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实相生、空间重构: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

2024-04-15刘涛王荔挺

关键词:空间文化

刘涛 王荔挺

[摘要]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借助空间理论,采用文献分析、质性研究的方法梳理了中国乡村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失序的现况,从数字化重构乡村现实空间与精神空间的角度提出重构乡村空间的现实可能性,进而梳理出策略方法。乡村振兴需要进行乡村空间重组。乡村空间的碎片化和不合理利用是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问题。结合互联网3.0的特点,建设数字化乡村,实现现实与虚拟互现的真切体验,重建乡村社会的文化认同。推动乡村新型化业态,实现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互联网3.0;数字化;空间重构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24)01-0050-06

[收稿日期]2023-11-15

[基金项目]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特色艺术小镇,助力乡村振兴”(S202114682001);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地方政府舆情回应效能评价研究”(KJ2020A0778);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艺术赋能县中托管帮扶研究”(2023AH052136);2021年度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新闻学专业改造提升”(2021zygzts030)

[作者简介]刘涛,安徽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媒介传播理论、舆论传播研究、新闻学教育;王荔挺 ,安徽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影视文化研究。

作为新世代互联网,Web3.0是一个具有高沉浸式交互体验,虚实融合的三维空间。它以高度的智能化与虚实融合发展的特征,将极大地增加人与信息交互体验感,提高经济活动效率[1]( P3-4)。互联网3.0涵盖了元宇宙、人工智能、web3的内涵,作为新的互联网形态,将带来新的社会形态的构建。正如麦克卢汉所言,电子技术正在重塑社会相互依存的模式,重构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迫使人们重新思考评估曾经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一切想法、一切行动和一切制度。一切都在改变——你、你的家人、你的邻居、你的教育、你的工作、你的政府、你与“其他人”的关系[2](P6)。中国乡村在历史与现代的时空交汇点上,面对农村空间的失序现实环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现代化之路,需要借重新的媒介力量重构乡村空间。借助互联网3.0技术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打造乡村新型业态,实现乡村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的重构,重建乡村文化认同,再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景[3]。

一、中国乡村: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空间场域

乡村历来是与城市相对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人口较分散的聚落。它是自然、社会与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它兼具生产、生活、生态与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4](P52-55),主要从事农业,人口分布较城镇分散的地方。

而所谓空间一般认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5](P744)这里所指的空间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概念,是人类主体可以感知的具体存在的本体。海德格尔[6]谈及“空间如何存在”时指出,空间与人的世界相关的,可以看作人的活动的场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显。列斐伏尔[7]指出,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还是形式的存在。从政治经济角度看,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就是(社会)产品”,是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其在历史发展中产生,随历史演变而重新结构转化。总之,从社会学意义看,空间是具体的物质形式,也是精神的建構,处于历史性的变化之中。

乡村是中华乡村文化演进的一维空间与现实物理二维空间所构成的三维空间集合。乡村社会是乡村生活空间布局、社会公共秩序运行、乡村文明历史传承的有机体。二、空间失序:工业化时代乡村文明的没落(一)空间失序的概念

随着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虹吸现象导致乡村不断衰落的现实,出现乡村空间的失序。所谓空间失序,简称为失序,通常指能被人感知到、识别到的混乱的、没有秩序的空间现象[8](P44-50),一般可分为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乡村物质环境的失序往往体现在生活空间布局的混乱、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浪费等。而社会环境的失序在乡村社会体现为乡村传统权力的衰弱、文化历史传承的衰微。对于乡村空间的失序,无论是物理环境的失序,还是社会环境的失调,往往会对社会现实产生一系列影响。

(二)乡村空间失序的现象

1.原子化的乡村现实

在当今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下,由相对封闭的环境所塑造的农村社会秩序变得难以维持,特别是农民在其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基本秩序变得难以自主支撑。这里所谈的秩序问题被吉登斯看作是关于时间—空间伸延问题,即在什么条件下时间与空间被组织起来,并连接在场和缺场的[9](P12)。吉登斯认为,时空关系是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特征,时空结构同权力紧密相连,特定的时空允许特定的资源配置,从而形成特定的资源聚集。社会通过时空的延伸和扩展,从而获取更多的权力资源[10](P118-123)。

