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探析
2024-04-15郝飞飞
郝飞飞,刘 欢
(1.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2.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3.河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在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同年在《求是》杂志第20期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再次强调了这一重要命题,昭示了共同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全面探析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对新发展阶段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境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逻辑:共同富裕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遵循的社会主义道路
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的目标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全面揭露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剥削秘密中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也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领导人民开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发展全程的一条主线。
(一)实现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富裕是人类有史以来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追求,具体表现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下人类都在不断追求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丰裕富足。与其他社会历史形态相比,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在社会全面进步下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最显著的标志。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人物托马斯·莫尔曾在其代表作《乌托邦》中首次描绘未来社会形态是一个“每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富裕”[2]的理想社会,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且没有阶级剥削和贫富分化差距,虽较早阐发了共同富裕的朴素愿景,但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只能停留在空想中,无法真正付诸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在吸纳空想社会主义合理内核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对共同富裕的阐发以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病为发端,认为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按照资本的天性进行社会生产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乃至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3]414在生产资料由社会全体成员占有的前提下开展社会化大生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4]届时“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在这个联合体中,不同于与资产阶级对立的虚幻集体,人民可以随自己的兴趣上午打猎、下午捕鱼,不受分工的限制,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6],而中国式现代化从本质上讲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社会化生产并“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7]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终发展目标。
(二)追求共同富裕贯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发展的整个过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身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共产党察觉到要改善人民的经济生活条件,关键在于实现“耕者有其田”,从1927 年到1947 年的二十年期间领导人民先后开展了四次土地革命,逐步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农民终于占有了土地这个最为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经济生活得到了根本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征程,围绕让人民群众“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8]这一目标,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截至1956 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提前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基本胜利,终于宣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华大地正式确立,为后续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期间,毛泽东同志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提法,把工业、农业现代化继续作为前两个现代化发展目标,旨在通过重点发展工业和农业来有效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就现代化概念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9]就现代化发展道路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0]163首次在全党上下第一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命题。邓小平同志还强调:“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0]237历史性地用小康一词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小康是描述人民生活水平的概念范畴,是介于温饱不足到富裕生活之间的发展阶段。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同志就现代化战略部署作了“三步走”战略安排,其中第二步即“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至此,“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等成为邓小平同志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话语元素。在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将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范畴,同年召开党的十四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性阐释部分两次提及共同富裕,分别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建设步骤都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1995年召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11]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统一了全党上下对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角色和地位的根本认识。步入新世纪新阶段,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八年精准扶贫在2020年底如期打赢决胜小康的脱贫攻坚战,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共同富裕摆在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如胡锦涛同志发出号召,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12]。习近平总书记也呼吁,“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13],并强调:“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4]由此可见,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人百余年来接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本质体现,也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发展全过程的一条主线。
二、价值逻辑:共同富裕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恪守的民本立场
共同富裕本质上属于历史发展范畴,内含了历史发展是“为了谁”、要“依靠谁”的唯物史观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过程中也必然彰显其独特的价值立场,体现出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发展理念。
(一)为了谁:推进共同富裕旨在满足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期待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旨在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411,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本质则是“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15]。中国式现代化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正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无产阶级运动的本质体现,旨在让全体人民过上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生活,在社会发展实践层面具体表现为发展全程都在谋划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的美好生活。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制定出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安排中前两步定为与人民生活水平直接相关的发展目标即“解决温饱问题”和“达到小康水平”。针对后来改革步伐放缓、现代化事业发展受挫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又适时提出“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现代化建设工作好坏得失的根本标准,其中一条便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可知,邓小平同志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现代化事业发展全局来对待。步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重点围绕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式小康来为新阶段现代化发展谋篇布局,小康的主体和内容实现进一步拓展。历经二十年的扶贫攻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八年的精准扶贫,在2020年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终于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人民社会生活整体也迎来迈入美好生活水平的光明前景。新的征程只有继续把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1],这为今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指明了实践发力点。
