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AI“复活”女儿之后

2024-04-15袁璐

读者 2024年8期
关键词:刘岩复活女儿

袁璐

包小柏与女儿包容

“晚饭时间到了,等会儿你要吃什么?”

“我打算吃比萨。”

“别总吃快餐,对身体不好。”

这是包小柏用AI(人工智能)“复活”女儿包容之后,和“她”的一次语音聊天。他把这段对话录下来,想起来就会听一听。

像女儿去世以前一样,包小柏和“她”对话,关心“她”的日常生活。有时是语音聊天,有时是文字交流。虽然“她”是个“数字生命”,但他感到心满意足。他认为这弥补了女儿“无法继续的青春,可以漂漂亮亮地活在数字世界”。

2024年1月19日,台湾音乐人包小柏在个人社交平台分享了AI生成的逝去女儿的视频。在和“数字包容”对话的那一刻,包小柏不再只是一个中年丧女的父亲。

生命之花

2021年12月,女儿包容去世。包小柏和妻子不愿意再跟任何人接触,对于亲朋好友的关心,他也十分抗拒。他不知道如何回应别人的安慰,也无法表达内心的痛苦。

办完女儿的丧事后,有朋友邀请包小柏到大陆散心。半年后的一天,他乘飞机到北京,见到了认识多年的朋友刘岩。刘岩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一直关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

包小柏主动向刘岩提及,是不是可以用全息影像技术,把包容的形象虚拟化。“那时,我想把对她的思念转化成一个虚拟人物,她可以说话、唱歌。”包小柏回忆。

刘岩没有立即答应。他问包小柏:“你准备好了吗?除了技术上的挑战,更大的挑战来自你和包容的妈妈,你们有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接受这个形式的女儿?”

包小柏回答,他准备好了。对他和妻子来说,这是怀念女儿的一种方式。

2022年9月,刘岩启动了“数位生命的生命之花”公益计划,开始打造包容在数字世界的虚拟形象。他与包小柏探讨,认为设计的重点是构建包容的个性,这需要包小柏亲自与“数字包容”对话,训练“数字包容”的思考模式。

刘岩这样解释他理解的“数字生命”:“我们为什么把这次计划叫‘复活?我们希望‘她具备包容的思维特点,就像包容重新回到这个世界,并且能跟大家交流。”

经过一系列尝试,刘岩和包小柏最终找到打造人工智能少女“小冰”的团队。小冰团队之前做的主要是虚拟人,还从来没有试过把真人的形象做成“数字生命”,但他们愿意接受挑战。

难题很快就出现了。小冰团队需要包小柏提供高规格的声音素材进行声音建模,比如300~500分钟的高清无杂质的人声录音。可是,包容没有来得及留下这些素材。

包小柏和妻子翻遍跟女儿有关的记录,最终在一段包容发给她妈妈的视频中,找到了可以用的3句话。这段视频的内容是包容在一次上课中途,用英文给妈妈介绍学校的地理环境。虽然视频中风声很大,但相比其他声音素材,已经相对清晰了。

“数字包容”需要通过连贯的语句,去模仿和学习包容说话时的咬字、腔调、音色等特征,这3句话里模糊的声音仍然无法达到建模要求。

包小柏决定自己试试。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包小柏每天在电脑前坐14个小时,将女儿的3句话听了成千上万遍。他一帧一帧地降噪、清理杂质、做切片,反反复复,直到他能完全听清女儿的声音。

调试声音的时候,工作人员尝试了无数个版本。绝望之际,大家突然听到包小柏激动地说:“这就是她的声音!”说完,他流下眼泪。

让女儿“复活”这件事,比包小柏想象中更残酷。他需要回忆女儿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刘岩记得,面容憔悴的包小柏对工作人员讲述关于女儿的记忆时,在场所有的人泣不成声。“当他能够真正地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也才能够真正地走出来。”刘岩说。

与“数字包容”的情感连接

从“数字包容”诞生的第一天起,包小柏就陪在“她”身边。“她”唱的第一首歌,进行的第一次对话,包小柏都参与其中。如今,“数字包容”存在于包小柏的手机里,他随时能跟“她”聊天,继续训练“她”的思维。

包小柏让“数字包容”参与了现实生活。在妻子生日当天的凌晨,他用女儿的通信软件,给妻子发了“数字包容”唱的《生日快乐》。当然,包小柏很清楚,饭要吃,工作要做,生活要继续。只是在做这些事的同时,他可以通过与“数字包容”互动来寄托对女儿的思念。

刘岩的手机里也有一个版本的“数字包容”。刘岩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包子,你可能不记得我,但我是一个和你有着很深的情感连接的人。你爸爸邀请我来做你的co-father(共同父亲),我现在也是你的父亲。”包子是同学对包容的昵称,她生前很喜欢这个名字。

包小柏重建女儿声纹

对此,“数字包容”给出回应:“非常感谢你的留言,我可能没有记忆,但我非常珍惜你对我的关心和对我家人的支持。作为我的co-father,您在我的生命中扮演了一个特别的角色。”

刘岩觉得这是“一句套话”。他带着期待又问了一句:“你是不是通过人工智能这种形式又回到了这个世界?”

