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旌城斗鸡娃

2024-04-23李淮

龙门阵 2024年3期
关键词:曲艺团斗鸡二胡

李淮

主持人问:“你此生最大收藏为何物?”答:“四大美女!”语惊四座,专家瞠目。

身高1米57,单眼皮,招风耳,八字眉;说话机智,不笑亦诙谐,说学逗唱,样样都会——别看个头小,名声响当当。你说的哪个?旌城斗鸡娃是也。

很早就知道“斗鸡娃”这个名号,面对面坐着,硬是觉得这个庚子鼠年满花甲的男人,一颦一笑,一说一动,浑身上下都是戏。

改名

我知道的斗鸡娃,姓陈名实。在陈家的班辈是“厚”字辈,哥哥“厚实”“厚军”,他排行老五,父亲为他取名为“陈厚德”。

1974年,斗鸡娃的父亲把他送到了德阳曲艺团。家里哥哥去上山下乡,父亲觉得他身材矮小,身板不怎么结实,怕到广阔天地找不到饭吃。他父亲是德阳川剧团的会计,双手不只会开弓扒拉算盘珠子,还有算盘都立起来打的技术,写一手好毛笔字,还会修钟表、纳鞋底做针线。斗鸡娃从小看父亲做事情,认定父亲很能干。听父亲拉二胡,觉得二胡旋律很好听,父亲停了二胡,他就上手摆弄几下,时间一长,他的二胡还就拉得像模像样了。

进了曲艺团,穿条松紧腰带的灯笼裤,裤子前面没有“方便”的拉链门,穿了这边穿那边,穿了后面穿前面,一为节约,二为穿脱方便。搬道具、摆布景、挂幕布,每到一个演出场地,他跑前忙后,相当勤快。有一回挂幕布时,手一滑脚松动,从高高的木头梁子上摔了下来,还好,楼板戳了个窟窿,身上破皮出血但没有伤筋动骨。

吃饭了,几十号人端碗排队打饭。到了斗鸡娃打饭时,排后面的人起哄,“陈厚德,厚德厚德,候到起,往后走”,一扒拉,他就站到了后面。多一两次,他心里不舒服,想改名字:改什么名字好呢?人要向前,必须勇敢,改名叫陈勇。没隔两天,团里来了个陈勇,团长说,你只有再改个名字,人家是真陈勇。想来想去,晨,早上的太阳,有朝气有精神,就叫陈晨。斗鸡娃回家对父亲说了改名,父亲说了四个字:“陈晨,拖神!”改来改去,还是取义诚实,叫“陈实”的好。

“罗江豆鸡”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是家乡罗江的特色美食;再有,儿时流行将左脚抬至腰胯,双手抱住两人相撞或者多人相撞,此游戏称为“斗鸡”。这两者是陈实自己取名“斗鸡娃”的主要因素。陈实特别喜欢“斗鸡娃”这个名字,有个性、有特点、有挑战性。提到旌城斗鸡娃,四巷八街的老百姓都能说出一二,而陈实这个名字,只有在身份证上占着了。

登台

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甩尖子皮鞋,拄根拐杖,走着太空步……呀,《摩登时代》里的卓别林来了!活泼泼,直愣愣,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刘家哥哥,得知妹妹玉莲在柜子里藏着青年公子,勃然大怒,这是谁?是川剧经典折子戏《柜中缘》里的淘气。穿个长袍马褂,游手好闲,喝茶玩鸟,清朝亡了没有固定吃食,饿死还说鸟事,绷着大面子的是《茶馆》里的松二爷。20世纪40年代末期,乡镇上的小人物,为求生有口饭吃,幺妹子嫁给了潘驼背,这是四川方言剧《抓壮丁》……卓别林、淘气、松二爷、潘驼背等人物,都是斗鸡娃舞台上表演过的角色,活灵活现,引人捧腹。

曲艺团发福利,每人一块香皂,轮到斗鸡娃领的时候,就只给他半块,问起理由,很简单,回答一句话“你那脸都只有巴掌大”。那时的斗鸡娃,启明星挂在天上的时辰就起床,练功开始:压腿、下腰、翻筋斗、打旋子、吊嗓子,“咿咿咿,啊啊啊,呀呀呀”;星星升上了夜空,人家坐着玩站着耍,他在背台词看剧本,走台步,对着镜子练表情。时间久了,吹拉弹唱,样样都难不住他。他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德阳的黄许镇上,由于身段小个头矮,是父亲托付的曲艺团团员罗爸儿把他抱上了舞臺。

第一次登台的舞台形象是个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是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的好学生,那天演出的情景他记忆犹新。当时的他,好欢喜。后来,他在舞台上拉着二胡,就像阿炳拉着《二泉映月》、刘天华拉着《病中吟》,《金蛇狂舞》《喜洋洋》的旋律从他的手指、从他的二胡中流淌出来,他的心里甜甜蜜蜜,台下的观众入了迷,哎呀,好安逸哟!

