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4-04-22董伟

时代汽车 2024年3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董伟

摘 要:随着能源危机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校汽车相关专业中,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至关重要的专业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管理技术的理解和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进步精神的重要环节,对于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思想政治元素的了解,提取出适合融入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如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政策法规和社会责任等。文章通过在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的探索,探讨了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育能力。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把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专业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专业课程 思政元素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1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高校专业课程中,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效融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出既有思想道德素质又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1]。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中原理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决定了电动汽车的主要性能信号,如爬坡、加速和最高速度。随着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需求不断增强,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技术也随着不断升级,以满足消费者更高的出行需求。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重点介绍了高压安全防护与检查、纯电动汽车上下电操作、驾驶员操作信号传感器检测、电机控制器的故障检测、高压电控总成原理与检测、空调控制原理与检测、整车CAN数据传输原理与检测和整车综合故障检测等主要内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与技能[2]。

2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的意义

2.1 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将思想政治元素有效融入教学方法中,有助于大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提升其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其综合素质。这样,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创新精神。

2.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

将思想政治因素融入教学方法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求知能力[3]。通过思政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的意义和社会价值,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思政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从而意识到自己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他们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4]。

3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的具体实践

3.1 改革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

在课程大纲中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内容中注重讲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技术原理、应用场景、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思考和探讨,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结合实际岗位,将责任、法律和环境等不同知识添加到专业知识模块中,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例如,在讲解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时,可以引入节能减排、环保责任等道德、法律、环保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出行、环保节能的意识和责任感。

3.2 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涵盖课堂讲授、案例解析、小组探讨、互动答疑等方式[5]。同时,结合思政元素,采用情境教学、项目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领导力等综合素质。例如,可以采用小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案例教学法是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引入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这种方法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

3.3 改革教材编写

在教材中加入思政元素,如在相关知识点中加入道德、法律、环保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同时,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材中加入新能源汽车技术在环保方面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对环保的贡献,树立环保意识;在教材中加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法律规范和道德准则,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3.4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具有直观性、体验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并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例如,通过参与文化交流、体育比赛等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7]。

4 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的评估指标

4.1 学生学习兴趣调查

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在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专业课中的心态。根据调查结果,同样可以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8]。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查,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对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态度和兴趣程度。这一调查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还能为我们提供优化教学方法的宝贵信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因素表现出强烈的肯定性。这些因素有助于增加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对社会的感知,并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说明,将思想政治因素融入专业课程符合大学生的意愿,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2 学生学术能力评估

学术能力评估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项关键环节,其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全面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这种评估有助于为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来观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小组讨论来评估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观察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这些评估方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从而评估出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方法的效果,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4.3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

综合素质评估不仅可以通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道德品质来进行,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创新精神来进行。创新精神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通过评估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了解到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对学生创新精神的促进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综合素质评估还可以通过其他方面来进行,例如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能力,通过评估学生这些能力的发展情况,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从而更好地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学生能力提高的评价,同样可以了解思想政治元素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9]。

5 思政教学案例

5.1 案例主题

在新能源汽车维修过程中,安全上下电是保证维修新能源汽车安全的重要步骤,安全措施的不规范操作是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案例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安全措施不可疏忽大意,切实认识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5.2 案例实施过程

在学生汇报纯电动汽车高压上下电流程时,通过画龙点睛的方式提到维修车辆时需要按照标准流程对纯电动汽车进行下电操作,涉及新能源汽车的高压维修安全,教师给学生讲新能源汽车维修事故案例,询问学生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维修时应注意什么?学生1:穿戴高压防护工具;学生2:维修前进行下电;学生3:下电后还要进行验电,确保高压没电后才能对高压部分进行维修。

教师总结:在维修新能源汽车时,一定按照正常的上下电流程进行,并将车钥匙和维修开关妥善保管,避免出现触电事故。职工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工作,同时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筑起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防线,并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因此,我们应该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而持续的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以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稳定发展[10]。同学们也不要怕,只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征服新能源汽车并不是什么难题。

5.3 案例实施效果

(1)明确了课程的思政目标,提高了育人效果。

讲述真实安全事故案例时,融入思政元素。如在分析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时,使学生养成工作态度严谨、恪守职业规范、一丝不苟的爱岗敬业精神。

(2)注重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兴趣。

情景导入,课程思政无痕融入,课堂理实一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设计,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对有难度的高质量学习的需求,课程的挑战度增加了,学生的获得感也增强了。

(3)四维目标,加强素质、思政双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从知识、能力、素质和思政四个维度进行组织。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同步实现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素质教育和思政育人的三位一体教学目标。营造课堂互动感强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11]。

6 结论

本论文探讨了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包括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改革、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材编写改革和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等方面。希望通过文章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教师进行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的改革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金:三门峽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SJG-2022-034)。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党建和思政创新项目《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法研究—以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为例》(SZYSZ-2023-017)。

参考文献:

[1]刘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21.

[2]梁华.高职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研究[J].时代汽车,2020,(10):41-42.

[3]桑芝萍.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情境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4]冯瑞.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22-23.

[5]陈振婷.高中地理生命活力课堂实践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7.

[6]衣安琪.社会热点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运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7]王宏丽.艺术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20.

[8]李刚.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及其效果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4):156-158.

[9]韦瑛.通识教育视阈下田径课程的教改探究[J].2019,(1):10-11.

[10]田瑞芳,张远.安全生产教育的重要性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8,44(02): 67-68.

[11]高鸽子,冷鑫,项沛.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铁路桥涵施工与养护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3):63-65.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