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对患者手术创伤程度的影响

2024-06-12王尚全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王尚全

(山东省单县中医医院骨伤科,山东 菏泽 274300)

高龄状态下有骨质丢失的情况,骨强度、骨密度等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多数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轻微外力即造成胸腰椎骨折[1]。高龄群体骨质状态较差,跌倒、滑落等低暴力创伤即会造成该病变。此类骨折以胸腰椎结构改变为主要特征,骨折碎块可能会对脊髓位置的神经组织产生压迫,导致患者丧失躯体制能力,有较高瘫痪率,需重视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保守治疗途径为手法复位,

该方案无需在骨折位置做切口,创伤大,但无法观察到椎体骨折程度,附近骨折碎块可能会对神经组织造成压迫,其较多并发症及较差的复位效果限制了其在老年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使用[2]。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清楚观察到椎体骨折程度,可清除骨折碎块,在内固定方案下能加速椎体愈合,但该手术创伤大,为得到相对完善的视野,常需过多剥离软组织,要求患者在术后保持绝对卧床,并发症较多,多数患者无法承受切开复位造成的手术创伤,适用范围小[3]。经皮椎体成形术被证实有较好止痛效果,可达到相对理想的复位状态,能恢复胸腰椎高度,其创伤小的特点能让患者在复位后尽早下床,利于缩短胸腰椎恢复时间,不会对椎体生物学状态产生较多不良影响[4]。对此,本研究以选取我院2022 年3 月—2023 年3 月收治的98 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为对象,以双色球法分为2 组,予以各组别患者不同的骨折复位治疗方案,以了解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8 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分为2 组,每组49 例。对照组:男29 例,女20 例;体重44~86 kg,平均体重(65.49±2.31)kg;病程5~48 h,平均病程(26.86±3.49)h;年龄61~89 岁,平均年龄(75.35±2.02)岁。观察组:男28 例,女21 例;体 重45~87 kg,平 均 体 重(66.23±2.09)kg;病程6~49 h,平均病程(27.53±3.22)h;年龄62~90 岁,平均年龄(76.06±2.89)岁。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胸腰椎骨折;②骨折时间不足72 小时;③同意研究;④均为单节段骨折;⑤此前无胸腰椎骨折史。(2)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者;②不足60 岁;③对各复位固定方案不耐受;④老年痴呆者;⑤丧失意识者;⑥气胸、血胸者;⑦多节段骨折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此组术前均俯卧,胸腹部保持悬空状态,定位骨折椎体后,在该椎体正中位置做切口,暴露出骨折椎体,并对其上下关节突等进行分离处理,确保关节突能清晰显露出来,调整骨锥和矢状面的角度,将其维持在12°~15°,准备椎弓根钉,将其钉入骨折位置,安装连接杆,对各患者实施纵向复位即可,胸腰椎复位符合要求后缝合即可。观察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此组术前均俯卧,胸腹部保持悬空状态,术前行相关检查,定位骨折椎体,在C型臂机辅助下在皮肤位置做切口,并经此进针,注意调整进针方向,确保穿刺针进入到骨折椎体内,予以患者侧位投影处理,观察投影位置,正位、侧位投影需分别接近中线、椎体前1/3 等位置,方能达到理想复位效果,达到该位置后退出针芯,注入骨水泥,并监测骨水泥充盈程度,符合要求后退出穿刺针,缝合即可。

1.3 评价指标

(1)椎体状态:术前、术后,均进行胸腰椎,检查,测定后凸Cobb角,并观察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情况。

(2)恢复情况:术前、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椎体功能,具体如下:主观症状内容有下腰背痛、步态、腿痛等3 项,共9 分;临床症状内容有直腿抬高试验、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3 项,共6 分;日常活动受限度有洗漱、坐位等7 项,共14 分;膀胱功能则有6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椎体功能越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椎体疼痛情况,共有10 分,具体标准如下:0 分即胸腰椎位置无痛感,1~3 分即胸腰椎位置痛感为轻度,4~6 分即胸腰椎位置痛感为中度,7~9 分即胸腰椎位置痛感为重度,10分则胸腰椎位置痛感为剧烈。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轻。

