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之王”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探析
——以《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为例
2024-04-15杨宁
杨 宁
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Franz Schubert)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天才, 是19 世纪德奥艺术歌曲的先行者, 也是浪漫主义乐派的奠基人之一。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用他短暂的一生为世界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音乐财富, 其中仅艺术歌曲的创作就高达600 多首, 因其歌曲的词曲结合紧密、 旋律舒缓悠扬、 调性变化多样、 词曲和钢琴伴奏相辅相成、 具有浓厚浪漫主义气息的特点,成功地将流传了几百年的 “歌曲” 这种边缘音乐题材扭转成了在声乐作品中具有主体地位的 “艺术歌曲”, 根本性地转变了艺术歌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舒伯特也因此被誉为 “歌曲之王”, 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学习, 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音乐修养和文学修养、 加深对艺术歌曲的理解和提高声乐演唱中对声音和气息的控制能力。
一、 舒伯特与他的艺术歌曲创作
(一) 舒伯特的生平简介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Franz Schubert,1797—1828) 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 自幼喜爱音乐并能够熟练演奏钢琴和小提琴。 1808 年, 舒伯特加入了维也纳帝国圣堂唱诗班, 兼任童声歌手和小提琴手。 在此期间他接触并练习了莫扎特、 贝多芬等音乐家的优秀作品, 这使他对浪漫主义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16年, 舒伯特来到维也纳专心从事作曲事业, 他交友甚广, 周围聚集了一批热爱音乐、 志趣相投的音乐家、 画家等不同职业的年轻人, 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舒伯特的音乐作品, 并对此给予充分的建议和支持。 奥地利男中音歌唱家福格尔就曾首次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对其作品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作用。 随后舒伯特大量地创作歌剧、 艺术歌曲和交响乐等音乐作品, 其中艺术歌曲的成就最为卓越。 1828 年, 舒伯特的健康日益恶化, 年仅31 岁便与世长辞, 成为19世纪音乐大师中生命最短暂的一位。
舒伯特短暂而又艰辛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创作的热情, 他的作品涉及歌剧、 艺术歌曲、 交响乐、 室内乐和钢琴等众多领域, 他的音乐既继承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传统, 又有着浪漫主义时期的创新思潮, 内容丰富多样、音乐表现手法新颖突出,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
舒伯特的浪漫主义特征最鲜明地体现在他的艺术歌曲之中, 其歌曲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 分节歌形式、 变化分节歌形式、 通谱体形式以及声乐套曲形式, 这些作品大都欢快清新, 多数以爱情作为主要题材, 具有德奥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1814 年, 舒伯特将歌德的诗歌谱曲, 创作了第一部艺术歌曲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充分展现了他的创作才能, 并自此拉开了艺术歌曲创作的序幕。 1815 年进入了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黄金时期, 他在仅仅一年之内对歌德、 海涅等众多优秀诗人的作品进行谱曲, 创作了包括 《魔王》 《野玫瑰》 等在内的144 首艺术歌曲, 而这样一种兼具文学魅力与艺术价值的歌曲类型深受人们喜爱, 并广为流传。 1816 年之后, 舒伯特尝试在艺术歌曲中加入当地吉普赛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 其代表作《致音乐》 《鳟鱼》 的出现标志着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逐渐步入了成熟时期。
舒伯特生命的最后十年是他创作的巅峰时期, 此时的舒伯特饱受病痛的折磨, 他在理想与现实、 光明与黑暗之间不断徘徊, 因此他的 《冬之旅》 《圣母颂》 《请您安息》 等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是能够让观众与之产生共鸣的传世佳作。 1823 年和1827 年, 舒伯特根据德国诗人威廉·缪勒的文字分别创作了两部声乐套曲 《美丽的磨坊女》 和 《冬之旅》, 成为欧洲声乐套曲的典范之作。
