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

2024-04-15孟伟宇王飞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力行中华民族攻坚

孟伟宇, 王飞霞

(吉首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吉首 416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已“完成脱贫攻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1]4。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 “上下同心、 尽锐出战、 精准务实、 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 不负人民”[2]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改变现实、 履险蹈危、 克服万难凝聚而成的磅礴之力。 这一精神, 以不负人民为价值旨归,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 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印鉴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是传统文化意蕴在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过程中的现实表达, 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349,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锻造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 深刻认识、 理解和挖掘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蕴, 并将其转化为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对于新时代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更大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一、 “中庸和合” 与上下同心的思想共识

中庸之道, 是一种大中至正、 无过无不及的立身处世态度。 中谓中允、 中和, 庸谓用、 平常。 中庸, 即中行、 中道, 执两用中, 避免“过” 与“不及”, 则谓之“和”。 “中庸” 一词最早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庸也》, 孔子提出“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 民鲜久矣”。 孔子将中庸视为 “至德”, 行乎中庸, 就是与道全一, 适中而不偏颇,旨在让人们为人处世时要具备中和修养, 能够通过不偏不倚的方法处理天下万事万物, 把握中道, 不走极端, 从而达到“致中和” 的和谐境界。 子思作《中庸》 时, 首次将 “中” “和” 二字连用, 提出“中和” 的哲学命题。 “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达到了中和的理想状态, 则天地定位、 万物化育。 中庸而致和谐, 贵和谐, 尚中道, 以中为度, 中既是和,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基本道德标准和方法论原则, 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 “为人” 的思想智慧。 宋明理学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哲学核心, 吸取哲学众长之和。 和合人文精神作为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共同深层蕴含, 同样贯穿于理学各方面。 这种中庸之道以及传统的“贵和” 文化, 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睦邻的优良传统,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对中国人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其强调的思想行为符合节度、 待人接物中和稳妥, 深深浸润于华夏儿女的血脉中, 塑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性格,也架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和谐价值观之间的桥梁, 有助于中华儿女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冲突, 在大是大非面前着力维护集体利益, 构建互助团结、 融洽友爱的人际关系, 推动形成积极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上下同心” 的脱贫攻坚精神承继了 “中庸和合” 中正稳妥、 和睦同心的思想品格, 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目标, 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全国一盘棋, 戮力同心向贫困宣战。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农村扶贫开发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位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3 亿人要携手前进”[4]。 正所谓“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以团结之心高扬党的旗帜、 以团结之力践行党的主张, 全社会努力营造自觉自愿扶贫、 力所能及扶贫、 关注贫困问题、 关心贫困工作的良好氛围, 全党上下团结一致, 以一德一心的强大内在驱动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高效向前推进, 继承和发扬了《论语》 中“礼之用, 和为贵” 的哲学智慧, 体现了“众心成城, 众口铄金” 的价值导向。 脱贫攻坚在我们党实现共同富裕伟大战略构想中贯彻始终, 让贫困地区贫困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共同富裕是农村扶贫开发的根本出发点。 “力量生于团结”, 正因为中华儿女团结一致、 齐心并力, 才能避免亿万人民陷入一盘散沙的羸弱境地, 走向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康庄大道。

二、 “敢于斗争” 与尽锐出战的责任担当

中华文明何以五千多年绵延不绝, 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是重要的文化基因。 斗争精神滋养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积淀于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熔铸于中华民族之魂, 是对“仁以为己任” 的勇于担当精神和“志夺秋霜意不移” 的自强不息精神的凝结与升华。 早在远古时代所出现的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 等神话传说已然体现了先民们面对灾难不畏艰险、 敢于抗争的优良传统,这种最本质和最永恒的精神印刻着先民们永不服输的民族烙印。 春秋战国时期, 从“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到 “临大难而不惧者, 圣人之勇也”,无论是孔子为推崇儒家学说周游列国屡次碰壁却始终不言弃,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不知老之将至的雄心不改; 还是孟子富贵不淫、 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的大丈夫精神; 又或是道家“万物负阴而抱阳” 的辩证智慧; 法家 “置之亡地而后存” 的绝处逢生,无不是中华民族不向磨难低头、 不向命运妥协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不与寒霜斗, 哪来满园春” 等俗语更是处处彰显着无所畏惧、 敢于冒险的民族气魄。 在民族危难、 生灵涂炭之际, 更有众多爱国志士和先进分子以强烈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挺起了勇于斗争的硬脊梁, 以斗争图变革, 披肝沥胆、 赤心报国。 正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 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识造就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

