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吴方言融入语文课堂的教学路径

2024-04-22尤芊涵刘欣宇仲璇张博越尤月兰

三角洲 2024年9期
关键词:吴方言吴语普通话

尤芊涵 刘欣宇 仲璇 张博越 尤月兰

当前,文化自信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它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的表现,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吴方言作为苏南方言的代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它的传承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吴方言的教学路径为研究对象,探究如何将吴方言有机融入语文课堂中,以期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有益参考。

吴方言融入语文课堂的背景与意义

吴方言的衰落有种种原因,如历史发展的限制、推广普通话的需要、传播媒介的缺失、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研究该课题的论文也少之又少。

当前,中小学课标的主要指向都是让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即普通话。而吴语作为与之迥异的另一种方言,在语音、文字、语法方面和普通话都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当前以普通话为主导的语文教学对吴语的使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此外,吴方言融入语文教学是顺应学科教育变革的有力措施。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人文理念的渗透是语文学科教育变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语文教师要注重探索人文教育实践,吴方言承载的乡土文化能够很好地将人文教育理念与语文学科教学系统地融合。将吴方言融入语文课堂,不仅可以继承发扬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与家园意识,也可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目前,各地政府的吳方言保护有进展,许多地方政府展开了切实的行动来向年轻一代推广吴方言文化,如开设方言电视节目、建设方言语料库、开发方言地方教材、举办中小学“三话”比赛等,但成效并不显著。另外,真正做到将吴方言融入语文课堂的实践并不多,大多数教师都担心方言会对普通话语言体系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由此看来,吴方言对于语文教学到底有着怎样的价值,又应当如何发挥自身价值,仍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深挖。

吴方言融入语文课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许多内容都潜藏着吴方言教学的价值。不管是古诗词、文言文、故事,抑或是戏剧甚至是吴方言地区作家创作的散文、小说,还有低年级学段的故事、童谣、儿歌、识字,都可以成为吴方言融入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

一、古诗词教学

吴语的语音对应了古汉语韵书《切韵》和《广韵》。其声母继承了唐宋三十六字母框架体系,保留了全部浊音,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部分地区保留尖团音分化。而吴语声调继承了中古汉语整齐的四声八调,其保留了普通话中并不存在的入声。因此,吴语具有丰富的音韵学内涵,是指导古诗词教学极为合适的选择。

第一,感受韵律美

由于时代的演变,音韵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改变,这就造成了古代音律与普通话的发音的诸多不同,因此,许多诗词用普通话朗诵出来似乎缺乏韵律之美。而吴语保留了许多古音,在部分古诗词的教学中若使用吴语朗读,便能够较好地启发学生发现诗词的韵律,还原部分古音。

如王勃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吴语“人”读“ning”,与“邻”合韵。再如杜牧的《山行》,吴语部分片区的“斜”读“xia”、“家”读“ga”, 读起来还原了古音,朗朗上口。又如刘禹锡的《石头城》,高淳话里的“回”读“hai”, 就更合辙押韵了。

此外,张九龄《感遇》中的“洁”“节”“悦”“折”都是押声押韵,而用普通话朗读则不押韵了。

第二,感受意境美

清代桐城派文人刘大櫆提出了“因声求气”的思想。“声”指节奏、音调的平仄、押韵,而“气”指的是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朗读来感受诗歌文字的韵律,把握作品的精神实质,这是一种通过朗读来理解文本的教学方法。汉语中节奏变化的意义不仅仅是语音或形式上的,更是直接与意义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韵律象征着内容。用“吴音”朗读古诗,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古诗意境,读懂古诗内容。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古诗的前四句就可以有机将吴方言融入教学中。这四句诗若用普通话念,押韵的字“折”和“雪”“来”和“开”并无特别之处,但因为吴语保留了大量入声韵,用吴语来念,诗头两句的“折”和“雪”读起来就非常急促,而后两句的“来”和“开”读起来则较为平易流畅。急促和流畅之间的变化形成了对比,从语音上暗示出冰天雪地与春暖花开这两个世界的转变和分野。

二、戏剧教学

自古以来,吴地人才辈出,孕育出许多有名的剧作家和戏剧形式。昆曲是以昆山腔演唱的传统曲艺,具有悠久的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是吴语最为耀眼的艺术形式之一。吴语作为戏剧的语音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情境中。吴语自身的语音特质使得声音听起来绵软温柔,遂被称为“吴侬软语”。这种特性对于呈现才子、佳人等偏向高雅的角色非常合适。对于一些较为文雅的唱词,学生也能够领悟到意境之美,感受主人公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戏剧文本,通过体悟戏剧与教育戏剧两种形式,从欣赏到实践两个层面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第一,体悟戏剧

部编版选修教材《中外戏剧名作赏析》中囊括了《牡丹亭》这一剧本。《牡丹亭》是昆曲中的重要剧作,昆曲版《牡丹亭》的演出是其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之一,大大提升了这部作品的知名度。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昆曲片段让学生体悟昆曲的韵律、服饰、舞台之美,借此了解吴语的主要艺术载体,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第二,教育戏剧

戏剧具有文学性和戏剧性,戏剧语言以对话为主。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 D I E)是运用戏剧手段于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方法。不管有没有昆剧版本,戏剧都可以通过二次改编演绎,进行教育戏剧的实践。对于表演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与口语表达能力;对于编剧,锻炼了学生二次改编剧本的写作能力;对于观众,可以邀请学生即兴评论,提升鉴赏能力。在实践、改编、鉴赏中,有助于全体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吴语、运用吴语。

