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新型研究型大学校园规划与校园空间特征解析
2024-04-15杨华高露露YANGHuaGAOLulu
杨华 高露露 YANG Hua GAO Lulu
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催生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创建了多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研究介绍了国外具有代表性的8 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校园规划概况,分析总结其校园空间特质,即集约化的校园格局、复合化的校园功能、融入式的科创空间、个性化的校园建筑、社区化的校园情境。
新型研究型大学;校园规划;校园空间特征
0 引言
20世纪末,IT产业的强势兴起标志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知识创新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世界各国创建了若干所致力于知识生产与科技创新的新型大学,被称之为“新型研究型大学”。上述大学在办学理念、学科设置、组织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突破性变革,校园建设也因循变革开展一系列创新,在校园规划和空间特质上体现出鲜明个性。
1 创生基因与发展概况
1.1 创生基因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创业主导的新经济正引发从知识生产到知识转型再到知识创造的变革,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深刻剖析变革的实质,即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过去的知识生产“模式I”是纯学术、学科导向型,而知识生产“模式II”是针对特定的应用情景,聚焦某种具体的需求或实际问题,汇聚相关的学科知识而产生的。相较于“模式I”,“模式II”更强调在应用情景中生产知识,遵循跨学科原则,致力于推动学科交叉与组织多样性,强调更有力的社会问责和更广泛的质量保障体系。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推动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其聚焦现实问题及全球最关注的研究领域,注重工程与技术、知识转移与应用开发以及与产业的合作,根据社会的具体需来组织科研活动,进行学术创新。
1.2 发展概况
过去数十年间,世界各地相继建成若干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其追求学术和研究卓越,助力国家具体目标的达成。国外首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始建于1969年,1978年随着校区迁移转型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此后,世界各地相继建成多所新型研究型大学。上述校园建设秉持高起点、高投入的原则,以创新网络、知识集群、学科交叉等新型研究型大学为核心理念,聚焦工程、计算机、生物等前沿学科领域,凭借前瞻性视野、全球性人才和创新性体制异军突起,在大学形制、校园建设等方面作出突破性尝试,成为当下大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2 国外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校园规划概况
2.1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位于瑞士沃州洛桑莱芒湖畔,与洛桑大学毗邻,占地面积约55hm2。校园主体是以带状公共走廊串联的多个平行长条形建筑形成的建筑集群,以体量巨大的劳力士学习中心和科技会展中心作为校园地标,是首个获得“国际可持续校园卓越奖”称号的校园(见图1)。
1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2.2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位于西贡清水湾,占地面积约60hm2,校园由沿山地起伏的纵横轴线统领。横轴以学术主楼的半圆形广场为起点,向东延伸至滨海球场,学术主楼通过建筑内部的纵轴串联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行政办公等多种功能空间(见图2)。
2 香港科技大学
2.3 富兰克林·沃尔特·奥林工程学院
富兰克林·沃尔特·奥林工程学院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小镇尼达姆郊外,是小型私立高等学府,以基于项目的特色工程教学闻名。校园占地面积约0.3hm2,被称为“最小的大学”,其内共有7栋建筑。其中3栋主要建筑环绕形成椭圆形中心,包括学术中心、校园中心和奥林中心,椭圆形广场是整个校园地形高点,以此为起点向东南延展,与外部大草坪相接,形成校园主轴空间(见图3)。
3 富兰克林· 沃尔特·奥林工程学院
2.4 卢森堡大学
卢森堡大学包括贝尔瓦尔、林珀茨贝格和克茨贝格3个校区,贝尔瓦尔主校区原是冶炼厂,在校园建设过程中保留了原有工业建筑遗存元素,响应了冶炼厂原有建筑大尺度的体量和特有的建筑形态,强化校园新建筑的尺度规模和空间密度,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和小尺度公共空间的营造,形成富有工业感的现代化校园环境(见图4)。
4 卢森堡大学
2.5 马斯达尔理工学院
马斯达尔理工学院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城,校园占地面积约10hm2,为适应当地炎热的气候条件,采用高密度建筑布局,所有建筑均建于7.62m高的混凝土基座之上,建筑之间紧密相连,形成狭窄的街道空间。街道宽度通过日照模拟分析确定,与太阳东升西落的移动轨迹呈一定角度,以实现遮阳效果最大化。狭窄的街道加速了场地的空气流通,建筑曲线外墙提供了最大可能的阴影面积,为过往行人带来烈日中难得的荫凉(见图5)。
5 马斯达尔理工学院
2.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创立于2009年,校园邻近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和樟宜商业区,占地面积约9.3hm2。校园空间由垂直相交的生活轴线和学习轴线统领,两大轴线相交形成校园中心节点,节点连接校内各处空间,成为整个校区枢纽,院系分布于4个相互连通的建筑之内,强化了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见图6)。