毛泽东指出: “斗争, 失败, 再斗争, 再失败,再斗争, 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 ”[5]1484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是事关增进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 在脱贫攻坚战中, 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 尽锐出战, 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 全力以赴, 集中力量脱贫攻坚, 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时代传承, 是对敢于斗争精神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刻最直接的体现与最鲜明的表达。 《庄子·秋水》 有云,“临大难而不惧者, 圣人之勇也。” 我们党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凝聚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助困, 将集中力量办大事作为减贫脱贫路上闯关夺隘、 勇越深水区、 攻克硬堡垒的制胜法宝, 面对地广人众、 地瘠民贫、 贫困程度深、 脱贫难度大、 脱贫任务繁重紧迫的贫困村,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以从未曾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各项工作。 脱贫攻坚战突出成绩的背后, 不仅仅是万众一心的精诚团结, 更是勇争一流、 背水一战的顽强抗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绝不是轻轻松松、 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6]15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民族复兴征途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又一成功实践, 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新发展阶段, 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风险, 务必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赓续优良传统文化, 以更加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推进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三、 “实事求是” 与精准务实的过硬作风

早在东汉时期班固所作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就提到 “修学好古, 实事求是”, 高度赞扬刘德一丝不苟、 脚踏实地, 根据实证以求索真知的研究精神。 “实事” 就是实际、 客观存在, “求是” 就是以务实、 唯实的态度来研究事物的发展, 思想和行为务须做到崇实、 笃实, 戒虚、 戒空。 “务实去华, 育德之方”,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崇尚务实黜虚的精神, 为人处世、 立德立志皆以实为本。 孔子在《论语·为政》 中教导其弟子子路关于 “知之” 和“不知” 的经典论述, 就体现了早期圣贤力主务真求实的治学态度。 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就要求临事需依照客观事实, 有的放矢, 笃实践行。 比如“实言、 实行、 实心, 无不孚人之理”, “事实而功立”。 若能说实话、 办实事、 求实效, 真干实干,那么事业就可以蒸蒸日上。 “名与实对, 务实之心重一分。” 明代哲学家王守仁从 “名” “实” 二者的关系上强调要重实轻名, 实在做事, 规矩做人;清末思想家魏源则从“说” “做” 出发, 提倡“以实事程实功”, 避免浮泛虚伪的恶习。 同样, 如若脱离实际情况反其道而行之, 则误己且误学。 正如“华而不实, 怨之所聚也”, “无实之名, 祸之门也”。 图虚名必将遭实祸, 更有甚者 “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以炮制数字弄虚作假, 扭曲的政绩观和不良的官僚风气, 更是误民且误国。 二十世纪中叶, 毛泽东同志汲取古代务实文化之精华, 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 深刻总结经验教训, 赋予“实事求是” 新的科学内涵, 要求全党杜绝空、 虚、假等不正之风, 一切行动以客观事实和占有资料为依据, 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 方法论的基石。

在脱贫攻坚战中, “精准务实” 就是足踏实地, 真正深入贫困地区, 切实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以第一手资料为根本依据, 找准“穷根”,对症治“穷病”, 精准识别、 精准把脉、 精准施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欲当大任, 须是笃实” 的道德修养具有一致性和共通性。 习近平总书记到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时, 首次提出了 “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 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正所谓“真心实作, 无不可图之功”, 针对扶贫开发, 我们党始终注重对扶贫对象的瞄准, 紧扣精准魂, 实行精细化管理, 挨家挨户摸清致贫原因, 因人因地, 因贫困原因、 贫困类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分类施策, 将“精准” 两字落地生根。 同时把握好扶贫正确方向, 抓主要矛盾, 将有限的资金用在确实贫困的地区, 真抓实干, 拒绝 “面子工程”, 切实做到工作务实、 结果真实、 效果贴实, 真扶贫、 扶真贫、 真脱贫, 扎实有效做好脱贫攻坚这篇大文章,充分展现了孔子“事思敬, 执事敬, 修己以敬” 的道德取向。 正是这种求真务实精神的引领, 调动了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改善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增强了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使得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 “日新又新” 与开拓创新的制胜运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 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 2014 年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以及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 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 多次引用了先人所提出的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的观点, 用三个“新” 强调了中华民族是极具创新精神的民族, 创新是其最鲜明的精神禀赋。 该语句原出自于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 是商汤王刻在沐浴之盘上的铭文, 旨在激励自己弃旧图新、 自我迭代, 同 《礼记·儒行》中的“澡身而浴德”、 《庄子·知北游》 中的“澡雪而精神” 有异曲同工之妙。 “日新” 即日日增新、日新又新、 变化不息。 变则新, 新则成, 日新则日高, 不日新者必日退。 《周易·系辞上》 写道 “日新之谓盛德”, 将人作为主体的现实上和物质上的日日更新视作德之盛极, 强调要敢于革新, 勇于改变, 不断推陈出新、 不断发展进步。 自古以来, 中华民族就崇尚 “日新” 精神, 如 “君子之学必日新” “惟进取也故日新” “过日闻而德日新” “日滔滔以自新” “以不息为体, 以日新为道” 等。 创新是中华文明永盛不衰的生存之道, 在 《诗经·大雅·文王》 中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一语, 就阐明了除旧布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使命, 揭示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本性。 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 其创新思维破除了传统文化思想领域的思维方式, 是民族主体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

