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PECS行为训练图卡插图风格设计研究
2024-04-17许艳雪孙声
许艳雪 孙声
摘要:目的:近年来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孤独症儿童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如何有效地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和治疗,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各界纷纷呼吁重视与关怀孤独症群体,建立更加科学、人性化和本土化的干预辅助体系。文章探讨符合我国孤独症儿童认知特点的PECS(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图片交流沟通系统)行为训练图卡插图的设计表现风格,以增强图卡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方法:通过系统的文献研究、线上调研以及专业意见收集,深入研究儿童插图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孤独症儿童的视觉偏好,总结出符合我国孤独症儿童PECS行为训练图卡插图的设计表现风格。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扁平化、简洁具象化的插图风格更符合我国孤独症儿童的审美偏好,清晰的图形及具象化的表达方式能降低认知负担,使图像更易于理解,有助于提供稳定且可预测的视觉信息,符合孤独症儿童对简单直观视觉元素的偏好,能够显著提高孤独症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增强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设计应遵循独特的创意表达、简化和重复、注重细节等原则,从而使孤独症儿童PECS行为训练图卡满足孤独症儿童的学习、表达和发展需求。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PECS;插图风格;图卡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R749.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7-0-03
0 引言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特殊的广泛性发展障碍。目前,由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早期发现比较困难、干预方法存在不确定性,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心理学界、教育学界和医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1]。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是一种用于帮助非口语交流者进行交流的替代性和增强性沟通方法,通过使用图片促进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交流。由于国内PECS交换沟通卡片销售环境杂乱,设计风格混乱,因此交换沟通图卡的使用效果不及预期,且大多数图卡是从国外引进的,不符合国内孤独症儿童的审美偏好。因此,本研究通过调研国内儿童插图风格并结合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特点,总结出符合我国孤独症儿童需求的行为训练图卡插图设计风格,旨在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行为需求表达是每个人必备的生存技能,一般涉及衣食起居等日常琐事,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孤独症儿童由于社会沟通障碍而无法实施最基本的、自发性的生活自理行为,这严重阻碍了患病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在我国2~8岁儿童中,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达100万人。由于我国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孤独症儿童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该群体在身心发展、就学就业等方面面临许多困难。
首先,由于病因不明,对孤独症儿童缺乏标准化的诊断与评估手段,导致在教育诊断评估与教育干预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我国特殊儿童教育机构所使用的图卡类教具大多来自国外,不够本土化。这导致使用上述教具对患儿进行干预治疗时存在解读偏差,整体教育干预效果并不显著[2]。
其次,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类图卡的风格设计上,我国市面上的图卡风格不一,设计风格是否符合我国孤独症儿童的视觉审美偏好,能否达到良好的辅助干预效果都有待研究与证实。
最后,随着孤独症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尽管我国在孤独症儿童疗愈方面的研究已经逐渐扩展且深入,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略显单一,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甚少。
基于此,本文探究儿童插图设计风格的发展,并结合孤独症儿童的视觉审美偏好,总结我国孤独症儿童PECS行为训练图卡插图风格,为我国孤独症儿童PECS行为训练图卡设计提供思路。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以我国孤独症儿童PECS行为训练图卡插图设计风格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搜集并分析我国市面上流通的应用于儿童教育的相关插图设计风格种类,总结我国儿童插图发展历史,以及契合我国儿童审美偏好和视觉心理的风格设计特点。
第二,结合孤独症儿童的病症与教育干预辅助需求,以及我国儿童插图风格,总结出符合我国孤独症儿童视觉审美偏好的插图风格,以提高PECS行为训练图卡的有效性和吸引力,为我国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辅助类图卡插图设计提供可参考的设计方案与思路。
在不同研究阶段,使用不同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我国儿童插图发展历史。其次,收集国内外市面上流通的涉及兒童插图的读物,通过分类法与分析法探究儿童插图的设计风格。最后,通过综合分析法,总结符合我国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的行为训练图卡设计风格,并基于先前研究,为我国行为训练图卡插图设计提供思路。
3 国内儿童插图研究综述
3.1 国内儿童插图的发展历史
插图是指在图书、杂志、漫画等出版物中,通过图形和绘画技巧为文字内容添加视觉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通常用于补充或强化文字信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感受或记忆文本内容。插图可以采用各种风格和技法以传达故事情节、情感色彩或解释概念[3],在信息传播和故事叙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文本的吸引力和可理解性。在儿童图书中,插图更是起到了引导阅读、培养审美情感和促进想象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20世纪初至50年代,中国儿童插图刚起步。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插图逐渐成为儿童图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传统绘画的影响,插图起初主要采用水墨画和版画技法,线条简洁、色调淡雅。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儿童插图经历了艺术变革和创作热潮。思想解放使艺术家开始探索更大胆、更丰富的插图风格。儿童插图开始关注儿童情感和体验,成为独立而有趣的一种艺术形式,构图更大胆,色彩更明快。这一时期奠定了中国儿童插图现代化的基础,使其成为更多元和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艺术形式[4]。
