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地区淡水池塘养殖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4-04-17李楠张连英丁子元吴会民冯守明宋香荣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天津地区

李楠 张连英 丁子元 吴会民 冯守明 宋香荣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天津地区淡水池塘养殖的现状,总结出天津市淡水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分析了淡水养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病害频发造成养殖成功率低;养殖品种老化和养殖模式单一;水产品苗种市场鱼龙混杂、优劣难辨;养殖池塘设施维护不到位;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拓展养殖空间,优化养殖模式;加强水产养殖鱼种病害的科学防控;培养新型职业渔民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出台相关政策,维护养殖户权益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天津地区;淡水池塘;养殖现状;对策建議

天津市水产养殖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淡水养殖为主,而淡水养殖又以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为主。历经40余年的发展,天津市水产养殖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天津市渔业产值为726 020万元,其中淡水养殖产值达到569 772万元,占渔业产值的78%;淡水养殖产量达到237 382 t,占天津市水产养殖产量的96%。2021年天津市人均水产品占有量约为20 kg,是1978年的80倍,水产品已成为天津市民重要的优质动物蛋白来源,淡水养殖业成为天津市大农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天津市农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水产品的稳产保供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天津市水产养殖业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产业。近年来,天津市水产养殖面积逐年缩减,2022年天津市淡水养殖面积为22 444 hm2,比2016

年减少了12 747 hm2,面积缩减36%。水产养殖面积的缩减给天津市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如何以现有的水产养殖面积继续承担起水产品稳产保供的职能,同时提高单位面积养殖效益,增加渔民收益以及水产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基本情况

天津市共有10个涉渔区,淡水养殖面积为22 444 hm2,其中淡水池塘养殖面积为22 385 hm2,大部分为精养池塘。目前,天津市宝坻区淡水养殖区域面积最大,为4 585 hm2,其次为宁河区,面积为3 620 hm2。2022年天津市淡水养殖产量为237 382 t,其中室外淡水池塘养殖产量为231 830 t,宁河区产量最高,为54 201 t。池塘工程化养殖在天津市规模较小,目前其面积和产量等还没有官方数据统计。

1.1   淡水池塘养殖面积、产量及单产变化情况

天津市淡水养殖面积变化的拐点出现在2016年,至此天津市淡水养殖面积开始大幅度缩减(图1)。2022年天津市淡水池塘养殖面积为22 385 hm2,比2016年减少近30%。由于养殖面积的逐年减少,直接导致了淡水养殖产量的降低,2022年天津市淡水池塘养殖产量为231 830 t,比2016年减少20%以上。由于养殖技术的提高,淡水养殖单产水平逐年提高,2016年淡水池塘养殖单产为648 kg·667 m-2,2022年为690 kg·667 m-2,比2016年提高42 kg·667 m-2。

1.2   主要养殖模式

天津市淡水池塘养殖方式主要有室外土池养殖和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2种模式,以室外土池养殖为主,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目前处于逐渐发展的阶段。室外土池养殖鱼种以大宗淡水鱼和南美白对虾为主,除蓟州区的淡水养殖以鱼类混养为主外,其他区的淡水养殖均以鱼虾混养为主。

1.2.1 室外土池养殖模式 (1)大宗淡水鱼混养模式。这种模式通常以一种鱼为主养品种,套养其他种类的大宗淡水鱼,也有多种鱼类混品种精养,投放密度相近。大宗淡水鱼混养模式的单产一般为1 000~1 500 kg·667 m-2。主要包括:①主养草(鲤)鱼,套养鲢、鳙、鲫模式。一般单产为1 500 kg·667 m-2,其中草鱼单产为1 000 kg·667 m-2、鲫单产为300 kg·667 m-2、鲢鳙单产为200 kg·667 m-2。②鲤、鲫、草、鲢、鳙混养模式。一般单产为1 000~1 300 kg·667 m-2,其中鲤单产为300~400 kg·667 m-2、草鱼单产为300~400 kg·667 m-2、鲫单产为200~250 kg·667 m-2,鲢、鳙单产为150~250 kg·667 m-2。

