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可持续社区教育服务设计研究

2024-04-15王若旭朱吉虹南佳宁

设计 2024年7期
关键词:可持续设计积极老龄化老年教育

王若旭 朱吉虹 南佳宁

摘要:在老龄化问题严峻的今天,以社区教育为实现积极老龄化的主要途径,解决目前社区教育课程数量供不应求,课程内容不能充分满足居民学习需求等问题,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和社会参与度。对比现有的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分析其特点和困境,按照可持续设计的理念提出服务模式,最后尝试依照服务模式进行服务设计实践。构建以居民学习需求为导向的“人人为师”可持续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实现学习者和讲师的双重转化,并进行辅助网站设计。该服务模式和相对应的服务设计思路能为其他地区的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社区教育;服务设计;可持续设计;老年教育

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4)07-0052-04

Abstract:In todays serious issue,community education is the primary method of achieving active aging in community education,and resolve the current number of community education courses.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cannot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residents learning needs. Participation. Compare the existing service model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with Sustainable design and service design. Also,analyze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dilemma,put forward strategies,and finally try designing practice with strategies. Rebuild a "everyone as a teacher" in order to sustain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service model,which has been ordered by residents learning needs,realize the dual transformation of learners and lecturers,and design auxiliary websites. This service model and the associated website design concepts can serve as models for the long-term growth of community education in other locales.

Keywords:Active aging;Community education;Service design;Sustainable design;Geriatric education

引言

人口老齡化问题日趋严峻,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9%[1]。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包括人口红利减弱、医疗开支增加、老年大学报名难等,成为当前社会不可避免的挑战与难题。对于老龄化,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与政策,要求满足老年群体多方面需求,包括老年人继续受教育的需求。本文在积极老龄化的视角下,从可持续设计的角度去分析现有社区教育服务模式的优劣,探究制约其发展的原因,并为其提供具体的可持续服务模式与服务设计方案。

一、积极老龄化下社区教育现状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中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理念,讨论了关于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议题,主张消除对老年人的歧视,倡导老年人必须同等享有有健康生活和贡献社会的机会[2]。

社区教育是一种同社区生活紧密相结合的教育形态[3],虽然目前我国老年人对于社区学校的课程很感兴趣且参与度较高,但能真正参与到课程中的仍然为少数,大部分学习活动、课程都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仅依靠教育工作者和社区的单方努力,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社区教育要让居民自觉地走向教育,从在社区的教育学习中找到自我提升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使其真正参与其中,最终形成社区和居民的双方互动。

二、积极老龄化下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对比及困境、需求分析

针对以上现状,为了更好地明确目前我国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浙江省杭州市各区12个社区、3个社区学校及32位老年居民进行走访调研和深入访谈,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出我国目前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教育服务模式,主要分为课堂形式、学习型活动、社区学习社团和养教结合,以下从特点、优势、劣势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我国社区教育存在的普遍性困境,见表1。

以上4种典型社区教育服务形式各有特点,具有文化性、职业性、专业性的优势。但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区教育从课程供需、教学内容和学习动力3个方面体现出不可持续性,带来了问题与相应的教育需求。

(一)积极老龄化下社区教育服务困境

1.社区教育课程供不应求且参与群体不全面

老年人对于社区学校的课程很感兴趣且参与度较高,但能真正参与到课程中的仍然为少数,大部分学习活动、社区教育课程都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同时参与群体不全面。城市中心发展较为快、资金较为充足的社区相比城中村拆迁安置小区的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的程度明显要高。收入水平较低家庭且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较低,参与程度低,这类老年人的学习途径主要以传统的“传帮带”的形式进行知识交流,他们多将社区教育的场所视作老年活动中心,对社区教育的期望值和满意度偏低。

