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麦浪伴一生 只为粮食安天下
2024-04-16蓝草
蓝草
2023年1月5日,第二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举办。大会颁发了首届“种业科学家奖”,共有动物、园艺、水稻、小麦和其他5个领域的19位专家、3个科研团队获奖。其中,来自江苏的小麦遗传育种专家程顺和院士摘得“种业科学家奖”桂冠。作为麦田里土生土长的农业专家,程顺和60多载耕耘小麦育种事业,培育出一代又一代优质良种,用智慧和心血,浇灌出大江南北麦浪滚滚,丰收遍野,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立志学农,只为百姓吃饱饭
1939年9月,程顺和出生在江苏省溧阳县一贫苦农家。食不果腹的饥饿感是程顺和童年时期最深刻的记忆。把能吃上一碗白米饭当成幸福的他,很早就懂得了粮食的重要。
在那个年代,家里缺吃少穿、颠沛流离,尽管生活困苦,母亲还是教育年幼的程顺和要通过学习知识来改变命运。在母亲的影响下,程顺和从小就立下了两个志愿:一是学医,可以治病救人;二是学农,可以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心里有了远大的志向,在高考时,他填报了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成为该专业的第二届学生。
在传授理论知识之余,学校还组织学生去田间实践。时至今日,程顺和依然清晰地记得,田间实践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学生到苏州、南通、淮阴等地与农民一起劳动。清晨哨子一吹,同学们立马起床,去地里拔棉花秆子,到了深夜,同学们仍在帮农民翻地。那个时候,年轻的同学们身上有使不完的劲。
“要通过自身所学,尽快改变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在满怀激情参加农村劳动的同时,程顺和感触最深的,就是千百年来农民和农村的贫穷状况。于是,程顺和下定决心,要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三农”,用农业科技改变农村的面貌,帮农民脱贫致富。
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大学学习阶段,程顺和跟着导师做麦田试验与研究。刚开始,他只是负责诸如在纸袋上標号、使用显微镜观察、用剪刀镊子抓取材料等简单的工作。然而,面对相对简单的工作,严谨认真的他,也时刻牢记老师的告诫,面对每个步骤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对待。
1962年大学毕业后,程顺和被分配到了泰兴稻麦良种场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小麦育种之路。在这里,他不仅收获了事业,还收获了爱情。他和他的助手、同为学农的校友陈凤琳相爱并结成了伴侣。当谈及为何会选择程顺和作为终身伴侣时,陈凤琳说:“老程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能吃苦、爱钻研的精神。他搞研究特别忘我,无论白天多忙,到了晚上,总能看到他点着煤油灯,看书到深夜……”
然而,陈凤琳走进婚姻才知道,婚后的程顺和忙着搞研究和育种,根本无法兼顾家庭,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交给她来打理。对此,程顺和常常感到自责。有次程顺和在去外地参加品种审定会的途中出了车祸,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后,他痛定思痛,觉得不能再沉迷于工作而忽略家庭了,并暗暗下决心在以后的日子里补偿。但伤口还未拆线,小麦就又占据了他的工作和生活,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试验田里正处在观察关键时期的麦苗。为了获取相关实验数据,他偷偷吩咐助手用三轮车将自己拉到田间进行观察记录,到下午医生查房时再悄悄溜回医院。
靠着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程顺和不断的实践和研究,1965年,终于参与选育出高产材料107-1。为了方便推广,他们将材料107-1命名为“泰农一号”。 首战告捷,程顺和育种生涯中的第一个品种的研发成功,让他更加坚定了一辈子从事小麦育种事业的决心。
1972年,程顺和调入扬州地区农科所,从事小麦育种和栽培,从此,他迎来了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契机。
科研攻关孜孜不倦,只为农民增产增收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种植红皮小麦的主产区,这里地处南北交汇地带,雨水充足,小麦增产空间很大,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于程顺和的研究领域来说至关重要。但真正涉足其中进行研究,其中甘苦,只有程顺和自己知道:一方面,南方多雨多湿的气候使得小麦的赤霉病高发;另一方面,小麦育种周期很长,一年中有9个多月都要盯在田间地头按时、按量、按质进行粒播、观察、记录、测试和研究,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在育种期里,程顺和都守在田间地头,甚至睡在试验田边。
农科所的试验田边上有个小平房,一张床、一张桌、一个煤油炉子,在选种关键期里,程顺和吃住在小平房里,随时观察田间小麦的变化,甚至过年期间他也不回家,一直守在温室里,观察小麦的生长状况。为了寻找小麦育种上的突破点,程顺和长年累月戴着太阳帽,蹲在麦苗旁,仔细观察收集着每一穗麦苗,决不放过小麦育种每一个可能的突破点。
不知不觉中,程顺和已经将对育种的热爱融入到了自己的骨子里。外出考察或者出差,只要遇到性状表现优异的种质,他会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挖出来带回所里研究。与程顺和交谈,他谈的最多的是小麦:小麦的品种、适合生长的季节、适宜播种的地区、适合做面条的、适合做饼干的,如数家珍,就像一个家长谈论自己的孩子。
为了实现田间农机机械化作业,十几年的时光里,程顺和先后引进所里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联合收割机。对于农业机械,不会用,他便带头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理论。只会俄语的他,57岁再学英语;59岁时学会电脑打字,61岁钻研先进的分子标记技术。他好学好钻研的精神让年轻的技术员们特别敬佩。
