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浅埋暗挖法的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2024-04-17魏欣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4年2期
关键词:隧道工程桥梁施工

魏欣

摘要:当前的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挖掘定位多为单向定位,施工范围受到限制,导致实测位移增加,稳固性下降,基于此,对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十分必要。简述工程概况,进行测量放线,采用多阶方式对挖掘位置进行定位,同时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基础挖掘处理。根据挖掘进度,对隧道涵顶、涵背实现回填处理,最终采用设置沉降缝的方式完成隧道施工。施工结果表明:针对设定的5个点位,进行3次测定分析,最终涵洞隧道实测位移均控制在0.5mm以下,说明此次施工的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浅埋暗挖法;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桥梁施工;预埋处理;隧洞施工

0   引言

采用传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桥梁隧道、涵洞施工时,单一的施工体系对于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把控效果不佳,常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给工程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1]。不仅如此,目前的技术难以对隧道的实际承重能力进行有效扩展,导致其常常出现崩塌、裂缝甚至断裂等情况,缺乏安全性[2]。埋暗挖法作为一种多维、多方向的隧道施工方式,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下施工针对性较强,对于各个环节的关联搭接效果也更佳。在隧道施工中科学应用浅埋暗挖法,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施工结构的控制,逐步形成更为灵活、多变的施工结构,实现了主体结构加固,提升了地层沉降的控制效果[3]。

1   工程概况

选定D工程作为测定施工目标,并在整段隧道内部设定多个监控测定节点,以便形成稳定的监督控制环境,为后续的施工建设奠定基础[4]。该隧道的起点与后侧的铁路处于平交垂直状态,终点桩号设定为ZK15+886.095[5]。

经过测量调研,确定该隧道全长为1.2km,内部设定涵洞两段,4道64m圆管涵、2道102m箱涵。与基础隧道建设不同的是,该工程的圆管涵同时起到支撑和加固的作用,对于隧道的建设具有关键价值[6]。为确保隧道之间的搭接效果,此次施工建设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并利用过水涵作为结构上的搭接。涵洞的墙身为35m,涵洞之间的间隔为5~12m,采用交叉的施工建设形式,洞身为2.5m[7]。涵洞隧道的透视图如图1所示。

根据图1完成对涵洞隧道的透视图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桥梁涵洞隧道的基础结构相对较为稳固,但是石砌筑的搭接存在一定的问题,沉降缝之间的距离过大,隧道断面的一字墙加固效果不佳等。

2   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设计

2.1   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处理是隧道建设过程最为关键且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有利于确保工程前期测量、定位的稳定性与精确性,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8]。先明确工程的实际建设范围及区域,并在隧道的边缘位置設定施工围护栏,逐步营造稳定、安全的建设环境,加强对施工事故的控制。测定隧道的核心位置,并部署对应的挖掘点位,以其作为挖掘施工的中心。在周围设定对应数量的控制监测节点,形成循环性的监测结构。

利用全站仪以及自动安平水准仪设备,测定涵洞隧道的基础数值以及施工信息,综合上述数据,标定出总控制桩的挖掘位置,并测算出设立挖掘深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G表示设立挖掘深度,m表示预设测量范围,α表示堆叠测定范围,i表示放样次数,o表示允许出现的最大测量偏差。

根据上述测定,完成对控制桩设立挖掘深度的测定,依据标注完成设立,并在范围之内布设相应放样轴线,测算出涵洞中心里程。总控制桩的周围需搭接3个护桩,以便为后期的二次放样处理,奠定基础的施工建设标准。

2.2   多阶定位及浅埋暗挖处理

2.2.1   多阶定位

与传统的隧道施工定位不同的是,多阶定位的针对性和灵敏度会更强一些,且在复杂的背景环境之下,能够确保后期浅埋暗挖工作的稳步进行,增强隧道建设的稳定性。依据隧道设计方案,先标定出涵洞的轴线位置。在总控制中心桩的位置放置定位边线,同时利用部署的监测节点,获取基础数据和信息,根据此时的施工需求和标准作必要调整。

在桥梁的边坡处设计临时性水准点,测定出涵洞的控制标高,确保四周的预留距离不能少于55cm。在管道中增设排水管,便于施工中对水源的排放与定向引导。根据水准点的排水情况,将施工的位置区域作出划定,形成多阶段的定位结构。此过程中,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定位要求、设定标准以及隧道的承压状况,定位具体的挖掘点位。

2.2.2   浅埋暗挖处理

根据挖掘地定位处理,采用浅埋暗挖处理的方式,对隧道加固坑体进行挖掘。综合挖掘的需求及标注,设定挖掘的高程为75m,预留边缘深度为25~30cm之间。为确保最终的挖掘效果,设定1:2的坑壁坡度,使用圆级钢板桩在隧道内部进行临时支撑,增强施工过程中的加固效果。在隧道混凝土墙身设定接缝位置,利用钢筋充当接茬筋,形成涵洞隧道内部结构上的搭接。

2.3   钢筋绑扎处理及碎石土换填

2.3.1   钢筋绑扎处理

完成基础浅埋暗挖处理之后,接下来需要对涵洞隧道结构进行加固绑扎,填充空余位置,增加隧道自身的种类,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根据实际的需求,将加固绑扎划分为3个路段,分别是初始路段、核心路段和尾端路段,依据路段的具体状况,选择绑扎钢筋的类型,具体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完成对不同路段绑扎钢筋类型的选定。通过专业的设备及装置,进行绑扎距离的测定,一般控制在1.5~3.5m之间最佳。

