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峪河自然保护区侧柏育苗及造林技术探讨

2024-04-18谭玉珍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1期
关键词:毛虫侧柏自然保护区

谭玉珍

摘 要 侧柏是甘肃白龙江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给侧柏育苗及造林实践提供参考,从苗圃准备、容器准备、种子处理、播种、摆放容器及育苗管理等方面简单介绍了侧柏育苗技术要点,总结了造林措施及造林管理要点。

关键词 侧柏;育苗技术;造林措施;甘肃白龙江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S725.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2.073

甘肃白龙江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博峪河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和甘南州舟曲县境内,总面积54 861.7 hm2。近年来,博峪河自然保护区不断开展造林实践,森林面积增长25.13%,森林蓄积量增长15.18%。侧柏是当地造林首选树种之一,具有耐瘠薄、耐干旱、适应能力强、寿命长的优良特点。但是,侧柏在苗期直根发达,传统裸根移栽方法不利于侧柏成活。因此,探究側柏容器育苗技术要点及造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侧柏育苗技术要点

1.1 苗圃准备

1.1.1 选地

选择交通便捷、地势平坦、劳动力充足、排灌便捷、土层厚度超过50 cm的中高等肥力田块建苗圃。同时,根据博峪河自然保护区大部分地区为山地,地形起伏大的特点,提前选择地势平坦、坡度低于5°的育苗地[1]。

1.1.2 翻耕施肥

在育苗前30 d整地,整地时遵循深耕细耙、施足底肥的原则,连续翻耕2次。育苗前一年秋季首次翻耕30 cm后,清除地块内枯萎枝条、腐烂叶片、草根、树根、石块等杂物。次年春季,第2次翻耕15 cm。翻耕时,每公顷施加腐熟农家肥7 500 kg、过磷酸钙600 kg、硫酸亚铁300 kg,均匀拌和肥料、土壤。

1.1.3 苗床处理

整地后,做高15 cm、宽1.0~1.5 m、长15 m的苗床。平整苗床,密实踩踏苗床土壤。在两个苗床之间,利用做低床挖除土壤,设置宽30~50 cm步道,步道高出苗床25 cm,踩踏密实。

1.2 容器准备

侧柏育苗容器宜选择宽12~15 cm、长18~20 cm的塑料袋,袋底部粘封,临近底部打孔,孔径为1.2 cm,孔数量为12~18个,对称分布。

1.3 种子处理

1.3.1 采种

9—10月,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20~30年生侧柏母树,采集褐色、果鳞微开裂的球果。采集后,将球果平整摊铺在地面上,曝晒3~5 d,持续翻动敲打,促使种子脱粒。去除杂物、空粒后,在清水内浸泡种子24 h,将种子捞出放入麻袋,并保存在干燥通风位置。

1.3.2 消毒催芽

播种前,将侧柏种子置于0.3%~0.5%硫酸铜溶液内浸泡1.0~2.0 h,以杀灭种子表面病菌。随后将侧柏种子浸泡到45 ℃温水内,持续搅拌至水温下降到20 ℃。浸泡24 h后捞出种子,平整摊铺到背风朝阳位置,边晾晒边用温水冲洗,收集“裂嘴”的种子。

1.4 播种

播种前7 d,将做苗床剩余土壤过筛,装入容器袋2/3。表面喷洒1%~3%硫酸亚铁3.0 L·m-2,覆盖地膜。

播种当天揭开地膜,装剩余容器袋土,容器袋中间位置放入提前处理的种子,覆土厚度为1.0~1.5 cm,并适当踩踏,促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播种量为180 kg·hm-2。

1.5 容器摆放

在前期做好的苗床上,紧凑地摆放育苗容器,确保容器在同一个平面且无多余空间,从源头上规避后期间隙过大引发的水分流失问题。苗床上容器袋摆放完毕后,向孔隙内填土,避免后期浇水时容器袋倾倒。填土后,踩踏容器袋与容器袋的空隙。以漫灌的方式向容器苗内浇施足够水分,浇透后覆盖一层薄土[2]。

1.6 育苗管理

1.6.1 追肥浇灌

育苗期间,追施2~3次肥料,每次间隔15 d左右,肥料类型为硫酸铵,施肥量为60~90 kg·hm-2。

在博峪河自然保护区,通常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干旱期,每隔10~15 d浇一次透水,优选滴灌方式,避免土壤板结。自然降水增多时,适当减少浇灌次数并及时排出多余水分,避免影响侧柏幼苗根部的呼吸作用。

1.6.2 间苗除草

在侧柏幼苗高度达到5 cm时,间除弱苗、病苗,保留幼苗密度为150株·m-2。在育苗期间,贯彻除早、除小、除了的方针,每年浇灌后、雨后人工拔除杂草,连续拔草4~6次。拔草期间松土1.0~2.0 cm,避免幼苗根系受损。若林草茂盛,每公顷可以喷施35%除草醚乳油2 L,降低杂草危害。