(3)临床指标:统计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消肿时间,同时检测术中出血量。

(4)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压疮、骨水泥泄露等。

(5)生活质量:通过生活质量调查(WHOQOL-100)量表进行评估,内容主要有生理、心理、独立等,还涉及到环境、信仰、社会等,由骨科内责任护士完成生理质量量表的整理,向患者家属进行生活质量量表的宣教,使患者在家属辅助下完成量表的填写,均有100 分,填写后由责任护士进行分值的统计,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椎体状态比较

术前,观察组后凸Cobb角为(13.98±2.05)°,椎体前缘高度为(68.42±5.04)%;对照组后凸Cobb角为(13.67±2.44) °,椎体前缘高度为(68.93±5.7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76、0.6423);术后,观察组后凸Cobb角为(5.25±1.03)°,椎体前缘高度为(89.22±4.01)%;对照组后凸Cobb角为(6.89±1.17)°,椎体前缘高度为(85.78±4.46)%,观察组后凸Cobb角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

2.2 2 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术前,观察组JOA评分为(11.35±4.99)分,VAS评分为(6.44±1.02)分;对照组JOA评分为(11.82±4.76)分,VAS评分为(6.35±1.23)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44、0.6943);术后,观察组JOA评分为(26.23±1.87)分,VAS评分为(1.95±0.87)分;对照组JOA评分为(24.04±2.05)分,VAS评分为(3.04±1.09)分,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

2.3 2 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8.22±5.01)min,消肿时间为(2.21±0.55)d,住院时间为(3.05±0.81)d,术中出血量为(16.88±3.53)mL;均短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59.61±5.87)min,消肿时间(3.94±0.69)d,住院时间(4.92±1.17)d,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的(35.21±6.94)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02、13.724、9.199、16.479,P=0.000)。

2.4 2 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 (1 例感染,无压疮及骨水泥泄露),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3 例感染,1 例压疮,3 例骨水泥泄露),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900,P=0.027)。

