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电供”融合背景下铁道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探索
2024-04-23邓洁林楠常艳婷王军龙
邓洁 林楠 常艳婷 王军龙
摘 要:随着我国“八纵八横”路网的快速增长,客运量和行车密度的增加,铁路基础设备的迭代升级,对设备维修人才的需求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适应铁路生产力发展要求,提升基础设施运维质量和整体使用效率,因此培养铁路综合维修人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在原铁路总公司提出工电供一体化检修理念的指导下,按照三专理论知识交叉融合、岗位能力互补融合、职业素养拓展融合的“三专三融”新思路,进行了综合维修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改革。在资源重组整合之下,校企联合,对“工电供”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检验,创新形成了一套专业交叉融合的育人新方式,为铁路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工电供融合 产教融合 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1 铁路行业对铁路高技能人才的新需求
根据新修订的 《中长期铁路网 规划 (2016—2030年)》,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预计约达到17.5万公里,其中铁路(含城际铁路)约5.3万公[1]。随着工电供专业技术装备的持续改善、生产组织不断优化、各专业自身设备管控能力显著提高。但由于工电供结合部设备技术标准、修程修制、生产组织模式等不同,存在结合部作业效率低、天窗点利用率低,相互干扰、应急处置效率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实行工电供设备维修融合改革。这对从事铁路线路维护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专业技术岗位,除掌握铁路作业新技术,还应具备铁路结合部设备专业知识技能 (如工务与电务结合设备道岔),开展专业间无间化的合作,进行联合整治病害作业的能力。
2 “工电供融合”综合维修人才培养需求研究
2.1 铁路综合维修技能岗位需求状况研究
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铁路4.2万公里[2],我国的铁路营业里程稳居世界第一,面对铁路领域改革和对综合人才需求的动态提升,我校在长期的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完成任务所需能力,以铁路生产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与西安铁路局、中铁二十一局、南方铁路等企业按照“多方合作、共同建设、立足现场、无缝对接”的原则,建成校企合作、开放共享、资源集聚的专业技能实训基地,通过对基地综合维修技能岗位人员设置、岗位技能需求、岗位胜任度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同时,我们还对西安局所属铁路基础设施段、综合维修车间、综合维修工区等三级管理人员、工班长、一线职工进行了走访座谈、跟班作业,顶岗挂职,深入了解了企业“工电供”融合理论培训、现场作业实施等具体情况,更好的掌握了基础设施段对铁路综合维修技能岗位的需求状况,以及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的意见和建议[3]。
2.2 “工电供融合”铁路综合维修人才培养现状
依据铁路现状运营维护天窗时间短、技术难度大、夜间作业多、责任压力大等特点,既有单一工务、电务和供电系统独立作业、联动较少等矛盾凸显。为了提高检修效益,满足铁路维修需求,有必要将铁路工电供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体化作业。通过对已有研究资料进行查阅,采用统计的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企业对“工电供融合”的铁路综合维修人才需求迫切,而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工电供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经验尚不成熟,既有专业单独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工电供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人才与企业新需求适配度不高,培养规格与新岗位需求不够匹配。在实践教学中工电供三个专业衔接不够顺畅。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联合企业从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开展相应研究工作。
3 “工电供融合”铁路综合维修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3.1 标准兼容是关键,专业相融破壁垒
标准兼容是工电供开展联合作业的前提,也是破除专业壁垒的突破口。通过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基础设施段,延安工务段、电务段、供电段等调研,和企业反复磋商,共同梳理了五大类32项工电供结合部设备,探索梳理了结合部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共同研究《工电供联合道岔大修》等维修流程、《工务起、拨道供电配合》等作业指导书和《轨道电路红光带》等联合应急处置流程,为工电供设备维修融合改革提供了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支撑。依据工电供综合维修内容,采用“三专三融”新理念(如图1所示),按照知识两两相融、三专结合部统检共修的原则,解构专业知识和技能点,以工务检修模块为主,嵌入电务和供电两专业融合的结合部检修模块等,实现专业知识交叉融合;在既有岗位能力基础上,融入核心岗位能力,实现铁路综合维修岗位能力互补融合;凝练三专职业素养,形成“人民铁路为人民,精益求精保质量”的职业特质,实现职业素养拓展融合,为培养综合维修人才打好基础。