(2)南美白对虾精养模式。每667 m2虾苗投放密度一般为2~6万尾,单产一般为150~500 kg·667 m-2。

(3)鱼虾套养模式。有主养鱼套养虾和主养虾套养鱼2种模式,还有草(鲤)鱼苗套养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①主养草(鲤)鱼,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以养殖草(鲤)鱼为主,套养南美白对虾和鲢鳙,一般单产达1 000 kg·667 m-2左右,其中草(鲤)鱼单产可达700~800 kg·667 m-2,虾单产为50 kg·667 m-2左右,鲢、鳙单产分别为150 kg·667 m-2。②主养南美白对虾,套养草鱼、鲢、鳙模式。单产一般可达500 kg·667 m-2左右,其中南美白对虾单产为250 kg·667 m-2左右,草鱼、鲢、鳙可达100~200 kg·667 m-2。③草(鲤)鱼苗套养南美白对虾模式。单产一般为1 000 kg·667 m-2左右,其中鲤或草鱼单产为700~800 kg·667 m-2,鲢单产为100 kg·667 m-2,南美白对虾单产为50 kg·667 m-2左右。

1.2.2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现代水产养殖模式,具有生产高效、捕捞方便、残饵粪便可部分回收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助推水产养殖向集约化、设施化、装备化、机械化方向发展[1]。

目前,天津市具备工程化养殖设施的企业近10家,养殖鱼种以鲫、草鱼、大口黑鲈为主,单产受养殖鱼种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差异,鲫和草鱼单产可达10~30 kg·m-3,大口黑鲈单产可达20~50 kg·m-3。

现阶段,天津市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代表企业有天津旺财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其采用的是在温室大棚内建跑道式养殖池,主要养殖大口黑鲈。养殖跑道池和净水池建立夏季和冬季运行模式,夏季利用室外净化池净化养殖用水;冬季利用热交换器等设备回收养殖尾水中的热能,再利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提升水温,保持养殖水体温度,采用多功能尾水处理设施设备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和水产品的全年养殖,单产可达22.55 kg·m-3[2]。

1.3   淡水养殖存在的主要病害

天津地区春季池塘养殖水温较低,受拉网、分池、苗种投放等活动的影响,养殖鱼类易发生竖鳞病、赤皮病、溃疡病、疖疮病、水霉病、鳃霉病、车轮虫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等病害。

夏季是水产养殖动物快速生长的季节,也是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高发季节。养殖鱼类易发生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锦鲤疱疹病毒病、鲤浮肿病毒病等病害。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虾肝肠胞虫、弧菌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病害。

秋季气温逐渐凉爽,养殖鱼类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车轮虫病、三代虫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鲤浮肿病等病害。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弧菌病、固着类纤毛虫病等病害。

冬季养殖鱼类易发生水霉病、鲢肠炎病、鳙肠炎病、溃疡病、气泡病、冻伤病等病害。

2  主要问题

2.1   病害频发造成养殖成功率低

近年来,由于受水产养殖鱼类种质退化、养殖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水产养殖鱼类的抗病能力变差,在养殖过程中容易患病,由此造成疾病垂直传播。同时,养殖水源和栖息在池塘周边的鸟类也会造成疾病的水平传播,使鲫、草鱼、南美白对虾等鱼种近年来养殖成功率降低,如2022年6月和9月分别在天津市宁河区、静海区鲤鱼、鲫成鱼发病的养殖池塘检测出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呈阳性,发病地区养殖池塘连片,流行病的传播造成养殖池塘产量锐减,渔民经济损失严重。

2.2   养殖品种老化和养殖模式单一

目前,天津地区水产养殖的“当家”鱼类仍为大宗淡水鱼和南美白对虾,尤其是大宗淡水鱼产量占据了天津市淡水养殖产量的75%。虽然近年来天津地区引进了大口黑鲈等经济价值和市场接受程度都较高的鱼种,但总体来看养殖鱼种仍趋于老化,且经济价值低,淡水养殖鱼种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从养殖模式方面分析,目前天津地区仍以传统的池塘养殖模式为主,可控性差,精准管理难度较大,严重限制了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需加强新模式研究、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尽快探索出适合天津地区池塘养殖的新模式、新技术,推动水产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

2.3   水产品苗种市场鱼龙混杂、优劣难辨

水产品苗种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天津地区水产品苗种市场还不够规范,各类苗种质量良莠不齐,养殖户对市场上出售的苗种缺乏分辨能力,只能经人推荐或者凭借以往经验来购买苗种,没有相应的苗种质量管控机构,使苗种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养殖风险加大。如南美白对虾苗种,目前市场上有科海、普瑞莫等10余个品种,有的为国家认定的新品种,有的只有商业名称,总体来说,市场监管比较混乱,养殖户在购买虾苗时,只能通过验证厂家资质、实地考察、熟人介绍等方式购买自己认为品质可靠的产品,缺乏科学有效的鉴别方法。

