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产业园项目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

2024-04-23唐坪

西部资源 2024年1期
关键词:危险性滑坡用地

唐坪

[摘要]为查明项目规划用地的基本特征,分析用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通过现状评估和结果分析,对潜在危险性进行客观评价,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从源头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产业园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确定评估内容和方法,可以有效判断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现状,分析预测工程活动开展可能带来的地质灾害问题,对地质灾害情况作出全面评估,进而为工程开展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打下基础。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惠州市打造了电子信息产业和石化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并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建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在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了该项目巨大保障,推动了当地的服务业发展和升级。根据分析,该项目工程处于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为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考虑实际需求,结合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对项目所处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加以评估,以此为项目工程开展奠定基础。

1 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产业园项目概况

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产业园项目位于惠东县白花镇谟岭工业区,其力争成为国内重要的云计算产业聚集区和数据汇集中心。该项目规划总用地均为城市建设用地,其中,有26.7 hm2的工业用地、3.7hM2的道路和交通设施用地。规划地区的用地兼容许可主要包括以下安排:为推动规划地区的居住功能、商业功能,工业用地可建筑居住、公、商服务、公共绿地等用地,着力提升规划区域的人居环境,严格打造控制绿地、道路,鼓励逆向用地兼容。

该项目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红线范围主要属于产业园中心区一期、二期的用地,不包括部分整治工程,总用地面积约为104.74 hm2,主要分为7区块。其中,区块1、2为先行施工区,3、4为一期开发,5为一期变电站,6、7分别为二期用地和二期留用地,各区块间均有规划一路,产业园中心区范围主要位于规划横四路以南、南、沙田河以北、规划惠州一号公路以西等区域范围。图1所示(红色方块位置)为拟建项目;图2为七个区块位置图。

2 项目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

2.1 评估内容要求

该项目评估工程主要调查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拟建项同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情况并预测可能引发的加剧地质灾害的凶素等,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全方位评估。具体评估内容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调查评估拟建工程场地及其周边地区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分析致灾地质作用分布及类型,对地质作用主导因素、从属因素和激发因素等加以划分,并判断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性,分析拟建工程的特点,合理评估区域范围和等级。

(2)调查评估区内的已发生地质灾害规模、类型、分布和主要形成机制、引发因素等,评价其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工程危害范围及程度。

(3)根据对工程施工方式、范围和类型加以分析,结合目前已有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地质环境因素的同时,预测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环境变化因素,判断可能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2.2 评估方法过程

根据评估调查范围和目标,将评估分析工作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收集资料、编写工作大纲。重点收集自2020年9月25日起评估区和外围已有区域的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水文、气象、经济、自然地理环境等资料,对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情况初步掌握。由技术人员到现场实地勘察,采用现场初步了解拟评估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人为活动等情况的方式,掌握地质环境条件。并对现有资料进行充分整合和分析,明确地质灾害调查的规程范围和技术要求,确定评估范围,对其评估级别加以划分,编写评估工作大纲,为后续调查过程奠定基础。

(2)第二阶段,野外地质灾害调查。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自10月16日起,为期一周,由评估技术人员使用地形图作为野外工作手图,对评估区内进行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访问并拍照记录。调查过程采用穿越法和追踪法进行,沿着征地红线边界外扩到周围的丘陵第一斜坡带范围加以调查,观测点主要包括普通地质点、重要地质点和地质灾害点。野外地质灾害调查,主要为了查明评估区范围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范围、类型和规模,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危害程度等,并对区域内典型的地质环境和主要地质灾害现象进行拍照记录。调查过程中,不仅要对地质环境条件加以记录,还需要结合实际地形变化情况,实时校正地形底图。野外实地调查过程中,控制重要地段加密布点,对园区内的植被茂盛地、坡陡无路地带等,沿着附近的小路进行穿越追踪,并借助无人机辅助航拍。观测点主要布置在地质构造线、地质灾害分布段、岩性分界线、路堤边坡点等部位,使用手持式GPS加以定位,并结合皮尺测量等方法确定地物、微地形。调查过程中,在现场描述观测点,对其进行测量和拍照记录的同时,还要初步分析已发地质灾害类型和危害程度,保汪其调查精度达到一级评估范围要求。

(3)第三阶段,资料整理、报告编写。首先,对全部的调查资料加以整理和整合,并将所提交的相关调查成果制作成数字化图表。主要使用AutoCAD软件,编制报告图件,以1:2000的成图比例尺进行。对野外调查拍摄相片,使用PhotoShop软件优化处理,文字包括存储为Word文档格式,并使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数据,采用理正岩土计算软件,计算边坡稳定性。其次,根据资料整合进行综合研究。①对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发育特点调查:通过研究评估区地质灾害的致灾作用,分析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自身发育特征,分析潜在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关系,确定评估区内控制地質灾害发育的主要因素。②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中规定》,评估预测地质灾害的危险性。③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根据调查情况,充分考虑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地质灾害的密度、灾害点规模和灾害危险性、危险程度等因素,对评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④防治分区:根据以上地质灾害程度和发育程度等预测分析,判断地质灾害分布、发育和特征,进而对评估区地质灾害防治分区。⑤图件编制:在评估区地形图上绘制建筑物布局图,结合现场地质灾害调查情况,绘制地质灾害分布图和综合分区剖面图,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情况,绘制工程地质柱状图,结合地质调查现状,编制地质灾害评估表、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表、地质灾害防治等级表、地质灾害防治说明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表等,以此为基础绘制柱状图、剖面图、平面图等图例,完成地质灾害分布图和综合分区评估图。

