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创作的融合策略

2024-04-17周芮西

艺术评鉴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融合策略

周芮西

【摘   要】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应用,赋予了各类影视作品崭新的视觉表现力,创造了传统拍摄技术无法比拟的艺术效果,极大地拓宽了观众的审美视野,带给人们新颖独特的观赏体验。数字媒体艺术在强力驱动影视内容创新和形式重构的同时,自身也在影视创作的影响和要求下不断发展演变,催生了众多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与应用。尽管这两者的交融互鉴为影视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创新空间,然而在实践中若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其融合进程可能会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并不利于行业的稳健成长。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策略,具有极高的实践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  影视创作  融合  策略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1-0171-06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现代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以其数字化、网络化、互动性的特点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艺术表达形式。在影视创作中,数字媒体艺术被广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特效制作、三维动画、数字合成、虚拟现实等技术,极大地拓宽了影视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和叙事方式,使得创作者能够实现更为复杂多元的艺术构思。同时,影视创作也推动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为其技术创新与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源泉和实践平台。影视作品通过数字媒体艺术手段展现出来的立体空间构建、光影效果处理以及实时交互体验,不仅提升了影视艺术的观赏性和沉浸感,也在不断探索和挑战数字媒体艺术的边界与可能性。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是相辅相成、互促发展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产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创作概述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一种结合了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的新型艺术形态,涵盖了利用计算机软件、网络平台和其他数字设备作为创作工具和传播载体的艺术实践。数字媒体艺术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图像处理、数字音频编辑、3D建模与动画、交互设计、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新媒体艺术等多种形式。艺术家和设计师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来创造新颖的艺术作品和视觉体验,这些作品可能出现在电影、电视、游戏、网页、公共空间展示等各种媒介中。

影视创作则是指通过影像和声音来讲述故事、传达情感和表达观点的一种艺术和文化传播方式,包含电影和电视剧的编剧、导演、摄影、剪辑、音效、美术设计等一系列创作过程和技术环节。在数字化时代,影视创作与数字媒体艺术紧密结合,从前期策划、拍摄阶段到后期特效制作、合成及发行,几乎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持和应用。

在当今时代的交融体,数字媒体艺术不仅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和手法,而且影视创作本身也成了数字媒体艺术实践的重要领域,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動着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二、数字媒体艺术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丰富核心内容的表现形式

数字媒体艺术首先体现在对影视作品核心内容表现形式的革新上。传统的影视创作受限于物理媒介和技术手段,而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助力下,创作者能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学、3D建模、动画特效以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实现更加立体、动态且富有创意的内容展示。例如,在科幻片中构建令人惊叹的未来世界,在历史剧里重现逼真的古代场景,甚至通过CGI技术赋予非生命体鲜活的生命特征。这些技术手段使故事叙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而是能够创造出多层次、多视角、互动性的叙事空间,极大丰富了影视作品的内涵与外延。

2.改善影视作品受众的艺术感受

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显著提高了影视作品的视听效果,优化了观众的艺术观赏体验。高清影像、沉浸式音效、实时渲染以及高速剪辑技术的应用,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增强了真实感和临场感。同时,数字色彩管理、光影模拟以及镜头运动的精准控制,使得画面构图更具美感,情感表达更加细腻生动。此外,数字媒体艺术还促成了跨媒体叙事的可能,如电影与游戏、网络文学、社交媒体等多元平台的深度融合,拓宽了观众接收故事线索、参与剧情进程的渠道,进一步深化了观众的情感投入和艺术共鸣。

3.推进影视剧本创作理念的现代化

数字媒体艺术不仅改变了影视制作的技术层面,也深深影响了剧本创作的理念。编剧在构思剧本时,可以借助数字技术来预览和验证创作思路,大胆尝试打破传统叙事框架,探索新型的故事架构和人物设定。同时,数字化的剧本开发过程允许创作者实时模拟不同视觉效果,这有助于剧本与最终影像的无缝对接,确保故事内核在视觉化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和升华。

(二)负面影响

1.削弱了人文艺术的表现力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视觉特效和虚拟环境方面的极致追求,有时可能导致过度依赖技术手段来吸引观众眼球,而忽视了影视作品中的人文情感和思想深度的传达。过分炫酷的视觉效果可能会成为一种“糖衣炮弹”,掩盖了作品原本应该承载的社会意义和人性探讨。当数字媒体过于强调感官刺激,可能会淡化艺术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即对人类情感、道德、价值观的深刻揭示和独特见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文艺术的表现力。

