长,派到我们乡镇的副镇长,看起来是一名文弱的白面书生,其实他是华农研究生,对水稻种植、稻田养鱼颇有研究。来到镇里后,他在村里搞了500多亩水稻,稻鱼连作,不仅水稻获得高产,而且稻田养鱼也给村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经过面对面的采访,我把他的事迹写成一篇3000余字的《科技镇长的科技经》刊登在《农民日报》上,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2013年,我当选为孝感市人大代表。由于我长期坚持学习和写作,2018年,孝感市委在全市年轻村干部中招录国家公务员,我大胆地报名参加考试,如愿考上孝感市委党校行政管理大专班。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乡镇工作,成为一名国家干部,从此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写作的农村生活。

永不停息的文学梦

到乡镇工作后,我先后担任乡镇组织委员、副书记、乡镇长,后担任县信访局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到现在的县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无论在什么岗位,我一天也没有丢掉手中的笔,工作之余坚持写作。

人生经验和阅历,平时观察和记录的人和事,经过沉淀、思考、打磨之后,都能够成为文学作品。

比如说,现在很多农村家长,宠着孩子,不让干重活儿、累活儿、脏活儿,上学车接车送,以至于孩子怕吃苦受累,我把这些写出来,着重写了父亲、母亲、孩子三个人物,写成一篇2.3万字的小说《招魂的人》,发表在《鸭绿江》杂志上。那年在水库工地当广播员,我了解了修水库的艰辛和不易,经过思考,写出一篇3.4万字的小说《在水一方》,发表在《现代作家》杂志,并登上《大悟文艺》头条。

我结合一名农村青年在治理黄河时,与自己师傅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写了一篇小小说《柳编安全帽》参加河南省小小说征文,获得全国征文一等奖,这篇小说还被《小小说选刊》选用。

我写一个老窑工一生离不开土窑,与儿子发生矛盾,用老手艺来感化儿子,写成了小小说《窑匠吴》刊登在江苏省《金山》杂志,后被《微型小说月报》转载,还被列入河南省初中考试试题。

大悟县原来是一个农业大县,多年前,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为了照顾革命老区人民,国家特地给大悟开了一个口子,供给大悟人民吃水用水。对于这件事,我写了一篇2800字的散文发表在《楚天都市报》,获得全省散文一等奖。我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达60多万字,20多篇文章获奖,20多篇列入初中、高中考试试题。

对于文学创作的事迹,很多朋友问过我,你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每天要处理那么多事情,哪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写作。我告诉他们,我有三种好习惯,第一个是坚持每天早起,20多年来,坚持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到外面锻炼两个小时,无论感冒发烧,还是下雨下雪,从未间断过。跑步过程中,一篇文章从构思到结尾,已经在大脑中形成,回家洗漱换好衣服后立即写作,一个早上就能写2000字左右。多年来,我一直把本子放在公文包里、单位办公桌上、家里写字台上,把发现的好词语、好句子,好的小小说细节、人物全部记下来,作为写作素材的储备。现在我家里的写作笔记,摞起来比我的个子还高,这都是我写作的一笔笔财富。

第二个习惯是坚持周末创作。这两天时间,单位人少,是潜心写作最好的时间。我从来不打牌,不进歌舞厅,不喜欢串门聊天,写作就是快乐,就是幸福,特别是当自己创作的文章发表了,那种成就感是别的事情比不了的。

第三个习惯是坚持每个节假日时间创作。十多年来,每年春节,在大年三十以前,提前把所有亲戚跑完,给亲朋好友拜个早年,大年初一就扎进办公室写作,进门时带一箱子方便面、火腿肠、一个开水瓶,静静地在办公室写作。

这十多年時间,春节七天假期,每个假期都要创作完成10万字左右的文章。4.5万字中篇小说《血色双桥》在《今古传奇》发表后,获得优秀奖;9.6万字剧本《奶娘》公开发表后,正在洽谈演出事宜。

今年春节期间,我在办公室写了8万多字的文章,其中5篇小小说、2篇散文先后在《安徽文艺》《山西文学》《湖北日报》《百花园》上发表。疫情期间,我写了8600字报告文学《大悟抗疫十天》发表在《湖北报告文学》杂志,去年国庆放假期间,采访全国大学生来大悟支教的报告文学,共计7800字,即将发表在《人物周刊》《今古传奇》等报刊上。

有梦想才有收获。一个人,只有在痛苦中磨炼,在前进中学习,在奋斗中成长,人生才有意义,活得才精彩。

回顾自己多年的写作历程,我不会忘记当年帮助退休教师栽秧来讨书的往事,不能忘记当年用唯一一个红薯粑给同学换书看的经历,虽说历经太多苦难,但人生很有意义,如同给梦想插上翅膀,迎着人生风雨去勇敢飞翔,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责任编辑/无可)

一个人一定要有理想,一定要有奋斗故事,奋斗的历程。端正思想,放飞梦想,一定要写好自己人生中的每篇故事。从少年做起,从青春干起,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人生,让人生的每段经历和过程都能出彩。

——周耘芳

猜你喜欢

大悟
“红色爷爷”黄世鹏
从心理学角度浅谈电影《入殓师》
访大悟悟道茶基地
红色大悟
清晨醒来想起久远的事
日本文化视角下电影《入殓师》对死亡认识的升华
《入殓师》:直面死亡 感受存在
为谁开灯
大悟县余家畈上铜矿成因初探
一念之间(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