1.6.3 预防病害

在幼苗出齐后,每间隔7~10 d喷施1次0.5%~1.0%波尔多液,连续喷施3~4次,喷施量为675~900 kg·hm-2。

1.6.4 越冬防寒

博峪河自然保护区冬季平均气温在-10 ℃左右,最低温度可达-15 ℃,且冬季漫长。为避免冬季幼苗冻害,应在土壤封冻前全面灌施1次防冻水。随后在容器上方加盖稻草,或者直接覆盖土体。待次年土壤解冻后,陆续揭开稻草或盖土,浇施1次返青水[3]。

2 造林措施

2.1 出圃

博峪河自然保护区属于亚热带北缘山地气候,年降水量400~1 000 mm,降水分布不均。在起苗前,若降雨不及时,造林者应人工灌溉足够水,减小起苗操作对侧柏根系的危害。

灌水次日,从苗床一端着手,扒开土体,逐一取出容器袋,保证起苗期间容器内土体完好。起苗后,将容器袋整齐摆放到塑料周转箱内,避免对苗木造成非必要机械损伤。

2.2 整地

博峪河自然保护区多为棕黄土,属于棕壤亚类棕黄土土属,土壤质地较黏,有机质含量高,且土体深厚,水土流失轻,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侧柏造林[4]。因此,可以在坡面自上而下整地,沿等高线修筑阶面,阶面宽30 cm,长300~500 cm,埂高20 cm,深30 cm。

2.3 栽植

博峪河自然保护区春季多风、土壤湿度小,侧柏栽植后成活率较低。因此,可选择秋季多雨时段移栽,借助塑料周转箱,将侧柏容器苗运输到造林地。若无法当天移栽,可在阴凉位置整齐摆放容器苗,并定期向侧柏容器苗叶片部位喷水,以保持其湿润状态。

降雨后,挖深25 cm、宽30 cm的坑。根据容器苗龄,调整株行距。对于一年生容器苗,设置株距为10 cm、行距为20 cm;对于二年生容器苗,设置株距为20 cm、行距为40 cm;对于三年生容器苗,设置株距为30 cm、行距为40 cm;对于五年生及以上容器苗,设置株距为1.5 m、行距为2.0 m。

挖坑后,将容器苗放入栽植坑内,装入容器袋1/3土,向上提拉幼苗,充分舒展根系后,上方填埋细土,培育土超出容器袋2~3 cm。密实踩踏。踩踏圈旁土培蓄水沟,蓄水沟上方覆盖塑料薄膜。

博峪河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巴山地,南秦岭山带,区域地表起伏大,不同山体位置造林密度也有一定差异。山体上部,侧柏造林密度为3 840~5 130株·hm-2;山体中部,侧柏造林密度为2 670~3 840株·hm-2;

山体下部,侧柏造林密度为1 730~2 670株·hm-2。

3 造林管理要点

3.1 除草修剪

移栽当天,造林者可以对侧柏苗木进行截头处理,并剪除全部枯死枝条、衰弱枝条、病虫枝条,减少水分蒸发量[5]。侧柏萌芽能力较强,侧枝生长率较高,在移栽后5年,初春前、入冬后,造林者可采取从上层向下层的修剪方式,修剪侧柏树冠树枝总量的1/3,降低整体树冠高度,避免侧柏生长期间出现异常劈裂问题。随后,每隔2~3年修剪1次枝条。移栽后3~4年,应分别在4月、7月、10月除草,避免杂草与侧柏争夺营养。

3.2 浇水追肥

移栽当天,浇施一遍水,在容器上方覆盖薄膜,营造高湿度环境。侧柏容器苗具有较好的抗旱能力,造林后一般无须浇水,特殊大旱高温时期可人工浇水[6]。

侧柏具有良好耐瘠薄能力,造林后一般无须追肥。但在侧柏快速生长时期,可以适当施加含有氮、磷、钾元素的速效化学肥料,如尿素、硫酸铵等。一般1年施肥2次左右,春季是侧柏生长旺季,对氮元素需求量较大,可以在早期施加速效尿素,施肥量为15 kg·hm-2,或者喷施0.5%尿素溶液1 kg·hm-2。尿素施加位置与容器壁相隔20 cm,避免肥料烧根;秋季是侧柏生长高峰期,应施加钾肥、磷肥,可均匀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600~900 g·hm-2,上方覆盖1~2 cm厚土壤,并覆盖落叶或树皮。