3.2 对接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通过30余家企业调研,对接岗位群,拟定人才需求计划,撰写并形成岗位能力分析报告5份,重构“基础共享、核心共融、拓展互选”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对标构建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模块化课程建设方案,以典型工程项目为载体,将铁路综合维修专业群职业岗位能力模块化,以能力模块为导向展开知识,重构了“三级”模块化课程60门,其中共享模塊课程14门,特色模块课程25门,拓展模块课程7门,形成了“公共基础平台互通、专业基础平台共享、专业特色模块分立、专业拓展模块互选、公共拓展模块通选”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学生按照职业意向和学习基础合理进行选择,充分满足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需要。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3.3 产教融合提素质,校企合作炼技能
统筹校、研、企等多种资源,构建能力递进的企业化生产实践基地。在西安地铁16号线等企业生产现场,通过企业统筹联动方式在“工电供”生产联合实践中,训练学生综合处置能力;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单项技能到综合维修能力的培养规律,开发工电供一体化认知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现场和科技创新中心等五级技能递进的企业化实践场景(如图3所示)。“工电供”联合实践是工电供设备维修融合改革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在学生跟岗生产实践中按照“检查、分析、计划、作业、验收”设备养修五大环节控制,组织联合生产[4]。
(1)聯合检查。现通过企业统筹联动方式在“工电供”生产联合实践中,训练学生综合处置能力;“工电供”联合实践是工电供设备维修融合改革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在学生跟岗生产实践中按照“检查场检查记录实行工务填记电务签认,确保检查数据真实有效。
(2)联合分析。由联合数据分析室全面分析各类检查检测数据,形成分析报告,为车间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3)联合编制生产计划。建立工电供车间例会制度,规范生产计划编制流程,按照“月任务到周、周计划到日”编制各自生产计划,形成工电供联合生产计划。
(4)联合作业。建立工电供一次联合作业标准化流程。从规范班前对接准备、联合点名、联合任务布置及安全预想、联合作业及验收、班后点评等基本工作流程入手,确保一次联合作业标准化。
(5)联合验收。联合作业当日工作结束前,必须由施工负责人组织联合质量验收,符合开通条件后方可撤离。同时,通过系统病害记录倒查检查工区数据是否准确、问题暴露是否彻底、源头整治工作量是否合理;通过现场设备倒查计划兑现率以及作业有效率;对照计划与作业现状倒查车间计划是否科学;通过考勤与任务完成倒查车间生产投入是否合理,确保工电供设备维修融合的质量。
在学习中汇总铁路综合维修典型案例,企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维修方案和实施计划,孵化创新能力,助力学生练好过硬本领,铺就成才之路。
3.4 传承“红色铁路”基因,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工电供”专业资源共享,天窗、人员、机具设备等各类生产资源效率发挥更加充分,联合生产更加有序。专业数据信息、技术资料、监控资源,生产资源,安全管理系统等形成高效型共享资源库。为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工电供专业互培互学机制,不同专业的教师(包括企业导师)互为老师,互帮互学,使其了解不同专业的基础知识,拓宽专业视野,为联合作业、联合应急处置创造条件;同时,结合铁路行业特色和专业特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方面,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构建“思政元素+专业元素”的专业资源,传承“红色铁路”基因。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邀请大国工匠、铁路道德模范等介绍铁路发展现状、“四新”技术,激励学生投身铁路事业;举办杰出校友论坛,为在校生创业素质和企业家精神培养提供有效指导。
在资源重组整合之下,工电供一体化融合,使三个专业的老师融入了一个大家庭,工作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的协同作战,逐步树立一家亲的思想,形成了团结协作、合力共为的喜人局面,为本校培育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4 结论
新的实践模式下:
4.1 设备养护方面更加高效
工务、电务、供电维修融合改革可以实现联合办公、联合检查、联合分析、联合计划、联合作业、联合验收等多个环节的工电供联合,使各项设备养护水平提升一个新台阶。经西安铁路局基础设施段等企业实践检验,天窗综合利用率提高了33%,设备优良率提升了35%,综合维修效益提高了21%。
4.2 综合维修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特色
在国家铁路推行“工电供融合”的大背景下,铁路综合维修人才的培养只是起步,探索融合岗位能力需求的育人机制,更好地服务中国铁路发展,已成为铁路特色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对铁路综合维修岗位的设置、职责和作业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专业单项作业及联合作业的技能需求,加强了工电供专业之间的融合,产教对接,从而形成了特色的铁路综合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在生产性实训教学实践中熟悉了铁路运营企业工作环境和作业流程,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中掌握了专业交叉领域核心技能,在“红色铁路”精神引领下,培养了家国情怀以及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 印发《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通知:发改基础〔2016〕1536号[EB/OL].(2016-07-20).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wb/201607/t20160720_962188_ext.html.
[2]牟刚,陈兴劼.“工电供一体化”模式下高职铁道类专业群的组群研究[J].教育广角,2023,15(5):266-268.
[3]任 新,石明星,李德福,臧小萌.融合岗位能力需求的铁路综合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20(5):32-35.
[4]许玉德,于绍峰,张德权.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修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