终于,靠着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程顺和及其团队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扬麦”系列在程顺和团队手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走向了成熟。1991年,程顺和主持培育的“扬麦5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促使长江中下游小麦品种第四次大面积更换,累计种植达1.5亿亩;1998年,他主持培育的“扬麦158”,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次,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既大面积丰产又抗赤霉病的难题,促成了长江中下游麦区第五次大面积更换麦种,成为我国20世纪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累计种植超过6亿亩,增产粮食200亿公斤。
2011年,为了解决藏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年愈七旬的程顺和,赴青藏高原开展青稞育种研究,带领团队研发出“藏青320的提纯复壮”产品,不仅圆满完成河谷农区、中间地带农区、高寒干旱半干旱农区育种等项目,还给雪域高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成立了拉萨市第一个青稞育种人才基地,包括青稞育种、测土配方、作物区室三支团队。
赤霉病的防治一直是程顺和的一块心病。这种被称为小麦的“癌症”的赤霉病,不仅会导致小麦大幅减产,还会产生赤霉毒素,严重危害人畜健康,是一种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威胁。一般来说,对付赤霉病的老办法是喷洒农药,但有时施三四次农药,仍达不到预期效果。既要减少农药的使用,又要最大程度减少赤霉病发生,通过多年的研究,程顺和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种子芯片”里植入“抗病程序”,才有可能彻底战胜赤霉病。
于是,他和他的团队创造性地提出通过品种间杂交,把Fhb1基因导入“扬麦”遗传背景,聚合现有品种中的抗病基因,协同提高“扬麦”品种抗病性和丰产性的育种策略。在进行科学实验的同时,为了推动赤霉病综合防控,确保我国粮食的绝对安全,2017年,78岁的程顺和牵头成立了国家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联盟;2016年、2018年、2019年,他还发起三届黄河论坛,促进学术交流。
就这样,程顺和团队反复开展田间实验,通过多组合、大群体选择,2021年5月,在国内首次成功选育出高抗赤霉病高产小麦新品种——扬麦33,实验结果表明,“扬麦33”即使不采取防治措施,其发病程度也远轻于中抗品种防治两次的发病程度。该品种通过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的专家组评鉴,破解了小麦赤霉病这一世界性难题,成为我国新一代小麦主导品种。2022年,他和他的团队育成的“扬麦39”亩产达788.9公斤,刷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高产纪录,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代代人接力奋斗,只为端牢中国饭碗
“扬麦”系列品种的研发成功,让程顺和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肯定。不仅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还因为在小麦育种方面的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863”十五周年先进个人、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被江苏省政府荣记一等功。
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荣誉,程顺和坦言:“老一辈科学家们七八十岁都坚持拿尺下田,带学生、做研究,这是育种人的良心和责任。在农业领域,能否在自己手中出成果并不重要,通过一代一代人的接力,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最为重要。”
为此,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小麦育种任重道远,决没有可以停站休息的时候,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接续奋斗和耕耘努力。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基于此,在小麦育种研究过程中,程顺和时刻不忘育种科技事业的薪火相传,尽心尽力做好科研人才培养和技术传承,把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的学生。
对于学生的培养,他深知,身教大于言传,于是,在科研工作中,他处处身先士卒,为学生做榜样。在育种研究中,实践最为重要,因此他对下田极为看重,经常带着学生去实验田进行实践。到了夏季成熟期选种,上百亩的试验田,需要连续半个多月从早到晚地站在麦田里,长时间凝视麦种进行观察对比,对眼力和心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但程顺和作为古稀老人对此毫不在意,依然带领学生坚守在麦田,令他的学生十分敬佩。
教书育人、精神传承,程顺和看重的除了搞理论要“百家争鸣”外,就是做试验要“脚踏田地”。受程顺和的影响,农科所将宿舍盖在试验田旁边的传统,几十年如一日一直没有改变。看着程顺和如此拼,曾有年轻学生不解地问他:“您的年纪都这么大了,好多研究至少要15年才有可能出成果,现在付出那么多是为了什么呢?”对此,程顺和淡然一笑说:“年纪大了并不影响我做实验啊!陈道元先生以近八十岁的高龄仍每天坚持拿尺下田,为后人打基础,这是育种人的良心和责任,我们必须把这样的育种精神发扬光大。”
在程顺和的悉心培养和教育下,伴随着“扬麦”系列的研发,现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的高德荣等一大批农业科学研究人员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小麦育种领军专家。由于在小麦育种领域的出色成绩,高德荣先后两次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22年还被评为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如今,程顺和院士已84岁,虽然肺部经历了重大手术,他依然时刻关注科研。谈及名利,程顺和谦虚地說:“有人说我是‘南方麦王,我哪里是什么‘麦王,我只想尽早回到田里,甘做‘麦田守望者。”谈及未来,年逾八旬的他,坚定无比:“科研我还要继续搞下去,小麦的赤霉病还要继续研究,我要一直干下去,这是我人生最坚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