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均衡膳食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分析
2024-04-19徐传军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妇幼保健所江苏连云港222000
徐传军(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妇幼保健所,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在我国,一般将3岁以上,且不足6岁儿童称作为学龄前儿童,在此时段中,儿童体内各器官组织结构均处于发育状态,自身体质较为脆弱;同时由于儿童体内新陈代谢较快,若未对其进行良性引导控制,并配合科学饮食干预,极易促使其体内器官发育受阻,进而诱发多种疾病,且还会促使儿童生存状态及生长能力受到影响。为此,需在保证儿童营养充分的过程中,同儿童身心发育进行有机结合,合理调剂膳食结构,促进儿童健康发育[1]。故本文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合理均衡膳食干预,以期明确合理均衡膳食干预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组间受试学龄前儿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人数均为50例,对照组男性、女性学龄前儿童均25例,年龄区间3-5岁,平均年龄(4.01±0.27)岁;观察组男性学龄前儿童31例、女性学龄前儿童19例,年龄区间3-5岁,平均年龄(4.03±0.31)岁;入组学龄前儿童一般资料经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选取对象均为5岁及以下儿童;②受试对象家属自愿配合研究;③儿童体检正常,无消化道疾病或其他器质性疾病。研究对象家属均已知晓此次研究,并在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方法
1.2.1对照组 按照传统常规饮食予以干预,通过正确的饮食调整,依照儿童的健康状况向父母提供当前阶段应该摄取的营养成分,并且要注重荤素的均衡分布,同时也要向其解释在日常饮食中应该留心的问题,坚持少吃多次的策略,防止儿童出现过度饥饿、吃得太快的现象,减少或最大程度地避免食用油炸类的快餐,以及含有大量糖分的饮品和食品。
1.2.2观察组 采取合理均衡膳食干预,具体为:①在实施内容上,依照学龄前儿童自身发育状态,通过多种喂养方式来执行喂养计划,预先明确学龄前儿童体质情况,并设计对应营养搭配比例,有序开展肉类、菜类食品的营养调节,每日饮食清单中均涵盖荤、素不同菜品,并科学搭配粗、细粮食物。
②确保符合均衡营养核心要求:首先在学龄前儿童膳食储备与研究中,需保持饮食模式多样性,食物搭配上不但要保留肉类食材,还应将绿色蔬菜应用其中,主要针对主食(谷物、米面)、豆制品、肉蛋类、果蔬类、奶类等食物科学调剂,形成混合类型的膳食[2]。并且还应按照适当比例严格配对,因学龄前儿童自身体质在营养需求中存在显著差别,为此在儿童涉及的营养比例调节中,应依照彼此制约的特性有效处置,若在此期间存在某类营养素超标情况,则会使儿童自身成长发育健康状态受到严重影响[3]。同时在学龄前儿童饮食规划中需遵从定量的原则,就儿童所需各类膳食营养来说,需使其摄入成分合理控制在对应区间内,进而防止不科学摄入量对儿童自身成长发育所造成的影响,确保其膳食搭配的合理性、科学性[4]。
③依照儿童自身发育状态,构建恰当饮食谱系,充分研究氨基酸、三脂、糖类、有机化合物、人体所需矿物质成分等,结合食物中营养成分和结构特点、供给需求等设计膳食规划,诸如:新鲜果蔬类食材中含有多种微生物物质与无机盐,但对于人体所需三脂及氨基酸含量较少,而肉蛋类食材中三脂及氨基酸成分较多,但维生素含量较为稀缺,为此,在满足儿童正常身体所需、促进健康发育过程的膳食方案中,需做到合理调控各类食材摄入成分,确保营养适配性和充足性,应在满足儿童身体健康发育的同时,增强其免疫功能[5]。对于年龄>3周岁儿童,需在食材营养含量选取上同成年人存有一定区别,应在尽可能满足儿童卡路里、营养需求过程中,重视儿童体内营养成分流失的问题,使其能够在完善摄取食物营养成分条件下提升抵抗力,降低出现疾病的概率[6]。
1.3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记录入组对象体重指数过低、发育状态不佳、出现贫血以及肥胖症状儿童的例数,然后做出数据对比。②记录入组研究对象身高变化及体重合格率。③组间家属满意度调查表:通过本院自行拟制满意度调查表,针对研究对象满意状态进行统计评估,主要针对儿童膳食状态、心理环境、遵医就餐原则、贴合实际进行评估,进而明确满意度状态,共有4个分项,每项满分25分,总计100分。分数同研究对象满意程度成正比。总计分采取三级评分法,60分以下为不满意,61-75分为一般,76-100分为满意,满意度=(满意人数+一般人数)/该组人数×100%。