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2024-04-15王凤
王凤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材料作文逐渐替代了以往的传统命题作文,以更好地考查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体现高考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相对于传统的话题作文或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主要是提供一段材料,让学生依据材料中讲述的内容和体现的思想写作,这对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材料作文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分析和解读文题材料,进而选取合适的角度立意,这样才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
一、材料作文概述
材料作文的写作主题蕴含在文题材料中,材料的中心就是写作的中心,不能够脱离材料天马行空地写作。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个部分组成,材料按照形式可以分為记叙类材料、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记叙类材料包括寓言、故事等,引语式材料包括名人轶事、谚语等,图画式材料包括漫画等。记叙类、引语式材料的主题一般不会直接出现,而是隐藏在材料中,一些材料往往会有几个主题。在写作时,需对材料中给出的人、事、物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观点,然后选择合适的角度立意写作。漫画材料则常常是以讽刺或者夸张的手法,对社会现象及其存在的弊病进行揭示和批判,需关注漫画的细节与文字注释,聚焦漫画中说明的事理确定写作主题。写材料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立意,依据自己对于材料的理解确定作文中心,然后根据中心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作。
材料作文给出的材料可能是一则材料,也可能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多则材料,不同材料表达的见解或观点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相反的,需依据材料的类型,根据材料观点之间的联系,认真审题,从符合文题要求的角度立意写作,切忌偏题、跑题。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一)挖掘关键信息,提取主要观点
在材料作文中,关键信息和写作主题都隐藏在材料中,只有深入阅读材料,把握材料传达的信息,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深意与内涵,进而精准立意。因此,在分析材料时,要深入挖掘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从不同层面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立意角度。一般来说,作文材料可以分为单一型材料和综合型材料,单一型材料一般只有一则材料,在阅读时要立足材料中的人物或事件,深入挖掘材料蕴含的道理或是人物表现出的精神品质,并以此为切入点立意行文。对于综合型材料,在审题过程中要注重挖掘关键信息,提取主要观点。综合型材料包含多则材料,这些材料可能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观点。审题时需要对每则材料中的观点、思想或人物精神品质进行分析,如果材料具有相同的观点,可以以这个观点为中心进行立意;如果不同材料呈现的是相反或对立的观点,则需要结合材料中的事件或人物,找出材料的对立面,辩证地思考问题,确定立意的角度。以下面的综合型材料为例:
(1)志愿军英雄马玉祥曾说:“我不是什么英雄,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个兵,后来转业到地方,我也是个‘兵;现在离休了,我还愿当个老‘兵。这辈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够个兵的分量就心满意足了。”
(2)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请你联系时代的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综合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军人身份的不同认知。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军人身份更多地强调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忠诚度,而在欧洲近代战争时期,军人则更多地关注个体的野心和成就。这反映了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军人”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写此题,审题立意可以从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军人的理解和认识入手,探讨军人的义务和责任等,这样才能写出深度。
(二)运用分析方法,找准立意角度
要写好材料作文,运用恰当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有更大的自由度,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发挥,而是要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直指材料的核心,这样才能找准立意的切入点。首先,需要注意材料中体现的事物改变和发展,这些变化背后都有其原因。通过准确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可以层层深入地分析,揭示材料的真实用意,从而确保立意精准。其次,分析方法应当结合材料中事物变化后的结果,探究其中的原因,可以通过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步进行分析,逐渐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内在逻辑。以下面的材料为例:
绵羊开了家理发店,将刺猬的刺给烫卷了,惹得刺猬大哭;开了家洗染店,把乌鸦的羽毛给染白了,乌鸦生气了;开了家饭店,为狐狸炒了盘青菜,气得狐狸砸了它的饭店招牌。
材料讲述了绵羊开了一系列不成功的店铺,可以分析绵羊的经营策略、服务质量、顾客需求等,找出绵羊失败的原因。或者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切入,辩证分析绵羊虽然勇于创新,但不懂传承,指出传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传承,创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采用恰当的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是找准立意角度的关键。
(三)联想拓展,进行知识迁移
现在的高考作文题材料通常内涵丰富,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有时的确难以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把握材料关键信息。面对材料中纷繁复杂的信息,应围绕关键词、关键句展开想象与联想,明确材料的内涵与外延,然后确定立意,选择文体作文。以下面的材料为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这些材料看似内容不同,但通过联想拓展,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表达了一种变化和对比的观念。第一则材料强调人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第二则材料揭示了环境对事物的影响,第三则材料反映了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通过联想拓展,我们可以将这些观念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从而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因此,在审题时应该注重联想拓展,不仅仅限于材料本身的表面意思,而是要通过联想和拓展,深入挖掘材料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思想和观念。
(四)勇于创新,强化写作思维
写材料作文,不仅需要熟悉审题方法和写作技巧,还需要勇于创新、强化写作思维,这意味着不仅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作,更要在思维上有所突破,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观点。然而,许多同学在写材料作文时,常常陷入某一观点的长篇大论中,会采用“中心论点—分论点——分论点——分论点”的结构,却忽略了对材料内容的整理与分析,导致作文观点偏离主题,内容空洞。这种僵化思维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具体来说,在审题立意时,应该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将材料中的情境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立意。例如,可以从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做到立意深刻,内容丰富。也就是说,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深化立意,扩展论点,丰富内容,使文章更加具体、详细,包括使用丰富的事例、案例、数据等,以支撑论点,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下面的材料作文为例:
有个富商在散步的时候,遇到个卖旧书的年轻人,此人衣服破旧,在寒风中等待着顾客。富商想起自己的苦难过去,将钱塞到年轻人的手中。没走多远,却发现这样做极为不妥,于是忽然返回,从地摊上捡起两本旧书,说:“对不起,我忘记拿书了,事实上,您与我相同,都是商人!”两年后,富商应邀参与慈善募捐会,有个年轻人握住了他的手,激动地说:“我认为我一生都只能摆摊乞讨,直至你对我说‘我和你一样,让我找到了自信,并有了今天的成绩……”
读这个故事材料,可以发现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常常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材料中富商的尊重和年轻人的变化是关键信息,将材料情境与现实联系起来,可以得出尊重是对一个人最好的激励的认识,从而确定作文立意,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立意角度
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从多个角度审视材料,深入挖掘材料的意蕴,选择新颖独特的立意角度写作,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以下面的材料为例:
有位擅长纺织白绢、编制麻鞋的鲁国人,在迁居越国的时候,周边的人对他说:“越国人一般是赤脚走路的,且以披散头发为主,你的白绢和麻鞋在越国毫无用处。”
材料暗示了文化差异和价值观的碰撞,以及个体在跨文化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在审题立意时,应该结合材料的内容,深入思考,多角度分析材料的蕴含。首先,要理解材料中描述的情境和人物,然后通过联想和想象,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材料,确定作文立意。如可以从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角度出发,探讨跨文化环境中个体如何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理解和融合新文化,找到适应和发展的路径。也可以从个体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个体在新环境中如何维护自己的价值观和身份认同,以及如何平衡个人发展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
通过多角度深入分析,可以挖掘出材料的深层内涵,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见解,从而选择新颖而有说服力的材料,写出具有深度和独特个性的作文。如可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例,结合材料的情境,阐述自己在跨文化环境中的成長与变化,写出内容更加丰富的作文。
总之,深入挖掘材料的内涵、准确把握主题,是表现思维深度,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在备考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勇于创新,展现出独特的审题立意能力,从而写好高考材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