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汤显祖的作品看中国澳门的东西方文明交往和交融

2024-04-17吴昕悦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杜丽娘汤显祖牡丹亭

一、写作背景

在汤显祖所生活的时代,大明王朝正走向衰落。两千年来作为社会思想基础的儒学,已经日益迂腐固执,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女性受到礼教的残酷束缚。16世纪,新的商业城市兴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在文学上,出现了以市井人物为主角的文艺作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牡丹亭》通过塑造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女性形象,重新赋写女性作为人的权利,发出了一声反对束缚人的自由与个性发展的呐喊。《牡丹亭》具有如此之高的意义和价值的原因,离不开汤显祖的中国澳门之行。中国澳门之行对汤显祖的思想观念冲击很大,他本来因为官场遭贬心里充满忧郁和不快,中国澳门的繁荣景象、淳朴民风、旖旎风光,使他诗兴大发。当时,葡萄牙人已在中国澳门居住数十年,所以带给汤显祖的不仅是流放后消遣的所见所闻,更是时代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经济和社会的极大差异和鲜明对比带来的冲击,这些经历为汤显祖后续的戏剧诗词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

二、现实意义

《牡丹亭》应该是中国最早描写中国澳门风光的戏剧。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屡次贬谪的心情。汤显祖把在中国澳门的所见所闻转化为不畏权贵的浩然正气,都写进了《牡丹亭》里。如在《牡丹亭》第六 出《怅眺》中,他借韩秀才和柳梦梅的对话, 大段地描写了韩愈和柳宗元被贬的情形,并借 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 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来暗喻自己当年所处的景况。这也正是汤显祖多次在《牡丹亭》中提到中国澳门的原因。

当时,中国澳门属广东省香山县管辖,正是葡萄牙人大量移入的时候。当时在中国澳门,可以看到身着异装的外国商人和少女以及建筑风格别致的洋教堂,汤显祖大为好奇,还向翻译了解葡萄牙人迁居中国澳门的情况,并会见 知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和洋商,参观中国澳门的圣保罗教堂(三巴寺),写下了多首记行诗,如他在《香澳逢贾胡》一诗中写: “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诗题中的“香澳”,即中国澳门。此外,他还写了诗《听香山译者》二首和《香山验香所采香口号》,用“十二飞帆看溜还,占城十日过交栏”描绘葡萄牙商船的来往场景;用“花面蛮姬十五强,蔷薇露水拂朝妆”描绘葡萄牙少女。

三、具体分析

(一)从人物塑造来看汤显祖写作中的西方思想特点

1.西方观念对传统观念的影响

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如一团灼灼烈火,是热烈而纯真的,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也更加勇敢。陈最良教杜丽娘读《诗经》, 杜丽娘从 中获得了爱情的觉醒。现实中寻觅不得爱情,她就去梦境中追寻,梦中不可得,她就为情而死。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杜丽娘与其父代表的封建势力展开了第一次交锋,宁可不做杜家千金,也不愿离开柳梦梅。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杜丽娘对爱情的坚贞与执着,她顽强的反抗精神大大超过了崔莺莺。杜丽娘的反抗斗争精神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女性能够冲破传统的束缚,也反映了东西方文化交融背景下的明代民主思想。

2.个性解放与西方观念的影响

陈最良在教《关雎》时,告诉杜丽娘这首诗赞美后妃“不善妒”的美德,说《诗经》是教化社会风气的。但杜丽娘却对这种僵化的解说难以接受,杜丽娘的伴读春香是一个生性率真浪漫的小丫头,让陈最良这个迂腐的老学究在课堂出尽了洋相。最后杜丽娘突破了陈最良的传统观点,悟出了这是一首爱情诗:“关了的雎鸠,尚然有洲渚之兴,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在《惊梦》《寻梦》等折里,杜丽娘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春天,她欣赏着春天的美丽,也欣赏着自己的美丽,开始向往自由,追求个性解放。这种思想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追求人格自由观念的影响,是对传统思想束缚和礼教束缚的反抗。

3.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复杂性

杜丽娘是一个生长于封建官宦家庭的千金小姐,其父是南安太守, 虽对杜丽娘爱女情深,但对杜丽娘的管教总是严谨而古板,封建家庭的严格束缚造成了她的恭顺严谨、老成持重的性格,行事守节整齐,同时也造成了她的郁结和烦闷。这种郁闷逐渐发展为对封建礼教的一步步反抗。但杜丽娘最终还是想得到父母对她 婚姻的认同,并鼓励丈夫去考取功名。所以杜丽娘的思想性格也是复杂的。汤显祖通过对杜丽娘人物的塑造,凸显出了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女性拘于礼教的形象,鼓励尊重人的自由与个性发展,敢于冲破封建礼教,呼吁给女性作为人的权利。

