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视域下京津冀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04-18吕晓凤

城市观察 2024年2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文旅融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与历史经验研究”(20&ZD052)成果。

摘要:京津冀城市群重视通过发展文化消费和旅游休闲来放大夜间经济效应,形成了一批深受居民和游客喜爱的夜间文化和旅游项目、夜游街区、夜间经济集聚区等,不断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文旅融合背景下京津冀夜间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建议从优化夜间经济空间布局、促進区域业态创新、推动文旅融合内容生产、提升城市夜间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释放文旅融合新动能。

关键词:文旅融合;夜间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2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24.02.005

夜间经济(night-time economy,又称夜经济或夜晚经济 )指从下午6时到次日早上6时所发生的城市经济活动,是白昼以外(夜)时空的进一步延伸。2002年,英国有学者从城市夜生活空间中生产、监管与消费之间的协调关系入手,以夜间经济的视角来解读年轻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1]。商务部关于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2]。事实上,夜间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城市消费水平和经济活跃度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随着各地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文旅融合为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了产业支撑和载体。通过联动文化、旅游、经济,使夜间经济成为综合性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深度协调供需矛盾,提振城市消费动能,构建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点。京津冀城市群位于中国环渤海地区的心脏地带,是我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具有较好的夜间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赋能夜间经济,对于京津冀地区既有迫切需要,也有巨大空间。

一、文旅融合视域下京津冀

夜间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京津冀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广阔的客源市场。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注重以文化消费和旅游休闲来构建夜间消费热点,提升游客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夜间经济已成为促进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增强城市文旅吸引力的重要载体。2021年,国务院批准了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北京市和天津市位列其中,为发展夜间经济提供了基础。根据新华社瞭望智库牵头编写的《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1—2022》,在京津冀地区,北京和天津入选年度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北京朝阳区和天津红桥区入选年度夜经济影响力二十强区县[3]。自2021年至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分三批遴选了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共345个,京津冀地区共有32个项目入选,其中,北京市占14席,天津市占7席,河北省占11席[4]。总体而言,京津冀夜间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一)统筹文旅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品牌

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5]。2023年2月,北京联合河北、天津启动“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搭建“3×8×N”活动框架,统筹三地特色资源与优势,推出“八个一批”系列举措①,举办N项促消费活动,旨在拓展京津冀消费联动新格局,推动文旅融合创新,打造高品质夜间经济聚集区。具体而言,北京搭建了“2+6+25+N”活动框架,即举办两场节点性活动;搭建六大活动板块;打造二十五项重点活动;鼓励市场主体开展N项促消费活动,突出“北京范”“时尚潮”“文化芯”“科技核”,打造包容多元、业态融合、动静相宜、安全便捷的“夜京城”,为发展夜间经济注入新动力,加快推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天津市依托特色文旅资源,重点打造“夜游海河”“夜购津货”“夜品津味”“夜赏津曲”等项目,发展“夜津城”品牌,培育夜生活文化,激发夜间消费潜力,以夜间经济推动天津市产业转型升级。石家庄市依托“一山(西山)一河(滹沱河)一城(正定古城)”[6],打造集生态观光、主题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夜间旅游观光名片,提升城市活力,打造夜间文旅特色品牌,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承德等城市分别确定了若干个夜间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主要街区,鼓励结合文化、旅游、休闲消费来打造夜间经济活动特色品牌,培育河北夜间文旅消费风尚。

(二)发挥空间聚集效应,打造夜间文旅地标

京津冀城市群按照“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②为骨架,构建以重要城市为支点的网络型空间格局,不断培育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推动区域夜间经济繁荣。(1)京津全面引领。北京市打造了前门—大栅栏、什刹海—地安门等13个特色消费地标;簋街、朝阳大悦城、北京欢乐谷等38个夜间融合消费打卡地;五道营胡同、崇文门、奥运村等30个便利居民夜生活的品质消费生活圈。天津市以海河景观、历史风貌、城市活力等为主题,打造了意式风情街、运河新天地、时代奥城等6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还鼓励各区结合本区特色资源规划建设了1~2个区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为周边群众夜间消费提供基础保障[7]。(2)河北省梯次推进。河北省坚持“点、线、面”逐步推进夜间经济,以石家庄市为重点,逐步向秦皇岛、邯郸、唐山、保定、承德等城市发展。2023年5月,河北省开展“夜经济消费季”活动,发布了石家庄湾里庙步行街、唐山吾悦广场“忒儿街”步行街等共14个夜经济示范单位,保定恋乡·太行水镇、邯郸赵王不夜城等137个夜经济打卡地,以及承德老街消夏文化广场、秦皇岛牛头崖大集美食街夜市等46个特色夜市[8],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