有学者认为: “舒伯特在艺术歌曲领域的成就, 相当于贝多芬在交响曲领域的成就。 这就使舒伯特成为音乐史上第一位以歌曲创作而著称于世的作曲家, 享有‘歌曲之王’ 的美誉, 并被公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拓者。 ”[1]他的音乐既继承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传统, 又有着浪漫主义时期的创新思潮, 内容丰富多样、 音乐表现手法新颖突出,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一) 创作背景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又被译为 《纺车旁的格丽卿》, 是舒伯特创作的第一首艺术歌曲, 也是德奥艺术歌曲的典型代表之作。 1814 年, 17 岁的舒伯特深受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将文学作品与音乐创作相结合的影响, 选取了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诗体悲剧《浮士德》 中的部分诗歌进行谱曲, 创作成艺术歌曲《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其词曲结合浑然天成、 别具匠心, 从此开启了德奥艺术歌曲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体裁在西方音乐史上的新篇章。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的创作灵感来自民间爱情故事, 于是舒伯特在歌德的鸿篇巨著——《浮士德》 的众多故事中选取了一个既独立成篇, 又极具戏剧性的小角色——玛格丽特, 他以这一爱情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为切入点进行创作, 一气呵成又极具戏剧性地描绘了主人公玛格丽特对浮士德无限的爱意与愁苦以及复杂的内心世界。 歌词中提到: “我心绪不宁, 心事重重, 我若失去他便失去生命, 全世界都使我悲痛。 我伏在窗前等待他经过, 我走出房门盼望他来临。 他仪表堂堂, 举止优雅。 我想把他留住, 和他亲近, 一直到我们不得不分离……” 舒伯特运用多重音乐动机, 表现出玛格丽特内心世界中复杂而又纠葛的情感变化——从内心的激动到幻想的沉思, 从苦闷的烦恼到热情的爆发……舒伯特将这首艺术歌曲的歌唱性及其戏剧冲突、 心理变化等结合得非常完美, 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善良朴实、 对爱情充满向往的玛格丽特的形象。
(二) 音乐分析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是一首典型的变化分节歌,全曲分三节, 每一节都是从同一音乐素材开始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展开, 其曲式的构成包括: 前奏、 A 段、 B 段、A 段、 C 段、 间奏、 A 段、 D 段和尾声几个部分。 全曲共120 个小节, 舒伯特在其中运用了相当丰富的调性变化, 例如: 仅在A 乐段中, 舒伯特就运用了F 大调、 d小调、 C 大调、 a 小调、 e 小调这五种调性进行了六次转调。 而这些调性的运用, 如: 歌词 “我再也不能找回平静” 的部分运用了不安定的d 小调、 歌词 “他矫健的步伐, 他高贵的身影” 的部分运用了平稳祥和的F 大调等, 巧妙而精准地刻画了女主角内心渴望爱情而又无法得到爱情悲喜交加的心情。
舒伯特还在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的钢琴伴奏上进行了极大的创新, 全曲通过右手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模仿纺车工作时踏板的声音, 又通过和声与调性的不断变化刻画出玛格丽特挣扎不安的内在情绪。 在全曲的第一个高潮部分C 乐段的结尾处伴奏双手突然转为力度突强的柱式和弦连接长休止符, 仿佛玛格丽特内心焦灼而忘记纺线导致纺车骤停, 这突如其来的安静使观众能够屏住呼吸紧紧跟随主人公的情绪继续聆听下去。 在短暂的平静过后, D 乐段中的钢琴伴奏像是一支庞大的管弦乐队, 双手通过和声调性的不断转变和力度的逐渐增强, 迸发出文字和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强大力量, 将全曲推向第二个高潮。 这时的钢琴伴奏不再仅仅作为主旋律的烘托, 而是成了歌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主题。 这一创新使得艺术歌曲能够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区别于歌剧、 清唱剧等其他的歌曲形式, 对后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创作特点
第一,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是舒伯特挖掘歌德诗作中所蕴含的精神和内涵进行的艺术歌曲创作, 运用音乐中的旋律、 和声、 速度、 力度等元素准确地表达出诗歌中的各种情感状态、 刻画人物的内心, 使得诗歌与音乐这两种艺术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创造了崭新的德奥艺术歌曲标志性旋律, 树立了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的音乐语言。
第二, 钢琴伴奏原本在艺术歌曲中处于从属地位,而舒伯特却赋予了它非同寻常的内在含义, 能够表现诗歌的外部场景、 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 烘托歌曲的整体情绪和氛围, 创造性地发挥了钢琴伴奏的艺术性功能,使音乐、 诗歌和钢琴伴奏三者相辅相成、 融为一体, 赋予了其完美的意境。
第三, 舒伯特在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中对于和声调性的设计是含而不露的, 他的和声与转调创作极为细腻, 能够不露痕迹地转换诗句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这些和声创作既保留了古典主义时期以近关系调转换为主的逻辑关系, 又不拘一格地根据音乐的需要随时变换色彩, 使和声调性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歌词之中。