2.教学内容和形式同质化程度高,难以满足老年人日渐多元的需求

目前,社区教育教学内容多以医疗保健讲座、文艺兴趣班、养老政策和基础科普宣讲等为主,涉及专业领域的相关内容较少,很难兼顾年龄、学历不同的老年人的需求。存在课程选择面窄、内容丰富度差的问题。社区教育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居民对学习本身的需求,如果仅靠政府和社区单方面的努力,而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弱,就会造成实践性低的问题[4]。同时在调研中发现,社区在设置课程时存在随意性的问题,出现课程内容前期调研不足,使得课程的内容没有充足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支撑。

3.课后评价和课后服务不完善,降低了老年人学习体验

降低老年人学习动力的行为主要集中在学习后的服务阶段。目前已有的课程评价标准在收集上往往流于形式,导致无法充分了解老年人对课程的真实意见,使得老年人无法感受到全过程的课程参与感。同时,大多社区教育课程没有很好的课后答疑服务,老年人对于知识是否掌握也很难评判。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老化使得课下复习反复使用新知识更为重要,但课后很难联系上授课老师进行答疑,使得实际学习效果大打折,挫败感和无力感会给老年人带来不好的学习体验。

(二)积极老龄化下社区教育服务需求分析

1.对课程设置与参与的服务需求:开课数量要更充足、课程文化等级要更细分、课程内容要更规范和贴近真实需求、课程宣传要更充分,能够唤起不同文化水平的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参与到其中;对于课程的参与体验不光要加强上课中的学习阶段,更要重视上课前的对于课程的期许和上课后的反馈评价及问题的复盘。

2.老年人群体特殊性的学习需求:老年阶段的教育需求与其他阶段不同,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文化性、服务性以及社交性。对于老年人来说,社区教育更多的是一个发挥余热、陶冶情操和交流交友的途径,是他们接触和融入社会的重要渠道,因此,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在实际中的应用成果更加重要。

为更好地解决目前社区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满足老年人教育需求,本文依照可持续设计理念提出以下服务模式。

三、积极老龄化下的可持续社区教育服务模式

老年人群日渐庞大不仅是一个社会现象和问题,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根本所在。“可持续设计”是一种构建及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Sustainable Solutions)的策略设计活动。讲求利用系统式的产品与服务整合和企划,以“效用”和“服务”去取代物质产品为最终目的[5]。在可持续的社区教育中,应该将老年人视为积极的、社会化的、有感知力的主体,尊重老年人群的能力及意愿,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育学习的全过程中,相互接触并进行学习交流,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可以发掘社区内拥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推动其积极参加进社区教育环节中,发挥自身能力传播知识和技能。以居民的学习需求为主要动力,鼓励社区内成员提出自身的学习需求,并进行展示引发学习交流,形成教学内容可持续。学习者可根据已展示出的学习需求,判断自身能力选择是否适合进行教授转换为讲师,同时,讲师也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去学习,二者之间相互转化,形成讲师资源可持续。在身份互化的过程中,学习者成为讲师在传授知识时可获得成就感,同时,学习者和讲师都可通过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积分奖励,使用积分兑换相应的服务和实物奖励,形成学习动力可持续。由此,以学习需求为核心,围绕讲师资源可持续、教学内容可持续和学习动力可持续,建立实现“人人为师”的可持续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如图1。

社区教育服务的可持续实践方案应当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能够满足不同背景、教育水平、学习阶段的需求,这就需要在社区教育应用场景下充分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使服务模式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在参与社区教育的各要素中以学习需求为媒介,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辅助网站,能够打通各要素的联系,为学习型居民的身份转化提供途径,有效推进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人为师”可持续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本文进行以下设计实践。

四、可持续社区教育服务设计实践——以葵花田社区教育为例

杭州市西湖区社区学院直属于区社区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服務范围涉及周边14个社区和1个行政村。课程类型丰富多达20余种,深受周边社区的老年人喜爱。本文以该社区学院为研究对象,对社区内60岁至75周岁的老年人进行具体的实地访谈和影子观察调研,最终将目标用户定为西湖区社区学院服务范围社区内的学习型居民,根据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其参与社区学院课程的全流程绘制成用户旅程图,如图2,分析居民和学习服务之间所有的接触点,总结出流程服务的痛点和机会点。

