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情感与现代自由的对立与共存

2024-04-22童妤婕

三角洲 2024年9期
关键词:闽南地区闽南价值观

童妤婕

《蕃薯浇米》是以闽南地区的老年女性群像为题材的闽南语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工业文化大量涌入时代背景下的泉州泉港以林秀妹和青娥为代表的农村空巢女性的老年生活。在电影中,秀妹与阿水师在长期接触中所产生的隐匿的爱情也因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周围环境而受到阻拦和以其为因素之一所产生婆媳矛盾。电影同样刻画了独立将两个儿子抚养长大的老年女性青娥在患病后因长期节俭的习惯而卖药换钱买油、主动贴补家用和勤俭持家,以及她为求谋生和年龄与时代的鸿沟导致了身边亲人的长期缺席。作为与秀妹相互慰藉和治愈的好姐妹,青娥也是个苦命人,家庭与经济来源兼顾的她面对长期被家暴与他人抱怨后选择隐忍、继续痛苦的婚姻生活,后因突如其来的意外与世长辞。青娥的离世也给秀妹带来沉重打击,在“神、人、魂”的帮助下,一步步寻找自我存在和价值。

本文以电影分析为基础,探究电影中出现的在极具区域色彩的文化背景下,在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闽南女性扮演的社会角色。同时,闽南地区即福建省南部,其中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主要地级市。在这一特定区域的地理条件下,本文也将分析影响因素,例如闽南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影响该地区女性的价值观以及面对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闽南女性该如何在此环境下寻找自我价值和自我定位。

山川阻隔中积累的传统文化观

闽南地区丘陵河谷错落其间的复杂地理环境造成的交通和交流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古代中原士民不断进入闽南后,在这一地区逐渐形成具有特定机制的社区基层组织,依靠地缘和血缘的联结巩固形成闽南村落家族。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垦为百姓提供生存资料。“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这也引发“由农耕性和自给性出发必然导致家族村落的封闭性,表现为与外部缺乏常规性的联系,没有经济的、文化的、人际的广泛交往,家族呈现出某种超稳定性,包括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心态的稳定性等等”。所有的这些使得“村落家族成为稳定的文化载体,一旦形成或接受了某种语言、习俗和观念,则这些东西具有高度的稳定性,通过家族的自然延续而得以不断承袭下来,不易受到动摇与破坏”。所以传统儒家文化例如从礼文化和理学价值在时间的洗礼下也正因此得到很好的保存。体现在古代男子至雌强权,占据主导地位的封建礼制制度下建立的贞节观得以隐匿保存——在电影中秀妹与阿水师对老年爱情的遮掩与幻灭,以及在此文化环境下贤妻良母形象的塑造和这一社会角色的呈现。电影中秀妹为妻为母,其贤良淑德、勤俭持家、安分守己的寡妇形象的塑造就是很好的体现。贞节观的谴责虽不像之前重则丧命,但仍然潜移默化地存在于女性的价值观念之中,无法从一而终的爱情是不被接受的、是违背世俗社会规训的。秀妹的儿媳妇们也因此与秀妹产生了矛盾,认为秀妹与同村人阿水师即将形成的第二春爱情是不顾家族的脸面,是败坏道德名声的。迫于异人的眼光和自我内心的煎熬,秀妹最终也接受传统的枷锁主动放弃了这段爱情。这也侧面反映了闽南人对于家族的重视。闽南地区的社会环境也正符合了霍夫斯泰德六个维度理论中集体主义倾向的社会“注重族群内关系,关心大家庭,牢固的族群可以给人民持续的保护,而个人必须对族群绝对忠诚”。家族成为久经不散的权威基础,其对于族员不厌其烦的教诲,就根植于和秀妹及她的儿媳妇们一样的族员的思想深处,成为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代代相承,而这些价值观的聚合就形成了闽南社会的价值观。

