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构建原则、创新突破与治党成效

2024-04-24程同顺于慧婷

理论与现代化 2024年2期
关键词:构建原则

程同顺 于慧婷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推进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实践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逐步构建起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其构建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三个结合”,即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结合;实现的创新突破就是抓住“四个重点”,即整体部署一体推进“三不腐”战略、构建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完善落实全面從严治党责任制、形成巩固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取得的治党成效就是“筑基、固本、提质”,即筑牢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根基、培育了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构建原则;创新突破;治党成效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4)02-0020-12

基金项目: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委托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天津实践与创新”,项目编号:TJWT21-07。

作者简介:程同顺(1969—),男,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南开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于慧婷(1993—),女,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作为一个百年大党,如何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遇到的独有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从严管党治党,成功探索出依靠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初步构建起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作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三次全会分别对进一步推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进一步健全反腐败法规制度作出周密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三个结合”: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构建原则

制度一般指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中国共产党拥有9800多万名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永葆生机活力,从严管党治党,长期为民执政,既要靠理想信念和铁的纪律,更要靠严密的制度来规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行为,以制度的规范有效运行,保障党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先进性、纯洁性的保持。新时代,面对长期存在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中国共产党敢于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打造和锤炼自己,把自我革命实践中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逐步构建起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在这一体系构建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坚持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结合。

(一)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系统工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各有侧重又紧密相关。思想建党通过解决党员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而提升党员的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以确保基于思想统一的行动一致。制度治党通过要求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章制度,进而实现党的组织体系上下贯通和党的决定有效贯彻。思想建党需要依靠制度来保障和巩固,制度治党需要以思想建党为前提和基础,“二者一柔一刚、刚柔相济,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1]18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基础性建设,先后在党内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6次集中性学习教育。通过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增强党员干部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在强化思想教育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指出:“思想认识问题一时解决了,不等于永远解决”[2]95。在有序推进集中性学习教育的同时,《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等一系列党内法规也相继出台、修订和实施,通过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巩固了思想建设的成果。

(二)坚持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不受监督的权力往往会被滥用并导致腐败。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3]。党内监督是指党自身的监督,党外监督是相对于党内监督而言的,两者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统一于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但从根本上讲,还在于强化党内监督[4] 。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群众监督则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各自的目标指向:强化党内监督是为了保证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化群众监督是为了保证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二者之间良性互动,形成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强大的监督合力。在党内监督方面,全面发挥上级对下级、同级之间以及下级对上级的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内监督的积极性。中央政治局带头召开民主生活会,严格执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中央八项规定,并听取全党落实情况的汇报,听取中央巡视组每轮巡视情况的汇报,为全党树立了标杆、作出了表率。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等党内法规,提升了党内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做到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发挥党内监督主导作用的同时,党中央还把信访工作作为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重要途径。202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信访工作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规范信访工作的党内法规,对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职责任务、处理程序和监督体系等内容均作出了详细规定,特别强调“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5]。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把群众监督作为最直接、最主要的问题线索来源,促进纪检监察监督与群众监督贯通融合,不断提升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2024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把以自我监督和人民监督相结合为强大动力[6],作为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需要把握好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提出的“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1]189原则,既对广大党员提出了普遍性的要求,又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制定了更高更严的标准。领导干部作为广大党员、干部中的“关键少数”,既是党的执政骨干和治国理政的中坚力量,又是管党治党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广大党员是党组织的“肌体细胞”,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主体。通过“关键少数”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层层传导,以及抓“关键少数”所形成的震慑力和说服力,可以带动“绝大多数”自觉接受制度规范和监督约束,进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在把握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关系的问题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讲“两点论”,又讲“重点论”,把抓“关键少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在兼顾一般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破解重点难题。2021年3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对作为“关键少数”的高级干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并从强化监督检查、自觉接受监督、加强党组织自上而下的监督、落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監督机制等方面,破解对“关键少数”的监督难题。同时,清醒认识到“关键少数”来源于“绝大多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最终要体现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和推动事业发展上”[7]43,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主体作用。为此,《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第七部分对“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作出详细规定,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则强调党员应增强党的观念和主体意识,将行使党章规定的权利作为对党应尽的责任。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工作纪律的违纪主体界定上,将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四十二条等多个条款中“党员领导干部”的原表述删除,使受处分对象不再限于“党员领导干部”,而是拓展到所有党员,体现出“对象全覆盖”的特点,有力推动正风肃纪向系统整治提升转变。

二、抓住“四个重点”: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创新突破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8]。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整治“四风”,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到“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了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根本转变。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抓住“四个重点”,即整体部署一体推进“三不腐”、构建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完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形成巩固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以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也实现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创新突破。

