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锻炼依从性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4-04-22贾越晴
贾越晴
(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 300222)
脑梗死(CI)在临床上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其出现与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不足、障碍所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有着直接的关系[1]。对于CI患者来说其在发病之前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及行走不稳等相关的症状,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显著的特点,致残率、病死率均相对较高。有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CI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救治之后生命安全可以得到保证,但是其中有50%~70%的幸存者可能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情况,也就是说CI后偏瘫在临床较为常见[2]。对于CI后偏瘫患者来说其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较为严重,生活水平与质量受到了直接影响,做好其康复干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积极干预来提高其锻炼依从性,从而更好恢复其肢体运动功能。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40 例CI后偏瘫患者为对象,分析了在为CI后偏瘫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对其锻炼依从性及肢体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月—2022 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 例CI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观察组中男12 例,女8 例;年龄37~76 岁,平均年龄为(56.36±3.2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19 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为(8.25±0.42)h;偏瘫部位为左侧12 例,右侧8 例;对照组中男13 例,女7 例;年龄39~75 岁,平均年龄为(56.28±3.4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17 h,平均发病至入院时间为(8.16±0.37)h;偏瘫部位为左侧11 例,右侧9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脑血管协会发布的CI的相关诊断标准[3]并伴有偏瘫的情况;经过MRI、头颅CT等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并为首次发病;临床资料完整且干预配合度相对较高;患者、家属均知晓本研究的相关内容,并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脏、肾脏、肝脏功能障碍的患者;存在大面积脑梗死情况的患者;合并精神异常、认知障碍及严重失语情况的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是哺乳期的患者;合并存在其他脑组织病变的患者;存在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异常的患者;发病前即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2 组患者入院之后均需要积极开展溶栓、抗凝、降颅内压等相关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并定期帮助患者打扫房间、通风换气,勤更换床单被褥。要向患者介绍有关于疾病、治疗与恢复的相关知识,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病情表现的情况,并以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同时,也要协助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并定期更换,做好压疮、呼吸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并在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协助其开展相关肢体锻炼。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护理方法为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计划阶段:要讲解有关于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并说明早护理、早预防的重要性与相关注意事项。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与变化,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开展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为其更好康复奠定基础。(2)准备阶段:在这一时期护理人员要讲解相关护理知识,并向患者、家属示范肢体康复的相关方法,反复强调康复护理的时间、流程以及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并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行为,并进行纠正。(3)实施阶段:①入院1~3 d,要科学、合理的帮助患者实施体位选择,一般可以选择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等,并需要每隔2 h帮助患者更换1 次体位。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选择健侧卧位的过程中需要使得其躯干与床呈直角,并在其身后放置一个软枕;在选择患侧卧位的过程中则需要保持患侧前臂处于后旋的状态,掌心向上十指分开,并将健侧上肢防御躯干,分别在患侧下肢与身后放置软枕;选择仰卧位是在需要展开患侧上臂,使掌心处于向上的状态,自然伸开十指,并在患侧下肢臀部与大腿外侧分别放置软枕。同时,也要为患者实施肢体按摩,从肢体近端开始向远端实施,之后再从远端向近端实施,反复为患者按摩,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并保证皮肤、肌肉的供血、供氧,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患者家属学习正确的按摩方法,以方便其为患者实施按摩,2~3 次/d,10~15 min/次。②入院4~7 d,要协助患者开展膝、指、踝、腕等相关关节的活动和训练,从大关节开始,之后过度的到小关节,每个关节的活动次数在5~7 次,如果发现患者有不适症状或者是痛苦的表情则需要立即停止活动,并在其可以恢复自主活动之后逐渐的增加训练的难度,开展抬臂、伸抬腿以及屈膝等相关训练。③入院8 d至出院前,指导患者开展翻身、坐起、站立、走路等相关练习,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让其自己完成洗脸、梳头、穿衣、刷牙及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并指导患者进行串珠、捡豆和套圈等相关精细动作训练。(4)行动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增强患者自我约束作为导向,鼓励患者开展自我约束性康复训练,降低患者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外界的监督、劝说的依赖性,让其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同时,在这一阶段也要注重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协同合作,在相互交流、配合的过程中实现错误运动模式的纠正。(5)维持阶段:在这一时期主要是针对患者回归社会生活而制定的相关训练内容,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强化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技能。(6)出院回访:在患者出院之后需要在第1 个月加强对于患者的回访工作,1 次/周,主要的目的就是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掌握患者的康复锻炼情况。出院的第2 个月需要回访2 次,主要的就是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是否出现了相关不安良反应以及康复锻炼的执行情况和针对性指导。
1.3 评价指标
(1)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FMA)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共包括上肢、下肢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上肢包括33 项评价内容,最高分为66 分,下肢包括17 项评价内容,最高分为34分,总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理想[4]。
(2)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进行评价,满分为100 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越严重,日常生活能力越差[5]。