(三)培育多元文旅业态,点亮夜间经济

夜间经济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吃喝玩乐的需要,还将传统剧目、文艺创作、美术展览、学术讲座等渗透到夜间生活中,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夜间文化生活,营造了夜间文化氛围。京津冀以文旅拓展特色夜间多元消费,丰富夜间经济供给体系,在旅游、休闲娱乐、住宿、餐饮、文化、体育等领域呈现不断增长态势。2023年3月,北京市夜间休闲娱乐消费订单同比增长37.5%,“夜市”搜索量同比增长279.9%[9]。2023年4月,天津市夜间线上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10%,休闲娱乐订单量同比增长109%,酒店订单同比增长182%,到店餐饮订单同比增长82%[10]。2023年4月,河北省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8.7%,酒店、民宿的住宿订单量同比增长40.4%,度假门票订单量增长达到70.1%,餐饮整体订单量增长18.6%,即时零售订单量增长35%,夜间消费活力指数同比上涨15.4%[11]。文化消费成为夜间经济的新亮点:2021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367元,同比增长12.2%[12];天津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为989家,同比增长11.4%[13];河北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为1361家,同比增长2.3%[14]。体育消费为夜间经济增加活力。北京草莓音乐节持续吸引各地年轻人远道而来,以艺术引领文化氛围,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北京城市图书馆24小时开放,构建无人值守、读者自助、AI视觉无感借阅等创新服务,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参观体验,延展了游客的文旅场景时空体验,努力营造高品质夜间生活和文化场景。

(四) 重视协同发展,保障夜间文旅服务

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均出台一系列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政策(表1),着眼协调机制、夜间治安和夜间交通等方面开展协同治理,为游客夜间文化生活做好服务保障。

在协调机制方面,京津冀三地分别建立了统筹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夜间经济的相关机制。2010年以来,河北省成立丰富市民夜生活、发展省会夜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夜经济工作推进机制,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和扶持政策[15]。2018年以来,天津市建立发展夜间经济联席会议机制,各部门出台支持举措,各区政府制定实施方案[16]。2019年以来,北京市设立了市、区、街(乡镇)三级夜间经济“掌灯人”制度,鼓励相关商业协会推进区域夜间经济发展等,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引导行业自律发展[17]。

在夜间治安方面,制定安全保障方案,有针对性调整和加强夜间巡控警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2016年,京津冀三地公安机关签署了《京津冀警务协同发展框架协议》,从厅、局层面打破区域界限,突出资源整合,形成了保障夜间治安的新合力[18]。京津冀地区各个城市重视夜间消费聚集区域的治安工作,增设警务值勤点,配强巡警警力,强化消防安全,及时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辖区夜市治安秩序。

在夜间交通方面,加强夜间出行数据分析,优化轨道交通延时运营长效机制,在夜间客运高峰时段,保障重点区域消费者进出需求。2023年,京津冀三地交通部门签署了《交通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2023—2025年)》,持续推进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水平,为京津冀夜间经济发展提供保障[19]。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积极规范和引导出租车企业和网络预约出租车平台,加强夜间消费聚集区周边的夜间车辆调配,持续改善夜间交通环境和秩序。

二、 文旅融合视域下京津冀

夜间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京津冀夜间经济发展尚面临各种现实挑战,包括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业态供给的同质化、文化特色挖掘不足以及配套设施与保障体系不完善等,亟须进一步关注与改善。