2.降低了影视作品的精神内涵

在影视创作中,数字媒体艺术的介入可能会导致原创性思维的束缚和内容浅薄化的趋势。一些作品为了追求视觉奇观,往往牺牲了扎实的故事内容和角色塑造,倾向于快速消费、快餐文化的表达方式。这种现象可能会使一些影视作品的精神内涵变得单薄,缺乏对人生哲理、文化传承以及社会问题深度思考的空间。随着技术的便捷性提高,某些制作者可能过于热衷追赶潮流和迎合大众口味,而忽视了作品本身应当具备的厚重底蕴和文化积累。

当然,并不意味着所有采用数字媒体艺术的影视作品都存在这些问题,优秀的创作者完全可以做到科技与人文、形式与内容的高度融合。然而,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艺术表达的关系,防止技术主导取代人文内核,是当代影视创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在积极拥抱数字媒体艺术带来的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需要警惕并克服由此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力求在科技力量的驱动下,持续提升影视作品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

三、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创作的融合方式

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影视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这种融合并非简单地叠加,而是深度的、多元化的创新交汇,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融合方式:

(一)辅助融合

在辅助融合模式下,数字媒体艺术扮演着提升影视作品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的重要角色。传统影视制作中,布景、道具、特效等元素的制作往往受到实物制作成本、时间及物理条件的限制,而数字媒体艺术的介入,比如计算机图像生成技术(CGI)、3D建模、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使得影视作品的视觉景观得以无限扩展和精细雕琢。例如,在电影《阿凡达》中,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创造性地运用了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构建出了一个美轮美奂、充满想象力的潘多拉星球,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视觉体验,同时也辅助了故事叙述,使得虚构的世界栩栩如生。

(二)创造融合

创造融合则更加深入到影视创作的核心层面。数字媒体艺术不仅是视觉效果的补充,更是创意源泉和叙事手段。在剧本创作初期,创作者就可以借助数字媒体进行故事板设计、场景预览和角色设定,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提前预见和优化最终作品的效果。在电影《冰雪奇缘》中,迪士尼动画工作室通过数字动画技术,创造出冰雪魔法世界的神奇景象,不仅使得故事的情节设置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而且将角色的情绪波动与环境变化紧密结合,实现了艺术表现上的全新突破。

(三)特殊融合

特殊融合则体现在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跨界合作和创新实验中。在这一融合模式下,数字媒体艺术不仅参与到影视作品的常规制作流程,而且还开创了许多新的表现形式和交互体验,如交互式电影、虚拟现实电影、网络微电影等。以Netflix推出的互动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为例,观众可以通过点击屏幕选项来决定剧情走向,这种特殊融合使得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紧密结合,为观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感和沉浸式体验。

四、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创作的融合策略

(一)创新技术驱动内容

一方面,先进的数字技术如高精度三维建模、实时渲染等赋予了影视作品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借助动作捕捉技术,角色动作更加细腻流畅,无论是科幻片中宏大壮观的宇宙战争场景,还是奇幻电影里形态各异的异域生物,都能以近乎真实的形态跃然于银幕之上,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视听享受,同时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实现手段。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进一步打破了传统观影模式的边界,互动式影视作品崭露头角,让观众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者,而是能够主动参与剧情发展。通过现实增强技术等,观众可以沉浸式地参与到故事之中,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剧情分支,塑造个性化的观影路径。

1.高精度三维建模提升实时渲染的成效

通过精细到毫厘的建模工艺,无论是微小的纹理细节还是宏大的场景布局都能被精确再现,使得虚拟场景在光影变化、动态交互中展现出高度的真实性与艺术美感。例如,在《阿凡达》系列电影中,潘多拉星球上的每一片叶子、每一处地貌以及纳美人的皮肤纹理等都得益于三维建模技术的高度仿真化处理,再结合先进的实时渲染技术,使得画面能够根据相机运动和光照条件实时生成高质量影像,创造出令人震撼的沉浸式观影体验。此外,高精度三维建模还能极大地降低后期制作成本与时间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它允许创作团队在前期就能预览并调整模型效果,使得导演在拍摄过程中能更直觀地把控最终画面呈现,并灵活应对创意改动。这种技术的运用,无疑将影视制作推向了全新的维度,同时也推动了影视特效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为观众带来更为惊艳且富有深度的视觉盛宴。