由学习者和讲师两类用户的用户旅程图,可针对性提出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上课前、上课中和上课后3个阶段对应的可持续优化点。在社区教育服务过程中,以线下学习活动为主,通过线上服务的辅助功能为其注入催化剂活跃整个服务流程。

(一)葵花田社区教育网站概述

葵花田社区教育网站聚焦于可持续的社区教育,以学习者和讲师两类目标用户的学习需求为主要动力,为其提供需求发声渠道,促进社区中学习热情高的老年人发挥一技之长由学习者转化为讲师,实现身份的可持续转化。为老年人提供切身参与社区教育的途径和交流交友、发挥余热的平台,缓解现有社区课程供不应求的现状。

网站采用简单明快的适老化界面设计和流畅常规的交互形式,最大化地为老年人提供简单上手的网站功能。“葵花田”的设计灵感来源为葵花和瓜子,瓜子象征学习者,葵花象征讲师,二者是相互生长和组成的关系,体现着产品“人人为师”的理念。

(二)葵花田社区教育网站功能规划

葵花田社区教育网站根据主要用户的不同分成4个主要功能分区:首页、管理者子首页、学习者子首页、讲师子首页,下设各个功能,如图3。其中促进社区可持续的重点功能点如下:

1.网站首页主要用于推荐和展示整个社区教育的情况及特色,具有总体导览功能,其中“大家在做”为用户学习需求的集中展示,用于交流和激发学习灵感,“明星讲师展示”和“葵花商城”主要用于从心理和物质奖励上对用户进行使用激励。

2.管理者子首页主要用户针对社区管理者,用于浏览和管理社区教育的总体情况。“需求”功能下可提供发布引导性的学习需求话题来收集居民声音,同时可进行管理和筛选在首页中展示。

3.学习者和讲师子首页可在总首页进行一键转换,满足不同身份的功能需求,身份转换无阻碍。学习者可以进行线上课程浏览和线下课程报名,浏览个人的学习足迹地图。同时学习者功能页设置需求发布的功能,用于提交学习需求。讲师则可在功能界面进行课程安排,提前发布预习内容在课前及时收到学习者的反馈,进行课程内容的微调使得课程更加贴合学习期望。

(三)葵花田社区教育网站基于可持续社区教育服务模式的创新功能点

除上述主要功能外,为满足老年阶段教育需求,使前文提到的服务模式切实推动推进社区教育服务的可持续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创新功能点:

1.保障讲师资源可持续:挖掘身边学习资源,构建讲师注册框架,设计辅助工具包

老年人相较于其他年龄段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新知识,展现自身优势与价值,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同时由于年龄的沉淀,对于知识和技能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葵花田社区教育为老年人提供能够发挥自身潜力和能量的平台,根据自身的能力与意愿在平台注册成为讲师。讲师类型分为“知识型讲师”和“技术型讲师”,为在某一领域有较深文化造诣和拥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提供对应的机会,如图4。由于老年人并非职业教师拥有教学经验,为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在课程内容的准备过程中,平台为其提供“教学工具包”。工具包提供课程的基本框架,包括“课时、课程人数、课程目的、课程重点、课程难点、课时安排、阶段安排”,为讲师梳理课程的主要大纲和思路,辅助其开始课程。

老年人受到年龄影响,视觉感受性、视觉灵敏度以及色彩辨识力等逐渐下降,从而阻碍图像、文字及颜色等信息的获取[6]。因此,整体界面的视觉设计采用明亮的橙黄色系,页面版式罗列简单,图标和文字进行放大处理,方便老年人使用。

