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标性建筑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影响

2024-04-22李梦冰

三角洲 2024年9期
关键词:建构国家建筑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我认知和其他国际公众对其整体认知或评价的集合体,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反映了该国的社会地位、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它不仅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被视为国家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之一。它不仅仅代表着一种国际视野,也是国家影响力的重要体现,甚至是汇聚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精神旗帜。显然,为了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国家形象的建构是至关重要的。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华诞之际,我国建成了著名的“十大国庆工程”,其中包括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全国农业展览馆、华侨大厦、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北京火车站、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北京工人体育场。它们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建构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展示出了当时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时代风貌。

“十大建筑”的发展简况

195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10个年头。为了向国内外展现10年来新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的成就,并配合当时首都规划改造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建设“国庆十大工程”为新中国献礼。

在1958年9月至1959年9月的这段时间里,“十大建筑”从动员、筹建到决策、设计、突击攻关再到最终建成,一气呵成。包括北京市委的动员、整体方案的创作与竞标以及会堂风格的确定、工程备料如何从混乱走向统一的历程、物资专供的严格要求以及物资出现挪用浪费乱象及其整治措施、建筑的组织管理、群众运动下的鸣放、技术革命、竞赛,军事思想精髓在施工中的“移植”等,无不彰显着党中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批“十大建筑”的重视。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物不仅能够反映出当下的文化氛围,更能够展示出建造者的思想和情感。参与设计的成员囊括北京34个设计单位和全国各地专家30多位,共同为这一工程提供了超过400个方案,齐心协力建成了北京这一总面积高达63.7万平方米的标志性建筑群,其设计、施工以及建造技术均达到了当时的顶尖水平。

在这“十大建筑”中,人民大会堂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人民大会堂一直以国家最高政治活动中心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客观地说,人民大会堂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政治符号。它不仅使北京传统南北中轴线的格局得到加强,而且为展现新政权在国内外的形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其建造过程基本笼罩在政治的光环之下,被赋予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不断在政治的浪潮之中翻涌。

对于国家、民族而言,建筑物不仅仅是记忆的容器,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蕴藏着那个时代的精神、人民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迄今为止,北京“十大建筑”的评选活动已经举办了4次,分别为20世纪5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009年。十大建筑评选盛事是北京建筑界的一项重要传统,它不仅展示了北京的城市特色,也是北京城市发展和地方文化变迁的重要见证,并且随着时光流逝,这些建筑会凝固成为一种文化与精神的符号,源远流长。

“十大建筑”与国家形象建構之间的关联性

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项目,20世纪50年代的“十大建筑”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物,更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承载着国家的历史和未来的希望。建筑物的建造、完工及其独特的时代特色,不仅是展示新中国工业化成就的重要窗口,更是一张代表中国近现代工业水平的名片。由此可见,地标性建筑与国家形象建构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现代建筑是一个过渡、逐渐成长的时期。它不仅是一个学习西方先进建筑思想与技术的过程,也是一个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过程,是我国的建筑与世界接轨并开始逐步走向成熟的开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在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国内国际的总体布局里到多维发展的构建格局里,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构中国国家的高超智慧和战略布局,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为新时代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首先,这些建筑作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生政权在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无论是从选址还是从设计理念来看,这些建筑无不彰显出新中国的大国气派和风格。例如,人民大会堂的穹顶曲线流畅自然,寓意深远;民族文化宫的外观造型独特新颖,富有动感等,这些建筑物本身就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一部分。再者,这些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例如,人民大会堂自建成起便承担了多次大型会议、展览、文艺演出等国际交往活动,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之一。同时,在这一时期里中国近现代建筑从对先进的西方建筑方式逐渐从照搬、模仿到借鉴与结合,再到融合中国元素进行再创造。不但建筑类型、设计方法和风格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乃至城市的建造和规划上也有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中国的建筑逐渐走向了现代化的道路。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历史事件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为建设良好大国形象添砖加瓦。

“十大建筑”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深远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塑造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实施国家战略的关键,它既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实力,又可以提升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声誉和影响力。20世纪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作为那个年代特定的地标性建筑,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具有深远意义。