将创新精神融入脱贫攻坚全过程, 就是在脱贫攻坚战中敢闯新路、 勇于探索, 在科学把握减贫规律的基础上, 采取创新性政策举措, 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 用与时俱进的方法手段消除贫困根源,推动扶贫理论和实践创新, 不断拓宽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蹚出脱贫攻坚新路子。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面对脱贫攻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洞见症结, 创造性提出 “六个精准”新理念, 多管齐下, 不断推进扶贫路径、 手段、 方法的创新, 多方位综合性地消除致贫因素, 着重开展贫困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增强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 切实改善贫困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激发贫困地区和人民群众脱贫的内在动力,全面缩小贫困地区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着力构建新时代“三位一体” 的大扶贫格局。 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更是以 “首倡之地” 行 “首倡之为”, 立足当地丰富红色文化资源和特色民俗文化活动, 独辟蹊径, 创造性地开拓了一条具有十八洞特色的多元一体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走出了一条可复制、 可推广的扶贫道路, 成为湖南省第一批脱贫的贫困村,为脱贫攻坚输入新血液。 如此众多的贫困村能够摆脱逆境, 从封闭落后到现如今的开放进步, 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其羽化蝶变的背后, 是兢兢业业、 勤勤恳恳的真抓实干, 更是独树一帜、 继往开来的开拓创新。 正所谓 “日新者, 久而无穷也”, 永续性和长存性的开拓创新方为长久之道。 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要继续弘扬“日新” 精神, 以敢为天下先的勇者风范革新、 提升自我, 以夙夜在公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革新、 发展社会。

五、 “力行笃行” 与攻坚克难的战略执行

认知是传承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仅是认知上的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力行” 即努力实践, 不务空名, 竭尽全力而行。古圣先贤们认为 “力行” 乃君子之大德, 君子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 也就是说远大的志向、 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能仅停留在纯粹的抽象臆想中, 还要将其付诸行动, 强调要躬行、 笃行, 克服万难做到言行表里如一。 坚持不懈、 百折不屈、 坚韧不拔、 知难而进等中国传统优秀道德品质皆为躬行之道,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思维特征中的力行精神。 先秦儒家最早给予 “力行”十分高的评价, 《中庸》 有记载 “力行近乎仁”,将笃志以力行视为儒家道德最高境界 “仁”, 《尚书·说命(中)》 的“非知之艰, 行之惟艰” 所传达的知易行难的传统知行观, 以及荀子提出的“知之不若行之” 的力行之学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身体力行的重要性。 王夫之则从真伪与虚实出发提出“力行而后知之真” 的观点, 清代学者颜元发展了“习行” 的求实思想, 崇实卑虚, 主张坚持练习与躬行实践。 “履, 德之基也” “道虽迩, 不行不至” 等传统经典喻示着 “力行” 不仅位于德性之塔的顶端, 更是奠定了德性之塔的基底。 “力行” 作为道德哲学的最终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如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501观点具有共通性。 思考不辍, 躬行不止。 行而不辍, 履践致远。 愈在艰难困苦时刻, 愈是要砥节励行, 一往直前, 这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 临难不苟、 义无反顾精神秉性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脱贫攻坚战中的攻坚克难就是我国历代学者力行、 重行优良传统思想的忠实实践。 攻坚克难, 就是面对脱贫攻坚进程中难啃的 “硬骨头” 出硬招、促落实, 奋力拼搏, 不畏难、 不惧险, 敢于担当,以响鼓重锤推进脱贫攻坚。 正所谓“有恒则无所不破”, 从始至终, 我们党都把缓解和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作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和主导为脱贫攻坚的胜利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 “道德者, 行也, 而非言也”, 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诸多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庄严承诺, 身处基层一线甘愿奉献, 看实情、 问冷暖、 听心声, 呕心沥血、 殚精竭虑, 不断推进移风易俗,提振信心士气, 将财富带给村里的家家户户, 以攻城不怕坚的决心和勇气致力于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同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 中所描述的这样, 越是崎岖险峻之地, 越是山遥路远, 越是要登山越岭克服险阻艰难, 才能看到愈加奇特而罕见的美景。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瞄准 “三区三州” 等深度贫困地区, 狠抓薄弱环节, 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 坚中之坚, 一一破解教育、 医疗、 交通等难题, 抓短板、 堵漏洞、 强弱项, 冲坚毁锐、 攻城拔寨, 一举攻克最顽固的贫困堡垒, 他们用行动诠释责任, 以力行彰显担当, 是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当之无愧的奋斗者和力行者。