④参试对象依从性:选取本院自拟功能改善依从量表对组间学龄前儿童依从性进行评定,评估量表共发放100张,回收100张,评估效率为100%,依照学龄前儿童膳食剂量、日食频次、遵医就餐程度以及家属协同程度进行评定,采用三级评定法,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绝不依从进行评估。总依从率为完全、部分依从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横向分析与组内纵向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法及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法,计量数据以(±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研究对象身高及体重合格率对比 观察组体重合格和身高合格人数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研究对象身高及体重合格率对比[n(%)]
2.2组间受试儿童不良体征出现概率人数对比 经数据对比,观察组儿童出现四项不良体征症状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组间受试儿童不良体征出现概率人数对比[n(%)]
2.3组间家属满意度对比 通过对组间儿童家属满意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组间家属满意度对比[n(%)]
2.4组间儿童膳食依从性对比 通过对组间儿童膳食依从性进行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组间儿童膳食依从性对比[n(%)]
3 讨论
在学龄前儿童个人生理机能发育过程中,营养成分摄取程度是其健康发育的重要影响条件之一。学龄前阶段作为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期,通过为其科学设计膳食谱系,可有效促进其身心发育。相较于成年群体,儿童新陈代谢过程较快,体内所需营养成分较多,若在此阶段未能有效进行充分膳食调节,则会诱使儿童出现体弱多病、发育缓慢、身体瘦弱等现象,情况严重者其智力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对于部分营养过剩的儿童,则会导致其体质偏胖、内分泌失调,故应对其进行合理膳食搭配,否则会导致其体征发育受到严重影响[7]。
通过此次研究可知,观察组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合格率相较于对照组均较高,同时该组儿童出现不良体征概率低于对照组。为此可以明确,观察组的医护人员通过为患儿实施合理均衡膳食模式,可确保他们在自然成长中身高、体重指数处于合格状态,进而有效避免不良健康体征的出现[8]。在为患儿实施均衡膳食过程中,需合理调节食物营养结构,促使儿童能够充分吸收。对于谷类食物,尽可能使儿童能够有效吸收其中的纤维素,通过大米、白面,以及高粱、荞麦、红豆、蚕豆等粗细搭配保持营养均衡[9]。
科学食用绿色果蔬,能够为儿童合理补充所需矿物质、维生素。同时肉类食材的摄入对于学龄前儿童同样关键,应计算日均摄取量,不要过量食用,避免儿童发育期过度肥胖。同时因鱼虾类等食材脂肪含量较低,其中蛋白质成分较多,可结合身体所需进行膳食补充[10]。蛋类食材内部含有诸多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其日均摄入量在1-2个之间;同时奶类食材中含有诸多钙质(乳酸钙、碳酸钙),可促进骨骼以及身体组织发育,而当儿童体内钙质严重流失时,则会表现为发育迟缓,主要表现为:儿童出现智力、语言、运动、心理等诸多障碍性、延缓性发育,严重时会影响儿童的智力[11]。
通过合理搭配儿童所需食材,能够避免其出现偏食、厌食等情况,使其能够充分得到人体所需营养成分,避免出现诸多疾病。通过构建合理的膳食规划方案,可使其从小保持良好饮食习惯,能够尽快学会自主进食,且通过对就餐环境的积极改造,提高儿童就餐质量,并使其可以科学进餐。完善的卫生规范可为儿童就餐提供安全保障,预防疾病发生[12]。在拟定膳食方案时,需依照幼儿体征发育状态来完成,科学膳食谱系可确保幼儿营养汲取均衡且充分,促使其个人体征、智力状态得到健全发展,提高自身免疫机能,预防各类疾病发生[13]。
在对儿童营养进行干预时,需要结合儿童身体所需营养成分,正确开展食物搭配方法,使其各时段饮食营养搭配保持均衡性,同时应明确患儿营养所需成分和食材实用价值,以便从实质上满足儿童自身发育需求。不过在此期间需注意,在谷类食材选取上,要通过多元化食材应用方式正确匹配粗、细粮,果蔬方面,则需加强儿童摄入成分,从而补充体内缺少的维他命[14]。在肉类荤菜食材选取上,应确保儿童正常吸收身体不足的氨基酸,不过在此期间需尤为注意,应合理控制摄取范围,避免出现过度肥胖。在蛋奶类食材选取上,由于胆固醇及钙元素含量较多,需正确控制其摄取量,进而维护儿童的身体健康[15]。
综上所述,将合理均衡膳食应用于学龄前儿童中,能使其全面摄入各种营养成分,促进其健康成长,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