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命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4-04-14倪淑贞

教育界·A 2024年6期
关键词:题材革命课文

【摘要】继承与发展革命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价值,需要在课堂中落实做细。如何以课文阅读为途径,挖掘课文的丰富内涵,实现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的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并重。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课堂导入营造情感氛围,通过关键词句帮助学生体会主题,通过情感表达发挥教育价值,从而实现学生家国情怀的涵养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革命传统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资助课题“‘革命传统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XJK22BJC06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倪淑贞(1973—),女,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桃花江镇中心学校小学部。

革命传统文化,是结合革命实践进行的伟大创造,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革命文化需要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确定革命文化内容主题,注重反映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1]。用好革命传统文化主题教学内容,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既是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客观需要,也是语文学科关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途径[2]。

一、统编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梳理

要想进行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教学,首先要对课文进行梳理。笔者认为相关课文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是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生平事迹的传记、故事等作品。如: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讲述了孙中山小时候大胆向先生提问的故事,体现了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品质;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守信用的事迹;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校长提出的“你们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的故事,体现了周恩来心系家国的崇高理想;四年级下册《黄继光》讲述了特级英雄黄继光英勇献身的感人故事;五年级下册《军神》《清贫》分别歌颂了刘伯承勇敢坚毅的军人品格与方志敏的崇高品质。同类型的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还有《小英雄雨来(节选)》《青山处处埋忠骨》《十六年前的回忆》《金色的鱼钩》等。

二是反映党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重要事件的作品。如,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讲述了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事件,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和《开国大典》分别通过伟大的长征和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开国大典体现革命历程。

三是革命圣地、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等。如: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歌颂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反映国家历史的圆明园及其毁灭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

四是老一輩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作品及其他弘扬革命精神的作品。如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是歌颂少年中国的光辉前程与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的作品;五年级上册《小岛》体现了战士们的爱国精神;六年级上册《桥》通过讲述老支书在山洪暴发时指挥村民有序撤退,自己与儿子却被洪水吞没的故事,弘扬了党员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

这些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大多是基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创作的,集文学性、历史性、思想性于一体,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这些素材是学生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资源。只有抓住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特点,正确定位课文的教学目标,才能挖掘文本内涵,发挥其德育价值。

二、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对于教材中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阅读教学,要着重挖掘和提炼其人文价值和主题思想,突出其德育意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革命传统,接受革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爱国情怀。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探讨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坚持双线并行理念,突出课文人文主题

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行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编排课文的基本理念。其中,人文主题体现了单元课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要素则需要教师从阅读与表达方面的知识、方法、技能与习惯等着手教学[3]。目前,部分教师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突出了语文要素的地位,却缺乏对人文主题的重视。对于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阅读教学而言,语文要素的落实固然重要,但是人文主题的彰显也不可或缺。

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包括指向阅读的“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以及指向书面表达的“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这是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角度提出的单元学习目标,也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点。而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家国情怀体现在各篇课文的主题思想中。《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都是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文本,它们的主题思想都是对家国情怀的歌颂,是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德的赞美。可见,基于人文主题的学习与基于语文要素的学习同样重要。

例如,在《青山处处埋忠骨》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语文要素的落实方面,可以着重分析描写毛主席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段,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细节体现了毛主席怎样的内心;在人文主题的彰显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情感朗读中体会毛主席内心的悲痛,感受毛主席的家国情怀,以及无数像毛岸英一样为国家和民族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的革命精神。这样就能很好地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融合起来,实现文化自信与语言运用素养目标的达成。

(二)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营造良好情感氛围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阅读,需要以情境化和富有情感的教学来开展。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多花一些心思。

首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来营造情感氛围。搜集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史料等素材,借助图文声相结合的多媒体进行展示,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创设与课文情感基调相符的情境氛围。如在《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搜集南泥湾开荒的影像资料,剪辑电影《南泥湾》中的部分片段,配上歌曲《南泥湾》,让学生感受到延安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希望,激励着当时的人们追寻革命理想,然后通过配乐朗诵体会诗歌中的情感。这样的导入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与文本相关的情境。

其次,可以使用感染力强的语言来营造情感氛围。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能够借助饱含深情的语言,为学生引发情感共鸣做好铺垫。如在《开国大典》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在本课的导入环节,可以深情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经历了多少挫折、是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啊!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饱受列强的侵略,主权沦丧、民不聊生,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战争的胜利,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时刻!下面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感受那份激动的心情吧!”这些话语能够感染学生,让他们心潮澎湃,让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革命先辈的身影。在接下来的课文阅读中,当每个学生都保持庄重,在表达中流露出真情时,情感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抓住课文关键词句,帮助学生体会主题

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阅读教学,需要让学生通过仔细的阅读,来感受文本蕴含的主题思想,在关键词句的赏析中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以及思想品质,从而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升华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的人文主题,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对党、国家的热爱之情[4]。

以《桥》这篇感人至深的小说为例,小说中的主人公老漢是一位党支部书记。在山洪暴发的危急时刻,他挺身而出组织村民安全渡过木桥。在这个过程中,他与一个小伙子(他的儿子)发生了冲突。在其他人安全过桥之后,他和小伙子都不幸遇难。小说描绘了一名党员干部的伟岸形象,歌颂了他的献身精神。而学生需要通过以下方式品读课文的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主题。

一是从课文的环境描写中体会主题。如课文写道:“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进而认识到对环境进行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急,正是在这样的危急时刻,老汉的形象才能得到充分的凸显。

二是从课文的细节描写中体会主题。如:“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的语言描写体现了老汉行动果敢、组织能力强以及做事讲原则;“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体现了老汉对“群众在前、党员在后”这一原则的坚持。通过课文刻画的这些人物细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老汉的形象特点。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进行品析以及有感情的朗读,有利于让学生对课文中描绘的人物形成直观的认识,对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形成真切的感受。这也是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途径。

(四)引导学生表达情感,发挥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价值

在学生学完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后,教师需要适时地创造情感表达的契机,让学生通过以下方式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进行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将传承革命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发挥教育价值。

一是进行口语表达。围绕学生阅读和学习的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创设相同主题的口语交际情境,有利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学生有所体会时,就会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如在《金色的鱼钩》的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口语交际情境,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课文标题的,标题中的“金色”二字有何深意,如果自己是一名被老班长挽救的战士,自己最想对老班长说的话是什么。这样的口语表达也是对情感的表达。在真情流露中,学生能体会到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二是进行书面表达。以书面表达的方式,通过读后感等来分享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学生会有更多情感抒发的空间,他们的语言会更真实,情感会更充沛,感悟也会更深刻。如在教学完《狼牙山五壮士》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并写一篇观后感的任务。有了对课文的阅读,再加上真实可感的影片,学生情感表达的需要会更急切。从一篇篇感情真挚、思想深刻的观后感中,教师可以知道狼牙山五壮士的光辉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结语

革命传统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和弘扬。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有目的性地开展阅读教学,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更好地了解革命历程、革命传统,自觉肩负起传承革命传统文化的使命,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孙凤霞.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路径[J].语文建设,2022(18):38-42.

[3]付步雄.立足价值本位 落实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探索[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7):63-64.

[4]姚燕涣.革命文化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内涵、教学特性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学研究,2022(7):94-98.

猜你喜欢

题材革命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背课文的小偷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背课文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