近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导致农村人财物的流出,尤其是改革开放更是激发了大量农村人口的流出,不可逆转的出现了新的经济社会版图,农村空心化,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改革开放更是激活了天量的城乡人口流动,第一次真正打破了以往相对封闭的村庄边界,冲击了具有千年稳定性的乡村秩序,改变了农民的价值取向的。费孝通在《乡土中国》[11](P1)一书中指出,上世纪四十年代前,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富于地方性的乡土社会,人们活动范围限制在一定地域内,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彼此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11](P6-7)。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背景下,生于斯、死于斯的相对封闭的农村秩序很难维系,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生活基本秩序也很难内生提供。

传统的乡村社会通常以亲戚关系、邻里关系和共同体意识为基础,人们相互依存、互相帮助,形成紧密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然而,随着人财物流失的发生,原本紧密的社会联系逐渐松散,乡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社区观念变得薄弱,从而导致了原子化的现实。从村庄结构性力量来说,传统乡土社会留存下来的超家庭血缘組织,如皖南的宗族组织与管理机构影响力殆尽,传统宗族文化影响力式微,宗族体系的显性部分已告瓦解[12](P71-99)。村社集体逐渐缺少村庄关系的调节能力,农村普遍出现原子化趋向,权力弥散化,每个个体都争取个体利益的最大化,造成集体行动的困难,公共事务的不易。安徽的皖北地区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传统“一村之长”的“声望”与“权威”正在消解,乡村治理中存在“唯上不唯下”的行政化倾向[13]。

总之,现实的乡村社会一方面面临着人口的大量流出导致的乡村治理乏力的现实,另一方面临着传统社会认同感减弱所导致的乡村社会的集体性和社会凝聚力减弱。

2. 失序的生活空间现状

乡村生活空间的失序主要体现在资源错配、自然资源的非理性使用。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的无序、规划混乱;非法占地,违章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环境堪忧。

首先,资源错配和利益不均衡。地方政府和部门在资源分配中存在非理性因素,导致一些地区资源浪费,其他地区面临资源匮乏,农民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产生利益不均衡问题。2020年《国家监察》第三集《聚焦脱贫》通报了淮河行蓄洪区的郜台乡脱贫攻坚乱象,当地人居环境较为恶劣,存在着住房拥挤,道路狭窄,路灯、公厕、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缺失的现象,地方政府未针对性整治的情况下,通过为6700多户村民“刷白墙”快出效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其次,土地乱象和空间规划的不足。乡村公共空间规划不足,导致产业、交通、居住等方面不平衡,无法满足农民需求。2022年安徽通报了8起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 包括合肥市庐江县许某、亳州市利辛县张某与夏某、阜阳市颍泉区张某违法占用耕地建设住宅。事件受到查处,土地至通报时已经复耕,村镇干部受到相应处罚[14]。非法占地、违章建设等现象在乡村治理中时有发生,显性层面反映了乡村规划的不科学、空间布局的不合理,深层次反映出乡村治理上中村镇干部管理中的无力,土地资源缺少宏观的规划与微观的监督管理。而由此导致乡村土地利用的无序,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此外,创新不足和保护失当共存。一方面是一些乡村定位不清晰,特色化创新打造不足,乡村发展不充分,潜能无法释放。正如东湖评论指出的,“昔日,走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今日,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千村一面,立足本地,突出特色还需提升。另一方面部分乡村因过度开发,造成农村传统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传统村落保护措施乏力,正面临着衰败没落,传统文化也遭遇快速地流失消亡。孙星、白瑰伟以宏村、西递的传统古村落保护发展进行调查指出,宏村、西递古村落保护开展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徽派建筑格局原有的特色,但是古村落的开发发展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浓重商业气息摧毁了当地居民原生态的生活,致使游客无法真切感受农家生活的淳朴[15](P100-102)。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者于2014年对“江河流域”传统村落跟踪式田野考察,从这一区域中原已纳入调研视野的5709个传统村落中抽取1033个回访调研发现,在2010年尚为活态存在的1033个传统村落,4年时间又有461个消亡,消失比例为44.6%,平均每年递减111%[16]。