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
2.7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成立于2010年,位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占地面积约70hm2,以十字交叉的纵横轴线作为校园建筑布局的主要骨架,以直线延展的斜向景观轴和自由延展的绿化景观带形成校园主要公共空间,以方形作为校园建筑主要形体单元“母体”(见图7)。
7 纳扎尔巴耶夫大学
2.8 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学院
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学院创建于2011年,坐落于俄罗斯莫斯科西郊的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占地面积约13.5hm2。校园由3个圆环体块组成,即东环、集市和西环,圆环内部穿插布置多个矩形建筑,容纳各种功能空间,并通过廊道串联形成整体,圆环紧密相连组成独具特色的校园社区(见图8)。
8 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学院
3 国外新型研究型大学空间物质解析
3.1 集约化的校园格局
新型研究型大学倡导“小而精”的办学理念,在校园格局上摒弃了“大而全”的传统模式,因地制宜地利用有限用地,通过高密度的建筑布局、紧凑的建筑空间、高效的交通组合形成集约化的校园格局,实现对土地空间和建筑空间的高效利用,加强了不同的学科、功能、人群之间的交流互动。其中最典型的是富兰克林·沃尔特·奥林工程学院,整个校园占地面积仅0.3hm2,通过有限的建筑组群构建出完整的校园空间以承载必要的校园功能。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校园内所有建筑被串联为连续的建筑组群,通过纵横轴线和斜向景观带连接校内空间,构建全天候紧密联系的校园网络。
3.2 复合化的校园功能
新型研究型大学倡导交叉融合,突破传统大学严格按功能类型与学科领域组织校园功能的思路,通过多种功能的融合渗透和单项功能的分解异化实现功能的混合使用和弹性利用。多种功能的融合渗透是将教学、科研、学习、交往、活动、服务等不同功能空间聚合至同一栋建筑或建筑集群,不再单独设置;单项功能的分解异化则是将学习、阅读、交往、活动、服务等功能空间分散至其他建筑或建筑集群,不再集中设置。如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劳力士学习中心,占地面积约20000m2,融合图书馆、阅览室、交流空间、学习空间、会议中心、办公室、餐厅、咖啡厅等,此外还设置多样化的室外庭院。卢森堡大学在技术和通信学院内部打造可承载多种功能的空间,集成演讲大厅、实验室、教授办公室、管理办公室及食堂等功能。
3.3 融入式的科创空间
新型研究型大学倡导知识生产的应用性,在校园空间上重视知识创新和应用平台的搭建,致力于成为创新知识的生产中心、传播中心和应用中心,以实现知识生产的纵向流转。不同于传统大学清晰的内外分隔,新型研究型大学主动打破校园边界,在校园内部甚至校园核心布置科创空间,并与城市共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校内建造了由11栋建筑组成的“创新广场”,包含17家大型公司和120多家创业公司,创造了2000个高科技工作岗位,旨在为瑞士洛桑的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具有社会性、可持续性及活跃度的空间。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学院地处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园区,作为整个园区的“知识中心”,其所有空间和设施设备均向园区开放。
3.4 个性化的校园建筑
新型研究型大学倡导知识创新与突破,在校园建筑上重视创意与个性,基于集约化的校园格局和复合化的校园功能,结合项目所在地特征,通过新技术的应用,追求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富有创意的设计构思,营造富有个性的校园建筑。马斯达尔理工学院将传统生态文化理念与当代新技术结合,充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使建筑在炎热的沙漠地区也能保持相对凉爽的空间体验,创造出全新的在地建筑形式。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学院通过3个圆环建筑将所有校园空间连为一体,形成“巨型雕塑体”,内部营造出多个尺度宜人的庭院,既具有集合的统一性和鲜明的标志性,又通过对传统材料的使用、公共庭院的设置展现其个性。
3.5 社区化的校园情景
新型研究型大学倡导学术自由开放,以充分激发个人热情,在校园形象上放弃了对神圣感、仪式感的追求。知识生产和创新目标的达成需要充分激发个人热情,新型研究型大学通过社区化校园情景激发师生的创新动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更好的校园体验和创新氛围。香港科技大学逸夫礼堂既是举办重要活动的特殊场地,又是校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舒适的大厅、咖啡厅、教室和交通空间被设计为非正式的校园社交点,可供师生聚会、学习和放松。在马斯达尔理工学院紧凑的建筑组群里,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学生宿舍均融入各种各样的社会空间,包括健身房、咖啡厅、知识中心、会议厅和聚会场所等,着力打造微型城市社区。
4 结语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引发新型研究型大学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刻变革,极大影响了校园规划和空间特质。当前,新型研究型大学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经过时间的沉淀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校园空间与校园建筑。新型研究型大学在校园规划和空间特质上进行的创新尝试为现有大学的发展转型和未来大学的发展建设带来启示。新型研究型大学在校园规划上将逐渐成熟,为学科交叉、科学研究、教学实验提供更加便捷的建筑空间和更加宜人的自然环境,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