2.5 2 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理维度评分为(87.43±5.01)分、心理维度评分为(81.90±5.44)分、社会维度评分为(86.23±5.08)岁、独立维度评分为(84.44±5.72)、信仰维度评分为(85.61±5.32)、环境维度评分为(84.30±5.08)岁;对照组生理维度评分为(80.65±5.47)分、心理维度评分为(75.23±5.84)分、社会维度评分为(80.65±5.22)岁、独立维度评分为(79.13±5.36)、信仰维度评分为(78.42±5.95)、环境维度评分为(78.31±5.23)岁,观察组WHOQOL-100 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8、5.850、5.363、4.742、6.306 、5.751,P=0.000)。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较常见,此病在各个年龄层均为出现,年轻群体骨质状态较好,一般在交通事故、坠落等问题下会受到强烈撞击,胸腰椎无法承受如此高能量的撞击,即会出现该类骨折。老年群体发生此病的原因多是骨质缺失、外力撞击等,该群体骨质状态较差,骨折后常存在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情况,无法维持良好脊柱受力状态,常增加胸腰椎损伤程度[5-6]。胸腰椎对维持正常机体活动有关键作用,此类骨折位置较特殊,保守治疗要求各患者保持持续性卧床,防止椎体受到牵拉,但该方案无法对骨折具体情况进行观察,骨折附近碎块也无法得到有效清除,常有椎体愈合不良的情况,还容易损伤到脊髓内部神经组织,需经手术完成骨折复位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案使用频繁,此方案较成熟,通过在骨折位置做切口,可达到较高胸腰椎暴露效果,通过清晰的视野能观察到胸腰椎骨折程度,并能了解到骨折碎块情况,可将碎块彻底清除处理,并能恢复椎体位置,达到较好椎体矫正效果[7]。但其为观察骨折情况,常需扩大手术切口,还需剥离较多软组织,创伤大、出血多,还容易出现顽固性腰痛等问题,其手术创伤常降低生活质量,不被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广泛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逐渐成熟,仅需做出较小切口,将骨水泥通过小切口送入骨折位置即可,在骨水泥硬化后能发挥止痛、固定效果,可提高胸腰椎复位后的稳定性[8]。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后凸Cobb角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即经皮椎体成形术可增强复位效果,加快椎体功能的恢复。在开放固定手术方案中,需要将病灶进行全方位的暴露,虽能予以胸腰椎精准复位处理,但其创伤大,达到的椎体修复效果欠佳[9]。经皮椎体成形术则能避免上述问题,该手术实施过程中会使用骨水泥,该材质有低聚合温度、低流动性的特点,向骨折胸腰椎位置灌注后有发挥瞬时高黏度的优势,可有效减少骨水泥泄露事件,保证复位安全性。该手术所用穿刺器械直径较小,能预防局部血肿问题,减轻骨髓压迫,而且在骨水泥作用下可增强胸腰椎的抗压强度,恢复老年患者的椎体力学性能[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皮椎体成形术实施过程中能达到较好的腰椎功能恢复效果,还能减轻局部疼痛问题。在开放内固定实施过程中,会大范围剥离软组织,常损伤到病灶附近的神经组织,即使予以良好复位处理,也存在胸腰椎受损的情况,且疼痛问题较为严重,常产生顽固性疼痛等事件,对老年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11]。而经皮椎体成形术则有较高价值,复位手术实施过程中会经C臂机进行实施监测,在其辅助下进针并完成骨水泥的注射,可保证进针准确度,精准控制骨水泥灌注量,可改善塌陷椎体功能,提高椎体稳定性,对于畸形的胸腰椎组织也能达到较好矫正效果,而且骨水泥在病灶位置凝固后能加速痛觉神经坏死,减轻胸腰椎位置的疼痛感,快速恢复胸腰椎功能[12-13]。由于该方案无需将胸腰椎位置及附近的软组织等进行过度的剥离,可减轻机体损伤程度,造成的术后疼痛问题较轻微,多数患者可经少量镇痛药物达到较镇痛效果,机体舒适度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消肿、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孙家安等[14]的研究中,PVP组手术、住院时间为(34.27±5.83)min、(3.12±0.65)d,均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为(15.23±3.82)mL,均少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皮椎体成形术有较好价值,其手术创伤程度低。开放固定手术方案一般能达到相对理想的复位效果,但其切口范围大,需精准剥离软组织,以便将骨折的胸腰椎彻底暴露出来,该前提下即会造成手术时间长的问题,而且剥离、暴露因素下会增加出血风险,均会降低胸腰椎复位安全性,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危险性较大。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之有较大不同,该手术仅需做出小切口即可,无需剥离较多骨折椎体附近的软组织,骨折椎体暴露较少,能缩短染时间,且能控制出血情况,可降低复位风险[15]。较小创口仅需较短时间即可愈合,而且该手术在球囊辅助下能达到支撑保护机制,使骨水泥渗透率保持在较低状态,还能增强椎体高度调整机制,使其符合椎体复位需求,有效改善胸腰椎功能。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经皮椎体成形术安全性高,能预防各类安全问题。开放复位术顾名思义会打开骨折位置,创口较大,胸腰椎暴露范围广,会与空气有较多接触,为病菌入侵提供较好条件,而且较大切口会增加术后换药难度,极易发生感染问题。面对该手术较大的创伤,为预防伤口牵拉问题,常需在术后予以制动处理,在疼痛等因素作用下,患者对体位调整有抵触情绪,导致老年患者有一定压疮发生风险。经皮椎体成形术有较大不同,此类手术创伤小,提前进行球囊扩张能保持清晰视野,对椎体实施精准安全复位治疗,调整骨水泥强度、刚度后,能达到相对理想的椎体高度,可提高椎体稳定性,能预防畸形愈合等事件。此外,该方案创口小,骨折位置组织暴露范围小,不会使病灶位置与空气进行过多接触,可达到较好传染源阻隔效果,减少病原菌的入侵,有效预防感染问题,提高手术安全性,减轻各患者的手术创伤程度。面对开放手术活动受限、创伤大、恢复慢的特点,经皮椎体成形术展示出较多优势,可加快老年患者胸腰椎的恢复,有效改善术后疼痛问题,通过早期康复训练能预防各类并发症,机体不适感较轻微,可达到较好生活质量。

综上,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症少,不会造成较大手术创伤,能减轻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问题,还能恢复椎体功能。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球囊扩张法建立经皮肾通道的临床观察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研究进展
经皮器械复位法治疗难复性骨折8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