3.乡村文化认同的缺失

空间理论的文化路向是把空间理解为一种文化内涵,文化语言往往是被空间范畴所主导,而时间又从属于空间,最重要的是对空间范畴的维护。农村人财物大量外流的现实已经造成村庄传统结构性力量的解体,原有基层组织功能的弱化,农村社会文化认同感减弱。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的乡村是维系社会秩序和文化传承的纽带,然而,面临着传统文化的失落和市场化影响的挑战,导致文化失调。

传统文化的失落。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求工作机会和新的生活方式,传统村落不断陷于萧条衰败的困境。传统村落是乡村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活化石”,古建筑、老房子是传统村落的“形”,它们普遍面临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等问题。真正留住原住民,保持原真性、原乡性、原味道, 让尘封的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是最急迫的任务[17]。另一方面,作为传统村落的灵魂的民间艺术、传统习俗的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面临窘境。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官庄桑皮纸被称为“纸类活化石”,曾经面临着产量少、经济效益较低,技艺濒临失传的绝境[18]。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黄屯龙灯入选合肥市级非遗名录,对其加大了保护力度。

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乡村经济转型的市场化浪潮,也对乡村的精神空间造成了冲击,导致乡村精神世界的荒芜,村落的伦理价值散落一地[19](P799)。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主张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这与传统的道德伦理和精神追求存在冲突。一些乡村地区受到商业开发的侵蚀,传统的庙宇、祭祀场所被商业化取代,一些传统的祭祀活动也演变成了商业化的表演,导致人们对于传统信仰和宗教仪式的尊崇程度降低。这种传统文化的失落使乡村社区的精神生活受到冲击,人们的精神诉求和价值观念难以找到新的表达方式。

文化认同的缺失对乡村社会和文化带来重要影响。传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的失落导致乡村居民在认同感上出现缺失。人们对于乡村社群的认同感减弱,社会凝聚力和互助合作意识下降,社区的活力和发展迟滞。乡村社会的价值观念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冲击,曾经传承的尊重长辈、敬重传统、和谐共处等价值观念逐渐被商业利益和时尚潮流所取代。这种价值观念的混乱导致人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模糊不清,社会道德风险增加,精神困惑和心理问题增加。乡村居民面临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由于精神空间失调,他们可能面临着精神困惑、人生意义的迷失以及心理问题的增加。这些问题进一步影响了乡村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三、社会重构:互联网30重构乡村空间,重建文化认同(一)互联网3.0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条件

1.新兴媒介探索:重构乡村媒介空间的理论研究

国家通过政策嵌入,不断出台乡村振兴领域的政策细则,消除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分割,完善支农体系推动乡村振兴。地方借助空间重构,尊重差异性,推进乡村分类振兴,强调地方性,适度集中推动乡村空间有序整治。互联网技术支持,构建“数字乡村”体系,完善数字乡村基础建设,挖掘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厘清数字乡村运行机构[20](P9-22)。当前的乡村媒介空间正在朝向地方化、去边界化转型,传播关系正在多重力量作用下重构。媒介功能要突破以城市为中心的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下传播框架,凝聚乡村建设力量[21](P67-69)。在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的传播景观之下,乡村社会各要求重新聚合形成了全新的空间关系,建构起乡村建设的新范式,进而助推乡村社会的传播能力建设,形成乡村振兴的品牌路径,再造新乡村共同体[22](P43-49+94)。

2.互联网3.0:重构乡村空间的技术基础

一般来说,媒介能够直接塑造和组织文化。媒介把世界联系在一起,它不知不觉间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行为中,决定人们的感知,影响着人们的经验结构[23](P367-368)。人类社会经历了由口语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电子传播的时代变化,媒介形态的改变往往伴随着传播形态的巨大飞跃,人类社会不断突破原有时空界限,带来社会进步发展。以元宇宙、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web3.0由概念的提出,元宇宙游戏的实践,必然促动高沉浸感官体验的各种社区或应用的兴起,推动虚实贯通的经济活动体验,引发人类社会和经济形态的新变化。