“文革”期间,艺术发展受限,儿童插图的发展受到较大冲击。儿童插图的内容和形式受到限制,表现风格上趋向理性化和规范化,色彩以红色为主,象征着革命和忠诚。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儿童插图迎来了思想解放,插图艺术家群体壮大,创作风格逐渐多样化。儿童插图与文学深度结合,涌现出丰富的题材,包括家庭、友谊、成长等;表达手法和媒介更加丰富,有水彩、油画、数码绘画等多种形式。
21世纪中国儿童插图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数字技术的普及为插图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电子图书和互动应用丰富了阅读体验。数字绘画给插图艺术家带来了更大的创作自由,而在线平台推动了作品的广泛传播。儿童插图与动漫、动画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这种时代性转变使儿童插图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为儿童提供了更富创意和互动性的视觉文化体验。
3.2 国内儿童插图的设计风格
本研究主要围绕儿童插图风格展开,对插图风格进行分类,总结国内儿童插图的设计风格特点。
由于目前在孤独症儿童PECS行为训练中,实体纸质版本的图卡被广泛使用,因此本研究聚焦纸质版本的插图。在国内线上购物平台淘宝检索关键词“儿童绘本”,选取销量前100的商品进行分析。
关于儿童插图风格的分类界定并不严格,插图作品常常融合多种风格元素,因此本研究按照插图风格倾向程度进行分类。
由表1可知,儿童插图风格多样,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扁平风格、纯手绘风格、写实风格、线描风格、国潮风格、立体风格、卡通风格、肌理风格、欧美风格、渐变风格、日韩系风格。其中扁平风格、纯手绘风格占比较大,且更受欢迎,绘本内容偏向儿童认知训练与寓言故事,具有较为明显的教育性倾向。插图风格往往根据儿童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进行设计。
扁平风插图风格强调简洁、明快的平面元素,摒弃了繁复的阴影和立体效果,旨在通过简化元素和降低视觉复杂性,带来更直接、易懂的使用体验[5]。扁平风格常常被应用于儿童插图、图书插图及数字媒体中,以吸引受众,特别是儿童的注意力。
纯手绘风格能够营造出一种独特、温暖且具有人文关怀的氛围,富有情感和艺术性,通过一定的笔触和颜色,直接地传情达意,引发儿童共鸣。这有助于促进儿童的情感表达和理解,优化他们的艺术和情感体验[6]。
4 基于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的插图风格表现
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在社交、语言、行为和认知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孤独症儿童通常社交能力较弱,有语言障碍,表现出重复行为和特定兴趣。相比之下,正常儿童在社交、语言、行为和认知方面的发展更全面,对环境和活动有更强的适应性。
4.1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
孤独症儿童在社交规则理解、语言发展和交流方面存在障碍,特别是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集中、刻板行为。
孤独症儿童难以理解抽象概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非直观性理解困难。抽象概念往往不像具体的物体或事物那样直观可感。孤独症儿童更偏好具体、可感知的信息,难以理解抽象的、非具象的概念。
第二,难以理解比喻和隐喻。比喻和隐喻是语言中常用的手段,用于传达抽象概念。然而,孤独症儿童可能难以理解这类非字面的表达,更倾向于字面化的理解方式。
第三,难以建立概念间的关联性。理解抽象概念往往需要将多个概念联系起来。孤独症儿童在建立概念之间的抽象关联性上能力较弱,难以理解复杂概念。
第四,需求具体化。孤独症儿童更倾向于将抽象概念具体化,通过与具体的实物或情境相联系,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抽象概念。
第五,存在固执思维。部分孤独症儿童存在固执思维,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才能接受新概念,不容易快速适应新的、抽象的思考方式。
4.2 基于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的插图风格
孤独症儿童的插图风格受他们独特的认知和审美特点的影响,表现出一些独特的创造性趋向。
根据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特点并结合儿童插图中受欢迎的风格可以得出,插图要强调视觉元素。由于孤独症儿童对感官刺激有不同的感知敏感性,针对他们的插图风格要更加强调视觉元素;要有独特的创意表达,展现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观点和感知,表现为对图案、线条或符号的独特使用;要简化和重复,迎合孤独症儿童对重复性和模式性的兴趣,体现为某个元素的反复出现或特定形状的重复使用。
综上,扁平化、简洁具象化的插图风格与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和审美特点相契合。此类风格通过清晰的图形与具象化的表达方式降低了认知负担,使图像更易于理解。另外,简洁的形状有助于提供稳定而可预测的视觉信息,符合孤独症儿童对简单直观视觉元素的偏好。
5 结语
通过对国内儿童插图风格的调查和分类,发现扁平风格和纯手绘风格是数量较多且受欢迎的两种风格。结合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特点,本研究表明扁平化、简洁具象化风格的插图风格设计在简化、明确和符号化方面具有优势,符合孤独症儿童对简单直观视觉元素的偏好。此外,研究结果强调独特的創意表达、简化和重复等设计原则,以更好地迎合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和审美偏好。
本研究为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插图风格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指导。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鉴本研究提出的插图设计原则,结合患儿认知和审美偏好进行设计,以促进患儿的认知和行为沟通能力的提升。希望本研究能为孤独症儿童教育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耿慧.图片交换沟通系统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沟通行为的干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9.
[2] 孙声,孟佳琦,孙旭瑶.国内外孤独症儿童PECS情绪训练图卡设计比较研究[J].艺术科技,2023,36(12):180-182.
[3] 闫伟,朱铁男.趣味性插画在农副产品包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绿色包装,2024(2):78-80.
[4] 牛金金,宋润民.浅析民国至文革前儿童读物插画艺术风格的变迁[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5,2(4):33-35.
[5] 黄晔.扁平风插画风格在广绣中的应用研究与创新表现[D].广州:广州大学,2024.
[6] 冯丹.面向儿童教育的历史博物馆游戏型文创设计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23.
作者简介:许艳雪(1999—),女,山东菏泽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
孙声(1977—),女,山东济南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