2.3.2   碎石土换填

碎石土换填可以进一步扩展隧道的施工范围,形成更为稳固的内置结构,起到加固防护的效果。通常情况下,为加快实际的工程进度,一些施工队伍不会对隧道内部结构缝隙中的剩余空间进行填充。这种施工形式虽然能够加快施工进度,但是难以把控实际的质量,存在较大的弊端,不利于工程的关联与搭接。

具体操作时,可以先标定出需要换填的范围,并在边缘位置标定点位。再使用浅埋暗挖的方式,将换填的空间隔开,划分为独立的空间区域。然后通过钢筋绑扎实现隧道内部结构的加固,并测算出极限偏差,换填极限偏差计算如下:

(2)

式中:M表示换填极限偏差,v表示预设填充空间,δ1和δ2分别表示区域定向填充区域和堆叠填充区域,e表示填充次数。

根据上述测算,将得出的换填极限偏差设定为标准。在实际换填过程中,需要加强控制,融合浅埋暗挖的挖掘方式,进一步确保施工进度。

2.4   涵身顶板搭接及浅埋暗挖标定

在碎石土换填位置设定监测节点,形成安全、稳定的控制环境。采用浅埋暗挖的方式,在总控制桩体的位置设定涵洞的建设模板,并确保表层维持平整光滑的状态。该模板为强度、硬度较高的钢板,依据实际的施工需求及标准,设定其尺寸为1.8m×1.5m。

在绑扎钢筋的位置安装承接口,将顶板采用水平垂直方式下放到涵洞上方,并卡在承接口位置。此时测算出涵身顶板的承压能力,并测算出具体的承载值,具体计算如下:

(3)

式中:P表示涵身顶板承载值,υ表示顶板的面积,

表示定向承载范围,b表示承载单元值,η表示预设偏差。

综合得出的涵身顶板承载值,设定顶板的搭接点位,测定其安装是否稳固。如果不存在问题,需使用梁加固绑扎对涵身顶板进行多层捆绑,以提高模板自身的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工程在设立顶板时,并未对承接口进行包裹或者维护,由此导致顶板漏浆。所以在安装时需要加强对承接口的控制。

在此基础之上,根据涵洞隧道的挖掘情况一级顶板的安装位置,对浅埋暗挖边缘承压不均衡位置作出标定,依据施工要求,对这些位置逐步多次加固,确保隧道的承压逐渐平衡,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2.5   隧道涵顶、涵背回填

隧道的涵顶、涵背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为增强其自身的稳固性,在工程末期需要进行回填处理。为提升隧道的承压能力,选择天然砂砾作为回填的主要材料。在涵顶、涵背各个位置标定出划分的回填空间,从涵身周围0.5m的位置设定回填轴线,并采用分层夯实、填筑的方式进行填土。隧道涵顶、涵背回填如图2所示。

综合回填范围与空间,在涵洞隧道的边缘位置作出等距离标定,并检测出分层压实的厚度。将厚度控制在5~7.5cm。在回填过程中,需要实施静压处理,在隧道涵顶土层厚度0.5m位置,使用重型静载压路机进行土层的压实处理。压实时,将土层的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减少施工对隧道路面的冲击力,确保涵洞隧道后续的应用效果。

2.6   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实际上是分散涵洞隧道的一种高效的承压结构,被广泛应用在桥梁涵洞的施工建设中。标定涵洞箱涵的边缘位置,根据实际的加固需求和标准,设置6.5m的变形缝。采用浅埋暗挖的处理方式,与挖掘区域进行搭接关联。扩大具体的隧道施工宽度,尽量将其控制在3.5~6.5cm。将油浸软木板安装在涵洞顶板之上,采用垂直的方式,增加实际的承压能力。利用外围填充止水密封膏封填沉降缝,增加隧道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3   应用效果

在隧道中标定出5个测点,测定3次,测算出隧道的实测位移,针对其稳定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施工效果对比分析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最终涵洞隧道的实测位移均控制在了0.5mm以下,说明此次施工的稳定性较好,隧道建设之后更加坚固,位移可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4   结束语

当前的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挖掘定位多为单向定位,施工范围受到限制,导致实测位移增加,稳固性下降,基于此,对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与传统的桥梁涵洞隧道施工形式对比,本次融合浅埋暗挖法所设计的施工结构更加灵活、多变,自身的施工针对性更强。在复杂工程中应用浅埋暗挖法,可一定程度上扩大实际的施工范围,稳定隧道的建设承压结构。加强对工程各个环节的监督控制,可确保日常的工程进度,为后续工作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潘纯.隧洞下穿煤层段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

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22,40(5):11-13.

[2] 张聪.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黑龙

江交通科技,2021,44(2):147-148.

[3] 肖祁光.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J].绿色环

保建材,2021(1):97-98.

[4] 张杨.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灌浆法加固技术的应用探

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66-67.

[5] 陈轩.浅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措施[J].四川水泥,2020(8):271-272.

[6] 潘德智.關于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J].黑

龙江交通科技,2020,43(6):171-172.

[7] 单世广.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灌浆法加固技术的运用

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7):190-192.

[8] 孟庆军,周峰,王海波,等.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隧道并行

施工隔离加固技术[J].公路,2020,65(1):297-303.

猜你喜欢

隧道工程桥梁施工
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
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某公路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控制技术
隧道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策略探析
浅析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施工中的悬臂挂篮技术探讨
隧道工程中的软岩支护技术
探析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隧道工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