(一)整体部署一体推进“三不腐”战略

“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标本兼治,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10]136。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中央全会决定的形式,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2]163。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对此进行了重申。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首次将“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写入总纲。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又将“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上升为国家意志。2019年1月,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提出,要求“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1]785,强调了“一体推进”的问题。2021年9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形成的新举措、新经验,以法律实施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强调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同年12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第二十九条,明确强调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要“坚持把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作为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将“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修改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党的总章程的权威性,将一体推进“三不腐”提升到新的高度。2024年1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进一步把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6] 列入新征程反腐败斗争总的要求之中,旨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1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能力和水平,必须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12],并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一体推进。尽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各有侧重,但本质上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即惩治、制度、教育三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不敢腐”发挥严厉惩治的震慑作用,使党员干部形成不敢腐的心理;“不能腐”发挥制度约束和监督的刚性作用,使党员干部形成不能腐的自律;“不想腐”发挥思想教育的引领作用,使党员干部形成不想腐的自觉。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贯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过程,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滋生。

(二)构建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制度实践,与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相伴相生、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按照“规范主体、规范行为、规范监督”相统筹相协调的原则,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党中央制定的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制定的部委党内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地方党内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全方位推进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构建起一个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为整体提高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党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先后颁布多部重要文件,加快构建科学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2013年11月印发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明确了党内法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2018年2月印发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截至2021年7月1日,党内法规已达3615部(中央党内法规211部,部委党内法规163部,地方党内法规3241部)[13]。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正式宣布,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已经形成。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将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列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要标志性成就之一,并强调要在此基础上“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9]。2023年4月,《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提出,要“进一步发挥依规治党的政治保障作用”[14],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党中央坚持把依规治党作为管党治党基本方式的坚定自信与坚强决心。

为增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党中央集中开展了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012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意见》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此次清理分两个阶段实施: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是第一阶段,对1978年至2012年6月出台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废止322件,宣布失效369件,继续有效487件;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是第二阶段,对1949年至1977年出台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废止160件,宣布失效231件,继续有效20件[15]。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党中央又开展了第二次集中清理工作,废止54件,宣布失效56件,修改8件,并对14件涉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中央党内法规作出一揽子修改[16]。党内法规清理和修改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创造了条件。

(三)完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严格监督执纪问责,强化责任落实,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关键。“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7]222。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度将制度治党与责任落实二者有机结合,通过明晰各级党委(党组)的责任,建立和规范责任清单,对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进行追责问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责任”,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10]531。“两个责任”既整体统一又各有侧重,其中,党委负主体责任旨在强化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政治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旨在强化纪委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地位和责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17]。党的二十大提出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9]的新要求,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18]写入党章。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责任制度摆在突出位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严格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主动扛起政治责任,增强管党治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特别是通过明晰权责清单、规范考评监督、严格执纪问责,极大提升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的效能发挥。具体而言,按照“权责对等”原则,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和责任要求,制定内容全面、务实管用的责任清单,解决党委(党组)内部层级责任分工不明、责任划分抽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确保责任层层落实,防止权力异化。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定性分析与量化考核有机结合,针对考评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处理,做到既有惩戒又有激励,对考评优异的基层党组织和个人予以奖励表彰,对不履行责任或不认真履行责任的党员干部予以批评教育。规范执纪审查流程,强化对执纪问责各环节的监督制约,根据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失职失责行为的情节轻重,合理运用不同的问责方式,切实做到以严肃问责压实主体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的完善和落实,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更趋系统完备。《党委(党组)落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对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总体要求、遵循原则、责任内容、责任落实、监督追责等均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党委(党组)、党的领导干部切实做到守责、负责、尽责,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是党内监督的主要内容,并分别对党的中央组织、党委(党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4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作出规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等失职失责行为规定为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纳入执纪问责范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四)形成巩固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

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的总章程,明确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每一个党员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标准。面对长期执政条件下的“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19]。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论上坚定清醒是思想政治上坚定清醒的前提,科学理论是理想信念坚定的基础。全党必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持之以恒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推进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坚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想信念”[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持续开展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其作为长效机制的规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2017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全党“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思想认识和实践行动。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强调要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更好地从根源上推动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党性修养,形成良好的党风政风。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党员干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汲取智慧、坚定方向、激发动力,切实做到以学促行、以行促效。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又配套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

在2023年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党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注重从制度上找原因,做好完善机制、建章立制工作,防止问题反弹。第一批主题教育告一段落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好继续整改和建章立制工作,特别是建立健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联系群众、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长效机制,巩固发展主题教育成果[21]。他还要求总结运用好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质量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特别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做到三个“实实在在”,即: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22]。实践证明,巩固学习教育的成果,必须抓好建章立制工作,形成常态化的制度和长效机制。2024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要进一步健全反腐败法规制度。围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等完善基础性法规制度,健全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配套制度[6]。