(一)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京津冀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夜间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其中,京津夜间经济发展水平突出,是京津冀夜间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以2021年为例,北京市经济体量约为天津市的2.5倍,石家庄市的6.2倍。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以及毗邻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唐山市、保定市和廊坊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对较高、经济体量相对较大(表2),其夜间经济也更为活跃,领先于河北省其他城市。京津冀地区常住人口约1.1亿,其中,北京市约有2200万人,天津市约有1400万人,其余约7400万分布在周边腹地[20]。京津周边腹地夜间经济发展相对较缓慢,但人口规模较大,具有进一步发展夜间消费市场的潜力。通过我国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发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以及腹地夜间灯光连成片状,表明其夜间经济发展均呈现繁荣态势;而京津冀地区虽然中心城市夜间灯光较为闪亮,显示其经济活动较繁荣,但腹地城市夜间灯光较黯淡,说明当地夜间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图1)。京津冀城市群之间尚未形成联动完善的城市体系,缺乏连通京津冀夜间经济的完整产业链。先进的特大城市与发展相对滞后的巨大腹地并存,是京津冀城市群夜间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

(二)业态供给的同质化

京津冀夜间经济产品和服务供给存在同质化倾向。部分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定位不清,产品服务雷同,对消费者吸引力较弱;部分街区虽然定位清晰,但在建设过程中未能形成差异化、个性化的经营优势,或未能合理配置夜间经济业态生态链。尽管京津冀夜间经济逐渐从单一的餐饮消费业态向综合性商业服务性消费活动拓展,但尚未形成具有符号意义的夜间经济业态。以灯光节、啤酒节、音乐节、美食节等为主题的夜间消费活动存在同质化倾向,需要打造更具创新性和辨识度的夜间经济业态。遍布大街小巷的夜市、小吃、KTV、脫口秀等,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降低夜间经济的发展效率。不同城市需要根据自身特色优势打造夜间经济品牌,营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商业环境。2023年2月,北京、天津和河北携手打造“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统筹三地文化、旅游、科技等资源,发掘地区特色,打造促消费、促文旅平台,为夜间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但由于针对夜间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统筹性、指导性总体规划尚未健全,各个城市未能形成差异化的夜间经济发展特色,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夜间经济的区域联动效应。

(三)文化资源内嵌深度不足

夜间消费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餐饮和购物消费,更多是一种体验式与休闲式的消费。京津冀夜间经济还应将更多特色文化嵌入其中,通过展现城市的文化魅力,为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增强城市的文旅吸引力。夜间经济活动不应局限于打造千篇一律的商业街区和夜间灯光,而应深入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内涵,赋予城市商业街区以文化特色。京津冀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但助力夜间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源目前仍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夜间消费模式缺少与文化内涵相关的体验,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在北京中关村、金融街、三里屯等夜间消费场所重点片区中,剧场演出、赛事等文化类消费场所仅占2%~4%,而餐饮消费场所的占比高达54%~60%,文化消费潜力尚待进一步深入挖掘[21]。天津市的6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中餐饮、零售、休闲娱乐场所占比近九成,相声、曲艺、非遗等传统文化元素尚未充分融入夜间消费产品和服务中;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夜间利用率不高,尚需探索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表达。石家庄市探索引进国内外知名夜间演艺项目,但对本市的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促进京津冀夜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出于经济考量还是文化考量,都应尽量以充分发挥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抓手。

(四) 配套设施与保障性服务的局限性

夜间经济延长了城市的活跃时间和商家的营业时间,对于配套设施和保障体系的要求更高。当前,受交通、气候、审批流程等因素的影响,京津冀夜间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瓶颈。

1. 交通配置限制夜间出行

京津冀年轻人群呈现出在京工作,在津、冀居住的“双城”生活模式。这部分人群同时也是夜间消费主力人群,但过长的通勤时间以及居住、就业、消费空间三者之间的空间错位都对其参与夜间文旅消费形成制约。此外,在京津冀地区,一些人气较高的夜间经济聚集区往往因短时车流量过大而普遍存在停车难、交通堵塞等问题。现实的职住矛盾与客观存在的夜间出行难题影响了夜间消费体验,成为京津冀夜间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2. 受气候影响,京津冀夜间经济发展季节性特征明显

京津冀地处中国北部,春、秋季节较短,冬季寒冷干燥。在冬春季节大部分时段,夜间人们在室外活动受限,导致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夜间消费动力显著下降。当地仅在夏季具有较高的夜间消费动力,表明京津冀地区夜间经济发展的季节性特征更为显著。然而换个角度思考,伦敦、纽约等诸多城市同样常常面临着阴雨、寒冷等天气的挑战,却依然能够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不夜城。由此可见,天气因素并非绝对阻碍夜间经济发展。未来,京津冀地区还需思考如何更好地克服气候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推进冬季夜间经济发展。

