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党建工作的实践逻辑

2024-04-22康娜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

康娜

摘 要:高校黨建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是更好担负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障。高校党委必须充分发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机制优势、能力优势和文化优势,统筹处理好党的领导与行政领导、民主与集中、自我革命与监督考核、决策与执行以及价值引领与行为引导之间的辩证关系,不断推动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优势,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关键词: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基本功,推动内涵式发展取得新突破。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1]加强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推动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才能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优势,更好担负起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发挥政治优势:处理好党的领导与行政领导之间的关系

高校党委领导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党委的政治驾驭权和管理决策权,是为实现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一定程序行使权力的动态过程。[2]高校党的领导与行政领导之间是唇齿相依、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校园政治生态向善向好,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繁荣发展的能力。

1.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利于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全面领导在高校治理中居于统领地位。现实中,若党委书记独断专行、过度控制,则容易挫伤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性,产生“以党代政”或重复决策、机构冗余、效率低下等问题。反之,如校长高压强势、越俎代庖,则会削弱高校党的建设,不利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因此,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应带头增进班子团结,健全经常性沟通机制,在全面从严治党与依法治校、思想引领与改革创新、把关定向与统筹推进、凝心聚力与谋划落实等方面汇聚合力,使领导个人和班子集体在党政融合发展中职责更加明晰、协作更加深入、成效更加显著。

2.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是要强化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和行政负责人的融合意识,抓好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伟大建党精神浸润广大师生,增强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思想自觉。二是要不断提升融合能力,推动党务干部和业务干部交叉任职,实施干部治理能力专题培训,教育引导党政干部更好把握学校中心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重点任务之间的结合点、发力点。三是要不断完善融合机制,健全各级党政负责人协同会商机制,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制定实施深度融合任务清单,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向全面融合、向深度融合、向有效融合发展。

3.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校有机统一。坚持依规治党,是为了确保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依法治校,是为了合理化解各种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二者在本质上都是把法治思想作为基本准则,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党委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顾问专业支持”的法治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普法普规普纪教育,推动经验型管理向规范治理、科学治理、高效治理转变。要构建以党内法规为准绳、以大学章程为根本、以具体制度为依托的内部制度体系,以依规治党保证学校党的建设活动有序推进,以依法治校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者有机结合共同构建以法治腐的制度防线。

发挥制度优势:处理好民主与集中之间的关系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能够形成团结统一的坚强集体的制胜法宝,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坚持民主集中制,不仅有利于增强校、部(院)两级领导班子的和谐团结和安全稳定,而且也有助于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优势。

1.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正确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各级领导干部既不能用个人主张替代党组织主张,也不能用个人决定替代党组织决定。一方面,要坚持集体领导,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制度和集体决策会议制度;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群众工作,尊重少数人意见,完善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教授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学校学术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意见。要激发共青团、各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发挥作用,织密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情感沟通网,健全师生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2.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相结合。民主集中制反映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学校党委与二级组织、基层党支部与党员个人、学校各级党组织与群团组织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看待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政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定位。二是要完善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对重要问题和重要事项要在决策前充分沟通,特别是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在政策出台前做好合法性、合理性分析验证。三是要不断健全二级党组织书记和行政负责人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加强校、部(院)两级沟通协调,及时传达学校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措施和重要决策事项,聚焦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对策研讨,确保教学科研管理等任务高质量完成。

3.坚持维护团结与坚守原则相结合。当前,在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下,各高校的事业发展既面临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也面临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更大挑战。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经历爬坡过坎,也必然会带来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学术合作关系的重构。历史证明,党的组织体系是在解决矛盾、化解风险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必须直面现实挑战,充分运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利器,秉承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在自我革命的实践中维护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

发挥机制优势:处理好自我革命与监督考核之间的关系

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只有坚持刀刃向内,以自我革命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清除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才能推动党的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1.扛牢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是政治责任,是赋予学校党委和各级“一把手”的重要职责,只有落实落细主体责任,才能从根本上履行好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职责使命。一是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贯彻落实到学校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健全“大党建”工作格局。二是要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机制为重心,以拧紧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链条为抓手,将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学校事业发展谋划、部署、推进、考核、问责全过程。三是要把围绕中心工作抓落实的具体成效作为检验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尺,确保党的领导在学校治理中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