一、“十大建筑”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的重要理论意义

第一,有助于丰富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理论框架。建筑物不仅能够展示当时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还能够揭示当时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以及文化氛围。与我国“文物保护”中记载的古老建筑以及一些近代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现今的大量现代建筑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或遗忘。北京“十大建筑”作为中国现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建设,并在1958年10月完工,于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0周年落成,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现代建筑的开端,更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此,开展20世纪50年代“十大建筑”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影响研究,有利于完善已有的相关理论框架,进而推动国家形象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第二,有助于从民族形象建构角度展示新中国的国家建构。20世纪50年代的“十大建筑”在整体的风格上体现了民族特色,是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性建筑”,展示出了那个年代的独特风格,是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它们不仅体现了现代的设计理念,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民族性建筑”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与骄傲,尽管存在着关于其表现形式的分歧,但这并未削弱它在中国现代建筑艺术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因此,“十大建筑”是一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的杰作,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典范之作,承担起了维护国家象征和凝聚国民情感的作用。

第三,有助于从历史观角度探寻那个时代和文化的记忆。现今,建筑公司凭借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充足的原材料,在几个月内速成一座建筑物不费吹灰之力。时间倒退到60多年前,材料相对紧缺,技术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北京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建成一系列质量良好的建筑,应该算得上奇迹了。“十大建筑”不仅充分展示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变化,同时,这些建筑又承载着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记录着那些难忘的岁月,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指引。将国家形象建构研究置于具体的时代场域中,借助时代记忆的方式固基国家形象认同,有利于大力培育社会成员国家形象意识,更有效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二、“十大建筑”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一,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外化和国家形象的传播。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大建筑”等国家形象工程很大程度上构建了当时中国的国家形象,也是中华文化的外化体现。当前,“十大建筑”国家形象工程的保护,不仅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展示和提高中国的国家形象。将“十大建筑”这一成功案例与相关理论研究结合起来,深入分析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化路径,从而为未来的国家形象工程提供符号选取和形象传播的有效建议,有助于保护、传承和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出构建国家形象的高质量的内容,使得国家形象的传播更加容易被国内外受众所接受。

第二,有助于为长期建设国家形象这一伟大工程添砖加瓦。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可以被视为一场形象之战。尽管尚未出现一个明确的、能够概括全球共同认可的国家形象的标准,但各方仍在努力提升其国家形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层一直高度重视国家形象战略的重要性,不断深化改革,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形象,为国家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此同时,建立起优秀的国家声誉,不仅能够提升全体公民的自豪感、团结精神,也能够让一个国家更加积极参与外交事务,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和实现其外交愿景提供支持。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它不同于政治手段或外交活动,它是通过实物的方式,向全球的游客们直接呈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建筑、民俗等文化,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和亲身体验,使国家形象的传播更有渗透力,使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得到更多的认可,从而促进中华文明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美誉度的国家形象。

第三,有助于反思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与新时代国家形象建构。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当今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追求利润最大化已成为商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时代变迁中,我们都无法抵抗其影响。由于许多20世纪中期至七八十年代建成的现代建筑被广泛地安置在城市中心,且已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从而引发了现代建筑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紧张关系。20世纪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的建成标志着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反映出当时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品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近现代建筑也面临着保护和改造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现代化进程中谨慎思考以“十大建筑”为代表的其他典型现代建筑该何去何从,以及在当代国家形象建构过程中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予以保护和改造。

本项目在查阅相关档案、人物传记、相关人员回忆录的基础上,考察了1958至1959年“十大建筑”的建造过程,并紧紧围绕国家形象和国家形象建构两个核心概念,在大历史观的视角下,把国家形象置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研究。并选取20世纪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以“十大建筑”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关系作为切入点,研究整理出“十大建筑”的特点及建筑体现国家形象的发展脉络、设计策略,进而希望为今后我国国家建筑在建构国家形象上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简介:

李梦冰,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本文系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建党百年中华民族形象建构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2BMZ003)、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编号:YCX23045)成果。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建构国家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建构游戏玩不够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