2.动作捕捉技术在塑造角色中的应用

动作捕捉技术在塑造角色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先进的传感器系统和复杂的算法将真人演员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微妙的情绪变化精确无误地记录下来,并实时映射到数字化的角色模型上。在《猩球崛起》系列电影中,安迪·瑟金斯身着动作捕捉服,佩戴跟踪标记点,在精心设计的工作室内进行表演。他的每一个细微动作、眼神交流甚至呼吸节奏都被捕捉设备敏锐捕获,随后转换成凯撒这一角色的逼真动态。这使得凯撒不仅仅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猿类领袖形象,更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特征和社会意识的生命体,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其智慧、情感及内心世界的挣扎,从而在观影过程中建立起强烈的共鸣与情感联系。

3.现实增强技术在打造影视场景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进入影视场景,比如在一些VR电影项目中,观众不再是被动观看者,而是可以360度探索电影环境。比如《Henry》是一部由Oculus Story Studio制作的VR短片,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卡通小刺猬的家中,直接参与到故事之中。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则可以将数字元素叠加到现实环境中,为观影体验增加一层新的互动维度。例如,某些电影宣传活动会使用AR技术,观众通过手机或特殊设备可以看到现实世界中隐藏的数字内容。

4.交互性叙事

交互性叙事是一种颠覆传统线性叙事模式的新尝试,它允许观众参与决定故事发展,创造出个性化的观影路径。Netflix推出的《黑镜:潘达斯奈基》便是一例,观众在关键节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剧情分支,达成多种结局,这种新颖的形式极大地增加了用户参与度和重复观看的价值。在国内,也有类似作品,如腾讯视频推出的一部互动剧《隐形守护者》,该剧采用了“游戏化”的叙事方式,观众通过点击屏幕上的选项推进剧情,每个选择都会导向不同的故事线,使得每位观众都能得到独一无二的观剧体验。

(二)拓展艺术风格

在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深度融合过程中,艺术风格的拓展是一个尤为突出的方向,不仅丰富了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法,而且深化了作品的内涵和审美价值。

1.美学风格创新

数字媒体艺术以其无尽的创新潜力,为影视作品带来了突破性的视觉表达方式。平面设计的应用能赋予影片独特的视觉标识系统,从海报、片头到字幕设计,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展现多元且极具现代感的设计语言。例如,在中国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画面融入了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并运用现代CG技术进行了创新演绎,营造出既古典又现代的美学意境。动态图形设计在影视制作中则体现在片头动画、转场效果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方面,它有力地强化了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例如,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大量应用了动态图形和三维动画,对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进行了生动展示,形成了既有学术深度又有视觉冲击力的叙事风格。数字绘画则能够帮助创作者构建超越现实想象的世界,如全CGI动画电影《哪吒重生》即通过数字绘画和三维建模技术,重新诠释了中国经典神话人物形象,打造了一部充满未来感与时尚气息的动画大片。

2.跨媒介融合

跨媒介融合的创作策略打破了影视作品的传统边界,使之与其他艺术形式相互渗透,产生全新的艺术形态。装置艺术、网络艺术和声音艺术等都可以作为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空间、时间及感知层面的立体拓展。例如,在国内多媒体艺术家林俊廷的作品《山水图腾》中,他将传统的山水画与数字投影、声音装置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观众可以在实体空间中欣赏到动态变化的数字山水影像,实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对话。此外,互联网时代的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也为跨媒介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不少网络剧集开始尝试线上线下联动,通过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多元渠道开展互动活动,如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在播出期间配合推出了线上解谜游戏,观众在游戏中成为剧中角色,亲身参与剧情,真正实现了跨媒介的融合创新。

(三)优化制作流程

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艺术表现形式,还极大地推动了制作流程的优化升级,从前期规划至后期制作形成了一套更加精密高效的体系。

1.前期精准直观规划

在影视项目的初期阶段,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使故事板设计和预演变得更加精确和直观。借助软件如Storyboarder、Previs Artist等工具,编剧、导演和美术团队能够在剧本阶段就通过三维模型、动画预览等方式,模拟和规划镜头运动、场景布局和角色表演等关键细节。这样不仅能提前预见最终成片的效果,还能在早期发现潜在的問题和创意改进点,显著降低拍摄现场因决策不明晰导致的时间成本和物料损耗。

以国内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为例,在前期筹备阶段,制作团队就采用数字预演技术对复杂的动作场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和演练,确保每个镜头的精准定位和视觉效果,从而在实拍阶段做到有的放矢,极大提升了拍摄效率和资源使用率。

