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新课标视域下学习情境创设的误区、原则与路径

2024-04-14温颖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习情境核心素养

温颖

[摘 要]语文新课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目前,语文课堂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存在情境概念混淆、情境创设喧宾夺主及牵强附会等问题,导致其教学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依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联系文本、唤醒经验、链接热点等策略,创设真实、多样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凸显出学习情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与价值,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学习情境;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4-0039-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语文新课标的理念理解得不够深刻,在学习情境创设方面存在一些误区,不能真正发挥学习情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这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下面,我结合统编语文教材的教学实践,就学习情境创设中存在的误区及实施原则和路径谈谈自己的思考与体会。

一、语文新课标视域下学习情境创设的误区

对于学习情境,教师并不陌生,但是语文新课标视域下的学习情境与常规意义上的学习情境还是有区别的。由于教师对语文新课标视域下的学习情境认识不到位,所以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上产生了一些误区。

(一)课堂导入等同于学习情境,情境概念混淆

创设情境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在语文新课标视域下,有些教师对学习情境的解读不够到位,存在把课堂导入当作学习情境的现象,这显然违背了学习情境创设的初衷。例如,在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的导入环节,有一位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并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见过钱塘江大潮吗?你们知道钱塘江大潮是怎样一幅壮观的景象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从教师创设的情境来看,这不过是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具体的情景,并没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这显然与语文新课标视域下的学习情境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位教师创设的情境是课堂导入环节的常用手段,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之中。而语文新课标视域下的学习情境,是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语境,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不能把学习情境的创设与课堂导入等同,而要结合文本特点创设出真实有效、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二)情境创设喧宾夺主,忽视学习任务

创设学习情境的目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高效地学习。但是,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上,有些教师过分追求新奇,课堂上看似热闹非凡,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多少收获。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喧宾夺主,违背了教学的初衷。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的内容都是我国的古典名著,语文要素之一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有一位教师教学本单元课文时为了追求新意,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评书是我国传统口头表演艺术的主要形式。许多优秀的小说都被著名的评书家改编成了评书。你们知道评书有哪些艺术表现形式吗?下面请听几位名家的评书片段。”这位教师在课堂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讲解评书的主要表现形式,课堂看似生动有趣,而实际上却把本单元“初步學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的教学目标搁置在一边,本末倒置。这样,不仅未能有效落实单元教学目标,还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三)情境创设牵强附会,学习不伦不类

创设学习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好地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教师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伦不类,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主要介绍了具有异域风情的威尼斯所特有的交通状况和风土人情。教学时,有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画一画威尼斯的交通路线图。”这篇课文并不是一篇游记类散文,让学生画路线这一做法与让学生感受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这一学习目标不一致。这样的情境创设违背了文本的语言特质,仅仅停留在梳理文本内容的层面,没有从表达的层面引领学生体会动静结合的表达效果,对学生来说是无意义的、无效的。可见,在语文新课标视域下,在学习情境的创设方面,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

二、语文新课标视域下学习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教师把握好学习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有助于落实语文新课标理念,凸显学习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一)开放性与指向性原则

语文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教师要依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开放的学习场,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探究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追求开放性并不意味着语文学习情境可以毫无边际,而是要与学习任务、目标相辅相成,指向明确,这样才能真正凸显学习情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意义与价值。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追求情境的开放性与指向性,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为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真实性与儿童性原则

真实的学习情境指的是基于生活真实、儿童真实的需求而创设的情境。它能够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就意味着学习情境的创设要遵守儿童本位,要从学生熟悉的经验、生活等角度进行考虑,要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环境和真实学习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真实性和儿童性的学习情境,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让学生真正有所获、有所得。

(三)统整性与层次性原则

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课文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创设具有统整性或者层级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对语文学习内容的全面认知。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创设一个大的学习情境,又要创设相应的小的学习情境,以体现学习情境之间的统整性、层次性,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与探究的路径,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统整性与层次性的学习情境符合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也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吻合,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

三、语文新课标视域下学习情境创设的路径

语文新课标视域下学习情境的创设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对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进行整合,凸显情境性与实践性等特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新课标与语文课程的特点,通过以下创设情境的路径,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一)联系文本,再现情境

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表达需要设置一些情境,这在童话、寓言或者小说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时候,不妨从文本原有的情境入手,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以引发学生与作者在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能够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阅读与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教材配备了一幅插图,插图中巫婆的垂死挣扎、官绅的胆战心惊、百姓的半信半疑、西门豹的正气凛然等都刻画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插图和文本内容,创设三个学习情境。一是“参加故事会”。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的第一题找出三个核心动词,简要复述故事。二是“客串评论员”。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对西门豹、巫婆、官绅以及百姓这些人物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重点思考西门豹处置巫婆和官绅头子的方法好在哪里。三是“走进演播厅进行表演”。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的选做题,根据“阅读链接”的内容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把这个故事演一演,注意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情演出来。这样教学,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格式化、碎片化和浅表化语言现象的产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真实自然,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托文本内容创设适切的学习情境,能再现文本内容,把学生带入故事发生的“现场”,让学生亲身去经历、去感受,使语文学习得以真正发生。

(二)唤醒经验,优化情境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本進行联系,创设适切的学习情境,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读书明智”,该单元选编的三篇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古代、当代人们的读书方法、读书态度与读书经历和感悟等内容。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不少的读书经验。为了深化学生对读书的认知,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一是走进名家,了解他们的读书经历。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读书之乐,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或者一位作家。二是谈自己的读书经历,让学生就自己的读书经验谈一谈自己对读书的感受。三是梳理教材文本中的读书态度、经验和方法等内容。教师让学生浏览课文,以圈点勾画的方式对教材中的读书信息进行梳理。四是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对教材文本的阅读,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这些学习情境都是以任务群的形式出现的,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把自己的读书经验与名家的读书经验整合在一起,进行对话、碰撞,帮助学生汲取有价值的读书经验、方法等,从而使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经验是宝贵的学习财富,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设学习情境,以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链接热点,拓展情境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突出内容的时代性,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为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挖掘一些与之相关的社会热点,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活动。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能够与时俱进,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写于1943年,以回忆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位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甘愿赴死的感人形象。结合课文内容和当下社会的热点,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百年风雨,筚路蓝缕,才谱写出如今的盛世华章。在这背后,离不开无数个像李大钊一样为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请大家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为脚本,将其改编成课本剧,向先烈们致敬。”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把感受人物精神与当下社会传承红色基因、革命文化等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搭建了直抵文本主旨的桥梁,使学生能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与革命先辈进行对话,感悟革命理想、革命精神。这样的情境,既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关注了社会的热点,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时下的热点问题创设学习情境,能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与时俱进,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语文新课标视域下,进行学习情境创设时,教师要避免步入情境创设的误区,遵循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并根据语文课程及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特点,创设真实、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徐艳.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研究,2023(15):53-54.

[2] 蔡子晴.范式转型:指向大概念的单篇教学:王崧舟《梅花魂》课堂教学评析[J].小学语文教学,2023(10):36-38.

[3] 杨春丽.基于素养提升的学习情境开发与利用[J].小学教学设计,2023(10):65-68.

猜你喜欢

学习情境核心素养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探究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探讨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
高职高专《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实践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