3.3 病虫害防治

3.3.1 叶枯病

在博峪河自然保护区,叶枯病多发生于春季,高发于土层浅薄、岩石裸露、密度较大的林分。发病初期,侧柏叶片逐步枯黄,细弱枝条出现褐色斑点;发病中后期,侧柏枝叶逐步枯死,树冠大面积凋零,最终全株枯死[7]。

为避免侧柏叶枯病发生,应在秋季和冬季剪除病枝、病叶,并集中销毁。叶枯病高发前,喷施1次百菌清500倍液,有效成分喷施量为1 500 g·hm-2。叶枯病发生后,可以熏蒸百菌清烟剂,在傍晚施放,用量为15 kg·hm-2,以控制侧柏叶枯病。

3.3.2 叶凋病

在博峪河自然保护区,叶凋病多发生6—7月,在阴雨潮湿天气危害较大。一旦侧柏发生叶凋病,初期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后期叶片由绿褪黄且夹杂黑点,最终出现大片叶凋落、枯萎,整体林分呈现“火烧状”。

为降低侧柏叶凋病发生率,造林者可以在5—8月,向侧柏叶片部位喷洒1∶1∶100波尔多液,喷施量为2 250~3 750 kg·hm-2,共喷施2~3次,每次间隔10~15 d。同时造林者应以密度过大的侧柏林分为重点,适当疏伐,打造良好通风透光环境,降低侧柏叶凋病发生概率。冬季,集中焚烧落叶,消灭过冬病菌。在侧柏叶凋病发生后,喷施40%多菌灵500倍液、40%灭病威500倍液,连续喷施2~3次,每次间隔7 d左右,用药量为900~1 200 g·hm-2。

3.3.3 侧柏大蚜

侧柏大蚜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害虫,对柏科类树木具有较大危害。侧柏大蚜在博峪河自然保护区1年发生7~8代,虫卵在侧柏枝条叶片上越冬,次年3—4月孵化,5月上旬迁飞扩散,期间幼虫直接啃食侧柏枝叶,并排放大量蜜露,导致侧柏感染煤污病,加速侧柏死亡。

为降低侧柏大蚜发生率,应注意保护瓢虫类、蚜小蜂等昆虫。在侧柏大蚜发生后,喷施康福多20%浓可溶剂5 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5 000倍液,用药量为75~150 g·hm-2,间隔7~10 d,连续喷施

2~3次,轮换用药。

3.3.4 侧柏毛虫

侧柏毛虫是侧柏毒蛾的幼虫,可在落叶层越冬,次年3月孵化,直接以侧柏枝叶为食,4月毛虫化蛹,6月第一代幼虫孵化,7月第二代幼虫孵化,10月幼虫过冬,整个危害期持续7个月左右。

为降低侧柏毛虫危害,应注意保护侧柏毛虫天敌寄生蜂。冬季,造林者可以剥除有明显虫害痕迹的侧柏树皮,集中带出林区烧毁。在侧柏毛虫小面积发生时,可人工捕捉幼虫并杀灭。根据侧柏毛虫成虫趋光性,可以安装频振式黑光灯,诱杀成虫。在侧柏毛虫大面积发生时,以幼虫3龄前为节点,全面喷施植物源农药1.2%苦·烟乳油900倍液、25%灭幼脲3号、16 000 IU·mg-1生物农药Bt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4 000倍液,药物使用量为75~150 g·hm-2,间隔10~15 d,连续喷施2~3次。

4 结语

侧柏是常绿乔木,侧根发达,耐修剪,较为适应博峪河自然保护区林业环境。在博峪河自然保护区胶黏性側柏育苗时,可优选容器育苗技术,提前做苗床、准备容器,利用容器优势,提高侧柏育苗成功率。在侧柏壮苗培育的情况下,造林者可选择适宜时期整地、移栽,并加强移栽后期修剪、排灌、追肥、除草管理,确保侧柏造林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娟,周贵付.不同容器苗造林方式对侧柏生长的影响[J].绿色科技,2023,25(13):237-242.

[2]  杨美平.容器侧柏育苗及造林技术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2022(9):53.

[3]  刘继文.甘肃会宁县侧柏育苗造林技术[J].广东蚕业,2021,55(10):110-111.

[4]  王辉.荒山造林中侧柏栽植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23(5):57-58.

[5]  尹中伟.太行山林区石质山地侧柏造林技术[J].山西林业,2023(1):36-37.

[6]  贾焕新.辽北地区侧柏育苗与造林技术浅析[J].基层农技推广,2022,10(2):47-49.

[7]  马军民.甘肃地区侧柏育苗与造林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26(8):160-162.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毛虫侧柏自然保护区
侧柏盆景欣赏
小毛虫的梦想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侧柏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伏羲庙,侧柏
冬日清晨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浅淡黄岗梁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毛虫和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