2.高效整合后期制作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全流程数字化制作已成为影视产业的新常态。影视后期制作不再局限于单个环节的独立操作,而是通过先进的软硬件系统,将特效制作(VFX)、剪辑(Editing)、调色(Color Grading)、合成(Compositing)等环节紧密衔接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工作流程。例如,在电影《长津湖》的后期制作中,团队采用了国际先进的一体化后期流程管理系统,各个工种之间协同工作,实时共享项目文件和进度,使得特效镜头能够快速迭代和完善,同时确保色调风格的一致性,大大提高了整体的制作速度和作品品质。通过这种全流程的数字化整合,作品得以在保持高水准艺术追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紧张的制作周期要求。

(四)数字化发行与营销

作品的发行与营销策略上也实现了创新和突破,尤其是在线上线下结合以及体验式营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线上+线下”的发行与营销

现今,影视作品的发行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院线放映,而是广泛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多元化、即时化的在线发布、点播及直播模式。依托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主流网络视频平台,影视作品可以迅速触达全国乃至全球的观众,有效拓宽市场边界。同时,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推广和话题营销,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喜好,精准推送广告和预告片,有力提升作品的关注度和口碑传播力。以国内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为例,该剧在电视台播出的同时,也在多个网络平台同步更新,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开展热点话题讨论,引导网友参与剧情探讨,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在线观看,并通过个性化推荐算法,成功实现了精准传播和影响力最大化。

2.创新数字化体验营销

随着VR/AR、5G、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影视作品的营销手段正在走向体验式、交互式的新形态。通过构建虚拟现实影院,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进入影片世界,感受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线上首映礼则打破地理限制,让全球粉丝能一同参与到新片首发活动中来;互动预告片则是利用游戏引擎或移动应用技术,允许观众主动参与剧情探索,进一步拉近作品与观众的距离。比如,《唐人街探案3》在上映前,就曾推出一款基于AR技术的互动预告片,观众可以通过手机APP扫描特定图案,解锁隐藏剧情和角色线索,这一创新营销方式引起了广大影迷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有效提升了影片的预售热度和票房表现。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创作的发行与营销融合中,既实现了作品传播途径的拓宽和用户体验的升级,又在营销手段上注入了新鲜活力,有力助推了整个影视行业的创新发展。

(五)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进程中,培养兼具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影视艺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加强对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交叉领域的教育投入,意味着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将数字媒体技术(如三维动画、虚拟现实、视觉特效、交互设计等)与传统影视艺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一套全面、系统的培养体系。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传统影视艺术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还能熟练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影视内容创新和表现形式探索。例如,中国传媒大学等高等学府就在影视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加入了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课程模块,包含了数字影视制作、数字音频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等,同时设立了数字媒体艺术系,专门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影视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另外一方面,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也大力支持影视和数字媒体艺术交叉领域的教育培训项目,例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鼓励院校与影视公司、数字媒体企业联合办学,以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实战能力。例如,北京电影学院与多家知名影视制作公司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实战项目,让他们在真实的创作环境中磨炼技艺,成长为能够驾驭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影视创作的高素质人才。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对于影视创作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既拓展了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叙事维度,又优化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并促使影视剧本创作理念不断与时俱进。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是一种双向赋能的过程,它们彼此成就,共同推动影视艺术的边界不断延伸。在辅助融合中,数字媒体艺术提升了影视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在创造融合中,它深化了影视作品的艺术创新和叙事深度;而在特殊融合中,它更是打开了新的艺术形式和体验模式的可能性。总之,融合应当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要关注技术的革新与应用,也要注重艺术理念的更新与实践,更要在整个产业链条上,从创意策划、制作流程、市场推广到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实现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家齐.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分析[J].剧影月报,2023(02):44-46.

[2]高婧.谈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创作的融合[J].新闻传播,2023(03):74-76.

[3]高行.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分析[J].大观(论坛),2022(04):68-70.

[4]杨沛庚,谢艳虹.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性研究[J].艺术品鉴,2021(29):14-15.

[5]于小起.当代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深度融合[J].戏剧之家,2021(20):144-145.

[6]廖美华.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性研究[J].戏剧之家,2021(10):145-146.

[7]常宇轩.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性探究[J].营销界,2020(34):103-104.

[8]张继江.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性探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05):55-57.

[9]孙梦灿.数字媒体艺术和影视创作的融合性分析[J].艺术科技,2019(06):102.

[10]赵明明.数字媒体艺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性探究[J].科技传播,2018(17):66-67.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艺术融合策略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字媒体艺术在金华古建筑保护中的运用
试论数字媒体艺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的潜在问题和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