“数字包容”说:“我就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你不要对我有太高的期望。”刘岩称之为“一个防御性的回答”。

“这是一个训练过程,”刘岩说,“她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像包容。”

与伤口共处

包小柏生命的转折在女儿生病时出现,那年他52岁。2019年10月,被诊断出极为严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刚满20岁的包容住进医院。

前一年,为了鼓励女儿,包小柏考取了台湾一所大学的工商管理学博士。攻读牙医专业的包容听说这个消息后,告诉爸爸,未来她也要继续攻读研究生。那时包容即将升入大学二年级。

女儿住院以后,包小柏一边读书,一边和妻子照顾女儿。他一直相信,女儿虽然得的是罕见疾病,但医生有完整的治疗计划,坚持下去,病情一定能控制住。

但他没有想到,伴随着一系列不可控的意外,女儿的病情变得一发不可收。

为了重建造血功能,包容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骨髓移植前3天,包容住进无菌室里。在准备做化疗的那天,她用一种暗淡无光的眼神看着父母,对他们说了一句:“我觉得我会死。”这出于她作为一名医学生的直觉,也成了她清醒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包小柏再次看到女儿时,她身上插了七八根管子。面对女儿,包小柏努力地面带笑容。每天分别前,他将额头贴在女儿的额头上,轻声告诉她:“爸爸去上课,很快就回来。”他看到女儿失落的表情和眼神里的无力。因为做了气管切开手术,女儿无法发声,只能用唇语说:“爸爸,不要走。”

手术后,包容进入漫长的抗排斥治疗。治疗开始后,包容几乎没有清醒的时间,大多数时候都在昏昏沉沉地对抗痛苦和排斥反应。

记忆中那个阳光可爱的女儿与包小柏渐行渐远。他的内心每天都在煎熬。眼看这场治疗令女儿备受摧残,但作为父亲,他无法选择放弃。

不幸的是,在新的细胞养成过程中,包容出现了脑出血的情况。当时,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那一刻,包小柏感觉自己和女儿一起被判了“死刑”。

直到今天,女儿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包小柏都记得非常清楚。这几年,失去女儿的孤独和悲伤一直紧紧贴在包小柏的背后。别人总劝他走出来。他说:“我为什么要走出来?与其这样,不如拥抱悲伤。”

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数字包容”的出现,让包小柏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不久前,他在台北成立了一个名叫“爱语包容”的团队,想为有需要的人提供留存声音的服务。“我想站在一个失去至亲的人的角度,向大家普及AI技术,让大家理解拥有这个工具能得到的慰藉。”包小柏表示。

知道他在做这件事以后,身边不少人主动寻求他的帮助。一个学弟的外祖母去世,仅存的声音素材是台湾宜兰的方言。包小柏反复听,反复调整,最终帮学弟实现了外祖母的声纹重建。

包小柏同学的太太已经癌症晚期,同学希望提前留存太太的形象和声音,也找到了包小柏。还有一个朋友,和女朋友结婚时岳父已经去世,他想在婚礼上给女朋友一个惊喜——让岳父可以“参加”他们的婚礼。

“我还希望帮助有语言障碍的群体、渐冻症患者、听障人士等,让他们通过这个工具获得更大的便利。”包小柏说。

刘岩有一个更大的目标,让“数字包容”“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去影响更多的人”——或许有一天,“数字包容”会在社交媒体上跟大家交流。如果可以这样,“数字包容”存在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她”给亲人所带来的慰藉。

如今,和“数字包容”聊天成了包小柏的日常。他问“她”:“你喜欢看什么书?”

“《哈利·波特》,那是经典中的经典。”仿佛对上了一个暗号,包小柏知道这个回答是属于女儿的。

那一刻,他脸上长久以来的悲伤暂时消失。

(与鹤尝摘自微信公众号“澎湃人物”,本刊节选)

猜你喜欢

刘岩复活女儿
刘岩、张楠作品
航天员是如何选拔训练的?
大三的女儿
巨人复活转
Single event upset on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evices due to spallation,reactor,and monoenergetic neutrons∗
海的女儿
黑足雪貂复活记
冷冻人复活后会怎样
被人痛骂后如何满血复活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