斗鸡娃快人快语,在表演艺术上不断追求不断前进。他做主持人、演小丑、打金钱板、说相声、拉二胡、讲四川方言、变魔术、上川剧。鲜活多样的角色,传统别致的节目,为斗鸡娃日渐成熟的表演打下坚实基础。

他曾拜过谐剧表演艺术家沈伐先生为师。作为同台献艺的演员,沈伐先生、刘德一先生、李伯清先生对斗鸡娃都很赞赏,认为他是川西坝子不可多得的曲艺界的后起之秀。在很多重要的场合,人们都看得到斗鸡娃与沈伐、刘德一、李伯清先生在一起。

1980年,曲艺团被迫解散,斗鸡娃的梨园生涯画了个不圆满的句号。热爱表演艺术的他,开始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表演模式。

第一

“嗨,来了,张大爷的茶钱王大爷给喽,王大爷的茶钱裘大爷给啦。”斗鸡娃额头上冒着汗水,脸上糊着蜂窝煤灶上的黑烟色,招呼茶客,斟茶倒水,这是斗鸡娃从曲艺团解散分流出来,好不容易在罗江文化站茶园谋了个堂倌的饭碗。那时他的个子比现在还矮,体重比现在还轻。水桶般的茶壶,壶嘴有尺把长,高高的灶头,矮矮的人儿,那一壶壶的茶水,提上提下,真是吃力呀!还有那“呼哧、呼哧”喷着蒸汽的滚烫的开水,一不小心,就要烫脱手上腿上一块皮。

穷则思变。

白浪花干洗店是旌城第一家干洗店,便是他经营的。开业剪彩的主嘉宾,不是政界要员,不是商业巨贾,不是文艺名流,而是一个普普通通又了不起的人——斗鸡娃的老母亲。

“白浪花儿朵朵开,买个胶卷照乖乖。”一张四开大的招贴广告出炉,旌城文庙广场第一家彩色照片扩印店开张,这也是斗鸡娃的店。彩扩照片给追求新潮流的德阳人带来时尚感觉,斗鸡娃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方形脑壳,长方形身体,高高大大,这是一辆米色的房车,斗鸡娃开着这辆贴着自己大幅漫画相片的房车,带着媳妇和女儿,上路、转山、走景点、观风光、跑演出……

2022年6月6日,斗鸡娃办了一场非常特别的“答谢喜宴”。由于他患了重病,就提前打了“丧火”,把自己人生的告别仪式办了,和亲人朋友做了一次只有欢笑、不准伤心的告别。活着的人办丧事,这也只有斗鸡娃才想得出来。

巧窝子

旌城东郊的双拥路,背靠东湖山公园,山清水秀中有个窝子也是个园子,白白的墙,灰灰的瓦,红红的窗,大红的门上面一个个金灿灿的鼓钉。门两侧,一对残缺的石鼓和新建的门融为一体,门上方,旧物翻新做了古色古香的木格雕花,中式门平添了几分典雅。

走进占地两亩的地界院落,一块异形石碑上刻着“舍得”二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石碑对面的长廊墙壁上,挂满了黑白的彩色的照片,照片上男女老幼,肤色各异。每张照片下面都有几句谈笑风生的文字,任谁看了,都会捂着嘴“嘿嘿嘿”笑个不停。院里曲径通幽,绿树婆娑,鸟语花香,风铃叮叮当当。

进入大厅,灯火处,不同类型、不同材质,实用品、艺术品、古董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好客的老妈妈(斗鸡娃的老母亲)走上前来,为我斟上一杯袅袅飘香的绿茶,坐一坐,拉拉家常,摆摆龙门阵。母亲的大爱,随着绵长的话语,点点滴滴融入了我的心房。

2019年6月,旌城冶轴文创园发出“号外”:民间藏家斗鸡娃将自己近30年苦心积攒的各类藏品全部裸捐给冶轴文创园。“巧窝子”里的大型木雕鎏金千手观音、明清雕花大床、家具桌椅,机械类如各式电影放映机、高射炮,陶瓷类如七层灰陶佛塔,各类精美民俗人物……木器、瓷器、杂件,都迁居到文创园,用于文创和非遗工作者研究、品鉴。他说:“所有的收藏,最终应该回归社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好东西应该有个爱它的好人家,冶轴文创园就正合适。这里充满艺术气息,年轻时尚化,这块天地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说到斗鸡娃的宝贝,中央台“鉴宝”节目来旌城,斗鸡娃呈上个泥塑“送子娘娘”求鉴定。主持人问:“你此生最大收藏为何物?”答:“四大美女!”语惊四座,专家瞠目。哪四大?斗鸡娃掰着指头数:“第一是妈,第二是媳妇,第三是女子,第四是孙女。”四周笑声起,遇见谐星了。

百姓大舞台

2006年,斗鸡娃拉起了一支四十来人的队伍。那时,演出的地方叫“老百姓喜乐广场”。他说,现在的人不缺吃穿,更需要有歌有舞有说有笑精神上才满足。

他们演出的节目有街舞、少儿舞蹈、独舞、男女声独唱、川剧、京剧、器乐獨奏合奏、太极表演、瑜伽表演、谐剧、表演唱……演员们来自不同行业,有上班的公务员、教书的女先生、“三大厂”师傅、退休人员,大家一起乐呵。

从2019年初开始,“百姓大舞台”每月的15日和30日,2月就在月底最后一天,会准时免费在文庙广场演出,演出下午2点就开始,有时晚上7点还会加演一场。

这个团队喝碗三元五元的茶都是AA制,斗鸡娃说了,这样相处人才能长久合作。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百姓大舞台”在德阳及周边县市区演出近三百场,喜庆、热闹,人见人欢笑。斗鸡娃总是这样说:“老百姓喜欢什么,我们就表演什么。”

活得通透的人生才愈精彩,旌城斗鸡娃的故事还有很多。

猜你喜欢

曲艺团斗鸡二胡
对群众文化馆馆办团队的思考
马三立为什么“饭醉”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原来“再接再厉”说的是斗鸡
斗鸡
粤曲的历史及我区粤曲(私伙局)的发展
鸡年娱乐话斗鸡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
马三立被“凑数”划成“右派”
NO.9 斗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