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方言里的“通泰”

2024-04-23郭晔旻

环球人文地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元曲昆明用法

郭晔旻

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在云南中部地区,昆明方言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大众印象里,昆明话并不难懂,与四川、贵州等地的其他西南官话有一致性。当然,昆明话也有自己的特色。从语音上说,昆明话缺少一套“撮口呼”(音韵学上的四呼之一),所以“居”和“基”就念成了一个音。而在词汇上,昆明话也有一些相当有意思的词语。

“通泰”就是其中之一。在昆明话里,这个词的意思是“舒畅,舒服痛快”。比如,莫名其妙把钱丢了,心情不爽,在昆明话里就会说“心首越想越不通泰”;感冒时,吃了感冒药身体舒畅,昆明话也会讲“身上齐处都通泰了”。在云南的一些媒體里,这个词甚至成为书面语,出现“热情元江,甜蜜包容通泰城”“哀牢山巍巍北横,一座城市热情通泰”等句子。

从“通泰”的字面上虽然可以推断出词义,但实际上在现代的普通话里,并没有这个说法。那么,昆明话“通泰”的用法又是从何而来呢?“通泰”的类似用法,在七八百年前的元曲里相当常见。譬如《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里就有一句:“灯下偷睛觑,胸前着肉揣。畅奇哉!浑身通泰,不知春从何处来。”这里的“浑身通泰”,就是周身舒服爽快的意思。

更有趣的是,像“通泰”这样能在元曲、杂剧里找到的昆明话词汇并不是孤例。譬如,在昆明话里,亏待叫“亏负”,指责叫“包弹”,精干叫“辣燥”,使坏叫“鹊薄”等等。可以说,这些古语、口语今多不闻,而在昆明方言中,却不胜枚举。

元代以来的白话戏曲或小说,虽因作者生活经历的关系而掺杂着各地方言成分,但基本是用当时流行的“通语”写成,体现了词汇的时代色彩。而当代的云南汉语方言(包括昆明话)的形成,是由于元代内地大批移民因“屯田制”到云南定居,将内地语言带入云南。移民来源复杂,包括现在的陕西、四川、湖南、湖北、江西乃至江苏、安徽等地。他们在日常交往时,出于彼此沟通的需要,就会倾向选择相对文雅的词语,而淘汰过于土俗怪异的词语。那些来自当时“通语”的词汇,就这样在昆明话里落地生根了。

猜你喜欢

元曲昆明用法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昆明美
“作”与“做”的用法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特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