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时评,学写作(一)

2024-04-15王淦生

中学生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美丽生态

王淦生

条分缕析,层次分明

时评赏读

文化遗产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标题揭示主题,便于读者把握文章要领。)

□范星盛

在最近流行的影视与文学作品中,文化遗产越来越成为文化作品的鲜亮背景。《长安三万里》中出现的多座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引发了广泛关注,助推了有关城市的旅游热度。城市旅行、城市漫步渐趋风行,将城市文化遗产串珠成线。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间的关系如何,文化遗产当如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详加讨论。(由对新近流行的影视作品中的城市文化遗产受追捧现象的介绍引入论题,话题亲和,引入自然,主题突出。)

首先,文化遗产为城市保留了历史记忆,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人,文化遗产是城市的“乡愁”所在,就如同故乡门前的老树,承载了儿时的回忆和家的温暖。世事变迁,老树仍在,人们和故乡沟通的纽带就依然存在。如南京文庙棂星门前的垂带石,是很多老南京人儿时游乐的场地,实际上构成了保留和生成城市群体记忆的“记忆场所”,在后来的文物修缮时被特意保存,并成为博物馆中的展示内容。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也集中整理了沿线居民对中轴线文物的故事和回忆。(列举具体实例,证明分论点一:文化遗产为城市保留了历史记忆,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再者,对于城市的新居民而言,体验、认知、熟悉城市文化遗产的过程,也是其融入城市文化、构建城市归属感的过程。地理学家段义孚曾提出“恋地情结”的概念,指出“作为具体存在的社会性的人,我们需要一些赖以养育和支撑并感到亲切的地方”,而“场所”正是“感知”的价值中心。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大浪淘沙般的城市变迁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历史印记,构建了新老居民对城市的归属感,最终强化了城市的凝聚力。(引用经典言论,证明分论点二:城市的新居民体验、认知、熟悉城市文化遗产的过程,也是融入城市文化、构建城市归属感的过程。论据经典,说服力强。)

文化遗产不仅面向过去,更指向未来,是生成城市新文化、新风尚的重要物质载体。近年来,我国一批具有特色的城市建筑设计、文化创意、文学书写的涌现,都呈现出和城市文化遗产紧密相连的新特点。上海结合城内不同时期的老建筑,凝练了特色城市漫步路线,西安年轻人以明城墙为背景开展地方歌会,长沙围绕橘子洲区域形成了绚丽的城市展演,重庆依托山城建筑街巷打造了城市创意步道,景德镇在传统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孕育了新潮的瓷器市集……古今交融的城市景观中穿行着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城市博物馆演变为人流涌动的教育、休闲公共空间,正在成为中国诸多大城市新的形象……大到城市建筑、文化景观的营造,小到新兴街牌、冷饮、面点等的孵化,文化遗产成为城市新设计的重要来源,承载和催化了青年群体的创意,构成了中国城市新文化引人注目的新引擎。(广泛列举实例,证明分论点三:文化遗产面向过去,指向未来,是生成城市新文化、新风尚的重要物质载体。论据涉及面广,支撑力强。)

在新时代,文化遗产与城市的凝聚力、创造力息息相关,城市的经营者应当关注到这些进行中的新变化,加大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保存城市的历史格局与历史风貌,为城市文化传承守土尽责。此外,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和吸收“创意城市网络”等城市新发展理念,从多角度为遗产与新业态、新青年的连结铺路搭桥,让城市遗产与智慧城市、基础教育、科技创新等多行业形成关联协同,使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令旧遗产为新城市的美好生活提供不竭动力。(总结新时代文化遗产与城市的凝聚力、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号召大家保护城市文化遗产,让旧遗产为新生活提供不竭的动力。)

(摘自2023年9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思维导图

1. 标题:《文化遗产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2. 结构:本文为典型的“引论—本论—结论”模式。

(1)引论(提出论题):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间的关系如何、文化遗产当如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详加讨论。

(2)本论(分析论证):分析论述文化遗产对城市生活的重要意义。

①分论一:文化遗产为城市保留了历史记忆,增强了城市凝聚力。

②分论二:文化遗产让城市的新居民融入城市文化、产生归属感。

③分论三:文化遗产是生成城市新文化、新风尚的重要物质载体。

(3)结论(归纳总结):总结新时代文化遗产与城市的凝聚力、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号召大家保护文化遗产,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

写作借鉴

议论文的功能是以理服人,而说理贵在思路清晰、层次感强、分析透彻。尤其是考场作文,要让阅卷者能够在短时间内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是必备条件。在这一点上,时评《文化遗产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可以作為我们的写作模板。

这则时评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城市文化遗产对城市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文化遗产对一座城市而言,保留了历史记忆,增强了城市凝聚力;文化遗产对城市新居民而言,促进其融入城市,产生城市归属感;文化遗产对城市文化而言,是维系新旧文化的纽带,是形成城市风尚的载体。三个层次,由城市,到居民,再到城市文化,层层推进,思路清晰,节奏感强;每个层次运用了大量论据,有事实,有言论,涉及面广,材料典型,有很强的支撑力。

