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镇的墙(外一篇)
2024-04-20冯彦伟
冯彦伟
古城博山陶镇的老居民区,有点儿像迷宫,曲曲折折的匣钵路紧贴着匣钵墙,如黑蛇前行,眼见得此路不通了,忽又旁逸斜出,在人家咿呀作响的窗户下挤出一席之地来。我的童年是在这里度过的。每天走来走去,玩着捉迷藏的游戏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工作原因,我曾去过一些不大不小的城市。北京的王府井、济南的大观园、上海的南京路,几乎都懒得去走一走,不是没有兴致,总觉得名不副实。在我看来,几乎都是如此,只因为在外小住,是大城市与故乡之间,事业与亲情之间的逗号,常常生出一些心神凌乱的情绪。那年到北京,同去的几位再三邀我出去转转,虽然待的时间不短,但除了在招待所里看书,便是百无聊赖地凭窗而望,等待那弯彎的月亮。窗外,那放学归来行走在老四合院街头的学童,令我想起陶镇的老街,那充满人情味儿的古道。
生于陶镇,或者曾在陶镇的古圆窑里创作过关于陶的作品,那里的老玩物,都在我的记忆之外。不曾为它们打动过,这与它曲曲折折的走廊有关。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些匣钵砌成的里弄小巷里,走进匣钵的老屋,靠墙角便是用匣钵做成的烧火炉子,那炉子也算作民间艺人的造诣,是古圆窑的延续和缩小,底部有炉盘,中间是灶膛,堂外便是一个倒扣的匣钵,离灶膛约寸指。旁边便是灶口,也是用窑泥做成的烟囱,直接屋外,冬天可以取暖做饭。因此,再冷的天也是温暖的。
近几年,旧城改造热火朝天。回到家乡,看着眼前的一切,过去的小镇早已面目全非,也在临摹着北京、上海、济南诸多城市的样子,弯曲的小道拓了又拓,直了又直,小城的窑顶像放了规、放了矩,按现代化的书本放着大样,道中的隔栏,警告人们不得翻越;斑驳的线条,指示人们顺利通过,中间的黄线告诫不守规矩的人那是一座墙,人是不能在墙上走的,记忆中的人们再也找不到匣钵下的街道。
陶镇的老街,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乡村,它是留在我的脑海里抹不去的生活情结。也只有那些从老街上走出去的人,才会这么深深地念念不忘,不忘那古圆窑、四合院、小煤炉的好处。老街,变成了小城,旧瓦房变成了大楼房,四合院变成了大观园,小胡同铺成了柏油路,古陶镇变成了新陶城。不是舍不得老城的过去,而是念念不忘那老街的情怀,而是怀念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古圆窑
古圆窑,现在是旧貌换新颜了。
陶镇东头儿的那座古圆窑,我大概是在二十年前拜读过的。当时,我感叹于它摇摇欲坠的窑顶、简陋的窑体,委实有别于古圆窑时代繁荣昌盛的景观。然而,古圆窑的旧址尚在,窑体、窑顶,特别是窑内的构造尚完好,即使一些不善窑炉者,考究起来也不费神。只是在历史的发展中稍稍有了些变化。“古圆窑”的称谓,虽已不妥帖,终还是一个圆窑,让人们从“古迹”中追寻“窑神”的脉络。
而现在,古圆窑却是有名无实了。乘车回家,沿着古圆窑旧址缓行,看到的是意想不到的情景:古圆窑。突然,我觉得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还是走的地方不对?可再端详,没错啊,那确确实实就是古圆窑立过的地方。
古圆窑已变成了新圆窑,二十年前那支离破碎、摇摇欲坠的样子已不存在了。百年来,被风霜雪雨剥蚀的窑体再也站立不下去了。拆下窑体上的匣钵墙,按着建筑学的构造,用新的建筑材料整整齐齐地重新垒起来,也真是够得上现代风光。那瓦工活儿真好,真是完美无瑕,无可挑剔。周围还用好砖铺地,圈了起来,旁边立一牌子:古圆窑旧址。
我还是有种莫名的担心,怕是经过改造的古圆窑的神韵被改掉了。这自然是不可能的事,但挂着古圆窑的牌子,照着现代建筑的原理去改造,用以装点城市,供人观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即使更加美观牢固了许多,却让人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我的内心有一种怀古的忧伤。不管怎样,我是拜读了古圆窑的。虽然不比从前,也不比整整齐齐、结结实实的令人观赏的老窑。我曾在一篇小文中抱怨过它的不翼而飞,而今连抱怨也被打消得干干净净了。不管是现在的人,还是将来的人,不会也不可能有这种幸运的感触了。
古圆窑的命运,大概如此了。它不再寂寞,不再期待,诸多想象的事情,也无需我们去思想,也无法去深想。我现在真的很怀念古圆窑,怀念它给人们延续下来的许多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