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冈山根据地铸造的首枚银元

2024-04-19

读报参考 2024年11期
关键词:造币厂工农兵罗荣桓

“工”字银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铸造的第一枚银元,由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发行,流通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因为它是仿墨西哥鹰洋模版铸造而成,上面錾刻“工”字,有非常明显的人工打制的痕迹,故称“工”字银元。银元正面图案是墨西哥共和国国徽的造型,一只张着翅膀的雄鹰,伫立在一棵仙人掌上,嘴里叼着一条蛇,蛇尾与鹰翅相连;背面图案是一顶自由软帽,周围放射出长短不一的32道光柱。墨西哥与中国远隔重洋,为什么根据地铸造的首枚银元会仿墨西哥鹰洋模版铸造?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货币斗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和军委书记。5月,选举成立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而后,在同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日益巩固、扩大。

当时,井岡山革命根据地处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之中,物资奇缺,物价昂贵。红四军成立后,根据地内的现金非常缺乏,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方式。现金的严重缺乏是困扰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的一个棘手问题。因为当时每个月至少需要1.5万元的伙食费,但资金来源只靠打土豪支持,军民生活处于极度困苦之中。

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为了保障供给、发展生产、恢复商业,进一步打破湘赣两省敌军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满足红军给养,想方设法解决根据地内部现金的缺乏问题。除继续采用打土豪筹款、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和组织物资交流等办法取得货币外,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决定创办造币厂,铸造自己的货币,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货币斗争。

工农红军第一家造币厂

1928年5月下旬,因为迁居到井冈山的广东龙川县银匠谢荣珍、谢火龙(又名谢荣光)兄弟在湘州村创办花边厂(旧时银元边缘铸有花纹,因此俗称“花边”),有铸造银元的经验,时任红军三十二团副团长、防务委员会主任的王佐向毛泽东和朱德推荐他们二人,并请来谢火龙、谢阿秋、谢阿五等人当师傅,借用上井村农民邹甲贵的民房创办了造币厂。这是工农红军的第一家造币厂,因其位于上井村,故称“上井造币厂”。

王佐是红军造币厂的主要负责人,谢火龙负责造币厂具体事宜。造币厂的设备工具非常简陋,主要是铁锤、铁钳、风箱、火炉等,原料是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的大量首饰和银质器具等。

铸造银元需要用模版,但当时造币厂没有制作模版的设备和技术,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以墨西哥鹰洋为模版。清中晚期到民国年间,在中国流通的外国银元中,墨西哥鹰洋相对较多,在中国南部和中部地区,鹰洋使用尤为广泛。仿铸鹰洋,百姓易于接受,便于流通。

因为上井造币厂条件有限,设备简单落后,最初铸造出来的银元粗糙不堪,品相很差,声音也不响亮。后来经过反复试验,造币厂不断改进银液提炼技术和压模工艺,终于铸造出质量较好的银元。银元铸造完成后,由专门的红军战士押运至茨坪街,那里有专门加盖“工”字的地方。

为什么加盖“工”字?一是因为当时根据地内反动派和地方军阀留下来很多形形色色的低成色银元,包括仿制的袁大头、清代龙洋、外国银元等,多种多样,五花八门,而且当时这一带银元造假泛滥。为了与这些劣质银元区分开来,根据地造币厂铸造出来的银元就要加盖“工”字。二是加盖“工”字是银元检验合格的标志,表示已检查剔除加工过程中的不合格品。三是禁止银元外流。四是保证红军币的信用,消除群众对上井造币厂铸造出的粗糙银元的使用顾虑。五是因为“工”字代表工农兵苏维埃政权,而且笔画少、好写,所以就把“工”字加盖在银元上面。此外,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还规定,除上井造币厂制造的银元加盖“工”字外,在战场上缴获的以及打土豪获得的银元,只要是在井冈山根据地流通,也必须要凿上“工”字,以明确“工”字银元是根据地内红色政权统一流通的货币。“工”字的加盖方法,一说是钢印戳记,另一说是一笔笔凿刻上去的。据现在所能见到的“工”字银元看,似乎这两种方法都存在。

“工”字银元加盖完成之后,统一交付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财政部和红四军军需处负责管理。财政部和军需处将银元以50枚为一筒,用油纸包卷好,按规定和需求发放给红军各级部队,后方各工厂、机关及地方各级政府。

为解决银料不足问题,红四军要求红军战士攻打城镇处理土豪财产时,要格外注意收集银器,回来须保存好,以备造币厂使用。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银元的铸造,毛泽东专门指示,花边(银元)不要掺假,一定要纯银的,重量也不能少于七钱二分。因成色好、重量足,“工”字银元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当地群众把“工”字银元称为“土版”,把没有戳记“工”字的银元称为“死版”。“土版”银元的购买力很高,在井冈山地区可以购买到5斤猪肉,而“死版”银元在白区只能买到3斤猪肉。另外,为提高“土版”银元的信用,宁冈大陇公营商店规定,凡使用上井造币厂铸造的银元购买物品,一律优先供应,并在价格上给予优待。

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集中兵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上井造币厂厂房被敌人全部烧毁,造币设备也被敌人破坏,造币厂随之停止了生产。

罗荣桓与“工”字银元

“工”字银元还曾经救过一个红军将领。

当时,罗荣桓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三营九连党代表。部队发“伙食尾子”和“零用钱”时,领到“工”字银元没过多少天,他就奉命带领部队在新七溪岭阻击敌军杨如轩部一个团的进攻。红军据守在“望月亭”下面300米的“吊谷上仓”一带,利用陡险的石崖反击敌人的仰攻。

战斗正激烈的时刻,忽然一颗子弹迎面射在罗荣桓的左胸,他顿时觉得有一股不小的推力差一点把他击倒在地。罗荣桓站定身子摸了一下胸部,从口袋里掏出银元一看,只见银元的中部被打出一个深凹,差一点就被击穿了!银元拿在手里还能感觉到有点热。正是这块银元挡住了子弹头,救了罗荣桓的命。从此以后,罗荣桓一直舍不得用掉这块银元,什么时候都带在身上,即使长征路上再艰难困苦,他都珍藏了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被授予元帅军衔的罗荣桓将这枚“工”字银元捐献给了博物馆。

上井造币厂的建立,是中华苏维埃政权在金融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为以后湘赣革命根据地造币厂和中央苏区造币厂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工”字银元的发行流通,大大缓解了当时封锁对根据地造成的经济困难,帮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民渡过了那段艰难岁月,并且扩大了红军和红色政权的政治影响,为以后根据地内金融机构的建立、区域性根据地货币的发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红色政权的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摘自《炎黄春秋》王纪洁)□

猜你喜欢

造币厂工农兵罗荣桓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近代上海造币厂(原中央造币厂)研究(1920-1949)
可亲可敬的工农兵
通城起义:罗荣桓元帅之路第一功
苏区“中央造币厂”发展始末
工农兵大学毕业的不好分配
澳大利亚造币厂看不到门卫
湖南造币厂滥铸铜元利润考察
罗荣桓与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