(3)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共包括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以及社会功能,每一项的最高分均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水平越高,生活质量越理想[6]。
(4)锻炼依从性借助可知自制的调查量表进行评价,患者可以自觉按照时间、数量的完成锻炼,无需他人监督与提醒为完全依从;患者可以在监督、劝说的情况下完成锻炼为部分依从;患者在监督与提醒和劝说下依然无法按时、按量完成锻炼或者是完全不锻炼为不依从。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干预前,2 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M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s,分)
表1 2 组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上肢 下肢 总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0 22·43±2·15 39·63±3·87 15·23±2·02 27·15±3·12 37·42±2·63 67·38±4·21对照组 20 22·56±2·21 30·25±2·64 15·52±2·08 20·65±2·54 37·95±2·71 52·36±3·84 t 1·638 2·228 2·353 4·303 1·533 2·201 0·136 0·039 0·094 0·043 0·152 0·035 P
2.2 2 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2 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干预前后SF-36 比较(±s,分)
表2 2 组干预前后SF-36 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情感职能 躯体疼痛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0 55·36±2·04 73·56±3·12 42·15±1·97 62·36±2·87 52·36±2·41 75·63±3·46 50·23±2·15 72·25±3·92 53·21±2·25 69·58±3·26对照组 20 55·42±2·11 59·48±2·87 42·36±2·01 50·26±2·49 52·68±2·54 58·96±3·54 50·87±2·24 58·64±3·21 53·69±2·32 57·54±3·17 t 1·866 2·131 2·015 3·182 1·415 2·145 2·920 2·262 1·833 2·201 0·152 0·036 0·086 0·042 0·139 0·035 0·091 0·037 0·127 0·040 P
2.3 2 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干预前,2 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s,分)
表3 2 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0 44·25±2·16 75·63±3·14对照组 20 44·87±2·32 60·87±3·06 t 1·476 2·145 0·124 0·038 P
2.4 2 组锻炼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中完全依从的患者例数为12 例,部分依从的患者例数为7 例,不依从的患者例数为1 例,锻炼依从性为95.00%;对照组中完全依从的患者例数为10 例,部分依从的患者例数为6 例,不依从的患者例数为4 例,锻炼依从性为80.0%,观察组患者的锻炼依从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6,P=0.047)。
3 讨论
CI在临床较为常见和多发,其形成与脑部神经发生异化作用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CI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且发病较急,病情不容易得到控制。有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CI患者发病并获得治疗之后大概有65%的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精神认知障碍及语言障碍等,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伤害,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压力,给家庭、社会均造成了一定的负担[7]。对于CI后偏瘫患者来说促进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是非常重要的,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干预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分析CI后偏瘫患者的理想干预方法。
在以往为CI后偏瘫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用较多为常规干预,其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并介绍有关于疾病、治疗与恢复的相关知识,并实现了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病情表现的密切监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同时,也实现了患者的体位更换,做好了压疮、呼吸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并开展了相关肢体锻炼,但是整体来说其对于康复干预、训练的关注度相对较低,对于CI后偏瘫患者的良好恢复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满足其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探寻效果更为显著的干预方法。阶段性康复护理是近些年来一种新兴一种护理模式,按照事先预定好的程序和制定的护理内容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工作延迟、遗漏或者是重复等相关情况的出现,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8]。在为CI后偏瘫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将护理工作分为计划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和出院随访等不同阶段,在计划阶段介绍了康复护理知识,说明早护理、早预防的重要性与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心理、情绪状态与变化的观察,针对性开展疏导工作,使其保持相对较为理想的心理状态。在准备阶段讲解相关护理知识,并向患者、家属示范肢体康复的相关方法,反复强调康复护理的时间、流程及重要性,并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行为,并进行纠正[9]。在实施阶段将干预工作分为入院1~3 d、入院4~7 d及入院8 d至出院前这三个过程,根据患者不同时间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和指导,为患者的更好恢复奠定了基础。同时行动阶段以增强患者自我约束作为导向,鼓励患者开展自我约束性康复训练,降低患者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外界的监督、劝说的依赖性,并实现了错误运动模式的纠正。维持阶段则针对患者回归社会生活而制定相关训练内容,在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强化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技能。最后出院回访则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是否出现了相关不良反应,在掌握患者的康复锻炼情况的同时针对不合理的情况开展指导工作。上述相关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有助于CI后偏瘫患者的更好恢复,为患者运动功能锻炼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患者锻炼依从性的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FMA、ADL、SF-36 评分及锻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CI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其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在提高其锻炼依从性的基础上促进患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李贞彦等[10]的相关实验研究将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总依从性、SF-36 各项评分及FMA评分均相对较高,且显著差别于对照组患者,与本研究所获得的相关结果有着较强的一致性,可以借助其实现本研究相关结果、结论的验证,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在CI后偏瘫患者中的显著应用效果与价值。
综上所述,在实施CI后偏瘫患者干预的过程中阶段性康复护理干预是相对较为理想的一种干预方案,有助于患者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可以将其作为首选干预方案并予以进一步临床分析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