所谓的互联网30是一个具有高沉浸式交互体验的虚实融合的三维空间,将极大地提高人与信息的交互体验和经济活动效率,高度的智能化和虚实融合发展将是其主要特征[1](P3-4)。包括了虚实融合的高沉浸感官体验和虚实贯通的经济活动体验,概念涵盖了元宇宙与 Web3 的涵义,体现人类社会与经济形态正经历由实向虚、以虚赋实、虚实融合的趋势。未来,互联网 30将充分吸纳信息革命、互联网革命、人工智能革命,以及 VR/AR 等技术革命成果,孕育新应用、新业态,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 [1](P4),推动人类实现更高级别的数字化、智能化经济社会形态。

农村作为与城市对应的生产生活空间和一种综合性文化范式,它的发展和现状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成因。其中,媒介的参与和形塑是乡村社会发展与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媒介化社会的到来和乡村传播结构的变迁,新媒体在乡村振兴中担负着农业信息传播者的责任,借助科普和知识传播为农民赋能,借助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为乡村社会赋权,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和综合环境提升,助力农村社会快速现代化[24](P33-36)。

要应对乡村原子化现实,推动乡村空间的再造,重构乡村文化的认同,需要综合治理和综合施策。包括强化党对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加强社区建设、培育和发展乡村社會组织,加强社区治理和居民参与,提升社会资本和社会凝聚力,重建社区联系和乡土文化,以促进乡村社会的复兴和发展。

(二)乡村空间重构的技术思考

乡村振兴的实质是乡村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安定、生态环境易居。核心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融合,传统文化得以繁荣发展。乡村振兴就是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地域综合体的乡村进行空间再造,而这里的空间再造不仅是自然环境提升,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包括社会文化的空间再造。乡村振兴倚重互联网3.0基础工程,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从生活空间的重构、公共秩序的重建、历史文化的传承三个方面推进数字化乡村建设,达到虚实相生,由虚向实,重构乡村生活的现实空间,再结构化乡村社会的秩序,建设数字孪生历史文化。

1.数字化乡村:重构乡村物理与社会空间秩序

基于互联网3.0技术建设的数字孪生乡村是运用元宇宙技术对现实乡村社会的等比复刻。它是现实空间的孪生化,虚拟乡村与现实乡村的融合。通过农村原有文化传统、耕作场景的复现,重现乡村文化历史面貌,为乡村生活提供有声有色的现场感。通过对农村场景的复现,打造特色乡镇文化,重现乡土文化的厚重与淳朴。借助元宇宙等虚拟数字技术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的环境、肌理、结构,对文化遗迹数字化挖掘重现传统文化空间,推动非遗的挖掘性保护。

数字网络空间对现实乡村复制集群体共同智慧、共同创意,打造数字乡村景观,有利于破解现代乡村,劳动力流失、人才短缺的现状,也可以减少千村一面的现实乡村建设的现状。不断完善数字乡村景观建设,丰富网络数字生活体验,把成熟的网络数字创意在现实世界中进行建设,现实乡村的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交互影响,推动现实乡村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的有序性。

2沉浸式体验:重建乡土社会认同

在数字孪生乡村体验体验与社交,互动交往中重新建立乡土文化价值认同。元宇宙空间的乡村生活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真切感觉到“此处是吾乡”的乡土认同,提升实际体验的亲切感,有利于重建乡村文化认同。数字虚拟乡村与现实乡村生活交互作用,形成人际间交流互动,推进现实乡村的文化认同。

数字化乡村既不同于文字里的乡村,也不同于影像里的乡村。文字里的乡村需要想象力填补文字留下的空白,脑海中构建影像再现乡村世界。影像里的乡村用视听符号,以强烈的画面感展现乡村社会。乡村的孪生空间,对于久居城市、向往田园牧歌式生活的人,也具有吸引力[25](P356)。乡村数字孪生空间赋予参与者身心多维度体验与满足,意味着身体到达甚至征服的满足,这相较于纸上谈兵式想象,也或者基于影像传播的过眼瘾,体验感更为丰满。数字孪生乡村完全打破了现实世界的城乡区隔,突破了人与人、地域与地域的身份差异。数字乡村中,或体验江南雨巷的美丽邂逅,或感受大漠落日的恢宏壮阔,或体会桃花源里的欢愉自适,也或是采菊东篱的悠然自得。通过别样乡愁体验,推介宣传乡村,促进更广泛的社会交往,带来更多的文化交流,进而提高社会对乡村振兴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群体加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3.新型化业态:保护与发展同步