3. 夜间经营活动审批流程较多,监管难度大

基于夜间经济不同于日间经济的特殊性,夜间经济的经营者、消费者及附近居民之间各方利益关系的平衡对于监管方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在现实中,一方面,针对夜间经营活动的投诉率较高;另一方面,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代表的社会治理改革举措将响应率、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等作为其主要业绩考核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好发展夜间经济与推动夜间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夜间经济活动的多元性和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 文旅融合视域下推进京津冀

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京津冀着眼于以文旅融合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夜间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现实挑战,需要更加重视夜间经济的多维体系建设。从优化夜间经济空间布局、推进区域业态升级、构建文化支撑体系、提升城市夜间服务水平等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夜间消费环境,培育夜间生活场景,不断满足居民与游客对夜间休闲生活的美好期待。

(一) 优化夜间经济空间布局,推动区域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京津冀夜间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和“次中心”城市的快速成长。消除区域间行政壁垒,结合各个城市的资源优势,立足不同城市的消费需求,合理规划京津冀夜间消费布局,推动商品市场一体化,加强城市间生产、流通、消费的高效衔接。夜间经济“次中心”城市需要足够大的体量,才能带动整个京津冀地区夜间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次中心”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双向的经济活动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于整个区域夜间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结合京津冀发展功能定位及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要义,可重点扶持河北省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交通优势明显的城市,如石家庄市、唐山市、保定市等,从而加快京津冀城市群夜间经济腹地的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夜间经济梯度发展格局。对于一个城市的夜间经济空间布局而言,要明确消费聚集区的目标游客定位、产品定位和商业模式定位,跟踪并分析游客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通过整合相同营业时段的经营者,规划相对独立的夜间消费聚集区域,建立可局部控制的水电气系统,在进一步提升夜间消费聚集度和活跃度的同时,可以降低夜间维护所需的人力和能耗成本。此外,京津冀地區夜间经济特色地标、打卡地等多以消费购物商圈来划定,文旅景区列入较少;夜间开放的历史文化游览景区数量较少。如果配置合理,夜间游览可以成为日间游览的有机延续。京津冀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开发相关的夜间游览路线,出售交通、景区游览等联票,推出住宿、美食等优惠活动,推动区域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文旅产业涉及吃、住、游、购、娱等众多环节,产业链长,辐射范围广,能够增强夜间经济的活力。京津冀三地互为文旅资源与目的地,通过打造具有差异化的文化旅游区,实现区域内部文旅市场相互转化,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夯实发展夜间经济的产业基础。

(二)促进文旅业态创新,开发夜间旅游市场

推动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绿色经济赋能夜间经济,培育新兴业态,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根据京津冀夜间经济示范区的总体布局及街区差异化发展特色,引进不同的商业业态,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文旅等于一体的沉浸式社交消费场所,在不同街区间形成联动经营效应。将传统模式与创新形式有效结合,加快数字科技赋能夜间经济,丰富配套产业与服务业,开拓新兴消费项目,激活京津冀夜间经济的整体氛围。京津两市拥有全国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而环绕京津的河北,处于京津一小时生活圈范围,生活成本较低。因此,京津冀具有打造科技产业集群的可行性。可通过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为夜间经济赋能,打造无人餐厅、无人货架等智慧化服务体验。推进夜间经济与科技和文化的跨界融合与业态升级,突出夜间经济智能化、艺术化和信息化特征,不断挖掘京津冀夜间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将数字文旅、沉浸式文旅、研学文旅、博物馆文旅、工业遗产文旅、乡村民宿文旅、红色文化游、康养文旅等新兴文旅业态同京津冀的夜间文旅资源相结合,拓展夜间业态供给的深度和广度,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夜生活”品牌。同时,加大对京津冀特色“夜生活”品牌的宣传力度,利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推广,促进“线上带动线下,线下盘活线上”双向联动,保持京津冀夜间经济的热度与活力。