海岸的闽南女性风情

电影中的地点也同时定位于闽南泉州地区的一个小渔村。电影画面呈现的动态海洋人文景观。生活环境的不同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生产资料供其生存。因此,此地理环境也滋生了闽南地区人们靠海吃海的人文生活,同时也是电影中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的女性角色——惠安女。同时创造了惠安女身上別具一格的文化属性。在这一地区,自古以来男人出海打鱼,女性担负起所有的家计。在电影情节中秀妹在丈夫早年去世后独自将两个儿子抚养长大。秀妹步入老年生活后,在患病期间因心疼儿子花钱、害怕成为孩子的负担而卖药换钱买油以此来贴补家用。而青娥却依靠卖菜来维持家计的事例塑造了秀妹和青娥两个典型的任劳任怨、节俭的,头戴鲜艳头巾、簪花的惠安女形象。黑格尔认为“思想本质上的差别”与“地理上的差别”息息相关,他将地理分为三种类型:干燥的高地同广阔的草原和平原、平原流域和海相连的海岸区域。“在前两种区域中,形成了以农、牧为主的大陆文化,在海岸地区形成了以航海贸易为主的海洋文化。希腊民族由出海冒险所形成的打拼精神也存在于勤劳的惠安女身上,经商、打拼显然是海洋民族的特性”。在海洋的生产环境和闽南存在的海洋文化基因下,闽南农村特有的重商氛围和重商观念如电影中秀妹儿媳妇卖海蛎、青娥卖菜和妇女们盐场晒盐也因此具象化地体现在闽南女性的观念中。在这部女性占大多数角色的影片映示下,同时也暗含了男性的缺失以及在时代的变迁下大量青壮劳动力外迁的现状带来女性生活上的负担加重。

期待长期取向的闽南女性

此外,电影中对于男女婚姻制度的局限性带来的问题——家暴。影片对于家暴并没有过多的叙述和演绎。而在经历过数次无所事事的丈夫醉酒家暴后的青娥在向好姐妹秀妹哭诉抱怨后并没有反抗,而是选择隐忍,转身又投入卖菜赚钱养家中。在秀妹的家庭中,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而不在家,即使秀妹在亲情上感受到寂寞孤独也选择隐忍,转头对儿子说挣钱最重要。这些画面隐隐透露着她们对于男性在心理精神上不自觉的依附,更是她们对于自我感觉和自我感受的自觉隐藏和自我迷失。这对于具有“谦虚、关爱他人等代表性女性品质”的女人来说是常见的。基于影片,可以看到的是她们对于自我情感的隐忍在她们看来可以带来当下这一刻或者一时的家庭安宁和睦。隐忍、谦虚的品质在这些闽南传统的女性身上显得更加清晰。她们更加地注重长期取向带来的期待的结果。在霍夫斯泰德六个维度理论中“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维度指的是某一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的满足所能承受的程度”。在《蕃薯浇米》中,秀妹延迟了自己对儿子亲情情感的需要并且给自己买棺木,不希望给后代造成麻烦。延迟了买药治病对于金钱上的需求和对于阿水师双方含蓄的爱情的满足,对于青娥则延迟了丈夫对于自己的包容尊重和理解的需求。体现着闽南女性坚忍、延迟满足这些不自觉地在社会现实的长期磨炼中塑造的传统品质。

身处“佛国”的闽南女人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泉州开元寺撰写过一副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佛教是传入中国最早的宗教之一,在“万道归一”的儒家理念儒、释、道合流中盛行,佛教文化经历世代,深深扎根中国土地,在闽南这片土地上尤为盛行。闽南佛教文化深根于闽南女性的文化价值体系之中。在电影和社会现实中,闽南文化很好地处理了人、神、鬼的和谐共处。电影中,在青娥死后,电影并没有呈现非常悲情的色调。而是呈现让秀妹见到青娥的魂灵,在漫长的夜下促膝长谈的温馨画面。这是对神鬼恐怖色彩的弱化,对奇幻的闽南人文地域性的呈现。“女性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接受着当地文化风俗的熏陶,并使心理认同感不断地得以强化,久而久之地域文化风俗的烙印印刻在女性人格的心理图式和行为模式上,最终导致不同区域的女性呈现出群体人格特征上的差异”。“民间信仰及其风俗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传统的沿袭也在闽南女性身上延续着。青娥葬礼以闽南传统的二十四葬、烧纸钱的形式呈现,而青娥葬礼是在祠堂——祖先崇拜和家族传统的象征之地举办,极具闽南丧葬和生死文化的特色。秀妹信仰媽祖即神明,通过“掷杯”“求签”的方式希望得到神明的指引,最终在神明的指引下加入腰鼓队。频繁出现的红色物象、神像和香火弥漫的庙宇这些独特的闽南意象在这部女性视角的影片中无不透露出浓厚的宗教和民间信仰。可见闽南女性对于神明的崇敬。