三、筑基、固本、提質: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治党成效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将党的自我革命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成功经验及时转化为制度成果,构建起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从筑牢根基、固本培元、提升质量3个方面,取得了管党治党的显著成效。

(一)筑牢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根基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24]。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常说:“要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25]。“党的团结统一靠什么来保证?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靠严密的组织体系,靠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26]。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精神上就不会“缺钙”,就能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顶得住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侵袭,保持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一旦动摇,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出现淡忘初心和使命的风险,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导致党内政治生态的恶化、党员干部作风的劣化,危害巨大,必须及时纠正并彻底根治。

在构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先后开展多次党内学习教育,全面提升了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成功经验,强调要用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砥砺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开拓进取、勇于担当作为[22]。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使“自律”和“他律”同时发力,拧紧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有效巩固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成果。

(二)培育了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政治生活的实践产物,具有引领方向、整合力量、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生态条件和文化土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27]。党内政治文化通过对党员个体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伦理道德的影响和塑造,深刻影响着党员和党组织的政治态度、政治行为。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基础,对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形成,又离不开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营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础上,党中央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与时俱进对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新的制度安排,要求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努力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为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创造有利条件。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党中央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狠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基层减负,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23]。

(三)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质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9]。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干部队伍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同时,高度重视年轻党员干部在基层的培养锻炼,把选人目光投向基层,把培养锻炼党员干部的阵地放在基层,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提出并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明确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严把政治关、廉洁关,注重基层导向、实绩导向,正向激励和精准问责相结合,在从严从紧管理党员干部的基础上,激发党员干部队伍活力,切实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素养。以2022年为例,各级党组织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培训班128.4万期,县级以上党委集中轮训基层党组织书记510.1万人次;3198个地方党委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437.0万个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445.1万个党支部按规定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9.8万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5.7万名优秀共产党员、14.1万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各级党组织表彰[28]。在党员队伍继续发展壮大的同时,党的组织生活更加严格规范,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不断提高。

已经历经百余年风雨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根本性变革面前,以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仅对从严管党治党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民族伟大复兴也至關重要,必须长期坚持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责任编辑:邓  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2.

[4]党的自我革命重要制度规范学习导读[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23.

[5]信访工作条例[EB/OL].(2022-04-08)[2024-01-20].http://www.gjxfj.gov.cn/2022-04/08/c_131054 9186.htm.

[6]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N].人民日报,2024-01-09.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50.

[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

[1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 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N].人民日报,2022-06-19.

[13]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N].人民日报,2021-08-04.

[14]中共中央印发《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N].人民日报,2023-04-19.

[15]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全部完成[EB/OL].(2014-11-17)[2023-12-10].https://www.gov.cn/xinwen/2014-11/17/content_277 9960.htm.

[16]中共中央完成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第二次集中清理工作[EB/OL].(2019-04-11)[2023-12-10].https://www.gov.cn/xinwen/2019-04/11/content_5381519.htm.

[17]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74.

[18]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2-10-23.

[1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179.

[2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84.

[21]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09-09.

[22]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N].人民日报,2023-10-14.

[2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24]习近平.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J].求是,2021(21).

[25]习近平.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J].求是,2022(3).

[26]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88.

[2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年版)[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112.

[28]党员9804.1万名 基层党组织506.5万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继续发展壮大 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N].人民日报,2023-07-01.

The Institutional Normative System of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Innovation

Breakthroughs and Effectiveness of Party Governance

CHENG Tongshun, YU Huiting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PC has systemized its successful practices and valuable experience in promoting self-revolution and strict governance and discipline of the Party, and gradually built up the institutional normative system of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 The basic principles follow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to adhere to the "three combinations", namely the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Party building and institutional Party governance, the combination of intra-Party supervision and mass supervis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grasping the "key minority" and managing the "vast majority". The innovative breakthroughs achieved are to grasp the "four key points", namely the overall deployment of the integrated promotion of "three non-corruption strategi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intra-Party regulation system, the improv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full and strict Party governance, and the formation of a long-term mechanism to consolidate educational achievements. The effectiveness in governing the Party is to "build the foundation,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that is, to buil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ideals and beliefs of the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cultivate a positive and healthy political culture within the Par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members and the contingent of cadres.

Key words: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 institutional normative system;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innovation breakthroughs; effectiveness of Party governance

猜你喜欢

构建原则
关于构建高校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考评体系的思考
图书馆人才流失的预警机制实践研究
试谈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水利信息化发展初步分析
论高职科研文化的构建
浅谈高中物理个体差异教学策略
企业宣传思想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
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构建原则及方式研究
吉林省农业生产能力评价指标构建新方向
浅谈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