三、文言文教学

第一,理解文言文词汇

文言文这一文体囊括了许多古代的词汇,部分词汇在现代的吴方言中仍有使用。若用普通话来理解或许有些困难,而联系起吴方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高淳话的一些词语带有文言性质,如人死了叫“过背”就源于古汉语,西晋李密《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就是一例。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存在许多古今异义的例子。如“汤”字,古代汉语含义为“热水”,如《两小儿辩日》中“及其日中如探汤”的“汤”。在现代汉语中“汤”更多指的是菜肴的一类。但在吴方言中,“汤婆子”是一种保暖的器物,这个“汤”就是“热水”的意思。这个器物,在红楼梦中也有所提及。

第二,体悟特殊句式

在语法上,吴方言有许多宾语前置的主谓谓语句。当句中的主语是人称代词时,常会将受事宾语放到谓语之前,比如将“我吃过饭了”说成“我饭吃过了”,将“你给我张纸”说成“你拨张纸头我”,这些吴方言的句式和课本中的倒装句式相似,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熟悉方言的句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课文中的“宾语前置”这一现象。

四、散文与小说教学

对于吴方言作家的散文与小说,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加以补充背景资料,以便把握作家風格,形成“共鸣”。

第一,理解方言词汇

鲁迅的散文和小说中就有很多绍兴方言,如《祝福》中的“气力”“魂灵”就是吴语中典型的词汇次序颠倒但词义不变的现象。鲁迅认为作家应该“博采民众的口语”,他认为往往警句、名言、插科打诨的机灵话,都出自“下等人”的土话中。方言在小说中的使用,使得文章雅俗谐趣,灵动生机兼备,摹人状物细腻而又准确,十分形象。因此,品读作品的读者便能通过话语与语词,感受作品描述地方的风情及文章内容的深意。

第二,深入课文情境

教师还可以请同学们用绍兴话朗读课文,以便更好地进入情境中。《红楼梦》文白夹杂,集齐了苏北、常州、南京、北京等地的方言,方言给文字带来了无限独特的风味,了解方言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宝玉轻轻地走到跟前,把他耳上戴的坠子一滴,金钏儿睁开眼”,这句话中,“滴”为吴语方言,入声字,韵母拖长音,义为“摘”。如若把方言“滴”换成“提”“拽”等字,便失去风味、黯然失色了。吴语地区的人读到这个词的时候,能反复品味、咂舌称赞,而不懂方言的人便很难品出意味来。

五、故事、儿歌、童谣教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纳了多种类型的故事,涵盖了童话、英雄、名人、寓言、神话等丰富内容。此外,低年级还囊括了一些儿歌以及语文园地里的童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灵活选择相应的篇目进行教学。

用吴语朗读这些课文,能更加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这种体验,对于生长在吴地的小学生而言,尤其容易引起共鸣。

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进行吴语范读,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感受吴语的韵律之美;或者指名读,让学生轮流朗读,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举办吴语诵读会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诵读会,学生可以在欣赏课文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朗读技巧和表现力,进一步提高对吴语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六、用方言指导认读教学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许多同音字,低学段学生在识字与写字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混淆。而部分同音字在吴语中发音并不相同。通过吴语来提示、区分现代汉语中的同音字,可以帮助学生区分现代汉语同音字的不同字义。例如,“做”和“作”在普通话中是同音字,但在吴语中不同。还有“角”和“脚”、“小”和“晓”等。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有效区分现代汉语中的同音字,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准确率,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区分吴语和普通话,避免混淆两者的使用。

吴方言融入语文课堂的原则

一、依体而教

文体有各自不同的含义和特点,文体的差异决定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文本来确定教学价值、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不同的文体有各自特点,吴方言融入语文课堂也不止有千篇一律的“万能公式”。因此,我们需要尊重文本的差异性,做到依体而教,明确不同文体有机融入吴方言教学的不同路径。

二、有机融入

掌握普通话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当今的教学都是以此为导向的。因此,吴语应该作为语文课堂的次要内容有机融入,而不应生硬地与过去长期实行的以普通话为主的语文教学割裂开来,使语文课堂变成专门实行方言教育的“方言课”。吴语与普通话并不是对立关系,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和谐共生。

三、关注非吴语母语者学生

随着人口流动迁徙,吴语地区出现了部分非吴语区学生和老师,这给教师教学吴语与学生接受吴语造成了一定困难。一方面,非吴语母语者教师要身兼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主动学习吴语;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课堂中吴语的难度与容量,采用重复、强调、加字幕等方法使吴语部分易于接受与记忆。

将吴方言有机融入中小学语文课堂是一种有益的教学路径,在吴方言遭遇危机的背景之下,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同时,通过有机将吴方言融入不同文体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且提升了课堂趣味性,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适当引入吴方言元素,让学生感受方言的魅力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

尤芊涵,女,江苏省苏州市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刘欣宇,女,江苏省靖江市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尤月兰,女,江苏省苏州市人,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小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学科语文。本文系202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般项目“吴音无虑——文化自信视域下面向江苏吴语区小学生的方言科普教育平台开发”(XJDC20231030022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吴方言吴语普通话
论母语方言在日语语音学习中的正负迁移作用
——以吴方言为例
浅谈吴语方言生存现状及其传承保护
——以浙江地区为例
吴语传播现状调查分析与传播手段的创新
莫让方言成绝响
——刍议吴方言建档的必要性
吴语闲话(之四)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吴语闲话(之三)
吴方言使用区间日益缩小,传承问题已刻不容缓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吴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