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质量教学实践研究
2024-04-17杨上明
杨上明
【摘 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打造高质量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保证学习质量,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不断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双减 小学数学 高质量课堂教学
高质量课堂是指通过优秀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教育资源,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而促成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课堂环境。高质量课堂鼓励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注重学生的情感、社交和道德发展,以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同时,高质量课堂还需有系统的评估机制,旨在及时提供反馈,以优化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果。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打造高质量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保证学习质量,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不断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引领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自我探究
在“双减”背景下,打造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课堂成为重要课题。过度依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只强调知识的传递,不仅可能令学生感到乏味和压力,也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能力提升。因此,探索和應用新的教学方法变得尤为重要。问题导向学习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师”,而是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会先向学生提出与现实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或组织小组探究,自我寻找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1]。对于数学课程而言,问题导向教学法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增强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出示中秋节分月饼的生活情境:一个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才合理?每个人分得多少?用什么数字表示?通过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学生发现半个月饼不能用以前学习过的数字来表示,教师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数。接着教师在教学完数字“[12]”的读写后设计问题:“你能在老师提供的长方形纸上折一折,并用彩笔涂出[12]吗?并说说你是怎样得出的。”学生在展示反馈后提出质疑“都是[12],为什么有不同的折法呢?”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是内化对[12]的认知。最后,设置问题:“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用手中的卡纸折一折。”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几分之一的含义,进而掌握分数的含义。教师的提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他们对分数的含义的理解。
二、设计多元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多维理解
“双减”政策的出台给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需求,即在降低学业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理解和掌握知识,使他们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2]。在团队中,小组成员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也可以相互学习,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可以利用互动游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游戏中将复杂的数学概念与游戏元素结合,让学习变得更富有趣味性。在游戏中,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概念,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有着重要作用,既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五上“积的近似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估算大师”的互动游戏。游戏的规则: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涉及乘法运算的问题,如“22.3乘以4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学生需要尽快给出答案,回答正确且速度快的学生可以得到积分。在这个过程中,游戏的趣味性和竞争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还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积的近似数”应如何估算,提升了运算能力。
三、应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前教学中,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工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和工具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教师可运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如智能黑板、学习管理系统等,它们不仅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更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也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3]。同时,运用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复杂的数学概念,如果只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解释,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甚至厌烦,如果通过动画和视频,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就能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此外,实体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有着独特的作用,比如引导学生使用积木或折纸等教具进行形状的构造和变换,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打造出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满足“双减”政策的改革要求。
例如,在人教版五上“一个数除以小数”的教学中,可以运用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教师播放一个关于魔法师和他的宠物猴子的故事动画,动画中魔法师有一篮子香蕉,他需要将香蕉平均分给他的宠物猴子,而每只猴子只能拿到0.5根香蕉。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魔法师有10根香蕉,他可以喂多少只猴子?”这样的故事和形象化的动画演示,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运算方法,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分层设计课后练习,巩固课堂学习知识
数学新知教学的完成只是完成了教学过程的一个部分,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教学知识,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双减”政策出台以前,许多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往往是一张练习或是一份试卷,这些课后练习的题目设置往往由易到难编排。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练习的前半部分过于简单,可以轻松完成;对于学习较为落后的学生而言,即使花费大量的时间也无法完成后面的难题。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将作业的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完成作业,并获得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后练习的实效性,帮助全体学生巩固当天所学内容,让课后练习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城县新泉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