我们在写内容较为复杂、内涵较为丰富的议论文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条分缕析、多层次阐述的论证结构,使自己的文章内容丰富而又思路清晰、材料充实而又不显杂乱。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要能把握所要分析论述的内容的内涵与外延,在分层阐述时做到科学划分层次,合理安排顺序——让各个层次之间体现出严谨、清晰、合理的逻辑关系和顺序:或由大到小,或由远及近;或由主到次,或由古到今;或由实到虚,或由物及人……要注意层次之间切忌相互重复、交叉或涵盖,否则会给人“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凌乱感。《文化遗产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这篇时评的本论部分的三个分论就是由城市建设到居民生活(由物及人),再到城市文化(由实到虚),层层推进展开论述,逻辑严密,思路严谨,层次清晰。这样的结构处理,作者易操控,读者易把握,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时评赏读

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把山水风光融入城市”,表达形象具体,揭示文章主题。)

□寇江泽

大大小小的公园,点缀成片的绿地,绵延起伏的绿道……如今在城市漫步,处处可见美丽风景。一些地方践行“公园城市”理念,推动城市建设向着更加宜居的目标稳步迈进。(勾勒城市常见景观,导入建设美丽城市话题。)

城市发展既要追求经济目标,亦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从城市发展的高度入笔,以总书记的言论为依据,阐述建设美丽城市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以来,我国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推进城市建设,持续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推进城市公园体系以及绿道网络建设,大力推动城市绿化,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2012—2021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9.22%提高到42.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8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回顾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建设美丽城市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以自然为美,就要坚持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每座城市。比如,北京持续推进“留白增绿”和“大尺度绿化”,千余座公园分布在首都的各个区域;广东深圳选取街道边角地或小区闲置绿地,打造出一个个家门口的美丽花园;江苏泗洪培育应用大量乡土树种,凸显城市本土特色。科学谋划、精细落实,就能让城市生态空间更加亮丽,百姓生活空间更加舒适美好。(列举典型实例,总论建设美丽城市的重要举措: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打造亮丽的生态空间。)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随意侵占和破坏。据报道,近期个别城市出现跟风种植网红树种、过度追求景观化、急功近利推动“大树进城”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虽然不是主流,但需要警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关系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关系人居环境品质和人民生活幸福。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多措并举、强化落实,才能取得更多实效。(分论一:城市生态空间需要精心保护。)

建设美丽城市,必须坚持系统思维,遵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作为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绿化应当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种要素,给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稳定、老百姓品质生活留足生态空间。不妨将整个城市建成一个大公园,通过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构建和生态格局的优化,實现人、城、境、业的和谐统一。推窗望绿、行路见荫、街角遇绿,当这样的诗情画意触手可及,人们就能更好地畅享城市生活。(分论二:城市生态空间要做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

建设美丽城市,也要按科学规律办事。比如,城市绿化应科学选树、科学种树,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审慎使用外来树种草种,坚持适地适树原则。除了满足人的需求,也要给动物留下栖息空间,让树林有鸟声蝉噪、草地有蝶飞虫鸣,不断恢复城市生物多样性和城市生态系统完整性。同时,应坚持节俭务实原则,切忌贪大求洋,不搞脱离实际、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分论三: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也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美丽城市,一定少不了蓝天碧水、公园绿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相信一座座“公园中的城市”必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总结全文,强调建设美丽城市的原则,展望美丽城市的未来。)

(摘自2023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思维导图

1. 标题:《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2. 结构:本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结构模式。

(1)提出问题(第1段):勾勒城市美丽景观,导入建设美丽城市话题。

(2)分析问题(第2~3段):阐述建设美丽城市的重要意义及其可行性。

(3)解决问题(第4~7段):联系实际,分析、阐述如何建设美丽城市。

①总论(第4段):总述建设美丽城市举措:打造亮丽生态空间。

②分论一(第5段):城市生态空间建成需要精心保护。

③分论二(第6段):城市生态空间必须“人、城、境、业”和谐。

④分论三(第7段):生态空间建设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4)总结问题(第8段):强调建设美丽城市的原则,展望美丽城市的未来。

写作借鉴

立意确定之后,如何谋篇布局——也就是设计好文章的框架结构,这是写作过程中仅次于审题立意的又一大重要问题。解决好了这一问题,一篇文章的胚胎也就孕育而成。

文章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形式的选择既取决于文章内容,也与作者的积累和写作习惯相关: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根据内容表达需要和自身写作特长的主客观条件来确定。

《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这则时评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点就是: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这篇文章基本上是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逻辑顺序来谋篇布局的,文章思路清晰,作者易于操作,读者易于把握,值得中学生写作时借鉴。

这篇文章先简单勾勒城市优美的生活场景,自然导入“建设美丽城市”这一话题。接着援引总书记的金句,阐述建设美丽城市的意义,并分析其可行性。而后紧承上文,联系新近发生的典型案例,阐述如何建设美丽城市;在这一层中,作者又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总述建设美丽城市的举措——“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每座城市”,再分述具体要求——精心保护、讲求和谐、符合规律,总分结合,思维严密。最后强调建设美丽城市的总原则,展望美丽城市的未来。整篇文章体现出周密的逻辑性,层层深入,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人们在写一些探究方法、措施的议论文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结构模式最常被运用。写作此类文章,我们需要选一个与主题相关的、具有吸引力的由头导出议题,而后分析处理好这类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为下文解决问题铺垫蓄势,而后水到渠成地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至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谁是重点,要根据文章主旨而定。就像这篇时评,探究的是如何建设美丽城市,自然“解决问题”就是重点;如果主题是探究美化城市的意义,则应以“分析问题”为重点,笔墨应当集中到重点问题的阐述上。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美丽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