由此可知,汤显祖在中国澳门的所见所闻 有助于他体会到打破封建束缚、打破传统的重要性。

(二)从写作艺术来看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1.现实和浪漫

在情节的进展中,杜丽娘先是在现实中孕育了爱情的萌芽,在现实中追寻不到爱情之后,又去梦境中寻找;通过惊梦、情死,她又到了幽冥中经历了冥判、幽媾, 最后又回到现实中,再次通过与封建礼教的斗争,最后收获了美好的爱情。杜丽娘经历了现实—梦境—幽冥—现实四个阶段,在情节的浪漫主义的进展中先后描写了杜丽娘个人的思想解放以及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刻画了她思想性格的复杂性。《牡丹亭》中的现实主要体现在对当时社会阶级的描绘上。杜丽娘是官宦之女, 而柳梦梅则是书生,他们的身份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差异。他们的爱情因为社会阶级的差异而变得困难重重。但他们不顾一切地追求爱情,即使面对死亡也不改变他们的决心。这种对爱情的执着和坚持,表现了浪漫主义精神。

总的来说, 《牡丹亭》将现实与浪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對现实的描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而通过对浪漫的描绘展示了人性的美好。

2.奇幻与现实

《牡丹亭》中浓郁的抒情场面和绚丽的曲文铺排,都体现出《牡丹亭》较为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多重艺术魅力。杜丽娘那“独上频花船,双桨落花间”如诗如画的梦境;柳梦 梅得知杜丽娘已经去世时, “我怎生离得你,你怎生舍得我”的淋漓尽致的痛苦和绝望;杜丽娘和柳梦梅重逢的那一刻,“你是我心中的月,我是你眼中的星”那无比的喜悦和激动,尽管汤显祖可以使人物故事虚到极点,但有时又落脚到真切的实处。这种先虚后实、虚实结合乃至虚则虚之、实则实之的写法,正好将理想与现实融会贯通起来。

(三)频繁的贸易活动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

汤显祖在《香澳逢贾胡》一诗中写道:“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他们(贾胡)身着华丽的衣服,佩戴珍贵的宝石,不从事农耕活动,专门从事贸易以维持生计。上述的部分情节,与《牡丹亭》中所述的部分相近。这个欧洲风格的小镇,有着“蓝眼睛,满脸愁容”的洋商、葡萄牙的“花面蛮姬”,市场上有琳琅满目的珠宝、香水、象牙、丝绸等珍宝,以及熙熙攘攘的人群,赛宝、买宝的场面,都让他大开眼界。

汤显祖的《香山验香所采香口号》中有这样一句:“不绝如丝戏海龙,大鱼春涨吐芙蓉。千金一片浑闲事,愿得为云护九重。”明代宫廷对龙涎香、香檀、海漆类等国外的香料需求量甚大,由中国澳门采办、采办,便成了一项经常性的业务。“千金一片”的意思是这是一种名贵的药材。香山验香所,就是中国澳门朝廷用来检验香气的地方。这一特殊的组织形式,也说明了香料在中国澳门各港口的地位,尤其是宫廷对龙涎香的需求,直接关系到葡澳与广州之间的商贸格局。这首诗中的“芙蓉”二字,自然指的是龙涎香。

汤显祖亲眼看见这些外国商人坐着一艘大船来到了香山,身上挂满了闪闪发光的珠宝。不过,当时葡萄牙人从日本和美洲国家进口了大量的白银,还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丝绸、茶和陶瓷。与此同时,汤显祖也从通事那里得知了国外的情形:占成和的商船络绎不绝,在九州岛(有学者认为是印度尼西亚的森美兰岛)到处采集香料,还有漂亮的巴塔克女孩。这些白银买卖,不但促成了早期中国澳门的蓬勃发 展,也使中国与全球紧密相连。

四、结语

1598年,汤显祖以回京为借口,提出了回乡的要求。在这一年秋季,他完成了《牡丹亭》,并在此基础上,写下了多首七言诗,这是一部鲜活的、真实的中国澳门的历史文献。如今,透过这段史料,我们可以了解一百多年以前葡萄牙人占据中国澳门的那段历史,也可以了解当时的中国与西方的文明,处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这对我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吴昕悦,女,汉族,江苏南京人,中国澳门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国际汉语言教育。

猜你喜欢

杜丽娘汤显祖牡丹亭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一生爱好是天然”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对近年来汤显祖佚作搜集整理的总结与思考
汤显祖墓园发掘的纷扰
汤显祖家族墓初考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读《牡丹亭》
药名戏与《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