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欣赏课的情境导入方式探析

2024-04-24童淑萍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乐曲绘画

童淑萍

情境导入指教师通过故事、视频、游戏、绘画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音乐欣赏课中的情境导入能帮助学生建立对所欣赏音乐的直观印象,增强学生的认知期待。

一、故事导入,让欣赏未雨绸缪

故事导入应确保故事与被欣赏曲目之间的关联性,并注重设置悬念。《绣红旗》是歌剧《江姐》第七场中的一个乐段,讲述江姐和她的难友们在狱中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含着热泪,置生死于度外,用全部心血绣红旗的场景。在导入新课之前,笔者对小说《红岩》的故事选段进行了口语化的改编,然后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学生聆听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神情也愈发严肃,当讲到“绣红旗”片段时,笔者突然停止讲故事。学生迫不及待地问:“接下来怎么样了?”笔者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歌曲中”,以此引出《绣红旗》乐段,让欣赏有条不紊地展开。有了小说情节做铺垫,学生欣赏《绣红旗》时更容易产生代入感。譬如《绣红旗》为F徵调式,旋律委婉曲折,体现了共产党人大无畏、乐观的革命精神,而故事片段所表达的恰恰是以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者英勇就义的精神品质,二者在思想感情上是相通的。

二、视频导入,让欣赏真实直观

视频作为一种学习材料,能让学生在真实、直观的画面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笔者在指导学生欣赏中国民乐经典曲目《春江花月夜》时,通过展现“春、江、花、月、夜、人”等景物的画面和民族乐器的演绎情景,将学生带入音乐情境中。

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是欣赏的关键,所以笔者在第一课时课前播放了优美的风景视频,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现“春、江、花、月、夜、人”六个元素。在此基础上,笔者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让具体的画面转变成抽象的音符。学生如果单纯地聆听《春江花月夜》,由于欣赏经验不足、欣赏能力不强,他们很难在抽象的音符中捕捉到音乐的亮点,这样就降低了欣赏的效果,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视频情境的引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视觉感受,降低欣赏难度。

了解常见的民族乐器的音色,有利于感受民族乐曲的独特韵味,这是《春江花月夜》的另一个欣赏重点。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接触民族乐器的机会不多,对其音色、特征等知之甚少,倘若教师直接引出这部分知识,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欣赏效果,还会影响学生后续欣赏乐曲的动力和兴趣。因此,笔者在第二课时播放了民族乐队演奏的视频,其中不同的乐句由一种或几种民族乐器演奏。学生通过视频初步感知民族乐器的音色、造型之后,笔者再导入第二课时的内容,这样就较好地提升了学生接下来欣赏乐曲的效果。

三、游戏导入,让欣赏趣味无穷

游戏导入是通过角色扮演或电子游戏等创设有趣的活动,以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思维活力的一种导入方式。

以音乐欣赏课《瑶族舞曲》教学为例。在导入欣赏曲目之前,笔者播放藏族、朝鲜族、回族等典型的民族舞曲,让学生穿戴民族特色服饰,跟随音乐模仿典型的舞蹈动作。学生表演完毕,笔者顺势表演瑶族舞蹈,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不同民族舞蹈动作差异的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随后,笔者趁热打铁,板书“瑶族舞蹈”,导入欣赏曲目。以上教学中,学生模仿表现不同民族的典型舞蹈动作时,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而当他们接触到与这些舞蹈风格截然不同的瑶族舞蹈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欣赏瑶族舞曲的兴趣。

一些有趣的音乐类电子游戏也可以成为情境导入式教学的法宝。比如在欣赏《华夏音乐之光》中的作品之前,笔者下载了音乐模拟器游戏APP,通过“输入+播放”等功能,呈现《酒狂》《阳关三叠》等作品的旋律。笔者先呈现电子合成声音的版本,随后呈现古筝版、古琴版等。学生欣赏之后,笔者顺势提问:“一共出现了多少种乐器版本?如果这些乐器共同演奏会是怎样的效果?”此时,学生已经产生了好奇心。随后,他们开始亲自操作,将APP中的不同乐器进行搭配,再次聆听乐曲。在此基础上,笔者导入原曲,让学生在对比欣赏中形成多样化的感受。音乐模拟器一类的游戏APP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在反复的模拟和尝试后,再聆听原曲,学生会在欣赏过程中形成更深刻的审美感受,整体提升欣赏效果。

四、绘画导入,让欣赏精彩纷呈

“音乐是流动的绘画, 绘画是凝固的音乐。”运用绘画情境导入欣赏曲目,能赋予学生耳目一新的欣赏体验,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之中建构审美意识。在运用情境导入式教学辅助音乐欣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绘画和音乐结合起来,通过设计别开生面的绘画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绘画主题应紧扣欣赏曲目。在欣赏《G弦上的咏叹调》之前,笔者展示了几组巴洛克风格的油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其颜色、线条和画风等,初步感受巴洛克艺术的风格与特征。随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巴洛克的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是否存在某些相通之处?通过欣赏音乐片段,你能否从中捕捉到绘画艺术的影子?”

绘画内容应呼应音乐符号。音乐符号是抽象的,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欣赏乐曲之前,将乐曲中包含的节拍、调式等音乐符号用不同的绘画形象呈现,可以呼应学生的形象思维,提升他们的欣赏效果。例如,在欣赏《四季》之前,笔者先利用绘画替代乐谱中的元素(如用花瓣、树叶、雪花等分别替代不同的音符),并用PPT呈现改换形式的乐谱,以此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印象。此外,教师可以动员学生参与绘画,让他们在自主绘制乐谱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四季》所表达的内容,为后续欣赏做铺垫。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区教育局体卫艺工作站)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學规划2022年度课题“新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2JB331)

音乐教育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繁荣具有深远的意义。音乐教育不但关注音乐的学科性质,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力求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交、审美、创造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如何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本期,我们精选四篇文章,分别探讨情境化教学和游戏化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乐曲绘画
始乱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五)笙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四)雷琴
悲伤的乐曲
明清时期民族乐器发展略览
中国民族乐器(之九)二胡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