总之, 正如唐纳德·艾维在书中评价: “舒伯特对浪漫主义的歌曲创作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他独特的和声与旋律结合的创作手法, 他将音乐与诗意完美结合,他把所有可能的节奏变化都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去, 用令人惊叹的诗意性的音乐将前辈们和他同时代的音乐家们的成果带到了让整个世纪叹为观止的高度。 ”[2]
(四) 演唱分析
首先是气息的运用,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的作品风格突出, 是一首篇幅较长、 一气呵成又兼具抒情性与戏剧爆发性的艺术歌曲, 这就需要演唱者有良好的气息作为支撑。 最基础的是要能够保证整首歌曲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在演唱过程中为保障气息充足, 可以采取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 小腹微收的同时两肋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 使横膈膜压住气息防止漏气。 但需要注意不能因此而紧张、 僵硬和憋气, 这反而无法使音乐流动起来。 其次, 找到合适的歌唱节奏也有助于稳定气息。 这首歌曲中的钢琴伴奏织体大多由速度较快、 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组成, 演唱者需要控制好演唱的速度, 不能因为伴奏速度快而唱的过快, 也不能因为歌曲人物情绪苦闷而拖得太慢, 要做到气息平稳, 收放自如。
其次是语言的把握, 舒伯特艺术歌曲演唱的另一难点是德语的发音咬字处理, 要想唱好的德奥艺术歌曲就必须要把德语完整地融入音乐之中。 德语歌唱中要求的是咬字要夸张, 要把词头和词尾说得很清晰, 因此在演唱时既要唱清楚词也要保持好腔体, 使得音区统一。 例如: 歌曲中的单词 “vergallt” “verrückt” “zersütckt”,字尾的 “t” 是爆破音, 必须用舌头顶住牙阻断气息, 感觉是需要小腹的力量这样发出音才正确; 再比如单词“konntü”, 可以先把嘴分别先做 “auo” 口型, 然后上嘴唇往中间并拢, 即可发出正确的音, 发出音的效果是稍微扁平的; 还有 “Kuß” 中的 “ß” 是 “SS” 发音, 必须重读 “S”。 这首歌曲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 所以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就要带入少女自我对话, 诉说相思之苦的过程, 这就要求演唱者必须认真仔细地研究歌词的发音, 准确理解并表达出作曲家真正的心意。
最后是人物情绪的表达, 歌曲中呈现的故事情节是截取了玛格丽特与情人浮士德分开后独自在房间思念情郎的内心情绪变化, 其音乐形象多变, 既有思念、 抒情的部分, 又有悲痛、 爆发的部分。 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曾经说过: “作为音乐家, 你需要让自己超越技艺的桎梏表达情感, 最糟糕的做法是一动不动面无表情。 ”[3]演唱者在学习歌曲之前应充分了解故事背景, 在演唱时将自己带入角色之中, 切身实地感受玛格丽特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 从而使观众深刻体会人物性格并感同身受。第一段的情绪是苦闷、 无奈的, 主要以吟唱为主, 要注意气息均匀, 音量不可过大; 进入第二段时, 情绪起伏开始有了较大波动, 乐句演唱需在良好气息的支撑下进行渐强处理, 戏剧冲突也明显增强, 为后面情绪的爆发做好铺垫, 在全曲的第一个高潮部分 (63—68 小节) 表现的是玛格丽特在幻想破灭之后的破碎感, 此时的音量与气息一定要配合得当, 声音不能过大也不可没有音色, 如果一味追求音量而用力过猛, 会导致后面的高潮部分无法得到气息的支持; 第三段 “纺车再一次开始摇动”, 玛格丽特也有些失望和精疲力竭, 注意气息在唱完高音之后迅速下沉, 找到放松而不懈怠的状态; 在第四段中, 玛格丽特开始回想与浮士德相爱时的美好景象“他的步伐多么豪迈, 他的气质多么高贵; 他双唇间的微笑多么温雅, 他的光多么锐利” ……此时演唱者的声音应是甜美的, 表现出少女对情人的爱慕与羞涩, 体现出少女情怀, 应有使人如沐春风之感。 但在这段的结尾部彻底地爆发了少女对情人的思念: “他的拥抱! 他的吻!”, 这也是全曲的第二个高潮部分, 此时演唱者应全身心地投入人物内心之中, 情绪应如 “潮水” 般层层递进, 使歌唱的张力和爆发力达到最强, 使歌声与钢琴伴奏交织在一起将所有的苦闷彻底释放出来。 这里需要注意在演唱两个高音 (第107 小节和111 小节) 时, 应调整好气息并摆正喉头位置, 避免声音出现 “挤” “卡”等问题。 最后由于玛格丽特把纺车转得又急又快以至于扯断了纺线, 她才如梦初醒, 回到了现实的悲哀中, 重新开始她单调的工作。
综上, 不同于意大利歌剧演唱风格的直抒胸臆, 德奥艺术歌曲更多以抒情性为主, 因此对情感的处理应更加委婉含蓄。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充满了抒情性和幻想性, 在演唱过程中要做到气息平稳、 声音统一、 咬字清晰、 力度变化准确, 同时要结合故事背景、 人物性格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在舞台上全方位地进行呈现。
小 结
舒伯特作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杰出代表, 成功开创了艺术歌曲的新纪元。 在艺术歌曲的学习和教学中, 我们应在演唱前认真了解舒伯特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在演唱时准确运用声音、 气息、 语言来表达作品中的情感特征及歌词内涵。 通过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学习, 可以提高我们自身的音乐修养、 文学修养, 并且加深自己对艺术歌曲的理解和加强对声音的控制。 我们更应该学习舒伯特在艰苦的环境中对艺术执着, 赤诚坚韧的品格, 在声乐的学习和追求艺术的路上坚持不懈、 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