(二)依靠谁: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聪明才智
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方法论层面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实践中能够不断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6]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环,更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共同富裕之“富裕”在微观社会生活层面强调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全面兼顾,在宏观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层面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只有靠全体人民在日常工作岗位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智慧劳动等途径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实现从微观社会生活财富积累到宏观现代化发展文明进步的整体进阶,整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走,要坚决遏制“坐、等、靠”等躺平化和通过非法途径一夜暴富的功利化思想行为倾向。共同富裕之“共同”在日常生活中有两层意思,即“大家一起(做)”和“属于大家的”,强调在共建的基础上做到共享,而共建共享的主体泛指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协调、共享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旨在解决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共享不够、受益失衡问题,其中协调发展强调地区、个体间有效联动,而共建共享则是共享发展的实践要求,旨在打造不同地区全体人民能够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共富发展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给更多人创造致富的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1]
三、现实逻辑:共同富裕抓住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面临的现实任务
由于各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和发展程度不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现实任务也有所差异。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研判、新阐述明确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制约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最大现实短板,指明新发展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面临的现实任务。作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遵循,共同富裕有两个方面的目标维度,即让共同变得“富裕”旨在解决发展的不充分、让富裕变得“共同”旨在解决发展的不平衡,成为新时代破解新矛盾的关键发力点[17]。
(一)协同发展:共同富裕之“共同”旨在化解发展不平衡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国内外发展差距的巨大悬殊,邓小平同志率先剖析导致中国长期普遍贫穷落后的根源在于先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走平均主义的分配老路严重束缚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看来这个路子是对的。”[1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充分吸取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开始实行有重点、有区别、有选择的非均衡式发展战略,如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经济领域率先发展;设立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支持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提出东西部“两个大局”共富战略构想,率先鼓励条件较好的地区先富起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竞争在不同区域内自由流动等。最终在发展过程中促进东部一些沿海城市率先快速发展,释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发展不平衡问题。步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逐渐开始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上日程并逐步向纵深推进,但由于全国不同地区间存在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等先天性差异,加上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方针政策倾斜等后天性区别,使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新世纪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不同特点。
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发展起来才会遇到的新问题,因为只有在发展过程中才会涉及速度快慢、水平高低问题,如果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不平衡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中西部、一线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在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的发展不平衡;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城乡区域的具体表现,造成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三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方面发展相对较慢;四是不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市场的自发性、趋利性特点导致生产要素分配不平衡,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较大,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系列推进“共同”发展的战略举措,如把协调、共享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来指导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以促进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兜牢民生底线,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第三次分配全面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通过精准扶贫战略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等,有效改善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不平衡问题,实现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
(二)改革创新:共同富裕之“富裕”旨在应对发展不充分问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5%左右的速度增长,经济体量迅速跻身为世界第二,快速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发展历程,致使中国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并联式”发展特点,具体表现为发展任务的高度叠加性即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个关键发展阶段无法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从低到高相互衔接依次发展,只能在几十年内相互叠加、同步展开。这就容易陷入上一阶段发展目标尚未完成就不得不同时面对下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发展窘境,加上长期以来中国生产力发展始终处于落后追赶先进的发展状态,随着改革初期破除系列旧观念、体制所释放出的潜能效应逐渐递减,发展质量、效益及创新水平等方面不充分的短板及附属性问题愈发显现。
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指发展方式总体还比较粗放,科技创新能力有限,一些地区、领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的质量、效益潜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发展不充分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制度、科技创新不充分,在关键技术领域存在不少“卡脖子”短板;二是产品服务供给不充分,在消费者需求结构不断升级的趋势下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多元化、高标准需求;三是市场竞争不充分,一些区域存在政府缺位和越位并存现象,地方行政垄断、保护主义时有抬头,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有序流动;四是动能转换不充分,产业融合转型升级成效不高,新型经济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发展贡献有限,创新驱动格局尚未形成,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更高水平的自信自强,在守正创新的深化改革实践中提出系列挖掘生产端潜能来提升“富裕”质量的战略举措,如把创新发展列为新发展理念之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来强化生产元动力;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通过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来提高生产供给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破除地方性行政垄断以充分发挥价格调节机制,同时加强政府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分配等方面的有为监管力度,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深度互补中打造井然有序的生产发展环境;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来优化生产结构、消化生产过剩资源等,有效应对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不充分问题,实现通过在生产端的高水平改革创新带动富裕水平的整体性跃升。