2023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6月份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 605%,互联网助力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直播带货模式成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抓手,借助数字化管理和运营方式赋能农产品产业链,“电商+旅游+采摘”模式实现农户增收致富新突破。随着互联网30时代的到来,数字化乡村将推动乡村新型业态。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乡村电子商务、智慧农业、农村电子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提高乡村信息化水平。乡村数字空间的高沉浸感更有利于“鄉愁”文化的传播,推动城市与乡村的互动融合。数字化乡村赋能乡村发展新的产业模式和经营方式,推动乡村电商、休闲农业、农业科技创新等,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结论

文章是对即将到来的互联网30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构想。这一构想是基于媒体技术形塑社会新形态、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现实,也是关注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的一种探索。互联网30是否必然推进乡村振兴,这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乡村民众合力推动的结果,互联网30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和可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击碎了乡土社会的篱障,乡村传统力量影响力减弱,乡村原子化、生活空间无序化、乡村社会认同感弱化,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减弱。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强化党对乡村振兴建设的领导,加强乡村基层组织的建设,加大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基础设施投入,增强乡村经济活力是前提基础。同时注重新媒体技术在乡村社会塑造、乡村传统文化振兴的技术优势,运用以元宇宙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30技术建设数字孪生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创造出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体验,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重建乡村社会认同。借重数字孪生乡村建设进而重构乡村的物理空间,保护性挖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包括乡村旅游、农产品推广在内的新型业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实现乡村从无序到有序,虚实共生,虚实共促。互联网 30技术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多方合作,探索创新,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乡村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互联网3.0创新发展白皮书(2023年)[R].2023.

[2]马歇尔·麦克卢汉,昆廷·菲奥里,杰罗姆·阿吉尔. 媒介即按摩:麦克卢汉媒介效应一览[M]. 何道宽,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习近平.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N].人民日报,2013-12-15(1).

[4]张国云.乡村振兴,吹响“上山下乡”的集结号[J].中国发展观察,2021(7).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6]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存在与时间[M].王庆节,译.上海:三联书店,2021.

[7]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M].刘怀玉,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22.03.

[8]陈婧佳,龙瀛. 城市公共空间失序的要素识别、测度、外部性与干预[J].时代建筑,2021(1).

[9]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 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0]崔丽华.传统空间理论的困境及当代“空间转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6).

[1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2]唐宗力,程名.皖南乡村的宗族文化变迁[J].中国乡村研究,2014(6).

[13]刘玲.皖北地区村干部的乡村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N].亳州晚报,2018-11-5(12).

[14]安徽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8起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的通报[EB/OL]. https://zrzyt.ah.gov.cn/public/7021/146426061.html,2022-01-22.

[15]孙星,白瑰伟.浅谈对传统古村落保护发展的现状与思考——以宏村、西递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7,38(3).

[16]胡彬彬,吴灿,李红,等.“江河流域”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现状与建议[N].光明日报,2015-04-02(7).

[17]张春林,华新红,葛清政.古村新生[N].合肥晚报,2023-08-04(1,2).

[18]朱文文.安徽潜山: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N].中国旅游报,2022-06-08(3).

[19]胡彬彬.中国村落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0]武小龙.乡村建设的政策嵌入、空间重构与技术赋能[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1).

[21]贾丽云.乡村媒介空间转型背景下新闻媒体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战略[J].科技传播,2023,15(7).

[22]邹鑫.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西部乡村的空间再造与传播再生——以“关中忙罢艺术节”为例[J].新闻知识,2023(3).

[23]理查德·韦,林恩·H.传播理论导引(第6版)[M].特纳.刘海龙,于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24]张淑华,何秋瑶.媒介化社会与乡村振兴中的新媒体赋权[J].新闻爱好者,2020(12).

[25]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5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

猜你喜欢

空间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谁远谁近?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