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劳动教育新模式探索研究

2024-04-22周文财李丽韩冰源刘冉冉孙炜

时代汽车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新模式产教融合

周文财 李丽 韩冰源 刘冉冉 孙炜

摘 要:在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推进应用型工科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建设,是提升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建设质量的重要改革措施,是落实国家五育并举的全方位建设方针,对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深刻意义。本文以江苏理工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载体,以新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自身优势以及特点,阐述现阶段汽车专业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诸多问题,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新模式,以期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发展,推进五育并举的深层次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 汽車服务工程 劳动教育融合 教学新模式

2018年9月,习总书记在出席全国教育大会过程中再次强调,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与劳动意识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继续弘扬和进一步发展[1]。两年后大会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更是表明从中小学开始培养正确劳动观念的重要性,同时也进一步说明针对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探索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同时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工科院校与企业合作趋势日益显著,在新时代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发展背景下,高等院校能够更为有效的利用自身特色,与汽车企业共同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平台,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更为科学合理地培养大学生新时代劳动观念与劳动意识,有利于在帮助大学生提前认知新时代背景下汽车企业工作环境、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为产业相关企业建立相应的高质量人才库,实现校企双赢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在高校育人过程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1 产教融合背景下劳动教育模式探索重要性

1.1 劳动教育模式探索研究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低迷趋势的发展,我国汽车行业面对的经济形势依旧相当严峻。2022年的国际经济形势主要表现为主要国家经济持续低迷、金融市场间歇性动荡等特征。面对经济下行趋势加剧的现状,加快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逐渐成为高等院校的工作重心[3]。由2022年就业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本年度的高校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1076万,今年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巨大、找到理想工作尤其困难的就业窘境。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形势面临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下降、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对我国传统汽车制造业市场造成非常深远的影响。在信息技术革命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的劳动需要被赋予了新一代的创新内容,由此需要在劳动教育中更多地融合汽车专业教育新内容,进而使劳动教育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与树立更为贴近新时代的劳动观念。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进劳动教育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将更有利于从事汽车行业的毕业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现阶段的就业竞争新形势[4]。

1.2 “劳动教育+专业教育”改革探索是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应用型本科院校担负着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使命[5]。然而从我国高校建设发展来看,我国高等院校的汽车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往往更偏向于知识技能的教授,相对而言对劳动教育融合问题往往选择忽视,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专业教育与汽车行业劳动教育分离的现象[6,7]。在产教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上的高质量教育焦虑问题逐渐蔓延至泛滥,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广大群众对社会分工、劳动的价值、劳动者的态度存在着一定的认知与意识偏差。随着国家与社会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加强劳动教育力度、培育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逐渐成为新时代高等高校培养全方面、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将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以相对应的产教融合形式融入汽车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树立更贴近新时代汽车企业需求的劳动观念,在新型的劳动教学过程中提前适应新时代的汽车行业劳动环境与提升劳动技能与素质,培养尊重普通劳动意识,提前培养和提升新时代劳动精神[8]。

2 应用型工科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劳动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必要的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理论基础支撑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主要高校针对传统汽车专业劳动教育的不足,进行了多样化的改革实践尝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开设汽车行业相关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周等。不难发现,在劳动教育改革内容上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的汽车行业劳动观念,较少的融合新时代汽车科技操作技能与知识,导致无法有效地发挥劳动教育对新时代学生的教育培养作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高校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劳动观念的教育价值与意义。因此作为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如果开展劳动教育改革仅仅只是停留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表面功夫或者只是空喊口号的层次上,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教育教学规划和专业性的课程知识融合,是很难满足新时代汽车企业的劳动教育需求[9,10]。

从整体上看,现阶段我国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劳动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劳动教育形式过于死板、缺少融入汽车服务工程相关新技术与企业技术认知、以及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程度比较低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学科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方法上,劳动教育课程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依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无法实现有机融合达到提升学生劳动意识的目的。尽管很多相关院校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育中充分重视教育实践与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与项目,如开设技能实训课程、建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验中心、实训基地等,以及学院牵头带领学生到不同汽车企业中去实习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教育教学的经验,但对参与的学生来说,专业课学习的功利性价值始终占据根本性的主导地位,对劳动教育内容接受情况依旧不容乐观。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方法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2.2 院校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融合新模式意识相对淡薄

随着新时代产教融合趋势愈发显著以及新兴产业不断发展,未来汽车行业对高质量、高素质综合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长,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已经很难满足新时代培养社会人才的紧迫需求,在劳动教育上体现尤为明显在传统教学模式主导下,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水平、自身认知定位水平与企业、产业所期待的人才能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大量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难,就“好业”更难的现象。近些年,随着国家对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投入了很多资源,主要包括财政经费倾斜、高端人才引进、先进实训基地建设、多元化校企合作方式与特色化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等举措,这些措施方案在引導学生高效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通过增加学生在汽车企业实践机会增强了学生对汽车产业就业的最新认知。这些现象不仅映射出了当前高等院校劳动教育新模式改革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同时也为劳动教育新模式融合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3 产教融合背景下劳动教育模式探索重要性