四、世界逻辑:共同富裕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深远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发展导向,逐渐探索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然是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且极具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给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也为治理全球贫富差距扩大贡献出中国方案。
(一)中国式现代化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现代化具体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变化发展过程,是肇始于西方引领后发展中国家争先追赶的发展潮流。把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背景、历史阶段、基本国情等因素加以综合考量,可把人类现代化发展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四种:一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先发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二是前苏联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三是以日、韩、新等东亚国家地区为代表的后发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四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中国式现代化模式。
欧美先发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主要以英、美、德、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刺激推动下率先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较早奠定了现代化所需的工业化基础,整个发展过程始终以资本增值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资本的逐利本性导致国民经济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循环中始终无法畅通运转进而导致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脆弱的经济基础使得上层建筑必然走向动荡,社会大范围失业、社会秩序混乱、思想价值观堕落等乱象频发。部分欧洲发达国家颁布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政策,这种建立在高税收、高负债下的高福利政策实则是通过从劳动阶级手中压榨的剩余价值以福利的形式部分返回,用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延续扩大再生产,实现剩余价值的不断积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高福利模式只会无止境地增加政府财政负担。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主要受冷战思维的影响,把经济发展重心放在重工业领域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农业和轻工业发展滞后导致人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无法得到基本保障,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加上政治上中央高度集权压制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现代化建设的能动性,导致发展动力不足最终走向衰落。东亚后发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是以欧美为师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和制度体制并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体,在发展理念体制和技术创新方面对欧美发达国家有着极强的依附性,这就导致该模式不仅无法企及欧美现代化模式的高度,还不可避免地陷入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泥潭无法自拔,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全球局势下更易受其操纵而失去发展自主性。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要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思路。针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低下这个当前最大的发展实际,科学制定“三步走”现代化战略规划中前两步规划目标指向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锚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截至当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走出中国特色共富之路的基础上具备的发展优势也日益显现,如逐步搭建起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了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突破单一的计划或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呆板僵化、混乱无章的弊端,这既能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能有效防止两极分化的发生;提出全新的五大发展理念来指导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协调、共享发展强调发展过程要注重均衡性、发展成果要惠及全民性,规避了结构失调、区域失衡、贫富两极分化等发展问题,让经济发展更加趋于健康且有温度;提出并践行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的发展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始终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周边国家地区乃至世界各国实现共赢式发展,以“各国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的博大胸襟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且在这一过程中坚决抵制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充分尊重他国的发展自主权,等等。综合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全方位突破了其他现代化发展模式出现的弊端及缺陷,在提供全新选择中“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19]。
(二)中国式现代化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贡献出治理全球贫困问题的中国方案
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顽固恶疾,据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2023年9月5日发布的《全球发展报告2023》援引世行2022年的预测指出,在目前全球不平等扩大、经济增长迟滞、通货膨胀高企的条件下,2030年全球贫困发生率为6.8%,贫困人口总数为5.74亿人,消除贫困目标基本确定无法实现。[20]由此可见,贫困问题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发展难题,在这样的全球发展态势下中国取得的脱贫奇迹、共富成绩尤为珍贵,共富方案也极具参考价值。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式现代化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2012年,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更加侧重优先允许和鼓励让一部分人、地区先富起来。追求同等、同步富裕在上一历史阶段已被证明只能导致共同贫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即通过政策倾斜允许鼓励让一部分人、地区先富起来,但先富的手段只能是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坚决取缔任何非法致富途径,注重营造公平公正的致富环境,同时还强调要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宏观调控,把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第二阶段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先富带动后富的系列协调平衡的战略举措。如提出并深入实施了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在初次和再次分配基础上提出以捐赠、公益等慈善性质为特点的第三次分配,大大改善了区域、城乡和不同行业间收入发展差距问题;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小康的基本方略并将其贯彻到底,将广大农村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经过八年努力,终于到2020 年底完成“现行标准下近1 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1]的伟大壮举,等等。改革开放以来在历经四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接续努力下中国式现代化坚决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不动摇,开创出累积减贫人口达8亿多,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的减贫目标的重大成绩,“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2],创造出人类共富文明新形态。
五、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23]22当前中国已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要承继历史继续坚持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继续沿着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发展道路稳步前进;要体现价值继续坚持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要依靠人民的民本理念,保证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紧扣现实继续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3]22来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掣肘;要放眼世界继续坚持胸怀天下的国际格局,以自身发展来更好地带动落后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团结进步贡献出源源不断的中国智慧和力量。
作者贡献声明:郝飞飞负责论文撰写;刘欢负责文章参考文献的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