在电影的结尾部分,秀妹通过与青娥灵魂的对话、神明的指引,坚定了自己要在晚年活得有尊严的想法,力排众议零基础坚持学习腰鼓,在“封建日”表演给神明看,这是她转变的开始,也是她在剩下的晚年时间中寻找自我的初步胜利。《蕃薯浇米》以闽南方言为借助工具,在极具闽南地区人文特色和以“蔬菜大棚”“电力风车”为具体物象的工业文化冲击下的环境背景的外壳下探寻闽南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同,找寻自我价值观的存在。

在交汇点的闽南女性

时代步入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地席卷而来。闽南地区的任何一片乡土上都正在经受着工业现代化文明带来的冲击,信息洪流迅速地涌入大众的视野。但从《蕃薯浇米》这部影片中可以体会到传统未必一去不复返,通过分析历史环境的原因可得出极具生命力的传统价值观仍然根植于社会结构和闽南文化中,农业文化和工业文明的替代不能使它完全覆灭,而将传统与现代割席几乎是不可能的。闽南女性也正身处于传统与现代矛盾的交叉点。这些矛盾点贯穿于整个社会层面和她们的个人现实生活之中。

当代女性意识与社会、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伴随着女性不断提升的女性意识也在时间的推进下给出传统与现代这个议题的答案,而闽南女性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社会角色在社会环境中发生着嬗变。

一、了解自我认知,学会自主选择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通常被定义为温柔、顺从的代表。因此,摆脱传统标准,展现女性多样化个性成为挑战。人各有志,不断探索自己,学会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价值观,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在家庭和职场中追求兴趣与激情。在面对外界的质疑、期待和压力中学会自主选择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他人的看法所左右并且争取自己的权益和机会。这对于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并实现自我价值观极为重要。

二、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价值观

在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中寻找积极的元素如家庭纽带、家风建设、孝道等,与强调平等、尊重和个人自由的现代价值观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理念,在传统家庭角色和现代职业发展中寻找自己的平衡,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个人职业抱负,实现自我价值的多元表达。

三、突破传统性别角色的限制

现代社会赋予女性更多自由和机会,使女性能够参与职场、社会和政治多个领域。身处这一交汇点的闽南女性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和追求努力来拓宽知识面,培养批判性思维、胜任力、领导力和创新能力,以此突破传统性别角色的限制,追求更广阔的发展与世界观。

《蕃薯浇米》展现了善良的闽南地区女性身上带有的特定地区风味的品质和人格。在新与旧的碰撞下,闽南女性的传统情感和现代自由该如何共存是导演和观众共同探索且从未停止的议题。但不变的是,女性自我意识的普世化的道路仍任重而道远。闽南女性的价值观仍是发展与挑战并存。至关重要的是,女性对于自我身份的认知、自我价值、权利意识的深入与提升不仅依靠个人,还需整个地区的集体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尊重每个女性的个体选择和权利,让女性能够自由地发展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性别平等、多样性、创新和进步多措并举,从而构建一个公正繁荣和谐的闽南社会。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猜你喜欢

闽南地区闽南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闽南文化传承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近50年闽南地区冬季气温异常的气候变化及特征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闽南,闽南
闽南地区歌仔戏剧团运营机制研究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新媒体与闽南地区歌仔戏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