3.1 促进汽车服务专业教学与劳动教育新生态的深度融合

为了培养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劳动素质,树立新时代汽车行业劳动观念,促进劳动教育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教育融合发展,必须在整合专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深度融合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对传统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以解决劳动教育的相对隔绝化、零散化等现状难题,有必要在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切身实践现阶段自动化、智能化技能手段和劳动过程,进而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与劳动习惯,实现真正意义的劳动育人的教学目标。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应用型本科高校不仅需要将学生进行集中式的汽车企业劳动教育实践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同时也需要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不断融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最新、最前沿的汽车企业岗位知识与技能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渗透专业领域最新的劳动科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汽车行业技能实践亲身体验机会,丰富学生劳动理念,帮助树立新时代劳动精神意识,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也有必要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特色,在专业课程设计阶段科学地融入新时代劳动科学知识,将劳动精神塑造内容逐渐渗透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案设计等专业课教学过程当中,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多元化校企合作实践活动让学生紧紧抓住新时代企业的劳动需求,解决专业课程教学中只注重知识技能传授,而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问题,探索新型“专业教育+劳动教育”融合教学新模式,科学有效地将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传递给学生。

3.2 专业劳动教育内容与汽车产业人才劳动观念需求的统一

结合历年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就业数据以及企业岗位调研数据可以发现,目前我国主流的劳动教育模式与新时代产教融合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的隔阂,两者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科学地融合,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进一步发展延伸。对于未来汽车行业的从业者,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企业参观学习、岗位实习等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形式,同时还需要结合汽车产业企业最新技术以及岗位职能发展情况,对专业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11]。但是现阶段主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模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往往课程形式单一,缺乏丰富的劳动实践平台和岗位实践机会;其次,传统的劳动教育模式通常只是进行填鸭式的知识教授,对于劳动教育这门科学课程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地理论实践内容,进而导致缺乏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最后,传统劳动教育模式的授课者往往为脱离当前社会企业环境与市场的学者型教师,对于当前汽车产业最新发展以及汽车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必要的认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在探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劳动教育课程新模式的过程中,有必要促进劳动科学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首先,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合劳动科学教育的内容,为学生带来最新的行业劳动环境资讯。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不断引入汽车产业最新技术岗位的劳动科学教育内容,积极引导师生讨论研究新时代劳动理论,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劳动教育新模式产生的教学效果与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与教学方式方法密切相关。因此,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教学模式对专业老师的要求更为严苛,要求教师必须要时刻紧跟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紧盯领域最新前沿动态以及企业技术岗位最新资讯,并将这些知识化为劳动教育元素无声的融入到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当中。

4 结语

现今,智能驾驶技术、物联网技术、车路云共享技术等新时代技术崛起,同时带来了社会产业的深刻变革导致新时代汽车产业的劳动模式正在经历巨变。本文以产教融合为背景,依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秉持树立正确劳动观理念,全面推进课程劳动教育的融合建设;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经验及成果,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及教育实际,确立劳动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及思路;深入研究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优势特色,结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劳动教育融合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实施路径。除了劳动教育文化学习以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应该充分发挥学校平台优势,更深层次的挖掘校内外,特别是学校合作汽车企业的劳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汽车行业最新的技术岗位劳动实习平台与机会,提升学生的行业认识,完善其新时代劳动认知,培养新时代劳动精神,提升其走进社会所需的综合素质能力。

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立项课题“OBE视域下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无编号);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2021年江苏理工学院校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项重点项目“OBE理念下的《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11610912121);2021年江苏理工学院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汽车服务工程”(11210912110);江苏理工学院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11610912307)。

参考文献:

[1]胡芳,杨月荣.习近平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全过程的价值意蕴、现实困顿及路径突破[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2,22(04):43-48.

[2]时梦,吴学东,桂运奇.习近平劳动观生成的时代背景、逻辑路径和价值意蕴[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8):7-10.

[3]李岁月.习近平劳动观的理论蕴含及其时代价值[J].学术探索,2022(08):16-22.

[4]刘向兵.高校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三个原则[J].教育家,2022(19):46-47.

[5]赵帅,刘铀,李昆太等.开放式教学法在“劳动教育”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8(02):86-88.

[6]张小顺.应用型本科工学类专业劳动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建设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1(09):58-63.

[7]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2):73-77.

[8]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40(01):21-26.

[9]胡君进,檀传宝.劳动、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重思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的内容与特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2):40-45.

[10]徐长发.新时代劳动教育再发展的逻辑[J].教育研究,2018,39(11):12-17.

[11]檀传宝.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人民教育,2018(20):30-31.

猜你喜欢

教学新模式产教融合
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调整视野聚焦点 构建课堂新模式
基于“人生艺术化”理论的《艺术导论》教学新模式初探
以创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教学新模式探讨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