六、 “民为邦本” 与不负人民的价值旨归

《尚书·五子之歌》 有记载“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意在强调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只有根本巩固国家才会安宁, 乃夏朝时期, 泰康继启即位后, 逸豫失德, 淫乱无度, 后羿 “因夏民以代夏政”, 泰康在失国后和其昆弟五人追述禹的告诫时有感而作, 这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最为鲜明的表达。 民本思想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民为本” 的理念可以追溯到《厚父》 简里, 其中提到的“民心惟本, 厥作惟叶” 从哲学的角度强调了以民心为根本的治国之道, 指出民众的意愿、 意志才是政治的根本。 周公亦提出“敬德保民” 的政治原则, 保民即 “怀保小民”, 将保民等同于保社稷、 保国家,要求统治者树立道德榜样, 体察民情, 争取民心,感化、 爱护人民, 赢得人民的支持与爱戴。 民为邦本的政治立场是传统德治思想的精华, 春秋时期政治学家管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富民为先和轻徭薄赋的观点, 他认为 “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 同时主张凡有地牧民者皆务天时地利生产, 即“务在四时, 守在仓廪”。 孔子辩证吸收管仲的政治思想,他认为 “民富且寿” “使民以时”, 此外着重强调要惠民利民、 教民乐民。 孟子的“民贵君轻” 和荀子的“君舟民水” 的著名论断都以不同的形式凸显了中国传统儒家民本论中重民、 安民、 爱民的政德观。 “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 失去民心终将导致朝代的更替和国家的灭亡。 古往今来, 亦有诸多明君能够体恤百姓, 与民休养生息, 与百姓休戚与共, 乐民之乐, 忧民之忧, 更有不少官员胸怀“国之大者”, 清廉从政, 为国分忧, 为民请命, 这便是家国情怀和民本思想的生动写照。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核一脉相承、 高度契合, 是民为邦本政治思想的超越与升华。 脱贫攻坚战中不负人民的精神力量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不负人民, 就是坚持人民至上, 牢记让贫困群众和全国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念兹在兹, 须臾不忘。攻坚克难是我们党坚韧不拔的风骨, 不负人民更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信念。 党中央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作为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颜元所说的“生存一日, 当为生民办事一日” 的责任担当。 披荆斩棘, 栉风沐雨, 使命在肩, 不负人民, 初心不改, 矢志前行, 确保全面小康路上, 一个也不少;共同富裕路上, 一个也不掉队。 王夫之曰“扶危定倾, 以得人心为本务”, 脱贫攻坚战中, 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都时刻牵挂人民, 不畏艰险一心为百姓谋福祉, 带领帮助群众攻坚克难、 摆脱贫困, 用行动筑牢了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民本” 之基, 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 他们的精神催人奋进。 在他们热血和实干的背后, 是不信天不信命的铮铮铁骨, 更是不负党不负民的一片赤心。 这场脱贫攻坚战, 共产党人用无悔的坚守点亮了贫困群众通向幸福的明灯, 他们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不变的价值追求,真正做到了不负人民, 正所谓“人主之有民, 犹城之有基, 木之有根”, 这也是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所在。

习近平指出: “抛弃传统、 丢掉根本, 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8]164特定的自然、 社会历史条件, 以及数千年文明积淀赋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 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正是在撷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特点锻造形成的。 新时代背景下, 我们要继续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和服务功能, 以更加奋发昂扬的精神面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加快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力行中华民族攻坚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身体力行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坚持实事求是 力行“三严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