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机制创新探索

2024-04-18吴惠强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4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中原名师

吴惠强

启动于2013年5月、歷时7年分两个阶段的第一期河南省中原名师培育工程,较好地实现了目标任务,取得令国内同行瞩目的成绩。是什么推动中原名师培育对象在几年的时间里积极、主动、高效成长?是什么保障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方向、节奏和质量?显然,以第一期为例剖析、研究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内在机制十分必要。

一、阶梯成长机制:有序可期

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阶梯成长机制是指通过事先设计好的构成序列的目标、条件等,引领培育对象有序、渐进地实现专业发展,最终达成培育工程总体目标及个体目标的“运行方式”。阶梯成长机制在中原名师培育工程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原名师群体定位的阶梯性。在教师荣誉上,河南省、市、县三级均设有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师德标兵、特级教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也有河南省特级教师等。学校层面也有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设置。在教学领域,有一定年限的优秀中小学骨干教师可以申报中小学名师,获得县级荣誉后再向市级、省级逐级申报。“中原名师的遴选条件”中明确申报中原名师培育对象者必须“获得省级中小学名师荣誉3年以上”,而申报“河南省中小学名师培育对象”者必须是省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并且,遴选条件规定“中原名师将同时被命名为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有资格被高等师范院校聘为兼职教授”等。河南省已构建了一个层级阶梯明确、晋升条件清晰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荣誉体系。

二是中原名师目标达成的阶梯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2015—2020年中原名师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培育任务和考核项目”包含集中研修任务、岗位研修任务、名校见习任务、课题研究任务、教师发展学校和名师工作室建设任务。中原名师培育对象必须完成规定的每一项任务并逐一通过考核。这构成了中原名师成长的阶梯式子目标序列和体系。

这一阶梯成长机制具有以下意义。一是夯实了中原名师应具有的系统化专业素养。阶梯成长机制使得中原名师应有的素养及中原名师培育目标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确保中原名师培育对象在培育过程中逐步实现师德、理念、技术、能力的提升和飞跃。二是遵循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在规律。成年人的学习往往是“补缺型”,而针对某一群体的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应具有系统性、补缺性和引领性等特点,阶梯成长机制很好地体现了这些方面。“造就一批基础教育战线的领雁人才和教育教学专家”是中原名师培养的系统性定位,“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是“第一条件”,“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风格、增强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核心任务”,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的要求是对未来教师的引领。三是实现了中原名师培育对象的全程考核。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具有层级性的系列化考核体系,较好地实现了长周期培训中培养对象学习动力的持续释放和激发。

二、周期培养机制:静待花开

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周期培养机制是指构建了以5年为团体培育周期,具体成员在周期内差别化发展的教育家型教师成长“运行方式”。

在2015—2020年,当时所有的中原名师培育对象(102位)和前两年已授予“中原名师”称号的19位教师均需参加培育。同时,根据中原名师培育对象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的时间,将102位培育对象分成不同年度重点培育人员,并在当年度接受“中原名师”的考核。

(一)周期培养机制辩证地处理了中原名师认定和培养的关系

对照一定的条件和指标做出通过与否的结论,是认定的基本要义。而朝着一定的目标,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主体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帮助、引领实现主体素养提高和层次提升,属于培养范畴。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只强调名师名校长的认定,也有的只重视名师名校长的培养。其实,名师名校长的培养和认定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过程,并不是对立、割裂的。中原名师培育工程辩证地处理了认定和培养的关系,创造了“在培养后认定,通过认定推动成长”的良好机制。

(二)周期培养机制传递着中原名师培育中行政的从容不迫

河南省教育厅在原有为期2年的中原名师培育认定的基础上,又设置了一个历时5年的中原名师培育工程,是有行政勇气的。因为这样长周期且将给河南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带来巨大影响的政策,往往需要多位分管领导接力完成。河南省教育厅表现出的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对政绩功利的淡泊、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和敬畏、对中原名师成长的“静待花开”,值得同行肯定、学习。

(三)周期培养机制引领着中原名师培育对象的自主成长

培训对象自我发展意识的觉醒是培训活动取得效果的前提。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周期培养机制既设定了整体培育目标,又要求每位中原名师培育对象根据总目标和个人实际制订5年专业发展规划,唤醒个体的培训自觉、发展自觉,设置具有个性的成长计划,充分尊重每位中原名师培育对象。

三、带动成长机制:绩效放大

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带动成长机制是指在培育中原名师的过程中,构建了带动省级教学名师、教学骨干乃至河南各级各类学校169万专任教师、管理和教辅人员专业成长的“运行方式”。这就扩大了中原名师培育工程推动成长对象的范围,放大了资金使用的绩效。

(一)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在下一盘推动河南教师专业成长的大棋

首先,自2013年至2019年,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分批考核认定了116位中原名师,使之成为河南省基础教育领域教育教学的领军人物。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并没有把目标仅定位在116位中原名师和6000位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上,而是放眼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强省”的建设,不仅要“造就一批基础教育战线的领雁人才和教育教学专家”,还要“以此带动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引领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其次,层层递进的培养方式和层层放大的数量宝塔模型,激活了以“省级骨干教师、省级教学名师、中原名师”及“国家级教学名师”为路径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通道。再次,明确“省级名师、骨干教师培育对象的分配名额将在各地教师总数的基础上,与市县两级名师、骨干教师培育的成效挂钩”,实现“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最后,明确依托中原名师工作室培育省级名师骨干教师,2017年、2018年将628位省级教学名师培育对象、1210位省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与中原名师工作室一一对应。