(三)推动文旅融合内容生产,打造特色“夜生活”品牌

京津冀地区的丰富文化资源是其发展文旅产业的坚实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将文化资源开发为文化产品,推动文旅融合创意转化,以文化内容吸引游客。文旅融合并不局限于将文艺表演、文物陈列、文化场馆等文化资源用于旅游开发,而是把文化自信、文化建设融汇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监管、区域旅游合作、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等各个环节。在开发夜间旅游市场时,要大力打造认同感强、识别性高的夜间文化消费品牌,形成可持续的夜间经济发展模式。这样做不仅能够吸引外地游客参观,更能激发本市居民的共鸣,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与认同。日本东京夜赏樱花、意大利各城市的粉红之夜、法国里昂的灯光节等世界各地的品牌夜游活动,均依托当地的城市特色与地域文化。此外,美国纽约的百老汇、英国伦敦的西区等演艺聚集区也是城市文化的标志性品牌。京津冀地区的文化资源丰富,截至2021年,北京市共有藝术表演团体745个[22]、文化馆356个、博物馆204家、公共图书馆21座[23];天津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5个、文化馆17个、博物馆69家、公共图书馆20座、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255个[24];河北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74个、文化馆2460个、博物馆172家、公共图书馆177座[25]。深入挖掘京津冀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结合季节特点与节日契机,打造夜间共享文创空间,以“民俗+商业”的营销模式发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夜间经济模式,拓展商旅文体全方位体验。以独具地方特色与地域认同的文化活动为核心,打造集演出展览、情景还原、参与式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京津冀夜间文化品牌。完善24小时阅读、音乐、相声、话剧等文化休闲活动,鼓励本地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等场所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定期举办夜间主题展览或沙龙,广泛收集市民和游客意见建议,制定符合本地夜间经济发展所需的夜间文化旅游路线和精品消费路线,培育京津冀特色的“夜生活”文化地标。

(四)加强规划管理,提升夜间文旅服务水平

夜间经济的发展考验城市的夜间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处理好交通、治安、食品安全、噪声、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管理,同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1)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京津冀地区的夜间经济地标聚集区,根据居民和游客的集中需求开通夜市专列,方便消费者夜间出行。尽量提升轨道交通出行的占比,根据重大节事活动灵活调整公共交通发车频次和运营时间,搭建统一的夜间服务信息平台,开发错峰共享停车系统,及时、实时更新公交服务网点信息,定期推送夜间消费地图、文旅消费指南等有效信息,提升消费者出行意愿。针对较为热门的夜间经济聚集区,在高峰时段整合周边地段的办公区域停车位或内部停车场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夜游消费者停车难的问题,也可盘活资源,增加夜间经济的辐射带动链条长度。

(2)针对京津冀地区夜间经济发展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的实际情况,户外经营者或有关管理部门可加大封闭连廊或独立玻璃钢棚的建设力度,以较少的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恶劣天气和寒冷季节造成的不利影响。

(3)制定鼓励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编制负面清单、理顺综合管理机制。工商、城管等部门须加强对夜间经营环境、品质等方面的巡查监管,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夜间消费环境。对符合要求的经营项目给予减税降费等惠企纾困政策,降低商家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推动夜间经营活动和项目审批流程的“一站式”服务,尽可能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为夜间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组建归口统一的城市夜间综合治理监察队伍,根据夜间经营者的信用档案评级来确定日常检查频次,强化联动执法,提高监管效能。

参考文献:

[1] Paul Chatterton and Robert Hollands, “Theorising Urban Playscapes: Producing, Regulating and Consuming Youthful Nightlife City Spaces” [J], Urban Studies, 2002, 39(1): 95-116.

[2] 林丽鹂、周海翔:《发展夜间经济 增添消费活力》[N],《人民日报》2021年9月8日第19版。

[3]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发布 重庆蝉联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榜首》[DB/OL],2021年4月25日,https://sww.cq.gov.cn/sy_247/bmdt/swyw/202104/t202104259214915.html,访问日期:2024年1月13日。

[4]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通知》[DB/OL],2021年11月5日,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cyfz/202111/t20211119_929110.html,访问日期:2024年1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通知》[DB/OL],2022年8月16日,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cyfz/202208/t20220824_935544.html,访问日期:2024年1月25日。《关于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的公示》[DB/OL],2023年12月22日,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cyfz/202312/t20231222_950 463.html,访问日期:2024年1月25日。