2.4   池塘设施维护不到位

养殖池塘承包期多为1年,第2年需通过招标方式重新承包,池塘的归属存在不确定因素,制约了养殖单位(个体)对养殖池塘基础设施的投入与维护,池塘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致使许多基础设施老化,底泥越来越厚,长此以往将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水产品的养殖生产。

2.5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渔业从业人员本身存在年龄老化和经验老化的问题,接受新知识能力弱,同时近几年养殖效益不佳,养殖户从业信心不足,加之养殖池塘承包期较短,人员更换较为频繁,新养殖户未能树立正确的养殖理念,导致池塘清整、晾池、消毒、苗种检疫检测等环节的管理存在漏洞,养殖的水产品在患病期间不能进行有效治疗,“有病乱投医”滥用药、乱用药现象严重,甚至造成死亡率增高现象的发生。

3  对策建议

3.1   拓展养殖空间 优化养殖模式

一是推广陆基工程化养殖模式。天津地区大部分养殖池塘周边为盐碱地,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导致农户种植意愿不高,而水产养殖户可充分利用这部分土地资源开展陆基工程化养殖,这种养殖模式的养殖尾水便于集中治理,符合绿色健康养殖理念,既扩展了养殖空间,又稳定了水产品产量。二是建设高标准池塘。天津地区部分池塘深度不够,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应加强池塘清淤工作,充分挖掘现有池塘潜力,提高单位面积池塘养殖承载力,进而提高水产品养殖单产能力。

推行轮作模式。以天津市宝坻区虾—鱼接茬养殖模式为例,该模式的养殖周期为当年4月至翌年3月,通过南美白对虾与草鱼、鲫等大规格鱼种的接茬养殖,充分提高池塘利用率,实现一年两茬收益。其他如大宗淡水鱼两年三茬养殖模式等,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通过充分利用池塘提高全年单产,缺点是两茬衔接时间紧,池塘晾晒时间较短,底质容易出现问题,易发生病害,对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控技术要求较高。

3.2   加強水产养殖病害的科学防控

采取相应的水产养殖病害防控措施,针对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不同病原采取不同防控措施,注意病前预防、病中治疗及病后处理的有效性。加强各类指标监测,提倡投喂免疫增强剂以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发病后,应立即将发病鱼及池塘进行隔离,对病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次年春季彻底清塘后,方可再进行养殖生产。

3.3   培养新型职业渔民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通过多种形式以需求为导向,设置相应课程和教学内容,注重技术宣讲的实用性,培养新型职业渔民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加大实践环节,开展实地考察、异地拜访、参观示范基地等活动,学习先进案例,跟随专家学习实操技能,搭建专家深入一线解决生产经营问题、深入现场指导的交流平台,将课堂授课与现场讨论相结合,将“课堂”摆到池塘边,通过直观体验提高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培训、观摩等学习方式,使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结识同行朋友,拓宽信息来源和渠道。

3.4   出台相关政策,维护养殖户权益

针对养殖池塘承包年限过短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养殖用地细则,维护养殖户权益,延长土地租赁使用年限,为养殖户进行池塘改造提供保障。

笔者建议渔业主管部门赋予科研推广单位一定的职能,对养殖户购买的水产品苗种质量进行把关并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水产品苗种市场的乱象,加大对苗种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宣传种业质量的重要性,联合有实力、有规模的企业细化落实苗种的生产标准,培育质量稳定的品牌苗种。

参考文献

[1] 李明爽,夏芸,王紫阳.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学养鱼,2022(12):1-3.

[2] 周书洪,徐林通,钟文慧,等.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技术试验[J].河北渔业,2021(3):5-7.

猜你喜欢

天津地区
天津地区口感型蔬菜品种介绍
天津地区黏虫迁飞发生特征及监测预报
天津地区进入水上交通全要素管控新时代
天津地区南美白对虾一年二茬对虾养殖模式探索
天津市秋延后萝卜温室小气候特征分析
天津地区光伏电站发电量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地区适宜酿酒葡萄品种的选择
天津地区不同季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天津酿酒葡萄产区土壤条件分析
天津地区地热流体化学成分垂向演化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