2.构建规范高效的协同监督体系。一是要不断健全完善由内向外的自我监督机制,推动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对分管领域党建工作的指导,善于从业务流程不规范、制度执行不严格中发现责任落实问题,从“表现在基层、根子在学校”的问题中查根溯源。要加强责任主体对科研经费、师德师风、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以协同监督提升效率,以健全制度防范风险。二是要坚持用好群众监督这把利剑,坚持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伸长预见风险和预防问题的“触角”,常态化收集整理广大师生群众对学校党委工作举措、进展、成效的意见建议,确保学校党委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领导权力。

3.完善党政同责双向考核机制。责任落实离不开监督考核,考核是推动责任落地见效的重要手段。一是要着力建立完善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体系,紧密围绕“为谁考、考评谁、谁来考、考什么、怎么考”,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落实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等工作实绩作为评价依据,强化党建工作考核的“风向标”作用。二是要积极探索建立包含工作量、占比额、贡献率、进步值等在内的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多角度综合评价党的建设工作质效,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党建与业务工作。三是要将双向考核结果体现到绩效评定、干部任用、评优评奖等方面,实现奖优罚劣、激励担当的目的。

发挥能力优势:处理好决策与执行之间的关系

高校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以“讲政治”为第一准则。立足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谋大事、作决策、抓落实,是高校党委和各级领导干部发挥能力优势,不断提升“政治三力”的具体表现。

1.以提高政治判断力为切入点,把牢科学决策的政治方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必须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把握好党的教育方针的精髓要义,自觉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从纷繁复杂的国内外教育发展局势中,精准识别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规律和本质,处理好事关学校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当好关键引领,尽到关键责任,深刻把握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规律、新形势,带头从政治上分析研判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要做到心明眼亮、立场坚定。

2.以增强政治领悟力为关键点,提升科学决策的能力水平。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科学是彰显学校党委决策部署权威效力的前提,是推动党委重要决策执行有力的保证。高校党委的决策过程,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實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过程,是政治执行力的具体表现。这就要求党委领导班子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积极践行教育的“四为服务”,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提高用政治思维观察和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治理能力。要把支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视为己任,奋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在教育资源的统筹使用中做好利弊分析和利益权衡,做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决策。

3.以提升政治执行力为落脚点,增强科学决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没有执行的决策就等于失去了决策的效力。判断一个领导班子的能力强不强,既要看集体决策的质量,还要看决策执行、督办执行的效能。要强化对决策落实的督查督办,既要抓领导、又要领导抓,既要督进度、又要督结果。要完善督办工作台帐、情况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注重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要把督查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基层在决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矛盾,制定解决方案。凡是决策执行中须做重大调整的,应规范流程进行二次决策,确保决策不失误、进程不延误、信息无错误。

发挥文化优势:处理好价值引领与行为引导之间的关系

高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孵化器,是推动主流社会思潮传播的中坚力量。文化育人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应然所需,价值引领是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实践抓手,二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对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自我”赋能。一是要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把坚定师生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提升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政治自信和历史主动。二是要奋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积淀而成的文化自觉,将伟大斗争精神融入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三是要弘扬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领导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学生,在文化交融中讲好中国故事,在文化对比中提升文化认同,更好展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文化力量。

2.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将“小我”融入“大我”。“大我”的价值提升不能脱离于“小我”的价值贡献而存在,而“小我”的价值实现又有赖于“大我”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全国人民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其本质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体与集体、自我与社会的价值关系问题。[3]从个体层面看,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将理想信念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把对个人梦想的追求融入到广大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中。从学校层面看,要着力完善大学文化精神体系,丰富文化建设载体,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巩固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精神追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精神的文化内核。

3.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中追求“无我”境界。“无我”是一种情怀、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承诺、一种担当,是党员干部修身立德的价值标杆。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们党反腐倡廉经验的科学总结。一是要将廉洁文化作为理论武装的必要内容,教育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名利面前修炼“无我”的心态,在奉献之中坚定“唯民”的信仰。二是要将干部纪律建设与廉洁文化建设结合,创新警示教育形式载体,聚焦“关键少数”因材施教,在形成震慑的同时推动警示教育精准滴灌。三是要在深化群众路线中彰显廉洁文化效能,引导党员在个人利益与大局利益发生冲突时,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涵养“无我”之境。

本文系北京高校党建难点项目支持计划“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落实机制研究”(项目编号:8Q7909902021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23-06-03(1).

[2]洪源渤,张可荣.高校“党委领导”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8):82-83.

[3]骆郁廷.“小我”与“大我”:价值引领的根本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2):64-74,149.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改革与发展规划处、一流学科建设办公室、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