2.保障教学内容可持续:以真实学习需求为导向,设立分类模板并进行可视化呈现

老年人是身心健康、有活力的群體,他们的学习需求不仅局限在兴趣爱好与基本生活的层面,同时拥有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倾听老年人的真实学习需求,促进老年人健康、尊严和自我实现,达成活跃老化的目标。

葵花田社区教育平台根据社区教育的具有“自上而下”管理色彩的特征为社区居民提供两种提出需求的方式:自由型学习需求、政策型学习需求。自由型学习需求中根据需求幅度理论[7]构建“基本课程、兴趣课程、贡献影响课程、超越课程”四层次框架,为用户提交需求时提供指引。政策型学习需求中用户根据社区提供的当前社会学习热点提交学习需求,能够帮助社区管理者了解到居民对于政策性的课程有哪些兴趣点,更加有效地安排相关课程。

设计要满足交互的易用性,也要满足老年人的情感化需求[8]。在网站界面的设计上,网站首页中设置“大家在说”板块,如图5。以慢速滚动弹幕的形式显示当前热门的学习话题,将需求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激发大家的讨论和学习热情,为社区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3.保障学习动力可持续:做好学习全程服务,为学习者和讲师搭建沟通桥梁,建立积分奖励机制

老年人参与社区学习和活动时,完整的参与体验能够丰富自我认识,增加社交场景,提高自信心,产生有益身心的积极情绪体验。充分利用各地“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老年人在社区中已获得的课程学分、获奖证书等,参照当地学分银行的替换标准进行学分转换和存储,提高老年人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在葵花田社区教育平台中提供课程的评价以及讨论途径,学习者和讲师同时都被收录在平台的“资源库”中,老年人在课程结束后,疑问和反馈意见,可直接在课程信息中找到相关的讲师,学习者也可在课程评论区畅所欲言进行沟通交流。良好的奖惩机制可以激发用户的学习动力。花田社区教育平台具有“阳光值”积分体系,用户可以使用积分在葵花商城中兑换相应的礼品或服务,也可兑换社区提供的相应的荣誉证书。

整体的信息界面布局简单清晰,以聊天形式“面对面”和讲师进行沟通方便快捷地得到回复。与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界面产品功能布局类似,减少老年人适应产品的时长[9],在葵花商城的界面中,多采用中等亮度,明暗对比度高的产品图片,方便老年人浏览,如图6。

结语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加强和改进社区教育对于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晚年幸福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有利于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发展和提升全民素质。通过讲师资源可持续、教学内容可持续和学习动力可持续的社区教育发展策略,推动“人人为师”可持续社区教育服务模式的实践与发展,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内外能力,建立起一个人人为师的学习型社会,推进和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4.html.

[2]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老龄事业管窥丛书: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9.

[3]黄云龙.我国社区教育的嬗变、发展态势及其实践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55-60.

[4]姚佳胜,宋肖肖.社区教育在我国何以迅速发展——基于社区教育政策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2):20-26.

[5]埃佐 曼奇尼.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社会创新设计导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114-129.

[6]刘小路,丁虹月,韦鑫珠.基于老年人认知需求模型的资讯APP界面设计研究[J].设计,2018(01):26-27.

[7]魏惠娟,等.台湾乐龄学习中心课程之分析:Mc-Clusky 需求幅度理论的应用[J].成人及终身教育学刊,2010(2):115-150.

[8]许飞.基于用户体验的老年人手机APP界面设计研究[J].设计,2018(16):134-136.

[9]张宏波,姜斌,周明.基于行为决策的老年产品无障碍交互设计研究[J].设计,2015(13):106-107.

猜你喜欢

可持续设计积极老龄化老年教育
引导社会参与丰富老年教育形式研究
老年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发展研究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酒店营销创新研究
可持续视角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积极老龄化”中的社区居民自治与社区邻里网络的构建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包装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浅谈对老年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思考
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的老年体育发展对策
葫芦岛市城市人口老年教育问题调查研究及发展规划
积极老龄化面临的问题及其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