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课后体育作业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2024-04-17周孙玲
周孙玲
【摘 要】“双减”背景下小学生体育课后作业设计主要是以家庭作业设计为主,需要制订符合小学生实际的体育运动方案,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
【关键词】“双减”政策 体育课后作业 身体素质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的课后负担明显降低,而且有了更多充足的时间用于体育运动、锻炼身体。课后体育作业的设计应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基础,以家庭作业为主要形式,充分调动家长、学生的运动意愿,实现体育运动和学生身体素质双发展的效果。
一、课后体育作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1.课后体育作业为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
课后体育作业的布置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也为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提供了途径。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双减”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在课后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以作业助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后体育为学生体育运动发展和兴趣培养提供专项训练,如在课堂篮球运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以篮球为主的体育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篮球专项训练,在体育项目技能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个人的运动能力。
2.课后体育作业提高了学生自主发展意识。
体育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体育自主发展得到了培养,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首先,教师提供的课后体育作业并不是单一作业形式,而是多层次、多内容、多类别的作业,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为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灵活选择多种体育作业项目,从而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意愿;其次,课后体育作业布置逐步从最初的教师督促、家长监督转为学生自主、主动运动,从而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课后体育作业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思路
1.体育作业分层布置。
课后体育作业应坚持分层布置的理念,从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际情况入手,根据学生成长制订个性化的方案,通过层次化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具体作业分层中,教师要结合体育运动、学生情况、运动分级灵活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情况合理参与其中。以跳远为例,一些学生身体素质、柔韧性比较差,跳远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可以明确学生课后跳远作业分为1.2~1.5米、1.5米以上两个级别,明确达到1.5米以上跳远成绩的学生可以不参与课后跳远作业;1.2~1.5米跳远成绩的学生需要加强姿势调整,包括手臂姿势调整、下肢动作调整,通过训练提升成绩,使其争取在1.5米以上;1.2米或以下跳远成绩的学生需要认真完成课后跳远作业,提升训练的频次,同时需要锻炼下肢力量和运动的姿势,增加体育运动的内容。此外,考虑到学生体育运动自我管理不足和体育运动持久性的不足,课后作业布置后教师应定期通过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学生成绩提升情况、技法掌握情况等对作业设计进行重新优化、调整,最大化地提升作业效果。总之,分层作业布置的关键是根据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开展有差异化的安排,既要尊重学生成长实际,又要给出分层作业设计的具体内容,助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
2.丰富体育作业内容。
丰富体育作业内容是提升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其身体素质的基础。它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注重多类型作业,让学生有选择体育运动的权利,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有的學生喜欢足球,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则喜欢跑步。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爱好情况,教师应做好有针对性的设计。如针对一部分学生上肢力量不足的情况,对喜欢篮球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为每天定点投篮、行进间运球50个;对喜欢跳高、跳远的学生则布置俯卧撑的数量,如每日两组,一组10个。对下肢力量不足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布置踢球跑100米(足球)、折返跑、行间距运球(篮球)。此外,学生选择体育项目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作业录制成视频,在上课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运动成果,从而形成多种体育作业共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目标。
3.家校体育联合监督。
家校体育联合监督能确保课后体育作业真正起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加强监督指导工作,做好体育作业设计和引导工作,建立起线上线下联合监督机制,助力学生发展。以跳绳作业设计为例,跳绳作业设计一般是以单人跳绳为主,以50个为一组,学生每日根据身体素质情况完成一两组即可。作业布置后,教师应做好联合监督工作。一方面是线上监督,家长可以将孩子跳绳的过程录制成视频,然后分享到体育班级群中。在分享过程中,家长可以督促学生完成既定的跳绳目标,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讨论如何通过跳绳提升身体素质,以及如何做好跳绳项目引导工作;另一方面是线下监督,主要是监督学生的跳绳数量、时长是否有进步,同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基于学生身体素质制订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实现体育作业定制化。联合监督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家长深度沟通,既要强调体育作业对学生体能运动、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也要强调体育运动对学生体育素养、体育精神培养的价值,引导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开展体育作业而不是为了应付完成作业。
4.做好家校作业评价。
家校作业评价是对教师课后体育作业设计、学生体育运动完成情况的综合评定,对教师反思、优化自身课后作业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课后体育作业设计后,教师应做好家校共建,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体育运动、身体素质提升评价当中。如新学期体育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设立体育学习目标,并制作家庭作业学习打卡计划表,在学生每次完成体育家庭作业时,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完成评价内容,其中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在体育期末考核时,家庭作业评价也应纳入期末成绩计算中,进而完善期末考核机制,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此外,做好体育评价要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教师通过软件公布体育作业,包括学生在校体育运动情况,需要加强体育锻炼的方向,同时围绕作业布置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以及布置作业的预期效果。家长可以参与到体育作业布置当中,与教师围绕学生的体育运动发展和专业性进行广泛沟通,帮助学生了解作业评价。
5.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
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应考虑学生实际需求,以可持续、高参与、中强度原则为主,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运动作业资源,助力学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
首先,作业设计应有趣味性。如投掷类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将投掷标枪等运动改为投掷石子,甚至是“用石子打水漂”。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在自然环境下进行运动,既可以锻炼学生手臂力量,还可以在趣味中完成体育锻炼,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其次,课后体育作业应操作简单。如教师布置的提升学生体能的作业中,以简单易行为主,减少专业器具的使用,而是选择学生日常可以接触到的跳绳等为主,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再次,体育作业的设计要有可持续性,以此提升学生运动习惯培养。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不应以单一项目和单一作业为主,而应该以周以月为单位,制定详细作业内容并在学生群体中公布,鼓励学生根据一周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作业并完成体育作业,从而达到体育运动目标。
课后体育作业的设计为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对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课后体育作业设计应坚持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内容丰富、家校体育联合监督和做好家校作业评价等工作,提升课后体育作业质量,助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平潭澳前镇中心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苏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