[5] 《京津冀协同发展功能定位明确》[N],《经济日报》2015年8月24日第1版。

[6] 李田春、王晖:《石家庄夜经济发展方兴未艾》[N],《中国信息报》2023年3月30日第5版。

[7]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DB/OL],2018年11月6日,https://www.tj.gov.cn/zwgk/szfwj/tjsrmzfbgt/202005/t202005192370558.html,访问日期:2024年1月15日。

[8] 冯阳:《2023年河北省夜经济消费季暨唐山消费夜启动》[N],《河北日报》2023年5月20日第7版。

[9] 杜燕:《“夜京城”效应初显 夜间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DB/OL],2023年7月29日,https://www.chinanews.com/cj/2023/07-29/10052080.shtml,访问日期:2024年1月16日。

[10] 《促消费拉动效应明显 本地零售潜力释放》[N],《天津日报》2023年4月23日第3版。

[11] 李巍:《人气聚起来、消费旺起来、经济活起来》[DB/OL],2023年4月21日,https://hbxw.hebnews.cn/news/361800.html,访问日期:2024年1月16日。

[12]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22》[DB/OL],2022年12月12日,https://nj.tjj.beijing.gov.cn/nj/main/2022-tjnj/zk/indexch.htm,访问日期:2024年1月17日。

[13]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统计年鉴2022》[DB/OL],2022年12月2日,https://stats.tj.gov.cn/nianjian/2022nj/ zk/indexch.htm,访问日期:2024年1月17日。

[14] 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统计年鉴2022》[DB/OL],2023年5月11日,http://tjj.hebei.gov.cn/hetj/tjnj/2022/zk/indexch.htm,访问日期:2024年1月18日。

[15]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丰富市民夜生活发展省会夜经济的安排意见》[DB/OL],2010年9月3日,https://www.sjz.gov.cn/col/1598784521795/ 2010/09/03/1598955507297.html,访问日期:2024年1月17日。

[1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关于推动天津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DB/OL],2021年12月28日,http://www.tjszx.gov.cn/tagz/system/2021/12/28/030005814.shtml,访问日期:2024年1月18日。

[17] 吉宁:《点亮城市夜空 北京出台13条措施打造“夜京城”》[DB/OL],2019年7月12日,https://www.gov.cn/xinwen/2019-07/12/content_5408749.htm,访问日期:2024年1月17日。

[18] 北京市公安局:《创新发展 赓续璀璨——京津冀警务协同发展纪实》[DB/OL],2023年5月5日,https://gaj.beijing.gov.cn/xxfb/jwbd/202305/t20230505_3087685.html,访问日期:2024年1月18日。

[19] 王民、冯维健:《京津冀签署协议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DB/OL],2023年6月3日,https://www.gov.cn/lianbo/difang/202306/content_6884403.htm,访问日期:2024年1月18日。

[20]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23》[DB/OL],2023年12月25日,https://nj.tjj.beijing.gov.cn/nj/qxnj/2023/zk/indexch.htm,访问日期:2024年1月18日。

[21] 孙颖:《北京市政协委员为京城夜经济出点子,提出设立三级“掌灯人”制度》[N],《北京晚报》2019年10月30日第5版。

[22] 王润:《北京民营戏剧团队引领全国演艺市场》[N],《北京日报》2022年9月19日第8版。

[23] 同[12]。

[24]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市情 文化旅游概况》[DB/OL],2023年3月17日,https://www.tj.gov.cn/sq/tjgk/shsy/whxwcbgb/202303/t20230317_6143014.html,访问日期:2024年1月18日。

[25] 同[14]。

注释:

①“八个一批”系列举措包括打造一批标志性主题消费活动、发布一批京津冀旅游线路、举办一批新兴体育赛事活动、推荐一批特色美食、推出一批展会活动、推出一批特色消费场景、推选一批城市“伴手礼”、发放一批专项消费券。

②“一核”指北京;“双城”指北京、天津;“三轴”指京津发展轴(北京、廊坊、天津,辐射张家口、承德)、京保石发展轴(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和京唐秦发展轴(北京、宝坻、唐山、秦皇岛,辐射沧州);“四区”指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多節点”指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河北省11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

作者简介:吕晓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陈丁力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发展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背景下颍淮文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健全机制 优化环境 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