(4)第四阶段,成果审查。在编制完报告后,由单位内部审核,获得初审意见并修改后,提交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协会,由其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评审通过后,根据所提出的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报告,再提交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协会加以登记,最终提交业主进行用地审批使用和项目立项。

3 项目规划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分析

3.1 地质环境条件

通过以上评估分析过程,发现评估项目附近区域的断裂复杂程度为中等,新构造运动较弱。评估区的地震烈度主要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 g,地质背景复杂程度为中等级别。评估区内,常带有台风、大风加暴雨等极端气候类型,暴雨期不利于建设工程施工,其水文条件为中等级别。地貌单元,主要包括丘陵地貌、冲洪积河流阶地地貌,其中,以丘陵区分布为主,面积更大,且地形起伏较大、坡度较陡,地表岩石风化现象明显,根据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判定该区域地形地貌条件为中等,岩石条件和内地层均为中等。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区域地壳稳定性呈稳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人类工程活动破坏地质环境程度为中等,所以,综合认为,评估区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根据各因素综合分析,判断评估区内的主要致灾地质作用发育和形成起到的作用和性质,基本主导地质环境的因素为地形地貌条件和岩石工程地质条件,从属因素为地质环境因素,主要激发因素为气象水文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

3.2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表1所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表部分信息:

通过调查评估,发现该项目位于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没有发现记录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建筑项目需求和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对该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评估区地貌总体为剥蚀丘陵,山涧谷底和河流阶地微发育状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评估区内已发地质灾害点共有三处,已发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和崩塌类型,共有两处滑坡,一处崩塌,主要分布于丘陵区人工开挖形成的陡峭边坡当中,属于小型和微型。通过已发地质灾害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其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活动和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均有密切关联。

3.2.1 崩塌地质灾害

主要位于二期7区的红线外北东侧人工开挖简易道路路堑边坡。其基岩岩性为晶屑凝灰岩,坡体岩体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发育,多组节理之间呈现相互切割网格状,人工开挖坡脚陡峭,坡面没有支护,受到降雨和自重力的作用,向临空侧外倾向结构面产生崩落。该区域主要位于人工开挖边坡当中,崩塌位置设1级坡体,坡长、坡高和坡宽分别为4 m、5m和20 m,坡度80°,基本发生在边坡上部,崩塌体的顶宽为8m,底部宽度15 m,崩塌物主要为全风化岩和残积土,呈松散状分布堆积。整体规模为微型,状态不够稳定,发育程度为中等,坡脚为简易泥土路,危害损失较小。主要危害对象为山体斜坡和简易泥土路。挖方边坡较为陡峭,危险性小,危害程度低。在对崩塌灾害处理中,首先清理崩塌体,并对坡面作支护加固处理,并在处理区域旁设置警示牌,严防无关人员靠近山体坡脚底。

通过分析,崩塌灾害处于不稳定状态,发育程度中等,属于微型规模,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但可能危及道路和来往行人。崩塌区边坡陡峭,岩体中的软弱夹层风化程度严重,组合较为复杂,稳定性较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较小财产损失,其处理难度较低,破坏力较小,地质危害程度分级为小,判定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小。

3.2.2 滑坡地质灾害

滑坡灾害主要位于一期1区中偏西部人工开挖边坡,该区域基岩岩性为花岗斑岩,岩土体水理性能较差,坡体岩体风化严重,节理裂隙发育,对两组节理产状加以测量。人工开挖土质边坡较为陡峭,坡面没有支护,受降雨和重力影响,出现沿土岩界面滑动。滑坡灾害的主要位于挖填方场地道路边坡,其坡向259°,坡长、坡高分别为5m、4m,厚度为3 m,后壁较为陡峭,滑体主要为残积土,呈松散块状分布在坡脚处。滑坡整体规模较小,属于潜在不稳定状态,发育程度为中等,坡脚为水塘,基本不造成伤害。其主要危害对象山体滑坡和开挖边坡,其危险性较小、危害程度较低,在工程建设时需要挖填方平整处理。另外,针对人工开挖边坡的滑坡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削坡处理,放缓挖方边坡坡度,坡面设置植被支护,避免雨水对坡面裸露岩土体直接冲刷。在工程处理中,通常通过适当工程措施、监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在区域旁设置警示牌,避免无关人靠近坡脚底。

通过分析,判断滑坡灾害处于不稳定状态,其发育程度中等,小型规模,未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但可能危及行人和车辆。滑坡区边坡陡峭,岩体中的软弱夹层风化程度严重,岩体软弱结构面中等发育,组合关系復杂,形成部分分离体和破碎带,稳定性较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经济损失,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为小,判定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小。

4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评估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产业园项目规划用地已有地质灾害主要属于小等级危险性灾害类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预测项目工程在建设和建成后,对地质的影响,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影响建筑物地基基础,甚至可能带来地面变形、基础下降、墙板开裂等问题,危害程度可能达到中等。基于此,必须注意在工程期间,采取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对施工中填方边坡滑坡、挖方边坡滑坡和崩塌、地面沉降、基坑边坡滑坡和崩塌等灾害类型加以防治,保障工程安全。

猜你喜欢

危险性滑坡用地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危险性感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基于Fluent的滑坡入水过程数值模拟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