(二)教师发展学校带动中原名师培育对象所在学校教师的成长

在每一位中原名师培育对象考核认定时,其所在学校的“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情况的审核属于“前置性条件”,实行一票否决。要“以中原名师为依托,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带动的方式,将其所在学校打造成区域性的校本研修、教师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中心”。

(三)名师工作室带动中原名师的学科专业在区域内崛起

名师工作室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其既实现了中原名师对区域内本学科或相近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带动引领,又使中原名师在带动他人(省级教学名师培育对象、省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专业的深刻发展。

四、行动完善机制:追求真理

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行动完善机制是指在培育中原名师的过程中构建了基于行动的对培育方案的不断反思、改进与完善,以实现中原名师培育工程质量的最优化“运行方式”。

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根据2012年3月印发的《河南省教育人才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河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通知》,明确了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目标任务、遴选条件、实施原则、主要措施及有关要求,之后经过遴选推荐、集中培训、名校实习、教学反思和演讲答辩等程序,分别确定了2013年、2014年中原名师各10位。其间河南省教育厅出台了《河南省教师发展学校指导意见》《中原名师工作室指导意见》《中原名师培育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名单》《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展学校和名师工作室考核评估办法》《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展学校考核评估标准》《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考核评估标准》。

第二阶段,2015年4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2015—2020年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通知》,再次从目标任务、培育计划、培育对象名额分配和产生办法、培育任务和工作程序、中原名师奖励、材料报送要求等方面对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做出规定,提出了“以育为主、周期设计、整体推进、分批产生”的原则,公布了“2015—2020年中原名师培育对象”共102位。同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推进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打造基础教育领域豫派实践型教育家群体”的核心目标,出台了《中原名师及培育对象考核管理实施方案》《中原名师培育工程专项经费管理指导意见》。2016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印发了《依托中原名师工作室培育省级名师骨干教师试行方案(2016—2020)》,并公布了55个“河南省2013—2016年中原名师工作室”,在每个工作室安排了省级名师培育对象与省级骨干教师培育对象。

(一)从“个体”“评选”到“群体”“培育”

中原名师培育工程从面向教师个体为主的遴选、考核、评定,转变为中原名师培育对象、豫派实践型教育家群体乃至全体河南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培育。

2013年的“目标任务”强调的是“遴选”和“80位中原名师”,集中培训、名校见习、演讲答辩等是为了“严格遴选”。2015年指向“构建起我省基础教育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造就机制”,明确提出“打造基础教育领域豫派实践型教育家群体”的第一目標任务,“将名师风范由个体状态变为广大教师共同拥有的教育财富”,同时还强调“构建基础教育领域教师梯队攀升体系”。

(二)从“15天”到“5个月”,再到“5年”

“15天”指2013年的中原名师培育时间;“5个月”指2014年的中原名师培育时间;“5年”指2015年后的中原名师及其培育对象的培育时间。

培育时间的不断增加,一方面表明河南省教育厅对中原名师培育的高度重视,将培育作为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核心要义;另一方面说明河南省教育厅及中原名师培育工程办公室对河南省最高层次的中原名师有了更高的期待。

(三)从“中原名师”到“豫派实践型教育家”

目标导向一直是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策略。中原名师培育工程一直有十分明确的培育目标,并在历年文件中均有明确表述。考察其历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培育“中原名师”阶段。2013年至2014年,“造就一批基础教育战线的领雁人才和教育教学专家”仍是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中原名师培育工程提出了“完善中原名师培育体系”“创新中原名师培育模式”“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等目标。第二阶段,打造“豫派实践型教育家”群体。2015年至2019年,“倾力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基础教育领域豫派实践型教育家群体”“夯实基础教育领域豫派实践型教育家作用发挥的平台”“构建基础教育领域教师梯队攀升体系”“造就基础教育领域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等成为目标。

这一改变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体现了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与时俱进,使较长周期的工作充满生命活力;二是“豫派实践型教育家”的提法既具有“豫派”这一鲜活的河南地域特色,又有“教育家”的理性高度和标准要求,更有“实践型”这一扎根中小学土壤的鲜活,三者有机融合,凸显了教育管理者的智慧;三是从培养目标层面反映了中原名师培育工程更为重要的“期盼”。

综上,阶梯成长机制、周期培养机制、带动成长机制、行动完善机制等的设计和落实,遵循了系统思维、成人学习规律和与时俱进要求,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内因和外因的互促、集体与个体的互助,成就了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的显著绩效,为中小学名师培养提供了河南方案。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中原名师培育工程研究”的成果。立项编号:JCJYC1825zy24)

(作者系金华教育学院教授、党委书记,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理事)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中原名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沁园春·赞中原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My Favourite Ani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