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助官微当天解决”,这样的服务再多来点

2024-04-22熊力

廉政瞭望 2024年4期
关键词:王女士服务型政务

熊力

近日,“女子上午求助省厅官微,下午专家就來了”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因父母养殖的沼虾出现大量死亡,王女士3月25日通过“浙里办”APP找到了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午8点留言寻求帮助,小编一番“牵线搭桥”,下午便有专家电话联系了她的父母进行远程指导,三天后还专程赶到现场指导,顺利解决问题。王女士激动地码了一条长文,实名点赞浙江省政府急群众之所急,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强大与务实,引来了无数浙江人共鸣。

记者发现这并不是浙江政务服务第一次火出圈。在行政服务大厅里设“跑一次没办成兜底窗口”,还将“浙里办”“玩出了花”,玩出了凝聚力。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全国各地深入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基本开设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政务新媒体,通过线上方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但长期不更新或是内容质量浮于表面、质量差、纯靠堆文章篇数,只建不管从而沦为“僵尸号”的“数字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往往更让群众反感。

记者的一位朋友曾在一官微专门提供的留言板提问,时隔半年仍未得到答复。但在王女士的文章下,一网友留言说,自己的母亲家里种了棵枣树,出现问题后给浙江省农业农村厅随手发了消息,没想很快接到专家电话,询问在哪里、亩产多少、存在哪些问题,得知“只有一棵树”,专家还是进行了认真解答。两相对比,高下立见。当然,前提是,群众的诉求也得合理合法,避免浪费公共资源。但即使是很多合理的普通诉求,也面临平台易找、问题难解的局面。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回应王女士的点赞表示:“这是对我们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一个鼓励、一个鼓舞。我向大家保证,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工作人员专家,工作岗位一定是在田头、在池塘边。”

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建设好服务型政府,也许浙江省打通线上线下的做法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打造一个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平台,需要平台做好“政府喉舌”输出优质政策信息,长出“耳朵”倾听群众急难愁盼,伸出灵活“触手”及时高效解决群众问题,让群众“线上一网通办”。这需要政务系统提供全面实用的平台,“活人”运营的政务新媒体,及时协调、效率第一的小编,把群众事当自家事的专家,还有当地政府给予的强大支撑,缺一不可。

平台只是一个载体,建设服务型政府,关键需要政府体制机制的保障,如何管权放权,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以及调动队伍积极性、主动性,这些工作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础保障。记者注意到,近日有地方推出“公务员及时奖励办法”,浙江省在2019年便已试行,这类办法坚持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激励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彰显了政府建设久久为功的努力。

这些出圈案例其实多是小事,并不需要有多复杂的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地方及其工作人员拥有“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因为一件小事背后往往是政府与无数工作人员默默无闻持之以恒的坚持与付出,“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群众就一定会看见。

猜你喜欢

王女士服务型政务
贴心的“健康日历”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捅破“窗户纸”,癌症不可怕
司机摸女乘客腿:就想知道裤子上有洞冷不冷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